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起教幾篇古文,怎麼教才是重點

閱讀時間約 0 分鐘

最近108課綱的國文教學議題炎上,從各種角度討論者皆有。做為一個新課綱前線任教的國文老師,我想從古文教學的方法討論。

 

剛開始我也曾對文言比例大規模的調動不適應,但任教至今,倒也找出一套自己的辦法:利用寒、暑輔的時候上補充文章,更甚者,在沒有考試壓力下,部分課文的反而更可自由運用──

 

譬如說〈勸學〉,只摘取幾句最經典的佳句解說,因為〈勸學〉全文結構冗長;又或者是〈典論論文〉,搭配AI議題,直接討論最經典的「文以氣為主」、「文章乃經國之大業,不朽之盛事」這兩段。至於前面議論建安七子的段落,大可略去。(可參考羊咩〈當曹丕遇到AI〉一文)

 

方法是有的,路是人走出來的。

 

比起篇數問題,我認為國文教學,首須克服的是「學生與課文的代溝」

 

文言文本就因陌生讓學生心生排斥,加上貶謫左遷、出世入世、生離死別這些滄桑,對十五六歲的孩子來說可能還未體驗,國文老師要做的,是「蹲其身,使與臺齊。」

除了字詞解釋外,我們還要盡量找出文章中能跨越時間的核心意義,以及現代價值,盡量和學生的生命經驗結合。

 

所以為何我會使用動漫、戲劇等方式連接古文教學?

因為人性價值的核心討論是橫跨在各式藝術文本之中的。

學生並非不懂,他們聽歌會流淚、看動漫會熱血激昂,對時事也有自己的想法,他們只是無法把自身情感和文言文搭上線。

 

作為老師,我需要搭建一套鷹架結構,讓學生減低對課文的距離感。

 

人性的永恆價值,是存在於各種藝術作品之中的。

所以,應該沒有「不學《廉恥》一課,就無法學會禮義廉恥」這種事。

 

禮義廉恥,換一個比較「現代」的說法,亦可是「公民道德」。

公民道德的內涵決不會只活在一篇課文裡;更不可能是只靠一篇課文就能教會。


 

#古文不是高高在上的神主牌

 

古文教學最常被質疑的就是:「學這個有什麼用?」

文學藝術、哲學思想,其價值更多在於生命「質」的提升。

 

既然非必要,在推廣時,若還自居高人一等的姿態教條式訓斥,無疑是將群眾越推越遠。

 

以出師表為例,「讀出師表不哭者,是為不忠。」

這句老話幾乎已成一種課堂笑話。別說學生了,有時連老師自己都對課文無感。

 

但「忠」這個字,端看老師如何解釋。

時至今日,若只把忠停留在「忠君愛國」,在民主社會裡確實已是迂腐。

但孔明所展現的人格特質,我認為可定位於「忠於信念」,23歲的隆中對,孔明是用一輩子在實踐。以終為始,以始至終,他忠於對先帝的承諾,忠於自身理想,鞠躬盡瘁,毋忘初衷。

我們一生,是否又能做到莫忘初衷?

 

但要講述到這一點,前提必須是先幫學生建構起歷史知識。而這又需要教師龐大的備課功夫。

 

生澀有距離的教材,直接餵養給學生,自然會引起反胃。教師當如母鳥,先理解消化,去蕪存菁後、深入淺出的處理後,再哺育給雛鳥。

 

至於作家生平介紹,我更傾向引領學生,看每個人於困境中的「抉擇」。

有人抉擇為信念犧牲,有人選擇避世獨善其身....這些抉擇沒有一定的對錯,比起灌輸忠孝節義,我更希望是引領學生思考:「如果是我,我想怎麼抉擇?」

 

同時間,也試著理解,對於和自己選擇不同答案的人,他們的原因動機為何?

我一直相信,文學最核心的價值在於「慈悲」,那是一種對人性的洞察和理解。

 

新課綱的選文,還加入了移工、長照等更多社會議題,這更能落實「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的社會關懷,達到古今對照,進一步發揮文學興觀群怨的功用。

 

而國文老師多同時擔任導師一職,我們更可擷取文學的寬容與智慧,並於班級經營時引導孩子們思考:

所以困於情傷的孩子,可用老莊的「放下」寬慰;

與第一志願擦身而過,鬱結不平的孩子,可用貶謫文學陪他談心;

 

文學可以是很生活的,不能供成一塊神主牌,神聖不可侵犯。

 

 

#用他人能夠並肩而行的方式

每個世代都有其世代難題,也有該世代必學的課題與知識。

但我們常常「貴古賤今」,以過去所學輕視當今所重,

開口閉口就是「現在年輕人都不 ....當年我們都....。」

這未嘗不是一種傲慢。

 

沒錯,現在的學生可能不熟悉三國、不清楚歷史,也不是很清楚岳飛做了些什麼;但他們現在學習的課程內容,也跟我們當年差異甚大。他們學習科目的龐雜與難度,可能更甚我們當年。

 

高中國文的課程,除了應用文之外,更有純文學的引領與啟蒙,美感層次與藝術的引領。古文的學習並非只在「有用無用」,我們試著為孩子開一扇窗,欸,你看看,其實風景還不賴。

 

未來他不見得念中文系,國文課也不會是他最重要的課程,但若是能引領得當,至少學生的初接觸印象不差,不至於對文學拒之千里之外,我覺得這就是一種功德圓滿。

 

而這條備課路上,我知道,有好多好多老師也在不停嘗試著,用桌遊、用思辨、用心智圖、用學思達....

大家都在嘗試,尋找更好的方法。

 

這條路,大家一直都在開拓,讓國文課結合時事議題與生命情意教育,

更重要的是,

我認為,教師自己不斷更新、求知、調整的心,會是最好的備課基礎,亦是對學生的身教。

 

已故的美國大法官金斯伯格曾說:

「為你堅持的信念奮鬥,但要讓他人能夠並肩同行的方式。」

 

如果想要扭轉大眾普遍對國文課、對古文的觀感,

高中國文,也許我們可以選擇更親和、更能讓人並肩同行的方式。

走著走著,一條融合傳統與創新的道路,也將於披荊斬棘中,逐漸成形。

古文讀起來霧煞煞,但說到底依舊是人類的那些事,用看戲的方式打開古文,發現他們的悲歡離合其實就是一場場精采大戲。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上週,幾個學生問了這個問題:  「為什麼一定要念大學?如果我不唸大學,會怎樣嗎?」 這是一個大哉問,甚至,他們問的,恐怕也是我這個前線高三教師,某一個藏在內心深處的疑惑。再三督責著小羊們用功念書,但把他們都送上理想大學,就是我的使命了嗎?
元代「曲壇宗將」張可久寫的〈九日〉這首小令, 根本就是一首「加班就是狗屎」的社畜哀歌
韓非的〈猛犬社鼠〉說明了兩種君王身邊的危險人物。 但政治層面對學生來說不易懂,只好讓〈雍正王朝〉和〈甄嬛傳〉出馬了。
2015年,日本歌姬中島美嘉重新站上了舞台,在復出演唱會的最後一首歌,獻唱了〈曾經我也想一了百了〉。 而這一場動人表演,AI能否複製呢?
運,是可以改的, 但是你是將命運「由紅轉綠」,亦或是「由綠轉紅」, 終歸,源於自己。
李斯生日當天,他很得意,但得意中隱隱有些惶恐。 夢想中的版圖都到手了,但看著眼前烈火烹油、繁花著錦的熱鬧景象,他嘆了口氣: 「物極則衰,可現在的我,不知該如何停止啊!」
上週,幾個學生問了這個問題:  「為什麼一定要念大學?如果我不唸大學,會怎樣嗎?」 這是一個大哉問,甚至,他們問的,恐怕也是我這個前線高三教師,某一個藏在內心深處的疑惑。再三督責著小羊們用功念書,但把他們都送上理想大學,就是我的使命了嗎?
元代「曲壇宗將」張可久寫的〈九日〉這首小令, 根本就是一首「加班就是狗屎」的社畜哀歌
韓非的〈猛犬社鼠〉說明了兩種君王身邊的危險人物。 但政治層面對學生來說不易懂,只好讓〈雍正王朝〉和〈甄嬛傳〉出馬了。
2015年,日本歌姬中島美嘉重新站上了舞台,在復出演唱會的最後一首歌,獻唱了〈曾經我也想一了百了〉。 而這一場動人表演,AI能否複製呢?
運,是可以改的, 但是你是將命運「由紅轉綠」,亦或是「由綠轉紅」, 終歸,源於自己。
李斯生日當天,他很得意,但得意中隱隱有些惶恐。 夢想中的版圖都到手了,但看著眼前烈火烹油、繁花著錦的熱鬧景象,他嘆了口氣: 「物極則衰,可現在的我,不知該如何停止啊!」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本文探討了人類文明的演進與古文的學習之間的關係,強調對古文化的認知不足可能限制了社會的科學素養及民主理念的普及。以西方的例子為基礎,指出深入理解古文化的必要性,並反思當代對於中華文化的教育及其侷限性。最終呼籲我們在使用中文的過程中,應真實面對自己的歷史,以此作為面對未來挑戰的基石。
Thumbnail
這本書由補習國文名師美人姊所著,介紹了古文,特別是高中國文課本中所選錄的文言文。在文章中,作者以現代文解析古文,使得古文成為容易閱讀且引人入勝的文章。這本書不僅對於高中生有幫助,也能給讀者一些啟發和體諒。
Thumbnail
【古文新讀:國文課堂之外的文學魅力】     傳統的國文課堂中,我們一定惠要求學生背誦和理解經典古文,經典之所以成為經典,就是因為他有不可取代性,並且所有人都可以從中獲取自己可得的智慧和箴言,但是現實情況,通常在學習的當下,我們可以得到一群更不喜歡國文的孩子。
Thumbnail
現在的中學生只要上學,估計都有在國文課堂上,學習古文的文章。 古文是什麼?粗略想,古文是在讀者的當代已沒在用的語文系統,算是死語,但在漢字文化圈,每個時代的「學生」都在學古文吧,這種「當代人永遠在學古文」的文化現象,除了文化自然傳承,主要原因是把考試科目就是固定從特定「經典」出題這一套強大誘因的關
Thumbnail
香港的填鴨式教育常為人垢病,「學會學習」對大部分家長、老師乃至學生而言只是口號而已。但放眼經典,先民早在《禮記·學記》就曾「投訴」當時的老師只會照書讀了!
培根的原意是追求知識,就是追求上帝給予人類的力量。不過這句話在今天已然變成「擺脫傳統、擺脫蒙昧」的金句,連脫離宗教信仰的無神論者也朗朗上口。難道我們要說不信上帝的人,就不能說「知識就是力量」?那也太狹隘了。
每次的課綱調整就像是環境工程,也難怪所有人都想檢視這些調整是否符合自身的需要和對社會未來的期望。
「哇,原來是喜歡論語的朋友呀。你知道『齊景公問政』嗎?」
Thumbnail
本文探討了人類文明的演進與古文的學習之間的關係,強調對古文化的認知不足可能限制了社會的科學素養及民主理念的普及。以西方的例子為基礎,指出深入理解古文化的必要性,並反思當代對於中華文化的教育及其侷限性。最終呼籲我們在使用中文的過程中,應真實面對自己的歷史,以此作為面對未來挑戰的基石。
Thumbnail
這本書由補習國文名師美人姊所著,介紹了古文,特別是高中國文課本中所選錄的文言文。在文章中,作者以現代文解析古文,使得古文成為容易閱讀且引人入勝的文章。這本書不僅對於高中生有幫助,也能給讀者一些啟發和體諒。
Thumbnail
【古文新讀:國文課堂之外的文學魅力】     傳統的國文課堂中,我們一定惠要求學生背誦和理解經典古文,經典之所以成為經典,就是因為他有不可取代性,並且所有人都可以從中獲取自己可得的智慧和箴言,但是現實情況,通常在學習的當下,我們可以得到一群更不喜歡國文的孩子。
Thumbnail
現在的中學生只要上學,估計都有在國文課堂上,學習古文的文章。 古文是什麼?粗略想,古文是在讀者的當代已沒在用的語文系統,算是死語,但在漢字文化圈,每個時代的「學生」都在學古文吧,這種「當代人永遠在學古文」的文化現象,除了文化自然傳承,主要原因是把考試科目就是固定從特定「經典」出題這一套強大誘因的關
Thumbnail
香港的填鴨式教育常為人垢病,「學會學習」對大部分家長、老師乃至學生而言只是口號而已。但放眼經典,先民早在《禮記·學記》就曾「投訴」當時的老師只會照書讀了!
培根的原意是追求知識,就是追求上帝給予人類的力量。不過這句話在今天已然變成「擺脫傳統、擺脫蒙昧」的金句,連脫離宗教信仰的無神論者也朗朗上口。難道我們要說不信上帝的人,就不能說「知識就是力量」?那也太狹隘了。
每次的課綱調整就像是環境工程,也難怪所有人都想檢視這些調整是否符合自身的需要和對社會未來的期望。
「哇,原來是喜歡論語的朋友呀。你知道『齊景公問政』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