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建議是廉價的自我安撫?我從憂鬱伴侶身上學到的踩雷安慰話

閱讀時間約 8 分鐘
親友在你面前落淚,要如何反應?

雖然常寫「陪伴憂鬱伴侶」,貌似有極其主觀的陪伴方法與心得,但老實說,我不懂得安慰別人。不但在情緒低落的人面前掏不出一句好聽話,有時候還白目的研究起:為什麼這件事讓人覺得沮喪呢?

自伴侶成為我生活中的一部分後,時常掉入「情緒黑洞」的她,是我看懂情緒動力的小老師。我從她身上學習到許多憂鬱症患者的視角,其中包含:在憂鬱狀態裡,身邊的人該怎麼做、要怎麼說,才能讓感受比較好?


這篇文章以個人經驗,分享陪伴憂鬱伴侶時,可能一秒「阿伯~初四了!」(出事)的踩雷安慰話;並依實際的相處與觀察,整理出幾個益於陪伴的心法,避開安慰時的雷點,減少彼此的心理負擔。



在揭曉伴侶心中「踩雷的安慰話」之前,請給我二段文字的時間。不論您想安慰、陪伴的對象是誰,這或許能​讓你在未來陪伴他人時(不限於身心症患者),減少自我內耗、降低跟著陷入憂鬱的風險。


為什麼我們會想安慰別人?


(一)下意識地安慰別人是在自我安撫?

你是否也想過,為什麼我們想安慰別人?例如:「有人哭泣時,為什麼我想要給予安慰?」、「另一半情緒低落時,為什麼我會想做點什麼讓她開心起來?」

我們大多能感受到:「因為我想要他快樂、因為我捨不得、因為他狀態不好會讓我很煩⋯⋯」不論具體說法為何,原因都在於「」,也就是我們自己。我們心裡悄悄升起讓一切「恢復正常」的念頭,因此想「做點什麼」讓一切遠離「異常」(例如:不舒服、不自在、想停止現況)的感受,絕對合乎情理。

「做點什麼」能讓人在不知所措的時候,產生手握方向盤的錯覺。我們試圖控制事情的走向,直到遠離「異常」的感受,直到抵達期待的結果(例如讓對方恢復平靜)。而「安慰別人」正是「做點什麼」的一環,從遠離「異常」來看,下意識地想安慰別人相當於是在「自我安撫」。

在此申明,我擅自認為「為自己的身心舒適而安慰他人、陪伴他人」沒有好壞對錯(事情是中性的)。當我為了自己好,又能夠兼顧他人的需求,之於我而言是莫大的幸運。


「我們如何在得到真心想要的東西時,也兼顧到生命中其他人的需求?」

——《從說服自己開始的哈佛談判力》時報出版


當然,我不是指所有「安慰」都出自於「自我安撫」。我說的是無意識、下意識、著急想要解決他人情緒的念頭,可能是出於自我安撫(而我不一定是對的)。那麼,什麼有意識的安慰呢?或許可以從自我覺察切入。


(二)陪伴他人時,自我覺察有多重要?

身為陪伴者,我發現釐清自己的起心動念,也就是清楚地、明白地知道自己做某件事情的「目的」,攸關著是否容易陷入「自我內耗」與「跟著憂鬱」的風險裡。越清晰的起心動念,越不容易陷入自我內耗或是跟著憂鬱。【延伸閱讀:女友有憂鬱症,我該怎麼辦?

怎麼說呢?我想至少在安慰無效、陪伴挫敗的時候,有個初心可以回歸吧。初心就像中軸一樣,讓我不斷地釐清自我意圖,能更快的整裝再出發。在不同的人際關係中,這麼做也能有效節省心裡耗能。

例如:我樂於陪伴憂鬱伴侶,因為我喜歡我們的相處,我想要繼續走下去。當她的心情沒有因為我的陪伴而變好時,我可能會挫折,開始勉強自己在關係裡過度努力,而延伸出更多的關係危機。但是當我回歸初心,「我想要繼續走下去」的念頭能將我帶回自己的起心動念。

回歸相處的起心動念,讓我有機會問自己「為了走下去,我是否想繼續投注時間與精力?」或是發現,她心情沒變好,其實也不會影響我們繼續走下去的意願(突然危機解除了)。




【整理】現在我們知道,在陪伴他人時:

  • 下意識安慰、著急想要解決他人情緒的念頭,可能是出於自我安撫。
  • 釐清自己真正的「起心動念(目的)」,攸關是否容易陷入自我內耗、延伸出關係危機。
  • 覺察自己的起心動念,能減少下意識的無效安慰。

這些陪伴認知,幫助我更快地辨識出「為什麼這樣的安慰話很雷?」也能有效提醒自己別這麼做。




踩雷的安慰話

經過伴侶的生活測試,我整理了 3 種經常讓她 一秒被觸怒 無言的回應類型與安慰的話。為了帶入安慰的情境,請想像有個心情低落的朋友對著你說:「我沒表現好,覺得很煩。我覺得自己很糟糕,想要一頭撞一撞算了⋯⋯」X3次


① 建議型回應

  • 「不要想太多」
    伴侶內心:我也知道啊!如果能控制,誰還要一直想一直想?
  • 「我覺得你下次可以先做好準備」
    伴侶內心:廢話,我也知道啊!

給建議很好。只是在情緒面前,人人都能給的建議,成為了廉價的回應方式,是無意間就能形成的強力自我安撫。理智上懂得道理,可情感上卻沒有被理解的感覺,就像傷口上的 OK 蹦,疼痛不會因而獲得舒緩。因此安慰無效!


② 比慘型回應

  • 「你好手好腳已經很幸福了,你看那些沒飯吃的人。」
    伴侶內心你又不懂我的感覺,在那邊說風涼話?
  • 「你已經很好了!像我⋯⋯(開始抱怨)我才應該哭吧?」
    伴侶內心好啊,就你最慘,都給你說。都很煩了還要聽你抱怨⋯⋯

看見自身的幸運與美好的引導,是很重要的事。但用在此時總讓人有不重視他人感受的嫌疑。明明在討論A,卻被模糊到B,加上只想發表自己高見的安慰話,反而讓心情低落的人更加心力交瘁。因此安慰無效!


③ 結論型回應

  • 「你就是時間太多才會在那邊亂想」
    伴侶內心⋯⋯。好喔,都是我的問題。
  • 「你就是太在意別人眼光,才會這樣」
    伴侶內心所以呢?我就是心情很差啊⋯⋯

輕易地拿符合自己邏輯的想法,替當事人下結論,這種封閉型的回應時常倒因為果,讓人不知道要回什麼。別說讓情緒流動了,反而讓人更想要封閉自我,心生抗拒。因此安慰無效!




【整理】其實,單論上述的語句未必不妥,用在談心結束前也會是療癒的收尾。但用在不合宜的陪伴階段,會讓人有被「魯莽」對待的無言感。(食材下鍋也講究先後順序呀~)

下意識地想要對方趕快好起來、盡早遠離「異常」氛圍的急迫感,常讓人忽視對方的感受,脫口而出理智上想得通、卻無法說服情緒的踩雷安慰話。




我的陪伴心法

然而,普通人如我,比起研究在什麼階段該怎麼說話,我傾向先「認知到衝動安慰是想自我安撫」與「覺察自己的起心動念」,這有助於我在陪伴時有個方向。

認知到有衝動安慰的傾向,能減少「理智上想得通、卻無法說服情緒」的踩雷安慰話;覺察起心動念,則能增加打從心底發出的「深層認同感與陪伴的決心」。我試著以陪伴憂鬱伴侶的初心,整理了 3 個陪伴心法:


① 確認對方的需求

這是很節能的陪伴方式(誤)。我的意思是,每個人情緒低落的時候,想獲得的支持都不一樣。確認對方想獨處或是想要我在身邊?想我說點什麼或是閉嘴就好?想聊聊這件事或是沈澱一下?不會通靈的我,通常會先詢問,再決定接下來要做什麼。


② 認知到「對方知道」

在憂鬱狀態裡的時候,伴侶並不是不知道解決方法,而是無法排解焦慮感。認知到對方是「情緒問題」而不是「智商有問題」的時候,我們就不會輕易地給出建議,也不會妄自幫他人下結論。放下應該給出什麼的想法,就能夠好好傾聽對方、專心於對方的表達(而非給答案)。


③ 以「提問」代替結論

例:「怎麼說呢?你覺得沒有表現好。」

帶著好奇的心,用對方的視角理解事情的全貌。盡可能減少因為個人經驗的投射,造成語意上的曲解。要知道,情緒低落的時候,任何需要花力氣解釋自己、說服別人的情況,都會讓當事人進入「懶說」模式。友善、好奇的提問,也能夠幫助對方梳理思緒。


能被正確了解,就是最好的安慰

——鄧惠文(精神科醫師)




總結

於我而言,安慰依然是充滿善意的!即便說話踩雷,時常也能「過濾言語的限制,只留下其善意」而撐過難受的時光。不過,當伴侶墜入情緒黑洞而不斷鑽牛角尖的時候,任何言語都可能造成極大的副作用與負擔,此時「詢問需求」是最直接、最不用猜的方法。

如果你也跟我一樣很不會安慰人,我想分享伴侶對安慰的想法。她認為「被陪伴本身就有獲得安慰的感覺」,我才明白「安慰」並非是要特意做些什麼或說什麼才能產生。

最後,想要「立即恢復正常」的自我安撫傾向,容易讓人在慌亂中胡亂抓取安慰話,通常都滿雷的(笑)。當我們超越下意識的「衝動安慰」,回歸關係中的「自我覺察」,就有機會以深層的認同感與陪伴的決心,好好承接住身旁情緒低落的對象。

祝福看見文章的您:)


我必須承認,至今還是會不小心說出很雷的安慰話,也才想將心法寫下來提醒自己。我的觀察主觀也有限,不一定是對的,只期望能夠帶給需要的陪伴者一點靈感:)



☀️【閒人閒聊】

我發誓,我真的只是想用輕鬆有趣的方式,介紹一秒惹怒伴侶的「安慰話」!不知怎麼,內容好長而且好像太嚴肅了?期望能夠被輕鬆讀完~🥹

感謝在討論區回覆的格友們,因為沒時間拆成 2 篇,最終順期自然~~~



一個普通人
陪伴憂鬱伴侶的小記


👉🏻 如果喜歡文章請幫我按【愛心】❤️
👉🏻 持續來點靈感歡迎按下【追蹤】✅
👉🏻 鼓勵閒人寫相關主題【贊助兼閱讀】☕️

每個慷慨的行動,都是我持續前行的燃料🚀

🌟 閱讀更多相關內容👉🏻憂鬱你好,這是我女友

avatar-img
17.3K會員
288內容數
捕捉稍縱即逝的覺察時刻,分享陪伴憂鬱伴侶的日常。不想改變他人價值觀,只期望在生活淤塞不前時提供一點靈感。認為事情是中性的,若能鬆動僵固信念,就能更輕鬆面對關係、自在的活著。☞ 常見主題:陪伴憂鬱伴侶 |自我覺察 |鬆動信念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碎進時間的裂縫 的其他內容
「如果我什麼都不是,那我活著幹嘛?」回頭望向一事無成的人生,伴侶感到相當沮喪。事實上,因何受難說不真切,只知道功成名就的衝動,似是想要也是需要,猶如午夜夢迴的鬼魅,偶爾出現,而後不見。
因為有人陪伴,讓我覺得我沒有資格陷入低潮。加上最近看到你為我忙碌、為我熬夜,我都覺得是我害了你,覺得很愧疚所以不敢看你,心情很差很沮喪。接著又開始想,都有你陪了我怎麼還在心情不好?覺得自己很不應該、很對不起你的陪伴。然後又回到因為愧疚不敢看你、自己心情很差覺得對不起你的陪伴,負向循環越攪越深。
作者「一九八捌」的文章提到醫生說:「一邊寫歷程,另一邊妳寫怎麼支撐過去的。我們人通常都只能朝一邊前進而忘記另一邊,忘記自己其實也有自癒的能力。」我發現,每當伴侶描述自己「怎麼了」,相似於寫出自己的歷程,而我幫她寫了另一邊。我不是自戀地認為自己代表另一邊的自癒能力,而是為伴侶指出她是如何支撐過去的。
老實說,我覺得伴侶穩定下來,很大層面是她自己的成就。我只是陪伴在她身邊,如同她陪伴我一樣,我們一起在人生的旅途體驗打怪、超越腦海迷障。我其實明白,一個想體驗「超越」的人,不論是否會遇到我,生命都要將他帶往能讓內在釋放力量的地方。不可否認,一些信念使我感覺「不至於迷路」。
我與伴侶專注聽著,原來買精品還有一些「眉角」與方法呀!越聽我越發覺得有趣,不斷地追問其中的潛規則與運作模式,想著「原來還有這樣的事情!真是太有趣了!」卻沒發現一旁的伴侶已經沈默好一陣。
伴侶曾說:「我願意說是因為我相信你。」即便明白「信任感」之於關係有多重要,但具體而言,信任感是什麼意思呢?信任感從哪裡來?我們又該如何培養信任感?今天想閒聊在親密關係中的信任感。
「如果我什麼都不是,那我活著幹嘛?」回頭望向一事無成的人生,伴侶感到相當沮喪。事實上,因何受難說不真切,只知道功成名就的衝動,似是想要也是需要,猶如午夜夢迴的鬼魅,偶爾出現,而後不見。
因為有人陪伴,讓我覺得我沒有資格陷入低潮。加上最近看到你為我忙碌、為我熬夜,我都覺得是我害了你,覺得很愧疚所以不敢看你,心情很差很沮喪。接著又開始想,都有你陪了我怎麼還在心情不好?覺得自己很不應該、很對不起你的陪伴。然後又回到因為愧疚不敢看你、自己心情很差覺得對不起你的陪伴,負向循環越攪越深。
作者「一九八捌」的文章提到醫生說:「一邊寫歷程,另一邊妳寫怎麼支撐過去的。我們人通常都只能朝一邊前進而忘記另一邊,忘記自己其實也有自癒的能力。」我發現,每當伴侶描述自己「怎麼了」,相似於寫出自己的歷程,而我幫她寫了另一邊。我不是自戀地認為自己代表另一邊的自癒能力,而是為伴侶指出她是如何支撐過去的。
老實說,我覺得伴侶穩定下來,很大層面是她自己的成就。我只是陪伴在她身邊,如同她陪伴我一樣,我們一起在人生的旅途體驗打怪、超越腦海迷障。我其實明白,一個想體驗「超越」的人,不論是否會遇到我,生命都要將他帶往能讓內在釋放力量的地方。不可否認,一些信念使我感覺「不至於迷路」。
我與伴侶專注聽著,原來買精品還有一些「眉角」與方法呀!越聽我越發覺得有趣,不斷地追問其中的潛規則與運作模式,想著「原來還有這樣的事情!真是太有趣了!」卻沒發現一旁的伴侶已經沈默好一陣。
伴侶曾說:「我願意說是因為我相信你。」即便明白「信任感」之於關係有多重要,但具體而言,信任感是什麼意思呢?信任感從哪裡來?我們又該如何培養信任感?今天想閒聊在親密關係中的信任感。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在人與人之間的感情中,分享脆弱的重要性。透過穩定的對話,作者分享了一個夥伴的轉變過程,從痛苦到學會喜歡自己。文章強調情感的表達及不帶評價的聆聽可以讓人感受到支持與理解,進而提升幸福感。同時也鼓勵讀者學會理解自己,成為自己的最佳朋友。
Thumbnail
這篇文章討論了陪伴的重要性,以及其中的成長和幸福感。透過分享作者自己的經歷,以及對憂鬱症的理解和助人的心得,讓讀者感受到在黑暗中總有陪伴和希望。同時提到了心理學者的研究,指出幸福感可以透過練習來提升。文章深刻且溫暖,給人帶來正面能量。
Thumbnail
當我們需要支持與陪伴時,失去這樣的資源會讓我們感到內心崩潰。這篇文章描述了一個需要被支持的人在面對失去陪伴的情境下的內心掙扎。透過瞭解自己的需求和過去經驗的反思,讓我們更能明白自己在關係中的需求和內在掙扎。
Thumbnail
透過敘事治療的增能對話方式,本文分享了一位高功能助人者如何走出痛苦,並呼籲人們在面對他人的困難時,重視聆聽與陪伴的重要性,而不是急著提出解決方案。情緒的真正需要是一份同在與理解。讀者將得到一些實用的敘事治療技巧。 若對敘事有好奇,歡迎寄信或留言互動。
Thumbnail
當伴侶在憂鬱狀態時,你是否手足無措?她因為課業上的不如意、工作上遭遇到挫折、生活上小小的失敗、天氣的影響,甚至沒有任何預兆地掉進憂鬱的洞裡面,這個洞裡面吞噬掉所有的希望,一次一次反覆著,想要用力的好起來,總是爬到一半,摔得遍體麟傷,身為伴侶也要小心翼翼的不要被黑洞吞噬,堅定的信念撫摸受傷的愛人。
Thumbnail
在過去的生命中,經歷過無數大大小小的負向經驗,也碰過無數多的壓力與挫折。這篇文章探討了當朋友或家人說你有憂鬱症時可能帶給你的感受,以及面對這種情況時的心理治療所尋求協助的重要性。
Thumbnail
最近,在陪伴一位因遭逢重大失落而引起憂鬱到後來恐慌急性發作的朋友,一路走來,感觸良多 多年來,因為糾結於心中那份”不可得”以及一路走來的錯誤決定而心情低落,暴躁易怒,再加上較為固執和不知變通,使得身邊的人紛紛走避,又因為對身心科的排斥及情緒療癒的懷疑及不信任,認為靠大量健身及轉移目標,就可改善,殊
Thumbnail
透過敘述治療的方式,作者陪伴朋友克服了女兒憂鬱症的初期症狀,讓朋友感受到自己的力量與智慧,並充滿了信心。文章中主要敍述作者如何陪伴朋友變化,透過敘事溫柔的問句去引導朋友看見他的獨特結果和支線故事。最後提到,研究指出幸福感的得指由自己掌握,並歡迎讀者一同來共學活出幸福。
Thumbnail
這篇文章描述了作者在憂鬱症時期的感受與成長,以及友情與陪伴的重要性。通過陪伴他人,作者發現了身心愛的流動與善循環,並因此獲得了成長和心靈上的滿足。這篇文章的主旨在於鼓勵人們在繁忙的日常生活中增加喜愛的事情,並透過練習提升幸福感。
Thumbnail
慢慢陪伴自己走出情緒的低谷。不要試圖擺脫它,更不要因其他人的不理解而責怪自己。只要確保過程中不波及其他人。 自己一個人靜靜的陪伴那個處於情緒低谷的自己,給他一個溫暖的擁抱。等好一點了再走出來面對人群。 不要害怕因為自己的低潮而失去任何人、事、物。因為你沒有因此傷害到任何人。 珍惜你的人,總會陪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在人與人之間的感情中,分享脆弱的重要性。透過穩定的對話,作者分享了一個夥伴的轉變過程,從痛苦到學會喜歡自己。文章強調情感的表達及不帶評價的聆聽可以讓人感受到支持與理解,進而提升幸福感。同時也鼓勵讀者學會理解自己,成為自己的最佳朋友。
Thumbnail
這篇文章討論了陪伴的重要性,以及其中的成長和幸福感。透過分享作者自己的經歷,以及對憂鬱症的理解和助人的心得,讓讀者感受到在黑暗中總有陪伴和希望。同時提到了心理學者的研究,指出幸福感可以透過練習來提升。文章深刻且溫暖,給人帶來正面能量。
Thumbnail
當我們需要支持與陪伴時,失去這樣的資源會讓我們感到內心崩潰。這篇文章描述了一個需要被支持的人在面對失去陪伴的情境下的內心掙扎。透過瞭解自己的需求和過去經驗的反思,讓我們更能明白自己在關係中的需求和內在掙扎。
Thumbnail
透過敘事治療的增能對話方式,本文分享了一位高功能助人者如何走出痛苦,並呼籲人們在面對他人的困難時,重視聆聽與陪伴的重要性,而不是急著提出解決方案。情緒的真正需要是一份同在與理解。讀者將得到一些實用的敘事治療技巧。 若對敘事有好奇,歡迎寄信或留言互動。
Thumbnail
當伴侶在憂鬱狀態時,你是否手足無措?她因為課業上的不如意、工作上遭遇到挫折、生活上小小的失敗、天氣的影響,甚至沒有任何預兆地掉進憂鬱的洞裡面,這個洞裡面吞噬掉所有的希望,一次一次反覆著,想要用力的好起來,總是爬到一半,摔得遍體麟傷,身為伴侶也要小心翼翼的不要被黑洞吞噬,堅定的信念撫摸受傷的愛人。
Thumbnail
在過去的生命中,經歷過無數大大小小的負向經驗,也碰過無數多的壓力與挫折。這篇文章探討了當朋友或家人說你有憂鬱症時可能帶給你的感受,以及面對這種情況時的心理治療所尋求協助的重要性。
Thumbnail
最近,在陪伴一位因遭逢重大失落而引起憂鬱到後來恐慌急性發作的朋友,一路走來,感觸良多 多年來,因為糾結於心中那份”不可得”以及一路走來的錯誤決定而心情低落,暴躁易怒,再加上較為固執和不知變通,使得身邊的人紛紛走避,又因為對身心科的排斥及情緒療癒的懷疑及不信任,認為靠大量健身及轉移目標,就可改善,殊
Thumbnail
透過敘述治療的方式,作者陪伴朋友克服了女兒憂鬱症的初期症狀,讓朋友感受到自己的力量與智慧,並充滿了信心。文章中主要敍述作者如何陪伴朋友變化,透過敘事溫柔的問句去引導朋友看見他的獨特結果和支線故事。最後提到,研究指出幸福感的得指由自己掌握,並歡迎讀者一同來共學活出幸福。
Thumbnail
這篇文章描述了作者在憂鬱症時期的感受與成長,以及友情與陪伴的重要性。通過陪伴他人,作者發現了身心愛的流動與善循環,並因此獲得了成長和心靈上的滿足。這篇文章的主旨在於鼓勵人們在繁忙的日常生活中增加喜愛的事情,並透過練習提升幸福感。
Thumbnail
慢慢陪伴自己走出情緒的低谷。不要試圖擺脫它,更不要因其他人的不理解而責怪自己。只要確保過程中不波及其他人。 自己一個人靜靜的陪伴那個處於情緒低谷的自己,給他一個溫暖的擁抱。等好一點了再走出來面對人群。 不要害怕因為自己的低潮而失去任何人、事、物。因為你沒有因此傷害到任何人。 珍惜你的人,總會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