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6-13|閱讀時間 ‧ 約 24 分鐘

閱讀筆記:《設限,才有好關係》不築牆也不揮霍善良

作者Nedra Glover Tawwab是美國女性作家、心理健康治療師和社會工作者,這本2022年左右的書個人感覺現今蠻受用,市面上理論跟參考很多,不過本書內系統性、貼近當代生活的分析與實務分享格外有價值。我覺得特別有價值的原因主要是因為現今界限愈來愈模糊,政媒人物早已在新聞媒體上存在已久,但自媒體的發達更讓每一個人都無所遁形,所有人的觀點與資訊都有意義却也都沒意義,因此放主題出來探討並助人更熟練地摸索界限,能讓個人與群體適性發展。整體而言以我對同溫層的觀察,是往好的方向發展(會這麼說也是本人偏樂觀且幸運),然而社群媒體愈來愈發達,進步的幅度和視野也要有與之相對應的發展才好。

界限定義與缺乏界限的代價

界限(作者原文是Boundaries,我書寫也照中文譯本用「界限」),本書定義是一種期望與需求,學會何時說「不」與「是」。中後段有提到,孩子也需要界限的概念,以身作則是最好的管道,但時代演進,沿用過去不一定正確的模式到現在變化劇烈的社會有可能雪上加霜。如果是小地方嫌隙,久而久之可能釀成大洞。因此現在就開始學習是有必要的。教養的細節先不多言,但多多觀察身旁你認為是好典範的言行舉止是個好方向。

幾個金句:

界限不是常識,而是教出來的
自律是為自己設定界限的行動

辨認與溝通界線

本書也提到可以多記錄來幫忙,以日期與次數為單位,(我想現在媒介很多,紙本、EVERNOTE/Notion、個人部落格、方格子、Medium...都可以用,找出最適合自己的,當然可以使用較有隱私的方式)

在各種場域設定界限

界限可分為以下場域:家庭、友情、愛情、職場、社群,列這些分類不是要考試,而是幫助辨識,畢竟更擅長摸索界限的前提也是有效率辨識。職場部份要避免分心的事物(單獨辦公者留意),若有個人辦公室也可視情況關上辦公室的門、還有對同事請求說不、停止八卦...等等,做好這部份可以改良工作環境與風氣,也可改善個人效率。

社群媒體部份,我覺得很有趣的一個概念是:「當你回應留言時,你就是同意參加一場爭論」,我們可能會注意到現在開放社群蓬勃,隨之有版規與管理政策,這些預防針除了保護你也保護我,在法治社會上,這種基礎是必須的。當然如果訂得太模糊又太空泛,那就很有可能淪於近期的立委擴權爭議,這有點像書中提到的「過度分享」(書中脈絡是親友間講到私密話題),反而也會是一種「侵犯界限」,吾人不可不慎。

幾個要點:

保護你的精力是你的工作
你需要對數位習慣設立界限
關手機、關注朋友和家人

結論而言,這本暢銷不是沒有原因的,你我都不一定有最適宜的表現,因為時間一直在走,但覺察當下、識別問題就可以說是好的開始,當你開始拾起相關的書籍或點閱影片,就可以是一個好的界限設定。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記錄有感的閱讀體會,期待能送禮自用
內容總結
設限,才有好關係
3
/5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