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5-23|閱讀時間 ‧ 約 26 分鐘

群眾瘋狂│帝國浩劫:美國內戰 Civil War (2024)

本篇影論重點
台灣如何以本片為借鏡?
本片不是職人成長公路電影?
暈角鏡頭與配樂使用的意義
選角與美國國旗的符號性詮釋

一切都是政治。

還記得小時候課本寫著:「『政』是眾人的事,『治』是管理。管理眾人的事,就是『政治』」,這個解釋實在離現今的認知太遠,它高估了集體價值、輕忽了人性慾望,終究,「眾人」是何等模糊的概念,而「管理」也沒能逃脫金權糾葛,現在我們談的政治,成了掌權者演給眾人看的一場秀,沒有人能拒絕觀看,因為身為面目模糊的眾人之一,我們多需要這樣的表演以感覺自己很重要,也正是你我的滿足感給了掌權者最有力的舞台。

本片以總統的演說開場,隨著迫近如侵犯隱私的鏡頭看見這場秀如何成形:他呢喃文膽寫的字句、練習到自己也逐漸相信、繼而渲染出煽動人心的能量,「這是我們最靠近勝利的時刻,甚至有人說這會是歷史上最偉大的勝利…」誰是他的信徒、擁護者並不重要,他們都已化約為同一種群情沸騰、氣憤填膺,沒人追問什麼是勝利、又得為它付上什麼代價?所有的言詞沒有真正的意義,集體高潮是唯一的目標。

緊接這一幕,我們看到了勝利的真相與代價─一個國家的內部分裂。導演兼編劇亞力克斯·嘉蘭(Alexander Garland)沒有特別交代是什麼導致無可挽回的內戰,可能有很多原因,更可能真正的原因不過是個微不足道的笑話─光看去年至今台灣政壇上演的鬧劇,政客如何拿選民當令箭、玩著丑角的把戲,道盡了野心者如何操弄國家分裂作為個人的武器,而民意,就是子彈。

由克麗絲汀·鄧斯特(Kirsten Dunst)飾演的戰地攝影師Lee與卡莉·史派妮(Cailee Spaeny)飾演的菜鳥記者Jessie形成一組對照,老少搭檔加上公路電影的公式,很容易讓人以為這是一部關於媒體使命覺醒的職人成長電影,然而,意識到亞力克斯·嘉蘭偏好近未來寓言主題,便不得不將整個文本放到超越當代的脈絡下思考─如今人人都是媒體,記者身分僅成一個符號,傳統的專業與權威早已崩毀,對於現代人而言「做什麼工作」也不再足以定義自己是誰,因此比起作為職業的象徵,Lee與Jessie更像是一般大眾,角色設定是在挑戰平凡人如我們如何覺察事物的真相,以及個人如何在群眾瘋狂之中保留智性,當你我對各種光怪陸離已經習以為常,人類存續又該以什麼確認下個世代還算個「人」?

老記者Sammy是Lee身心狀態的具體化,滄桑的心靈、衰老的肉體、僅殘存一絲信念,她對Jessie說:「不要追問,否則一旦開始就會沒完沒了;我們不問問題,而是用照片讓別人提問…」她成了完全的工具人,鏡頭是她的視角卻再沒有自己的觀點,縱然身體是如此貼近事件現場、心卻是如此退縮,她不在乎也無力在乎是誰又或者有多少人會看見她拍攝的影像而展開提問,更有甚者,人們只會提問而停止思考可能的解答,這也是為何情節安排他們深入險境找尋的並非「真相」而僅是「結果」,代表著我們只能看見表面的是非黑白,而沒有了真理。

開槍與拍照使用同一個英文動詞“Shot”,也說明了意義死亡於拍攝當下,同樣的拍攝者故作無情的中立其實也在殺死自己的靈魂,而情節安排Lee拍下Jessie正在拍照的畫面,又或者兩人相互顛倒,「螳螂補蟬」的觀照層次也暴露出每張照片必然欠缺拍攝者的主體性,對於Lee而言,每一次的現場直擊就是一次的自我拋棄,使她逐漸成為不知如何感覺的人。

電影中穿插的暈角鏡頭像是Lee看出去的世界不再真實,又或者大量運用動感樂音與眼前的荒涼、不安形成感知分歧,在必須立判局勢、活在當下的狀態裡拉滿荒謬感。當Lee一行人遭遇槍擊時,她臥倒草地卻沉浸在卑微野花隨風搖曳的另類時空中,呈現出人類內鬥的自取滅亡與大自然的生死循環全然無涉,也鋪陳後續她的情緒解離:當Sammy離去,一開始Lee還能表現冷靜擦去車上的血跡、甚至以「可能有更壞的死法」來自我寬慰,然而在逼近白宮時,她已然崩潰,震耳欲聾的槍砲轟炸聲徹底掩蓋了她的咆嘯,呈現集體喧囂容不下個人吶喊甚或異議。

Lee與Jessie的相似性,讓前者一直以為還有能力「保護」後者,但Jessie從來不是年輕時的Lee而只是她自己,她也只是朝向自己的目標前進,不可能有Sammy的眼睛看透Lee失去了信念,不可能預見達到目的可能要犧牲什麼。Jessie曾問Lee當她死時會按下快門嗎?Lee沒有正面回答,因為在提問當下就著「道德」回答是沒有意義的,在事件現場完全靠著本能反射動作,就像不假思索扣下板機是無法預料會對誰造成怎樣的傷害;片尾反轉了這個提問,讓Jessie拍下了Lee中槍的瞬間,並不是她選擇變得麻木,真正駭人的是你我究竟活在怎樣的世界讓我們不知不覺就已麻木。

十分喜歡克麗絲汀·鄧斯特這個選角,曾飾演<凡爾賽拜金女 Marie Antoinette, 2006>的瑪麗皇后,從舊時代濫權、奢靡的權貴形象,對應本片象徵人類世界最高領導的美帝總統並沒有什麼不同,而她飾演的Lee卻已是如此滄桑,彷彿看穿了江山易改而人性難移。某程度演員伴隨著角色的印記也將帶給後續的演出有了更多層次的詮釋。

類似的物的符碼則是美國國旗,作為一種流行符號甚至成為了美國精神的另類崇拜,因此當50顆星星僅剩下兩顆,即使不明就裡卻對視覺突變感到不舒服,這樣的內心衝擊究竟代表什麼?預告片中的文宣寫著「美國分裂,全球浩劫」,人類是如何仰望獨大的權威?向來代表自由、民主、夢想的國度,一旦深掘便發現那也僅是口號、符號的假象,多數大眾無力、無能去面對破滅的真相,於是在一場又一場的表演秀裡,娛樂至死。

本片不是亞力克斯·嘉蘭的最佳作品,卻可能是最平易近人的一部,近人到它說的不再是寓言而是現在,然而若是太過追究片中美國政治體制的運作又大可不必,「有人想殺我們,我們就殺回去」從來談的就是本性,那便是兩個字,瘋狂,而已。

同場加映:

相愛相殺,豈止獵奇<們>

如何坦然成為一個失敗者<美國心玫瑰情>

完美是種概念<美國殺人魔>

沒人要虛飾的偉大<誓血五人組>

僅僅只是活著的惆悵<末代皇帝>

付費訂閱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每部電影都值得一篇論文,獻給不想只被電影娛樂的人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