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聖經中,傳道書是一卷非常難讀、難明白的書。甚至有人懷疑為什麼聖靈將它列入聖經,因為它表面有人的牢騷、厭世的觀念、宿命論,又與其他經卷矛盾的言論等等。
例如:
(1:18)…多有智慧,就多有愁煩;加增知識的,就加增憂傷。
(2:16) 智慧人,和愚昧人一樣,永遠無人紀念。
(2:24) 人生最高的要求是吃喝和行樂。
(3:22) 人和獸一樣,結果都是一死,人不能強於獸。
(7:16) 不要行義過分,也不要行惡過分。活不如死;
(4:2) 又說死不如活。
(9:5) 人死後就完了,再沒有什麼了。
(2:17) 生命和勞碌都是可恨惡的。
凡臨到眾人的事,都是一樣:義人和惡人,都遭遇一樣的事;好人、潔淨人和不潔淨人、獻祭的與不獻祭的,也是一樣;好人如何,罪人也如何;起誓的如何,怕起誓的也如何。
傳道者說:虛空的虛空,
虛空的虛空,凡事都是虛空。
人一切的勞碌,就是他在日光之下的勞碌,有什麼益處呢?
一代過去,一代又來,地卻永遠長存。
日頭出來,日頭落下,急歸所出之地。
風往南颳又向北轉,不住地旋轉,
而且返回轉行原道。
江河都往海裡流,海卻不滿;
江河從何處流,仍歸還何處。
萬事令人厭煩,人不能說盡。
眼看,看不飽;耳聽,聽不足。
已有的事後必再有;已行的事後必再行。日光之下並無新事。
豈有一件事人能指著說這是新的?哪知,在我們以前的世代早已有了。
已過的世代,無人記念;將來的世代,後來的人也不記念。
我傳道者在耶路撒冷作過以色列的王。
我專心用智慧尋求、查究天下一切的事,乃知神叫世人所經練的是極重的勞苦。
我見日光之下所做的一切事,都是虛空,都是捕風。
彎曲的,不能變直;缺少的,不能足數。
我心裡議論說:我得了大智慧,勝過我以前在耶路撒冷的眾人,
而且我心中多經歷智慧和知識的事。
我又專心察明智慧、狂妄,和愚昧,乃知這也是捕風。
因為多有智慧,就多有愁煩;加增知識的,就加增憂傷。
傳道書的確是一卷非常難讀、難明白的聖經,存在著很多的問題。可是,如果我們能夠得到一串適當的鑰匙,我們就不難發掘它的寶藏,也不難解決它的問題。未讀本書以前,我們必須先知道這幾件事:
就是證實人在日光之下,縱然得了全世界的學問、知識、金銀、財富、名聲、地位、娛樂、享受…可是他如果沒有神,仍屬虛空,因為他的結局是‘一死,死後且有審判。’(來九27。)正像新約所說,‘人若賺得全世界,賠上自己的生命,有什麼益處呢?’(太十六26。)
🍃聖靈所以揀選所羅門寫這一卷傳道書,
是因為他曾有一段失敗的歷史。神立他為君王,又賜他極大的智慧。他起初是憑智慧來治理祂的百姓,可是他後來卻恃智慧自傲,放縱情欲,背叛神,尋求地上的奢侈生活。
所有關於君王的條例都被他破壞無遺。他有最高的地位,極大的智慧,頂厚的財力…,可以說,在日光之下沒有別人比他具有更足夠的條件去追求地上的的學問、名利、享受、娛樂等等,結果他都得著了,卻仍不能滿足,他從經驗中只能得到一個結論說,‘…虛空的虛空,虛空的虛空;凡事都是虛空。’(傳一2。)所以也可以說,日光之下沒有別人比他具有更足夠的資格來寫這卷傳道書。
本書裡面所有消極和悲觀的論調,都是人的道理,而不是神的真理;都是人所作的,而不是神所要求人作的;都是人在遠離神失敗的情形中的見解,而不是神在人正常情形中所給予的啟示;都是要求人去看出那些論調是錯誤的,而不是要求人去誤會那些論調是正確的。
聖經都是神所默示的,(提後三16,)但聖經裡所包含的,不一定都是神自己所說的話,裡面有神的話,也有人的話,甚至魔鬼的話。(參讀創三1~5。)
所羅門晚年稍有恢復後,神的靈感動他寫傳道書,追敘他當年遠離神追得世界後的失望和不滿足,從而生出種種消極和厭世的見解。然後當他完全恢復後,再感動他寫雅歌,說出回到神面前才有真滿足。
本書在聖經中是必要的,因為它使人知道,如果沒有神,生活就虛空,好使人接受那‘道路、真理、生命’而親近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