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11-25|閱讀時間 ‧ 約 4 分鐘

孩子與創傷

    近期中部的娃娃車車禍事件,有關兒童與創傷,新聞報導提到,事件中有些孩子沒有哭,擔心可能會有創傷後壓力症狀(PTSD)產生...等。其實,PTSD的影響,也會與創傷事件後,人所獲得的支持和安全感有很大的關係,孩子理解世界的方式和成人也不同,有一些想法跟大家分享:

    • 先為孩子創造一個安全環境- -

    創傷事件的壓力常急速凍結在身體,常找不到語言形容,觸碰能有效減緩壓力賀爾蒙,與孩子多些肢體接觸,像抱抱、拍拍孩子,讓孩子放鬆身體,引導孩子感受到「我『現在』是安全的」。

    孩子可能也會喜歡待/躲在一些實體空間,像帳篷、大紙箱,都是可提供孩子不受打擾、安全放鬆的空間。


    • 成人的態度也會影響孩子,若大人穩定下來,孩子也會感受到- -

    孩子對大人的情緒狀態常常是很敏銳的,當周圍環境和大人對事件反應過於激動、情緒化,也可能會嚇到孩子,如同事件對孩子造成的驚嚇一樣。


    • 尊重與接納孩子的各種感受- -

    不刻意挑起相關話題、不否認孩子的各種感覺,不用「事情過去了,沒什麼好怕的了」假裝沒事,而是「那一定很可怕,我們一起試試看,有什麼方式可以陪伴這個害怕」。

    也不急著請小朋友畫出來、或進行會勾起孩童潛意識傷痛的行為(除非小朋友主動分享和提及,我們就好好地聆聽,再以孩子懂的語言跟孩子說明或討論)。


    • 運用孩子的語言陪伴孩子的各種感覺- -

    遊戲是孩子的語言,英國精神分析師 溫尼考特認為,孩子有時無法清楚表達內心的情緒,原因可能有以下:

    孩子身體一時之間接收到過多的感覺、還不明白身體跟內在的連結、抒發內在本能衝動、分辨想像與真實的能力等仍在發展。此時最重要的,是能理解、接納孩子的情緒,陪伴孩子,並給予孩子「遊戲的機會和空間」,而不是急著釐清或分析事情、解決所有問題。**


    若是孩子主動分享對創傷的恐懼和焦慮,怎麼辦?

    或是我不確定孩子目前的狀況,怎麼辦?


    其實每個當下,都是一個陪伴的可能,除了前面提到的肢體接觸讓孩子放鬆、陪伴也有很多形式,比如:陪孩子讀一本喜歡的故事、陪孩子玩一個喜歡的遊戲、陪孩子公園走一走、陪孩子唱一首歌,都是一種方式。

    有些大人提到,單純的陪伴好像並沒有做什麼事,覺得好像空空的,其實,「陪伴」最重要的是與孩子同在,孩子認識世界的方式與大人不同,孩子的認知方式與我們不同,創傷事件後,我們都擔心孩子可能受傷、驚嚇,但直接的去揭開傷口,可能才是最大的傷害。

    周圍大人可以做的是好好陪伴、聆聽和守護,給孩子安全空間去表達、消化經驗與感受,且不一定要使用語言,也可以用肢體遊戲、聲音與表情、故事來陪伴孩子。


    • 當孩子出現創傷反應時,請務必尋求心理專業人員協助- -

    孩子的創傷經驗與反應會在什麼時候、以什麼形式呈現,其實沒有一定時間軸或答案,也不知道究竟會不會出現。若孩子持續出現半夜驚醒、做惡夢、尿床、情緒起伏大...等,請務必尋求心理相關專業人員評估與協助。


    創傷來得突然,心理修復是長期緩慢的,孩子也需要時間來消化和沈澱這些創傷事件。不管如何,讓孩子感到安全、有掌握感地,一步一步地,陪伴孩子重新修復對世界的信任。

    -----------------

    **想了解更多安全感相關遊戲,歡迎參考《成為孩子的安全基地》一書。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