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家 -- 食物篇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8 分鐘


家人的邏輯

其實每次回去,家人的行為就是同樣那一套,可是總是看不懂底下的邏輯是什麼。

有些人超痛恨數學,可能他們天生腦子打從心底搞不懂數學的底層邏輯。 我覺得回家對我來說,就像痛恨數學的人去上數學課一樣。

不過每次回去,總是多多少少學到一些新知識,所以回家算是被強迫上「不同價值觀的邏輯課」吧。

我的觀點:準備好的食物不吃必須丟掉很浪費

例如說早餐。我媽一定要擺很多盤食物在桌上,表示她是很棒的招待。我多次跟她講不要這樣,她每次都一定要這樣搞。我以前只注重我自己的觀點,就是不要浪費食物,所以就算都是我不喜歡吃的東西,我還是會吃下肚,然後一整天生悶氣。這個悶氣是個不定時炸彈,任何時間都可能爆炸。

母親觀點:供給食物 = 給與愛

從我媽的觀點,她一點也不在意浪費食物。她認為準備食物給我們等於給愛。問題是,她不管我剛在飛機上吃過早餐,或是20分鐘後我們要一起去高級餐廳跟她的朋友吃午餐。她就是要弄一些點心或是粽子包子,然後熱心地說「吃啊!吃一點再出門嘛!」從我的角度來看,她只在意贏。我以前不懂她到底在爭什麽,後來才知道,我要是把食物吃下肚,她就覺得她贏了。之後我生氣,她完全連結不到是因為她強迫我吃東西的緣故。我跟她說我不喜歡她浪費食物,她根本聽不進去。其實任何跟她價值觀不合的言論,她現在通通都當成耳邊風了,臉上一點反應都沒有,腦袋直接把我說的話當成是雜音而不是話語去處理及做出理解。

暴食

暴食

一口都不吃才成功傳達「不想吃」的訊息

這次回家,有天她叫我一早去跟她辦事(也是用強迫性的情緒勒索方式)。在出發以前,她跑到對面早餐點買了4杯飲料和四盒蛋餅擺一桌在餐桌上,可是我們趕著去辦事,來不及了,所以那些是給我男友吃的吧。結果我們幾小時後回來,桌上所有食物原封不動,其實是因為我男友頭痛,所以沒出來吃。但是我媽好像終於感到她輸了,因為她破天荒的說,晚上我們自己出去,不跟她吃飯沒關係(當然最後還是有一起吃飯啦)。我的意思是說以前都是她指定餐廳,從第一天一回到家就開始規劃接下來每天午餐跟晚餐要吃什麼,哪裡還准我們自己出去吃自己想吃的。

我以前都劃錯重點。她準備的早餐,常常是剛出爐的新鮮麵包被她拿去冷凍再微波,變得很難吃。其實已經好幾年,她買的蛋餅跟蘿蔔糕讓我以為那家早餐點的食物很差。後來我自己去買,根本就還不錯吃。原來媽媽可能6點就跑去買的早餐,放到8點冷掉後,口感就全變了。其實這些根本不是重點。我媽根本搞不清楚她把食物變得很難吃。她超怕食物會壞掉,所以一拿回家就放冰凍箱。然後她只在乎把食物加熱,微波加熱得很不平均(一半乾掉,另一半還是結冰的),或是用電鍋蒸食物有時候會把食物蒸到軟掉,散掉,她都不在意。當然她年紀現在大了,腦袋不太清楚,不過我從小她就常常這樣做了,只不過當時她會超級兇的說「有給你吃就很好了,還敢抱怨!」現在她不會兇了,可能只會從冰凍箱拿更多食物出來加熱。重點是她希望她花那麼大力氣去弄一大桌食物出來,我應該要大力感謝她。她最喜歡弄一大堆食物,一臉滿足的看她的外孫子女吃她準備的食物吃得津津有味的,然後之後再在他們背後說,那麼愛吃,吃得那麼胖不行。我就是超不屑她這種叫人吃,然後批評身材態度,但這就是亞洲阿嬤們的共同價值吧。

錯誤結論:「他完全不愛吃我準備的食物」

我這一篇不是只想批評我媽。我是真心的想瞭解她內心的邏輯。我猜她這一輩子都覺得自己很糟糕,因為在學校成績不好(她非常注重這一點),根據我觀察她怎麼評論別人,她覺得男生比女生地位高,成績好比成績不好地位高,財力好比財力較低的人地位高,長得好看比長的不好看地位高,職業當然決定貴賤。她自己是女的,成績不好,當家庭主婦,長得不好看(她自認),雖然嫁個丈夫職業跟受入不錯,但她自己沒有好職業,所以地位很低。她自己決定給自己兩項使命:準備食物給別人吃,以及叫別人加衣服。她小時候食物永遠不夠吃,肉很少,只能多吃幾碗白飯。現在她在家煮還是出外吃,一定要強調多叫幾個有大肉的菜。如果有親人或朋友吃素,她會變成不會點菜,或還是強調要多叫幾道肉,因為不可以委屈不吃素的人。台灣現在食物很多樣化,我們都很愛嘗試新食物,對她來說,像是跟她競爭一樣。以前老是招呼我一定要吃她最愛吃的N道菜,現在她會恨恨地說,我做的菜都沒有人喜歡吃,外面餐廳的菜比較好吃啦。其實並沒有,今天想嚐嚐日式料理並不代表我不喜歡她的牛肉麵。這是種不成熟,非黑即白的想法。不想每天吃她準備的食物並不等於我們很討厭她所有的食物。


人生一定要跟別人不斷競爭,當主人一定要招待周到

最近學到的一個詞是「慕強」,就是在講我媽,盲目崇拜強者, 看扁她價值觀認為的弱者。她把自己看很扁,這樣很痛苦,所以要不斷逞強,堅信這次一定贏。餵人吃食物,孫子孫女好像滿好搞定的呀,那她要是更加用力,她應該可以感動她女兒去喜歡她準備的食物吧。

媽媽把人與人之間的關係當作競賽,或大行表演在處理,所以她一直都在爭輸贏,而無法與人有真正的連結。我看她跟鄰居的互動也很有趣。她在競爭輸贏(比誰比較大方),鄰居好像在想辦法消除罪惡感,所以鄰居送的自己做的糕點越送越大盒,我媽根本吃不完,整盒轉送給別人,但是回禮一定回更大份,造成鄰居下次得送更多食物給我媽。

我媽常說:「一定要這樣啊!不然該怎麼辦?」其實,如果她不那麼用力招待(壓力超大),我們幾天在家吃,幾天出外吃,大家都比較輕鬆啊。但是她認為不行,現在年紀大了,記憶不好,為了不要忘記,變成在吃早餐時她就一直不斷地碎碎念「晚上吃這家餐廳好不好,還是你們自己吃,還是我煮餃子餛飩就好,還是 ...」這樣一直唸到晚餐真的吃完。所以為了讓她停止焦慮晚餐,我們晚餐五點就開始吃了。

媽媽其實不是那麼懂食物


我媽煮的麵,過年的年菜,她買的水餃,滷牛肉類,其實都很好吃。她又很喜歡說「我都只買怎麽樣怎麼樣的新鮮豬肉魚肉,青菜一定要如何如何」,讓我有她很在乎食物品質的錯覺。有一個邏輯我不懂的是:為什麼媽媽可以連續那麼多年一直持續準備冷掉,被醬油膏浸軟掉的蛋餅給我們。我的猜測是:她對她不熟悉的食物口感根本沒有感覺。那些品質保證的說法,都是她年輕的時候,跟她的母親或是其他同年齡的家庭主婦朋友學的。她品嚐食物其實不是在分析品質,而是跟記憶中自己媽媽煮的菜在做比較。她小時候明明家裡經濟狀況沒有那麼好,怎麼會有那麼多肉質跟青菜一定要如何的條件呢?就是自己媽媽怎麼吹噓,就跟著照吹吧。她的朋友好像也個個不管菜做得好不好,都「說」的一口好做菜技巧。這些是那一輩家庭主婦被認為一定要有的技能吧。現在滿街都是美食,有些美味又健康,有些只是好吃(多油多鹽多糖),有些並不那麼好吃,我媽好像有點分不清楚。她知道在家裡吃最健康,但是我們年輕一輩很愛外食,她為了要「跟得上時代」,變成假裝她也懂這些她不熟悉的食物,她現在也不信任自己的味覺,這樣結果就變成很奇怪。


檢視價值觀及信念很重要

我媽媽生長於威權年代,那個年代不准女人有自己的想法,當女人就是要生兒育女,煮飯一定要煮得好吃,我想就是因為這樣,我媽媽才有「客人一定要喜歡我準備的食物,要不然我就很糟糕」的這種僵固的想法吧。她這麼堅持她的信念,搞得人人當她的客人壓力都超大,無法吃完她準備的食物,造成「她很糟糕」這個結論不斷實現。以前我非常希望不要老是造成她覺得自己很糟糕,可是現在瞭解她自己給自己設這個陷阱,我根本無法阻止她掉入這個結論。而且她處理糟糕感覺的方式是「更加努力」做同樣的事,而不是檢視別人為什麼不歡她的安排(例如:來她家前剛吃完飯很撐,吃不下她準備的美食),然後做些改變。

我今年學到的是:1. 我無法為我媽的感覺負責,所以我應該停止我自己的罪惡感。2. 我要趁現在更加努力檢視自己的價值觀跟信念,因為等年紀大了,腦袋退化了,就更難改變信念了。



avatar-img
13會員
44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攀攀 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前一篇說到我看很多身心靈的影片,什麼輪脈啊,前世啊,各種一看到 Youtube「麻瓜通靈日記」,總共八集,我看一集,哭一場,很衝動的一口氣把八集都看完。以前我都認為通靈是假的 (實際上也真的有很多假的,為了賺錢嘛)。但是我看到麻瓜通靈日記裡的大寶,把她的懷疑,掙扎,通通記錄下來,
之前一直以為,合約結束以後可以做好多事:瑜珈,出去玩,申請新工作,上網路課程,寫日記,冥想,等等等等。結果,幾星期什麼都不想做,整天呈現發呆狀況,要不然就是一直看 Youtube 。我覺得自己完蛋了,怎麼會腦袋癱瘓成這樣?
工作結束後第一件事,竟然是去開刀。其實一年多前篩檢就發現有問題,國外做法是追蹤觀察,每半年回診,醫學假設很多人的免疫系統會自動把它處理掉。看來我的免疫系統有點弱,一年多後都還在,得排程去用特別儀器做檢驗及切片,然後醫生確定了夠嚴重,才可以安排開刀。
上週工作最後一天,老闆最後幾星期都沒有跟我互動了,跟同事互動也超尷尬。之前說過,我有幾個同事,覺得失業很恐怖,他們自己心想著下一份工作下落不明的未知焦慮,尷尬到不想跟我說話。我自己則是覺得雜七雜八的一堆要交接的事,怎麼做都做不完,我個人對此感到很焦慮。我只想要這份工作結束,不用再被催著繳東繳西的
我發現我還沒找到新工作,好像讓旁人感到很困擾。我的男友說他因為下個階段還不確定感到焦慮,他不喜歡未知狀況。我的一個本來跟我感情還不錯的同事也因爲我的狀況變得不想跟我說話了。
男友生我的氣,他覺得我那麼在乎美國政客退不退休,中不中風,關我們什麼事。為什麼不多關心如何改善我們自己的生活,那麼關心美國政客幹嘛?
前一篇說到我看很多身心靈的影片,什麼輪脈啊,前世啊,各種一看到 Youtube「麻瓜通靈日記」,總共八集,我看一集,哭一場,很衝動的一口氣把八集都看完。以前我都認為通靈是假的 (實際上也真的有很多假的,為了賺錢嘛)。但是我看到麻瓜通靈日記裡的大寶,把她的懷疑,掙扎,通通記錄下來,
之前一直以為,合約結束以後可以做好多事:瑜珈,出去玩,申請新工作,上網路課程,寫日記,冥想,等等等等。結果,幾星期什麼都不想做,整天呈現發呆狀況,要不然就是一直看 Youtube 。我覺得自己完蛋了,怎麼會腦袋癱瘓成這樣?
工作結束後第一件事,竟然是去開刀。其實一年多前篩檢就發現有問題,國外做法是追蹤觀察,每半年回診,醫學假設很多人的免疫系統會自動把它處理掉。看來我的免疫系統有點弱,一年多後都還在,得排程去用特別儀器做檢驗及切片,然後醫生確定了夠嚴重,才可以安排開刀。
上週工作最後一天,老闆最後幾星期都沒有跟我互動了,跟同事互動也超尷尬。之前說過,我有幾個同事,覺得失業很恐怖,他們自己心想著下一份工作下落不明的未知焦慮,尷尬到不想跟我說話。我自己則是覺得雜七雜八的一堆要交接的事,怎麼做都做不完,我個人對此感到很焦慮。我只想要這份工作結束,不用再被催著繳東繳西的
我發現我還沒找到新工作,好像讓旁人感到很困擾。我的男友說他因為下個階段還不確定感到焦慮,他不喜歡未知狀況。我的一個本來跟我感情還不錯的同事也因爲我的狀況變得不想跟我說話了。
男友生我的氣,他覺得我那麼在乎美國政客退不退休,中不中風,關我們什麼事。為什麼不多關心如何改善我們自己的生活,那麼關心美國政客幹嘛?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12月6日(五)這一天的清晨,突然接到弟弟的電話,說要回南部老家走一趟。心中頓時湧起一股熟悉的情感,這樣的行程,曾經無數次伴隨著我的童年與成長。早上完成了瑜伽課,與家人共進午餐,2:30 PM便搭上弟弟的車,開始了這趟回家的旅程。 沿途,我們經過清水休息站,停下來小憩,稍微放鬆一下,去洗了個手,也
Thumbnail
11月29日,踏上回家的旅程。隨著年齡的增長,出國對我來說不再只是探索新天地的冒險,而是帶著一種倒數的心情,期待著回家的那一天。每次踏上返程的航班,我心中總是滿滿的安心感,回到那片熟悉的土地,與親人、朋友的相聚,這種感覺,比起任何風景,都更讓我珍惜。尤其是能夠開著自己的車,駛過熟悉的街道,這一切
Thumbnail
「你好像有個心結還未解開。」藍貝果站在洞口邊,小心翼翼地說。 一陣憤怒在我的胃中翻騰,如太陽燃燒青空一樣。我以為只有她和其他族人不同,我以為只有她不會向我問起。 我感到被背叛。 「你為甚麼要問?」我怒氣沖沖地瞪著她。 藍貝果縮了一下,垂下頭。 「你在傷害自己。」
晚餐等的有些久,好不容易擠上捷運,看到一對老人家:爺爺先讓奶奶坐博愛座,人多就往裡面站在我這一側;到了西門剛好有三個好朋友一起下車,瞬間空出三個位置
Thumbnail
在網路上看到以下這段話,呼應了自己這幾年來的心路歷程,心有戚戚焉。原來所有的磨難,終究是要成全自己的勇敢,回到真我、清涼、安穩、安靜、寂滅的心靈故鄉。
Thumbnail
某晚跟哥哥討論他回家後的行程時... :麻麻~剛剛不是說,可以玩20分鐘再去寫功課嗎? :對啊,怎麼了? :那我可以改成看電視嗎?一集大砲7分鐘嘛!看兩集14分鐘,這樣後面還有6分鐘可以(提前)寫作業!可以嗎? 老罷:噗疵,你數學都用在這裡了喔? 老木:呃......你......數學
Thumbnail
2024/08/07 帶孩子們一起回去爸媽家住了幾天,跟爸爸妹妹一起生活讓我覺得很開心,每天都很快就過去了,能夠一家人都聚在一起的時光,其實是不多的,或許也因為我的人生到現在為止,「失去」很多,即使也體會到許多「獲得」,對於親情,卻仍是渴望擁有更多時間可以相聚。 回來之後,我連續兩天精神
若虛數空間理論正確,也許父母因為發病,把別人的人生當成自己的人生吧!
Thumbnail
成長過程中,是不是有一些時候,跟家裡的人吵架,於是逃家朋友家一兩天晚上不睡大發牢騷,朋友或是朋友的家人,明著暗著,拐彎抹角的勸,不著痕跡將我們勸回去,回家時,心中帶著滿滿的歉意,覺得自己太敏感、太小題大作了。 當我們長大了,有了自己的家庭,有時跟公婆不合,有時看小姑小叔白目,有時很想打妯娌,種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12月6日(五)這一天的清晨,突然接到弟弟的電話,說要回南部老家走一趟。心中頓時湧起一股熟悉的情感,這樣的行程,曾經無數次伴隨著我的童年與成長。早上完成了瑜伽課,與家人共進午餐,2:30 PM便搭上弟弟的車,開始了這趟回家的旅程。 沿途,我們經過清水休息站,停下來小憩,稍微放鬆一下,去洗了個手,也
Thumbnail
11月29日,踏上回家的旅程。隨著年齡的增長,出國對我來說不再只是探索新天地的冒險,而是帶著一種倒數的心情,期待著回家的那一天。每次踏上返程的航班,我心中總是滿滿的安心感,回到那片熟悉的土地,與親人、朋友的相聚,這種感覺,比起任何風景,都更讓我珍惜。尤其是能夠開著自己的車,駛過熟悉的街道,這一切
Thumbnail
「你好像有個心結還未解開。」藍貝果站在洞口邊,小心翼翼地說。 一陣憤怒在我的胃中翻騰,如太陽燃燒青空一樣。我以為只有她和其他族人不同,我以為只有她不會向我問起。 我感到被背叛。 「你為甚麼要問?」我怒氣沖沖地瞪著她。 藍貝果縮了一下,垂下頭。 「你在傷害自己。」
晚餐等的有些久,好不容易擠上捷運,看到一對老人家:爺爺先讓奶奶坐博愛座,人多就往裡面站在我這一側;到了西門剛好有三個好朋友一起下車,瞬間空出三個位置
Thumbnail
在網路上看到以下這段話,呼應了自己這幾年來的心路歷程,心有戚戚焉。原來所有的磨難,終究是要成全自己的勇敢,回到真我、清涼、安穩、安靜、寂滅的心靈故鄉。
Thumbnail
某晚跟哥哥討論他回家後的行程時... :麻麻~剛剛不是說,可以玩20分鐘再去寫功課嗎? :對啊,怎麼了? :那我可以改成看電視嗎?一集大砲7分鐘嘛!看兩集14分鐘,這樣後面還有6分鐘可以(提前)寫作業!可以嗎? 老罷:噗疵,你數學都用在這裡了喔? 老木:呃......你......數學
Thumbnail
2024/08/07 帶孩子們一起回去爸媽家住了幾天,跟爸爸妹妹一起生活讓我覺得很開心,每天都很快就過去了,能夠一家人都聚在一起的時光,其實是不多的,或許也因為我的人生到現在為止,「失去」很多,即使也體會到許多「獲得」,對於親情,卻仍是渴望擁有更多時間可以相聚。 回來之後,我連續兩天精神
若虛數空間理論正確,也許父母因為發病,把別人的人生當成自己的人生吧!
Thumbnail
成長過程中,是不是有一些時候,跟家裡的人吵架,於是逃家朋友家一兩天晚上不睡大發牢騷,朋友或是朋友的家人,明著暗著,拐彎抹角的勸,不著痕跡將我們勸回去,回家時,心中帶著滿滿的歉意,覺得自己太敏感、太小題大作了。 當我們長大了,有了自己的家庭,有時跟公婆不合,有時看小姑小叔白目,有時很想打妯娌,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