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發現人會喜歡另一個人,歸根究底應該是「喜歡他的選擇。」喜歡他選擇伸手幫忙;或者喜歡他選擇為你保留一個人的空間。如果說是喜歡那個人的個性,我感覺沒有同時理解他的過去。當然,個性是至今為止的累積,也包含過去;不過個性是結論,並不能因為知道他是這樣個性的人所以能理解他的曾經。
也就是說,或許「去理解一個人」,其實籠統得沒什麼意義。校準來說,應該是「理解他的選擇。」
離開前一個辦公室前,Z因故遠距上班,特地打電話給我道別。說今天難得女兒在家唸書,他們一起在書房裡;便聊到我的事。
Z:所以我學了你的話給女兒聽;女兒很詫異問我為什麼這麼好的人要走了?
我很想知道他模仿了什麼。也由衷佩服他擅長察覺對方想聽到什麼話,且用得如火純青。另一方面也不禁覺得⋯⋯離職的好處可能是,不像死亡,可能拖很久,也可能很突然;所以可以聽到這些話語。
雖說人世間常言不會打招呼的人沒有社會性,但在我看來某個區間以內的範圍最好都可以省略。舉例來說,「你剪頭髮了!」我可能在心情不好的時候會心想:「謝謝,我發現你有眼睛。」這種時候不如說:「你新剪的頭髮,我很喜歡。」當然剪頭髮並不是一種招呼語。
最後幾天借住在K家。坐在有地暖的地板上,黑柴貼在我的腳邊,我的手潰在它蓄滿冬毛的背上看電視。橘貓把我的背當跳台,飛撲至流理台喝水。覺得很寧靜的同時也感覺,原來一般來說的me time獨處,是排除除了自己以外的生物,動物也不例外。
世上有很多事我不了解。前年年末辦公室聚餐時,硬要讓所有人輪流問新來乍到的B一個問題。我忍不住大喊:「可是哪有什麼問題要問的?」但是被眾人恐慌制止,好像如果不是坐在位置上,應該會有人來捂我的嘴。
怎麼了,怎麼會這麼累。社交程度地對對方的話題感興趣,我還算熟能生巧;但社交程度地對對方本人感興趣,對我來說也太困難。我可以問你假日喜歡怎麼度過,也可以問你咖喱喜歡放什麼肉(還是不放,)諸如此類無關痛癢的話題;但我沒辦法問你現在是不是有男女朋友,交往多久了,有要結婚嗎。什麼時候生小孩。
我掙脫出那股『你怎麼說話的』譴責視線,想解釋這是誤解;但轉頭又覺得,在這個環境裡恐怕還真的不是誤解。他們自然地認為B應該是異性戀,只有我覺得坐立難安。又堂而皇之追問B怎不趕快求婚別耽誤女朋友的青春,我很想問難道求婚是男用廁所,男性專用。想結婚的時候自然會像想買傢俱想住在一起一樣,提出互相討論。不如說求婚聽起來好像是非題一樣讓人感覺疑惑連天。
因為是迎新送舊,我也算在主角群裡面;所以被起哄:「一言どうぞ!(請說一句話!)」
我:「……元気で。達者でな。(保持健康,天天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