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正義為名的情緒勒索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人們常說正義不是能用金錢購買的。

 

聽起來似乎很正當。

 

但其實當你聽到對方說:「我不在乎錢」的時候,對方通常就是最在乎錢的人。.

 

例如我曾經在爭產的案件中,有一方一直說:「我希望對方拿出心意」

 

可是當問到:「你說的心意大概是多少?範圍?」他就回答:「心意就是心意我也不會說」。

 

又當你講了一個價碼,他又會跟你討價還價。

 

在生活中也常見許多以「公益」為名的情緒勒索。

 

例如出現流浪狗,就認為收容所應該處理,讓毛小孩有地方住。

 

如果沒辦法減少流浪犬,就怪東怪西,認為社會沒有公益,不符合正義。

 

獨獨就是不怪自己。

 

沒有自己出力的公益,都不如身體力行的說服力。


以正義為名的行為,要仔細檢驗是不是情緒勒索的偽裝。

raw-image



avatar-img
26會員
103內容數
你心中的犯罪者是甚麼形象呢?窮凶極惡、面目猙獰、狡詐、邪惡? 在處理案件的日常生活中似乎不是如此。犯罪者進到刑事程序中變成了被告,面臨國家的追訴時的反應,是如此的人性。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是否感覺沒有邊界感,別人可以任意侵入你的生活?   如果有上述情形,你可能落入「老好人」的疾病。   老好人也許會被稱為親切,很有可能只是自己的想法而已。   如果與你交往的另一半是一個老好人的話,那會十分的辛苦。   因為對於別人的要求,他沒有標準。  
當發現跟別人不一樣的時候,你會開始懷疑自己做錯了嗎?   遵循多數的作為,是最簡單、最安心的方式。   我們的潛意識告訴自己,就算是錯的,其他人也是錯的。   如果我們把時間浪費在「對錯」時,就沒有辦法透過「試誤」找出更好的解決方法。 「悲觀者常常正確,樂觀者往往成功」。  
拉丁文的「活著」是「inter hominem esse」,是指在人群當中。「死亡」是「inter hominem esse desinere」,是指不在人群中。   可見生存和死亡的意義,不僅是身體上的消亡,而是還有人際關係的存在。過去對於對羅馬帝國的公民來說,「放逐」是屬於嚴刑懲罰。 魯賓
只有自認為受害者的人,才會成為受害者。 「受害者心態」來自於自己允許他人迫害自己。 通常談論到這個問題,大家似乎都對於受害者有既定的印象,例如:幼童、婦女。 可是這樣的刻板印象所造成的問題是,塑造受害者形象成為一種相當有效的手段。例如:還不出錢的時候,就說對方是黑道討債。 或
我好失敗... 我好難過... 怎麼都沒有人了解我... 情感一直是我們每天都需要處理的課題。 家人、情侶、朋友,他人的一言一行,總是挑動著心情。 特別是在受到拒絕、吵架的時候,造成情緒十分低落,而無法振作。 此時最好的解決方法就是「寫下來」。 即便還沒釐清自己情緒低落
在成績至上的環境裡,當孩子被冠上「好學生」時,代表他符合現行教育體制的標準。 然而好學生是祝福,也是詛咒。 因為好學生符合的是制式教育的「成績KPI」,卻未必能夠習得「工作KPI」或是「經濟KPI」。 同時因為制式教育是以「標準答案」教導學生,在此成績KPI容易訓練出脆弱的「好學生」。
你是否感覺沒有邊界感,別人可以任意侵入你的生活?   如果有上述情形,你可能落入「老好人」的疾病。   老好人也許會被稱為親切,很有可能只是自己的想法而已。   如果與你交往的另一半是一個老好人的話,那會十分的辛苦。   因為對於別人的要求,他沒有標準。  
當發現跟別人不一樣的時候,你會開始懷疑自己做錯了嗎?   遵循多數的作為,是最簡單、最安心的方式。   我們的潛意識告訴自己,就算是錯的,其他人也是錯的。   如果我們把時間浪費在「對錯」時,就沒有辦法透過「試誤」找出更好的解決方法。 「悲觀者常常正確,樂觀者往往成功」。  
拉丁文的「活著」是「inter hominem esse」,是指在人群當中。「死亡」是「inter hominem esse desinere」,是指不在人群中。   可見生存和死亡的意義,不僅是身體上的消亡,而是還有人際關係的存在。過去對於對羅馬帝國的公民來說,「放逐」是屬於嚴刑懲罰。 魯賓
只有自認為受害者的人,才會成為受害者。 「受害者心態」來自於自己允許他人迫害自己。 通常談論到這個問題,大家似乎都對於受害者有既定的印象,例如:幼童、婦女。 可是這樣的刻板印象所造成的問題是,塑造受害者形象成為一種相當有效的手段。例如:還不出錢的時候,就說對方是黑道討債。 或
我好失敗... 我好難過... 怎麼都沒有人了解我... 情感一直是我們每天都需要處理的課題。 家人、情侶、朋友,他人的一言一行,總是挑動著心情。 特別是在受到拒絕、吵架的時候,造成情緒十分低落,而無法振作。 此時最好的解決方法就是「寫下來」。 即便還沒釐清自己情緒低落
在成績至上的環境裡,當孩子被冠上「好學生」時,代表他符合現行教育體制的標準。 然而好學生是祝福,也是詛咒。 因為好學生符合的是制式教育的「成績KPI」,卻未必能夠習得「工作KPI」或是「經濟KPI」。 同時因為制式教育是以「標準答案」教導學生,在此成績KPI容易訓練出脆弱的「好學生」。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 情緒勒索的要求你將心比心一般都出自一些非常「本位主義」的人口中,他們會不斷的要求你「將心比心」。 但根據筆者的經驗,這些人他們只會要求你單方面的付出,他們字典裡沒有「將心比心」,因為他們根本沒有心。 真的會「將心比心」的人會設身處地的為你著想,根本不會開口。
Thumbnail
大概就是情勒吧,我想不到更貼切的說詞。 當人們付出,會渴望干涉;當然也有大愛型,就像把零錢放在公益捐款箱那樣,我看不到也無須管。 所以追根究柢是付出害的嗎?會造成情緒波動、口不擇言,甚至想主導? 我認為、我覺得、我建議,大概就像先禮後兵吧。 相反之的冷暴力,哪個更可怕呢?
Thumbnail
人心不古, 不少人利用別人的善心作惡行騙. 行善前要用「純潔像鴿子,靈巧像蛇」這原則小心判斷.
Thumbnail
我們該給乞丐錢嗎? 是的。別問為什麼。事實上,我看到的所有乞丐看起來都很痛苦。所以我給他們一些東西,通常比他們期望的要多,儘管還不夠。 我很幸運,他們卻很痛苦。所以我幫他們一點點。我這樣做不是為了感覺良好,也不是為了解決他們的問題,只是為了讓他們的生活少一點痛苦...
Thumbnail
有句話說,只要你沒道德,你就不會被道德勒索;只要你沒情緒,就不會被情緒勒索。 話雖這麼說,不過某天我意識到,如果外在實相只不過是我內在意識的投射,那麼會不會根本是我自己在勒索我自己,還怪別人勒索我呢?
只要自己產生意念或與人意念頻率交涉,都會產生能量碰撞及波動,而波動即是創造業力的基礎。 當我發出一個慈悲心想幫助他人,我自己以及被我協助的人是否也會產生多種情緒意念呢?
人性本善,人性本惡。到底誰錯誰對?誰又敢輕易下判斷? 人性是迷霧中的道路,一步錯步步錯,一步對步步未知。我們掙扎求存。
Thumbnail
一方想要凡事都依自己的方式,卻因此犧牲掉另一方的利益,這種雙方力量的較勁,就是一種「情緒勒索」。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 情緒勒索的要求你將心比心一般都出自一些非常「本位主義」的人口中,他們會不斷的要求你「將心比心」。 但根據筆者的經驗,這些人他們只會要求你單方面的付出,他們字典裡沒有「將心比心」,因為他們根本沒有心。 真的會「將心比心」的人會設身處地的為你著想,根本不會開口。
Thumbnail
大概就是情勒吧,我想不到更貼切的說詞。 當人們付出,會渴望干涉;當然也有大愛型,就像把零錢放在公益捐款箱那樣,我看不到也無須管。 所以追根究柢是付出害的嗎?會造成情緒波動、口不擇言,甚至想主導? 我認為、我覺得、我建議,大概就像先禮後兵吧。 相反之的冷暴力,哪個更可怕呢?
Thumbnail
人心不古, 不少人利用別人的善心作惡行騙. 行善前要用「純潔像鴿子,靈巧像蛇」這原則小心判斷.
Thumbnail
我們該給乞丐錢嗎? 是的。別問為什麼。事實上,我看到的所有乞丐看起來都很痛苦。所以我給他們一些東西,通常比他們期望的要多,儘管還不夠。 我很幸運,他們卻很痛苦。所以我幫他們一點點。我這樣做不是為了感覺良好,也不是為了解決他們的問題,只是為了讓他們的生活少一點痛苦...
Thumbnail
有句話說,只要你沒道德,你就不會被道德勒索;只要你沒情緒,就不會被情緒勒索。 話雖這麼說,不過某天我意識到,如果外在實相只不過是我內在意識的投射,那麼會不會根本是我自己在勒索我自己,還怪別人勒索我呢?
只要自己產生意念或與人意念頻率交涉,都會產生能量碰撞及波動,而波動即是創造業力的基礎。 當我發出一個慈悲心想幫助他人,我自己以及被我協助的人是否也會產生多種情緒意念呢?
人性本善,人性本惡。到底誰錯誰對?誰又敢輕易下判斷? 人性是迷霧中的道路,一步錯步步錯,一步對步步未知。我們掙扎求存。
Thumbnail
一方想要凡事都依自己的方式,卻因此犧牲掉另一方的利益,這種雙方力量的較勁,就是一種「情緒勒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