「禮物之所以成為禮物,端看被不被接受,不然,就會變成雙方的負擔。」
某位老師說過一個故事。
女孩看似家庭狀況幸福,父母也都沒要求她甚麼,對她非常的好。然而女孩長大卻罹患憂鬱症,她也不懂自己的憂鬱為何而來,也為自己這麼幸福還憂鬱而自責。
直到去到他們家,看到家庭成員的相處方式,老師頓時明白,女孩的壓力來源。
比如父母準備水果給她吃,她不想吃;父母就會說:「怎麼不吃呢?這水果對身體很好啊!我都特意為你準備了。多少吃一點吧!把它吃了身體才會健康。」同時一直不斷的說服女孩,直到女孩把水果吃完。
女孩即使不想吃,為了不抹煞父母的好意,或者不想讓父母失落,她就會勉強自己把水果吃掉。因為不吃,她會有罪惡感。人家都對你這麼好了,怎能拒絕呢?
老師稱之為「溫柔的暴力」。因為父母親強權的加予,是以更細膩的方式在進行,看似以愛為名,事實上是在勉強孩子做她不想做的事,或者在無形中要求她符合父母的期待。
從小到大,女孩慢慢的學會,要求自己應該要符合父母的期待,即便父母親看似沒有對她說出口。父母沒有要求她名列前茅,但無意中會在言談裡,透露出誰家的孩子考上第一志願,很優秀。她就會知道父母的需求跟想要是甚麼。自己給自己壓力設定目標,去達到父母心中的想望。
這樣的孩子長大之後,經常自行推敲「別人希望我怎麼做」,而不是「我想怎麼做」。
總是習慣壓抑自己的需求與感受,努力成為好學生、好伴侶、理想父母。想盡辦法符合別人心中的期待,進而失去自己的人生。
其實我當時聽到老師說這個故事時,有點震撼。
有時候我對孩子們,好像也有類似的情節上演。我覺得這麼做是為他們好,但是他們似乎不領情。雖然我不至於強迫他們接受,但心裡還是會希望他們照著我的想法跟意思做。
我思考著,是否也在無形中,以「愛」為名,給予了溫柔的暴力?我是否能讓孩子有選擇?
是否能放下過多的控制,讓孩子有機會導演自己的人生。
而我自己似乎也常常壓抑自己的感受與想法,很努力的想要符合別人心中的期待,滿足他人的要求,是否有真正想過自己想要什麼?
《為自己出征》書裡有一句話。
「禮物之所以成為禮物,端看被不被接受,不然,就會變成雙方的負擔。」
當我們想"送出去"時,思考一下,這是對方想要的嗎?他可以不接受嗎?我可以接納他的不接受嗎?
當我們"被致贈"時,是拒絕嗎?可以有選擇的嗎?
覺察這一切,就是重新愛自己、重寫新劇本的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