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否也曾是那個暗夜哭泣的孩子?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raw-image

這是第一扇門,第一道痛苦之身的門,很多人不願走進去,太令人恐懼了, 很多人走進去了卻不願出來––不是出不來;是不想出來! 因為彷彿與痛苦的記憶同頻才是對自己忠誠, 彷彿與自己的記憶重播具有同時性才是與自己同在。

孩子們,別忘了走進第一道門的勇氣––那不是終點; 更多的勇氣是要通過它,走到第二道門。 這第二道門叫做「當下」當下才是活生生的實相,當下才是我們品嚐生活滋味的情境

孩子們,進到這個叫做「當下」的空間,定定神,張開眼睛看看你的真實生活,你或許是個主管、是個老師、是個專業人士;也或許什麼也不是,但都離那個記憶中的情境很遠了,也許你有了新的家人關係,友群團體,現在重新審視他們…。

看到自己有多愛他們,卻用着什麼樣的態度愛他們。 這個當下不是要你與過去做個切斷, 而是看到那些經歷如何滋養現在的你,而你,是真實的。 是的,你的存在是得自己看到的,你需要的愛也是得先從看到真實的「你」來給出的, 當你願意無條件的接受自己和愛自己時,你的愛才能感到滿足。

現在,你看到那個在暗夜中的自己嗎?
迎向他,緊緊的抱住他,
真誠的對他說:「我愛你。」


犧牲 -是因為害怕得不到父母的愛

在原生家庭中,如果一定要犧牲掉一些東西,才能得到父母的愛,就不能100%做自己,長大後就不能為自己而活,不能完全地做自己;導致的原因是父母也無力給出“無條件的愛"。

犧牲自己是因為害怕得不到父母的愛;那些長大後背負原生家庭陰影的人,往往認為自己小時候是父母不快樂的所有原因,所以不自覺地想犧牲

raw-image

如果對自己真心愛的人,只付出80%,是因為小時候在原生家庭丟掉了20%的自我,去討好、犧牲,而不能擁有那個想開心就開心、想好玩就好玩的能量。如果不徹底原諒父母,要麼自己變成父母那樣,要麼將配偶變成父母那樣

孩子都會受到一種深刻而原始的生存本能(歸屬的需要趨策),想為受苦的父母這麼做。孩子對父母這份盲目的愛、對母親或父親這份深刻的依戀連結,有時強烈到小孩甚至願意為父母而死。之所以稱為「盲目的愛」,是因為小孩看不到他的努力是徒然的。~~海寧格-Love’s Hidden Symmetry


raw-image


意識和潛意識常常是相反的;療癒的碎片越來越多,外在做事就越來越成功;其實,靈魂總是用讓你痛苦的形式來提醒你,你需要哪些療癒

不要讓事情變得很糟了才處理;沒有療癒的部分,就會傳給下一代(不自覺的狀態下);因為孩子太愛父母,就會承接父母的碎片


想要了解自己過得怎樣,就看身邊的親人過得怎樣?他們住在你的心裡面。對方的臉色就是你自己的臉色;兩個人帶著各自的痛來到一起,痛更加地上來,卻彼此指責“我的痛是因為你!

” 你自己不重視自己,吸引來的某些人就不重視你;那個像塵土一樣對待你的人,他心裡的感覺就是被人像塵土一樣對待——沒有價值!

所有的結果,都是你自己吸引來的,都是你潛意識裡想要的,都與童年有關。一歲之前若被接納、包容和連結,長大後就會有一個很強的心想事成的能力。

二歲之前若沒有從父母那裡得到足夠的愛和認同,長達後就渴望從男人(女人)那裡得到,才完整。這是彼此情感的糾纏和綑綁!自己若背著內疚、罪惡感,就會讓自己走向犧牲,而讓身邊的人不斷侵犯你的界限。(自戀者&HSP)


raw-image


avatar-img
83會員
718內容數
📌人活在自己的語言中,語言是人「存在的家」,人在說話,話在說人。語言文字為我們建立了一個平行於現實世界的精神家園,於是,不論我們行了多遠的路,靈魂總有可棲之處。 享受獨處,張開雙臂享受屬於自己的自由。 iamk.cc/WfQ82C 💚🔆🌷⚘️🌵🌲☘️🌳🌱🌟🌹🌙🖋️🌱💕🎨🌿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熵妮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日記寫的,是一種心路歷程 寫作與文字是一個特別的存在。因爲它,我被(自己)看到。它也承載了我的悲傷與難過,讓我不至於被壓垮。 寫日記成了我一種獨特的靜心。
內向的個性限制了自己,走向邊緣人的命運 內向的人很容易被人認為是以自我為中心,孤僻而不愛交際的。事實上,性格內向的人往往更能聚焦於內在世界,有更強的感受和反思能力,這反而能幫助內向的人更好地理解外部世界。內向者在旁人看來孤僻不善社交的缺點,反而在寫作的時候得以發揮。
有一種感覺,你不能做以前做的事。 有一種感覺,你可能會失去獨立性,或者如果你已經有了獨立性。 有一種感覺,你應該嘗試自己做盡可能多的事情 。 有一種感覺感覺,你應該花盡可能多的時間和那些你喜歡在一起的人在一起。 有一種感覺,時間很寶貴。 當然一直如此,但年老會更加意識到這一點。
鐘麗緹版《色戒》的導演是印裔法國籍導演賓·納倫,他也是一位修行者,為這部影片準備了長達七年之久,原本的標題是《Samsara 》,中文翻譯成《色戒》。 他讓故事的一開頭便直指人性:一位完成了3年3個月3天“本尊閉關”、深得師父真傳、頗具活佛賞識的喇嘛——達世
我有時會對我的身體感到失望 - 皺紋、眼神和下墜的屁股。 常常被那個活在我鏡子裡的老人抓住,但是我不會長時間因為那些事情感到煩惱。隨著年紀的增長,我對自己越來越友善,對自己越來越不批判。我變成了自己的朋友。
最高層次的感恩是在逆境時發生的; 最大的相信也同時是在逆境時發生的; 而最大的愛是透過逆境的相信與感恩, 才會慢慢的加深… 愛上照顧自己,愛上深度療癒的道路, 當別人看不出你的腳程,仍然對自己要有耐心,有同情心,慈悲和尊重你自己的旅程。 自信與你有多“完美”無關——
日記寫的,是一種心路歷程 寫作與文字是一個特別的存在。因爲它,我被(自己)看到。它也承載了我的悲傷與難過,讓我不至於被壓垮。 寫日記成了我一種獨特的靜心。
內向的個性限制了自己,走向邊緣人的命運 內向的人很容易被人認為是以自我為中心,孤僻而不愛交際的。事實上,性格內向的人往往更能聚焦於內在世界,有更強的感受和反思能力,這反而能幫助內向的人更好地理解外部世界。內向者在旁人看來孤僻不善社交的缺點,反而在寫作的時候得以發揮。
有一種感覺,你不能做以前做的事。 有一種感覺,你可能會失去獨立性,或者如果你已經有了獨立性。 有一種感覺,你應該嘗試自己做盡可能多的事情 。 有一種感覺感覺,你應該花盡可能多的時間和那些你喜歡在一起的人在一起。 有一種感覺,時間很寶貴。 當然一直如此,但年老會更加意識到這一點。
鐘麗緹版《色戒》的導演是印裔法國籍導演賓·納倫,他也是一位修行者,為這部影片準備了長達七年之久,原本的標題是《Samsara 》,中文翻譯成《色戒》。 他讓故事的一開頭便直指人性:一位完成了3年3個月3天“本尊閉關”、深得師父真傳、頗具活佛賞識的喇嘛——達世
我有時會對我的身體感到失望 - 皺紋、眼神和下墜的屁股。 常常被那個活在我鏡子裡的老人抓住,但是我不會長時間因為那些事情感到煩惱。隨著年紀的增長,我對自己越來越友善,對自己越來越不批判。我變成了自己的朋友。
最高層次的感恩是在逆境時發生的; 最大的相信也同時是在逆境時發生的; 而最大的愛是透過逆境的相信與感恩, 才會慢慢的加深… 愛上照顧自己,愛上深度療癒的道路, 當別人看不出你的腳程,仍然對自己要有耐心,有同情心,慈悲和尊重你自己的旅程。 自信與你有多“完美”無關——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現在開始,是媽媽也要活出自己的時代。這一篇收錄了《女兒是吸收媽媽情緒長大的》書中的摘錄。
Thumbnail
父母的不易從來是他們自己的選擇,而非你出世的過失。
「他們的靈魂居住於明日之屋,而你連在夢中,都到不了那個地方。」
Thumbnail
親情是我們在不和階的成長環境中極力想擺脫的束縛,卻也是永遠無法掙脫的枷鎖。父母有他們的成長歷程,在他們成長的環境裡感受及學習何謂「愛」。再以他們認為「正確」的方式給予。 也許並不符合我們的需求和期待,卻也是他們僅有及學習到的「愛的方式」。 長大後我們建立自己的家庭,進入親密關係中。如果沒有重新檢
建議先閱讀上一篇文章,我的愛情為什麼不像童話故事?—介紹《親密恐懼》 1.辨別親密恐懼 2.療癒自己
Thumbnail
我們的心會受傷,會試到傷透心為止,絕望之後便不敢再伸出去了 受傷的心第一類來自童年,被父母或照顧者「情感疏忽照顧」,他們不理你,忽視冷漠不回應,你會以為自己不好或做不好,責怪自己。此匱乏並將延伸到成人的不安全依附關係 受傷的心第二類是「關係裡的互動」,是真心換絕情
Thumbnail
《幸福童年的真正秘密》一書探討了童年創傷與戰爭創傷對成年後行為的影響,即使身為專家,但若無自我覺察,同樣遭遇親子衝突。文章總結了愛莉絲的童年背景和馬丁對母親的觀察,父母在面對自己的議題,特別是童年創傷時,對於建立良好親子關係的重要性。最後,強調了面對真實自我,對父母如何處理親子關係有著積極的影響。
Thumbnail
2021.7.6 當有一個不被父母接受的內在小孩,於是也不接受自己 當有一個感到不被愛的內在小孩,於是向外尋求愛 當有一個感到孤單的內在小孩,於是向外尋求關注 當有一個覺得自己陰暗醜陋的內在小孩,於是向外追求看似華美燦爛的一切 能重新回到心中,看見這些帶著好多傷痛的內在的小小的自己
Thumbnail
或許,在這裡談一個來自破碎家庭(或說沒有父母)的孩子是切題的。這樣的孩子無意識地花時間找尋他的父母。把這樣的孩子帶回家愛他是眾所周知的不足。發生的事情是,一陣子以後,被收養的孩子得到希望,開始測試他發現的環境,以證明他的監護人能否客觀地恨。他似乎唯有在被恨過之後才能相信自己被愛。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現在開始,是媽媽也要活出自己的時代。這一篇收錄了《女兒是吸收媽媽情緒長大的》書中的摘錄。
Thumbnail
父母的不易從來是他們自己的選擇,而非你出世的過失。
「他們的靈魂居住於明日之屋,而你連在夢中,都到不了那個地方。」
Thumbnail
親情是我們在不和階的成長環境中極力想擺脫的束縛,卻也是永遠無法掙脫的枷鎖。父母有他們的成長歷程,在他們成長的環境裡感受及學習何謂「愛」。再以他們認為「正確」的方式給予。 也許並不符合我們的需求和期待,卻也是他們僅有及學習到的「愛的方式」。 長大後我們建立自己的家庭,進入親密關係中。如果沒有重新檢
建議先閱讀上一篇文章,我的愛情為什麼不像童話故事?—介紹《親密恐懼》 1.辨別親密恐懼 2.療癒自己
Thumbnail
我們的心會受傷,會試到傷透心為止,絕望之後便不敢再伸出去了 受傷的心第一類來自童年,被父母或照顧者「情感疏忽照顧」,他們不理你,忽視冷漠不回應,你會以為自己不好或做不好,責怪自己。此匱乏並將延伸到成人的不安全依附關係 受傷的心第二類是「關係裡的互動」,是真心換絕情
Thumbnail
《幸福童年的真正秘密》一書探討了童年創傷與戰爭創傷對成年後行為的影響,即使身為專家,但若無自我覺察,同樣遭遇親子衝突。文章總結了愛莉絲的童年背景和馬丁對母親的觀察,父母在面對自己的議題,特別是童年創傷時,對於建立良好親子關係的重要性。最後,強調了面對真實自我,對父母如何處理親子關係有著積極的影響。
Thumbnail
2021.7.6 當有一個不被父母接受的內在小孩,於是也不接受自己 當有一個感到不被愛的內在小孩,於是向外尋求愛 當有一個感到孤單的內在小孩,於是向外尋求關注 當有一個覺得自己陰暗醜陋的內在小孩,於是向外追求看似華美燦爛的一切 能重新回到心中,看見這些帶著好多傷痛的內在的小小的自己
Thumbnail
或許,在這裡談一個來自破碎家庭(或說沒有父母)的孩子是切題的。這樣的孩子無意識地花時間找尋他的父母。把這樣的孩子帶回家愛他是眾所周知的不足。發生的事情是,一陣子以後,被收養的孩子得到希望,開始測試他發現的環境,以證明他的監護人能否客觀地恨。他似乎唯有在被恨過之後才能相信自己被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