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評│跟哲學家來一場愛情下午茶──《蘇格拉底談愛情》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前陣子偶然在書店看到這本書,翻開後令人愛不釋手!

愛,往往讓人想破頭也搞不明白,不同的人對愛的詮釋更是天差地遠。不過,讓我們腦洞大開一下。如果你可以穿越時空把一群哲人聚在一起暢聊愛情,你會選哪些人呢?他們會怎麼與對方爭論呢?又會如何看待我們現代的愛情觀呢?

《蘇格拉底談愛情》是本讓讀者一窺偉大的思想家如何看待愛情的小書,不是以一一介紹理論的方式呈現,而是用「下午茶談話」逗趣地描繪不同思想家的碰撞。作者諾拉‧克蕊芙特(Nora Kreft)是一名德國哲學家,擅長探討人類愛情與自主性的議題。她編排了一場思考遊戲,地點在康德的家,與會者都迫不急待要參加這場交流盛宴。她維妙維肖地刻劃不同思想家的性格,他們爭鋒相對的模樣令人莞爾,讀起來毫不枯燥。

這些哲學家出自不同的歷史時代,登場的人物有:蘇格拉底、奧古斯丁、康德、齊克果、佛洛伊德、謝勒、波娃、梅鐸。

raw-image


愛是尋求智慧!

首先出場的是蘇格拉底。他認為,智慧是真正有益於人的事物,而愛主要是關乎「尋求智慧」。我們藉由愛另一個人來幫助自己通往智慧的道路。這個智慧的究極法則叫做「理型」,它讓心靈得以自由開展。當我們愛上一個人,我們被他的美吸引,讓我們想起了內建在我們心中但我們忘記的理型。戀人在場的時候,我們透過哲學對話來尋求智慧,喚起內心的理型,讓我們的生活變得更幸福,更能理解世界。換言之,我們愛上的不僅在於對象的美,更是這個美所反射出的理型;智慧才是人們追求的目標。

這樣聽起來頗不浪漫。於是,德國哲學家謝勒(Max Scheler)便大力反駁蘇格拉底說:「如果愛人只是為了通往智慧的手段,那麼愛的對象根本就不重要,他完全可以被其他人取代!這樣看來,愛人本身並沒有價值。但是,戀愛者絕對不會隨便替換愛人,就算某人與愛人有相似的特質或個性,對戀愛者而言都並非毫無差別的!」

謝勒大聲疾呼道,愛人具有「無可取代性」。對他而言,愛是種「朝向愛人內在更高價值的運動」。人們並非因為愛人的某些特質,經過判斷後才去愛他;相反地,我們乃是先被愛人「吸入」一段關係中,將視線投向無可取代的愛人本身,顯現對方內在的價值。愛關乎向著善來運動。

當然,佛洛伊德不以為然。他認為愛的無可取代性只是種幻覺,只要任何能滿足性衝動或歡愉的對象,基本上都是可取代的。只是陷入戀愛的狀況時,戀愛者會過度理想化愛人。而康德則試著從人的內在尊嚴來闡述無可取代性的意義,試著將這觀點整合進他的哲學中。




愛情被用來服務父權!

經過了早上一連串的討論,法國女性主義者波娃(Simone de Beauvoir)站上講台說:「為什麼你們都會覺得愛值得追求?事實上,愛常常使人不快樂!」她認為,在愛中有兩種相反的趨勢。一方面,戀愛者在關係中想要彼此交流,拓展生命;但另一方面,愛戀者又渴望與對方合而為一,去思考對方所思考的,去做對方所做的。前者提高了雙方的自主性,後者則動搖雙方的自主性。

波娃批判道,在壓迫性的父權社會中,第二種愛佔上風。男人往往被社會當作真正的主體,而女人只能在男人旁邊才能獲得社會認同。這使得女人在愛中變得更為依賴,她為了丈夫、孩子犧牲奉獻,但無法在社會上發揮自己的天賦,獨立生活。相對地,男人也必須「為了女人」變得更堅強、更有力。然而,這樣降低自主性的愛往往使人挫折,尤其女性不再珍惜自己的想法,或是男性其實沒有想像中那樣強大。

這無疑引發了熱烈的討論。大家開始反思,早上在討論愛的時候,忽略了社會結構的面向。這過程中有一個相當有趣的插曲。英國哲學家梅鐸(Iris Murdoch)問在場的男性:「你們明明知道在不公義的社會中會妨礙愛的自主性,那為什麼你們沒有做些什麼來反抗父權體系?

康德坦誠地說:「我們的眼睛瞎了,於是發生不公不義。我們把不公義當作常態,以為它符合事物的天性。不僅是父權體系,我們對性別歧視、種族歧視、恐同、厭惡跨性別視而不見,我們允許並支持階級差距……哲學並未讓我們倖免,有些偏見如此根深蒂固,需要好幾個世代的努力才能消解。」




愛是藝術,關乎正確地看一個人

梅鐸則較樂觀地指出,愛一個人就跟觀看偉大的藝術品類似。藝術的美與善,讓我們進入「沉浸與忘我」的狀態。愛不會令人盲目,反而讓我們產生見識,把愛人看得更客觀且清楚。當然,我們會有盲點,讓我們無法清楚地看見他人真正的樣子,或是恐懼常常代替愛成為我們建立關係的基礎。不過,當我們練習接觸偉大的藝術品,培養集中精神的觀看方式,就能練習去愛,去渴求美與善。

「藝術指出現實和每種單一情況的密度和繁複,特別是其他人的現實,因此它是關愛眼神的呈現。因為我們被現實吸引,就像蟲子被光吸引,我們隨著藝術家的眼光,讓自己被他們引導,直到我們就算沒有他們的協助也能充滿愛意地感知為止。」

當梅鐸發現現代交友軟體的興盛發展,她不免有些擔憂。由於交友軟體的設計傾向讓人在幾秒鐘內,就必須分辨對方是否符合自己的胃口;且因為潛在對象眾多,會使人想追求「完美」的對象。人們會想:「如果今天這個人沒有立刻讓人覺得完美,那換下一個也無妨,反正還有很多的候選人。」這種快速化與最佳化的交友方式,有違「沉浸式」的體驗,無疑阻礙了人深入認識他人的機會。




永無止盡地討論愛

對話集有趣的是,可以即時地針對論點提問、回應,並擴充彼此的話題。《蘇格拉底談愛情》用幽默的筆法,將八種思想碰撞在一起。書末也提供進階的參考書單,如果對某位哲學家的思想有興趣的話,可以再持續探究。

愛,是受到歷代哲人不斷激烈爭論的主題,而這樣的爭論也永無止盡。不過,這樣的爭論固然有價值,但無法取代我們親身經歷的體驗。我們並非知道何謂愛,然後才去愛;我們往往是先去愛,才去反思究竟何謂愛。所以,藉由你的經驗,來與這些哲學家對話吧!


 

關於各種書的心得與評論,內容涵蓋社會學、哲學、心理學、科學、神學等領域。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聆聽的力量》書評 沒有回答的回答 想像一下,你是安寧病房裡的工作人員,有一個患者突然問你說:「我是不是已經快不行了?」請問你會怎麼回答? (1)「不要說這種喪氣的話,繼續加油!」(鼓勵患者) (2)「這種事不需要擔心喔!」(回答患者) (3)「為什麼會這樣想?」(反問患者) (4)「痛成這個樣子,
精神分析是自我理解與自我解放的工具 佛洛姆(Erich Fromm)無疑是個多產的作家,大眾對佛洛姆的印象多半是出版至今快70年的經典之作《愛的藝術》。身為社會心理學家、哲學家、精神分析師,他總能用睿智且獨到的眼光為社會與個人的疾病作出診斷。在他的作品中,可以感受到他對人性的關懷與對社會的批判。他不
自由戀愛不自由? 我們都認為「自由戀愛」乃一個社會邁向現代文明的標誌。相較於限縮於狹小的社會網絡、依賴親友推薦、門當戶對的傳統相親模式,我們相信唯有基於自由產生的「真愛」才能造就美好的婚姻。如果一段婚姻不美滿,那他們一定是不夠愛彼此,或是不夠愛自己。 戀愛的自由,讓我們得以透過交往來認識自己的性格,
我極少看小說,但最近在二手書店發現之前話題度頗高的《正常人》,想說可能是個緣分吧。這是講述千禧世代的愛情故事,我挺好奇愛爾蘭的新生代作家莎莉‧魯尼(Sally Rooney)會用何種手法詮釋新一代的愛情觀。 原以為主題應該跟虛擬世界、約炮、開放式關係、憂鬱症、網路霸凌有關,但實際上《正常人》並沒有將
反躬自問,而非安撫 看到書名,想說又是哪本心靈雞湯,但看到作者寫著佛洛姆(Erich Fromm)便知道這部作品應該不簡單。 果然翻到前言,令人會心一笑:「現在有很多人期待心理學書籍會指引他們獲致『幸福』或『心靈的平安』,然而這本書沒有任何這方面的建言。它只是試圖以理論去釐清倫理和心理學的問題;它的
信仰變得可有可無:當年輕人離開教會 在我成長的過程中,我發覺教會不少哥哥姐姐們上了高中、大學就會自然從教會「引退」。尤其是外地求學的學子,一有機會離開家庭與教會,就彷彿呼吸到自由的空氣。焦慮的父母認為孩子離開了信仰,但對孩子而言,教會似乎是可有可無的存在。 面對這樣的困境,有些人認為教會就是不夠「新
《聆聽的力量》書評 沒有回答的回答 想像一下,你是安寧病房裡的工作人員,有一個患者突然問你說:「我是不是已經快不行了?」請問你會怎麼回答? (1)「不要說這種喪氣的話,繼續加油!」(鼓勵患者) (2)「這種事不需要擔心喔!」(回答患者) (3)「為什麼會這樣想?」(反問患者) (4)「痛成這個樣子,
精神分析是自我理解與自我解放的工具 佛洛姆(Erich Fromm)無疑是個多產的作家,大眾對佛洛姆的印象多半是出版至今快70年的經典之作《愛的藝術》。身為社會心理學家、哲學家、精神分析師,他總能用睿智且獨到的眼光為社會與個人的疾病作出診斷。在他的作品中,可以感受到他對人性的關懷與對社會的批判。他不
自由戀愛不自由? 我們都認為「自由戀愛」乃一個社會邁向現代文明的標誌。相較於限縮於狹小的社會網絡、依賴親友推薦、門當戶對的傳統相親模式,我們相信唯有基於自由產生的「真愛」才能造就美好的婚姻。如果一段婚姻不美滿,那他們一定是不夠愛彼此,或是不夠愛自己。 戀愛的自由,讓我們得以透過交往來認識自己的性格,
我極少看小說,但最近在二手書店發現之前話題度頗高的《正常人》,想說可能是個緣分吧。這是講述千禧世代的愛情故事,我挺好奇愛爾蘭的新生代作家莎莉‧魯尼(Sally Rooney)會用何種手法詮釋新一代的愛情觀。 原以為主題應該跟虛擬世界、約炮、開放式關係、憂鬱症、網路霸凌有關,但實際上《正常人》並沒有將
反躬自問,而非安撫 看到書名,想說又是哪本心靈雞湯,但看到作者寫著佛洛姆(Erich Fromm)便知道這部作品應該不簡單。 果然翻到前言,令人會心一笑:「現在有很多人期待心理學書籍會指引他們獲致『幸福』或『心靈的平安』,然而這本書沒有任何這方面的建言。它只是試圖以理論去釐清倫理和心理學的問題;它的
信仰變得可有可無:當年輕人離開教會 在我成長的過程中,我發覺教會不少哥哥姐姐們上了高中、大學就會自然從教會「引退」。尤其是外地求學的學子,一有機會離開家庭與教會,就彷彿呼吸到自由的空氣。焦慮的父母認為孩子離開了信仰,但對孩子而言,教會似乎是可有可無的存在。 面對這樣的困境,有些人認為教會就是不夠「新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愛的藝術》是心理學家佛洛姆的一本經典著作,探討了愛的不同面向,包括照顧、責任、尊重和了解。本書強調,成熟的愛是因為愛而需要對方,而非因為需要而愛對方。透過對愛的深入思考與理解,讀者可以學會如何愛自己與他人,進而豐富自己的生命。這本書不僅是對愛的定義及實踐的指引,也促使我們反思自身與他人的關係。
Thumbnail
現代鼓勵推廣心理健康和精神層次的滿足,我發現身邊越來越多人在追尋「Soulmate」伴侶。身處在現實環境中,我們又如何單靠共同興趣、溝通能力,找到那位懂你的人呢? 柏拉圖的愛慾(Eros)在他的哲學中佔有重要地位,尤其在《饗宴》(Symposium)一書中,他透過多個人物的對話展現
Thumbnail
探討了哲學的定義及其範疇,分析哲學介於神學與科學之間。透過英國哲學家羅素的觀點,揭示哲學在知識、道德與價值等議題上的重要性。提及了經典的人性論辯論及,強調讀哲學能提升個人思考能力與人生觀。討論對於哲學的刻板印象與個人對於哲學的初體驗,鼓勵讀者追求深度思考與理解。
Thumbnail
「有一種人,即使我們明白永遠得不到他的愛,也還是要愛他;有一種愛情,即使我們明白最後只會受傷,也還是想要擁有。」─ Sophia《幸福,未完待續》 坐在陽台的磁磚地面上,望著黑夜與霓虹燈各自熱鬧的景象,好在有微風,跟好友煲了一個晚上的電話粥,聊生活裡的很多很多。 起身時,背痛、屁股痛的,感覺像個
Thumbnail
戀愛關係的成果取決於我們的選擇和心態。本書幫助讀者理智且清晰地談戀愛,並教導如何看清自己的壞習慣、調整交往技巧,進行重要的關係對話。
Thumbnail
愛某一個人並不只是一種強烈感情,它還是一個決定,一個判斷和一個承諾。(佛洛姆) 美國心理學家多拉德認為佛洛姆同時是社會學家、哲學家、歷史學家、精神分析家、經濟學家和人類學家,也是人類生命的鍾愛者、詩人和先知。一九五六年,佛洛姆出版了愛的藝術,他是當時第一個認為「愛」和「愛的能力」是值得談的學者。這
Thumbnail
「愛是世上唯一的普世價值。」《愛情性本論》以哲學思想為愛慾的主題進行辯證,女主角蘇菲亞就此成了她口中愛情理論的實驗品。作為一名40歲的中年女性,面對現階段「感情」的掙扎,兩名男性角色分別掏出了她理解「愛」的兩面。其一是她的老公札維耶,她精神上依靠的靈魂伴侶,兩人總能平等地交談如此愜意,幾乎成為朋友般
Thumbnail
人與生俱來擁有理性:他察覺到自己為生命的生命。他察覺到自己,察覺到其他人類,察覺到自己的過去,並察覺到自己未來的種種可能性。 這本書看了好久,終於在寒冷冬季看完它。閱讀過程中,有時不太理解佛洛姆想表達的「愛的藝術」,可是有時又好像能通透所謂的愛,不是只有情愛、親情之愛、人與人間的愛慕,而是對生活周
遇見真愛一 前言、 遇見真愛,發生了會如何,不發生又會如何。遇見真愛真的是很值得探究,蘇格拉底曾經說過一句發人深省的話,在你發怒的時候,要緊閉你的嘴,免得增加你的怒氣。帶著這句話,我們還要更加慎重的審視這個問題:我認為,孔丘有一句名言,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這啟發了我,既然是這樣,更多遇見真愛
Thumbnail
愛的藝術源自佛洛姆的經典著作,闡述從孤獨到成熟的愛之道。本篇文章探討人類對愛的需求,解釋怎樣愛一個人,並指出「成熟的愛」和「不成熟的愛」之間的區別。
Thumbnail
《愛的藝術》是心理學家佛洛姆的一本經典著作,探討了愛的不同面向,包括照顧、責任、尊重和了解。本書強調,成熟的愛是因為愛而需要對方,而非因為需要而愛對方。透過對愛的深入思考與理解,讀者可以學會如何愛自己與他人,進而豐富自己的生命。這本書不僅是對愛的定義及實踐的指引,也促使我們反思自身與他人的關係。
Thumbnail
現代鼓勵推廣心理健康和精神層次的滿足,我發現身邊越來越多人在追尋「Soulmate」伴侶。身處在現實環境中,我們又如何單靠共同興趣、溝通能力,找到那位懂你的人呢? 柏拉圖的愛慾(Eros)在他的哲學中佔有重要地位,尤其在《饗宴》(Symposium)一書中,他透過多個人物的對話展現
Thumbnail
探討了哲學的定義及其範疇,分析哲學介於神學與科學之間。透過英國哲學家羅素的觀點,揭示哲學在知識、道德與價值等議題上的重要性。提及了經典的人性論辯論及,強調讀哲學能提升個人思考能力與人生觀。討論對於哲學的刻板印象與個人對於哲學的初體驗,鼓勵讀者追求深度思考與理解。
Thumbnail
「有一種人,即使我們明白永遠得不到他的愛,也還是要愛他;有一種愛情,即使我們明白最後只會受傷,也還是想要擁有。」─ Sophia《幸福,未完待續》 坐在陽台的磁磚地面上,望著黑夜與霓虹燈各自熱鬧的景象,好在有微風,跟好友煲了一個晚上的電話粥,聊生活裡的很多很多。 起身時,背痛、屁股痛的,感覺像個
Thumbnail
戀愛關係的成果取決於我們的選擇和心態。本書幫助讀者理智且清晰地談戀愛,並教導如何看清自己的壞習慣、調整交往技巧,進行重要的關係對話。
Thumbnail
愛某一個人並不只是一種強烈感情,它還是一個決定,一個判斷和一個承諾。(佛洛姆) 美國心理學家多拉德認為佛洛姆同時是社會學家、哲學家、歷史學家、精神分析家、經濟學家和人類學家,也是人類生命的鍾愛者、詩人和先知。一九五六年,佛洛姆出版了愛的藝術,他是當時第一個認為「愛」和「愛的能力」是值得談的學者。這
Thumbnail
「愛是世上唯一的普世價值。」《愛情性本論》以哲學思想為愛慾的主題進行辯證,女主角蘇菲亞就此成了她口中愛情理論的實驗品。作為一名40歲的中年女性,面對現階段「感情」的掙扎,兩名男性角色分別掏出了她理解「愛」的兩面。其一是她的老公札維耶,她精神上依靠的靈魂伴侶,兩人總能平等地交談如此愜意,幾乎成為朋友般
Thumbnail
人與生俱來擁有理性:他察覺到自己為生命的生命。他察覺到自己,察覺到其他人類,察覺到自己的過去,並察覺到自己未來的種種可能性。 這本書看了好久,終於在寒冷冬季看完它。閱讀過程中,有時不太理解佛洛姆想表達的「愛的藝術」,可是有時又好像能通透所謂的愛,不是只有情愛、親情之愛、人與人間的愛慕,而是對生活周
遇見真愛一 前言、 遇見真愛,發生了會如何,不發生又會如何。遇見真愛真的是很值得探究,蘇格拉底曾經說過一句發人深省的話,在你發怒的時候,要緊閉你的嘴,免得增加你的怒氣。帶著這句話,我們還要更加慎重的審視這個問題:我認為,孔丘有一句名言,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這啟發了我,既然是這樣,更多遇見真愛
Thumbnail
愛的藝術源自佛洛姆的經典著作,闡述從孤獨到成熟的愛之道。本篇文章探討人類對愛的需求,解釋怎樣愛一個人,並指出「成熟的愛」和「不成熟的愛」之間的區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