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啊!我的主管到底是怎麼升上去的?部門內明明有那麼多問題他都看不到,也不知道怎麼解決嗎?」朋友一臉氣憤地說道。
我試著緩和他的情緒,「先別激動,你才剛入職幾個月,可以先跟主管溝通看看啊!也許有些事並不像表面看起來那樣。」
「當然有跟主管溝通,而且我還針對問題提出解決方案,像是負責X專案的同事A資料可以怎麼樣做會更好,同事B在專案進行時流程根本前後倒置還影響到我,但主管卻只回覆要我先做好自己份內的工作!這個環境怎麼有辦法留住人才?」
「我認識你很久了,也認可你的能力很好,但是在新入職場上你主管的建議很值得參考,先在本份上證明能把自己的工作做好,才有機會讓其他人聽得進你的建議。」
--------------------
在北宋年間有一位「唐宋古文八大家」之一的歐陽脩,史書都會寫到他在高升至能改變科舉取士標準的官位後,開始提倡大力古文,對解放當時的文風有著很大的貢獻。
但是在他當官之前呢?不也是流行駢文嗎?如果只會古文文體的話那他是怎麼被錄取的?
是的,其實他的駢文也是寫得很好,才有機會被當時的考官選上,而這個故事也給了我很大的啟示。
人們在年輕的時候總有滿腹理想,想要打破現有的機制,但可能沒有想到現有機制自然有它存在的原因,以及對於當權既得利益者的必要性。於是便陷入了離開環境或是同流合汙的掙扎當中。
從歐陽脩的故事當中我們看到了另一條道路,學習當前體制並順其而上的同時也能不忘記自己的初衷,取得權力後還能記得自己原先的目標並堅定執行,最後也有機會開發出一個新局面。
試想,若當初歐陽脩在科考前堅持只寫駢文,我們還有機會在史書上看到他的名字嗎?
#CarryKuoOnBoa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