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6-09|閱讀時間 ‧ 約 31 分鐘

「擴展的風險理解」與人的整體生活

〈「擴展的風險理解」與人的整體生活〉2023-06-09


  從一種角度來說,人的一生一直是在跟風險打交道。交通意外、天災人禍、在疫情爆發之後,我們才意識到,連出門、和他人一起待在室內空間有時候都是一種風險。一般來說,人們會去規避風險,會去買保險來降低風險可能帶來的傷害。就像我們對損失的厭惡,對於「可能造成損失」的事情,我們也會直覺地感到厭惡。


  但在一些情況裡面,人們會主動去追求風險。在「人身風險」上,一些人會嘗試極限運動、攀登世界高峰、在高處走鋼索、超級馬拉松甚至是不用防護進行攀岩。在這類情況中,風險非但不是這些活動的阻礙,更是這些活動之所以值得做的理由,我們需要思考自己能如何克服這些難題。為此,我們需要鍛鍊技術、體能、也要有辦法克服緊張、恐懼與過度興奮,去心平氣和地按計畫執行。當一個人完成了這些挑戰時,他感到暢快,那不因為什麼其他外在的獎勵,而是這項活動本身就給參與者帶來獨特的感受。



  人們會追求的另一類風險,是財務上的風險。一些人會希望透過投資或交易來改變自己的收入狀況,另一些人甚至希望透過彩券或賭博一夜致富。在這些情況中,人們主動將自己丟進風險之中,但除了不為了贏錢,而是為了賭博本身的一類賭徒之外,參與這些事物的人多數並不是為了風險而去的。他們看的是另一面:作為風險之補償的收益。


  賭博與彩券是最明白的,賭博與彩券的風險就是當你「運氣不好」時輸掉的那些賭金,補償就是運氣好的少數人拿到的收益。但在多數負期望值的賭桌上,就算你偶爾勝利了,除非你立即離開,再也不參與賭博,否則長期之下你都會把所有的錢輸進去。但在投資和交易上,風險並不是那麼醒目。投資的風險是與你預期方向相反的價格走勢,而之所以它會發生,除了少數的黑天鵝事件,通常源自於你的錯誤判斷、或從不充分研究得來的,過分自信的預設立場。



  從長遠來看,產業的趨勢是不可逆且有跡可循的,譬如說當年初AI的革新展露頭角時,即便是沒有提前做研究的人也都能意識到這個產業變化是真實的且長期的。只要你願意進行一個為期數月乃至於數年的投資計劃,這一不可逆的產業變化能讓你的風險盡量不被兌現,讓你能收穫豐富的補償。


  但長期投資的前提是充沛的資金,當人們津津樂道巴菲特在可口可樂上獲得的2000%收益時,並沒有意識到自己從來沒有,也不太可能有巴菲特那樣多的資金可以持續放在一個地方三十到四十年讓它慢慢增長,也選擇性地忽視巴菲特親口承認自己沒有在1998年的高點賣出是一個錯誤。


  事實是,可口可樂一直到2013、2014年才回到當時的價位。當人們一面說著要價值投資、一面說著要做好停損「不要凹單」時,沒說的是被人們當作價值投資領頭羊的「股神」一路凹單凹了15年。可口可樂的確是一間在商業上很成功的公司,但就算是投資可口可樂,只要你十五年內需要用錢,你就必須要兌現這個風險。



交易與撲克的啟示


  另一類活動是交易,它和投資有一定的親近性,但與投資不同,它同時與賭博有一定的親近性,但也有著明顯的差異。就像德州撲克錦標賽,交易是一門研究機率與期望值的活動,它的風險並不是選錯方向,而是不好的交易策略或不好的執行力。許多人在看到這類關於獲利與虧損的活動時,完全是按結果論來說話,且不是長期的成果,而是單次的成果。


  對於不明事理的觀眾來說,當一個撲克玩家在會輸的情況下蓋牌,他就是正確,在會贏的情況下蓋牌,他就是錯誤。但對於職業撲克牌手而言,當他計算出那樣的情況中,蓋牌的期望值最大,他就應該要蓋牌。如果他跟注卻贏了,除非是因為對方在肢體語言上露出明顯的馬腳,否則就完全只是運氣。當一名職業牌手做了錯誤的決策卻因為運氣好而勝利時,這非但不是件值得高興的事,還是一件應該要警惕的問題。


  交易也是一樣,一個好的交易系統會有明確的進場條件和停損位置。因此,最大的虧損是可控的,成功率與風險報酬比也會在長期落實為一個穩定的正數。當一名系統交易者看到了一個系統外的「機會」而進場操作時,無論他是否最後獲利,他都是在做一個錯誤的行為。因為那樣的交易動作並不是他清楚知道的、並不是一個有良好規範與明確準則的行動。


  當他「覺得」機會很好,行情卻沒有按預期行動時,他會瞬間變得不知所措,因為這種系統之外的交易沒有可以遵守的規範,他必須要完全就事論事地去「猜下一步」,猜對了可以賺錢或少賠、猜錯了則越賠越多。於是他將自己從一個交易者變成了賭徒,把有規範的行為變成了賭桌上一翻兩瞪眼的"Fly or Die"。



  這樣的風險是最可怕的,甚至比有問題的交易系統還要可怕。因為他就像那個在低期望值的情況下大幅下注的瘋狂賭徒,他並不用規則和理智行動。他無法透過改善他的規則來規避風險,因為他每次主動迎接的風險都在規則外。


  他會產生懊悔的感覺,但他沒有一個準確的對象可以檢討,「我不應該這樣情緒化和違反規則」這樣的話語是有意義的,但是沒有實作的指引,沒有辦法克服這個問題的人就沒有辦法成為一個穩定的交易者,無論他有多少的技術,他會像某個在錦標賽上--基於無來由的靈感--假設對方沒牌而直接All in的牌手一樣,將整場比賽累積的籌碼一口氣輸在一手應該棄掉的牌上。



  2021年度POY積分台灣第一的前職業牌手小六提到,在他做職業牌手的時間裡,他看過太多比他聰明、技術也十分優秀的牌手,他們都因為過分自信、ego play或差勁的資金管理而永遠離開了牌桌。


  在這個視角下,我們發現這些活動的風險並不僅僅存在於系統之中,並不僅僅存在於這些活動之中。當我們要去考慮一項專業技術時,也不能僅僅將視野放在這項技術裡,它是一個更大範圍的事情。當小六在錦標賽裡計算一個行動的期望值時,他不只是考慮牌面的勝率、參與者的籌碼深度、也要考慮錦標賽名次和獎金之間的關係。甚至在極端情況中,選手可能會考慮用一手驚人的all in 或驚人的詐唬獲得勝利時,媒體對此的關注程度或贏得比賽後得到的更多商業合作機會。這些都不僅僅是牌桌上的事情,但卻是一個真正將撲克當作人生裡重要活動的牌手必須要考慮的事情。



人的整體生活經營

  不只是牌手與交易者,我們的一切活動都不僅僅存在於當下的場域,他關聯到你的整體生活經營。去寫一篇交差了事的報告或做一份有價值的研究都可以在一堂課上拿到成績,卻會讓老師對你有不同的觀點,更會區分出這個行為對你自身有沒有能持續積累的收穫。去違反規則進行交易並得到虧損,不只會影響你的資金狀況,也會影響你的情緒、甚至危害到你的信用。這些都是那些活動本身就帶有的風險,但如果你僅僅關注在專業知識,你可能會忽視這些問題。


  從另一個方向,無論是交易者、牌手、運動員或任何其他的職業活動,我們都能發現到,不好的情緒、不好的人際關係、不好的睡眠狀態都會直接地影響到你的工作狀況。這也是無論你如何在職業技能內部精進都無法改變的問題。


  我們的專業活動會影響我們整體生活、我們的整體生活也會影響到我們的專業活動。所以,我們會看到那些在專業上表現良好的人更容易發展精采的生活,這並不僅僅是因為他們有著不錯的收入,也不是說他們本性上就是更優秀的「會工作又會玩」的人。而是,他們將自己放置進一個正向循環之中,順利且有價值的工作成果給予他們良好的精神狀態和更多可以運用在別的地方的專注力,這些好的狀態與有所本的自信心又能讓他們在之後的工作做得更好。


  相反的,當我們在一件事情上做得不好時,我們很容易將更多的時間用在懊悔、收拾殘局和沒有明確焦點的、帶有自我厭惡性格的自我檢討,那將我們捲入一種負向循環裡面,工作不順利的壓力導致睡眠不足,更不好的精神讓我們容易產生更多錯誤。


  那些勵志文可能會將之區分為「贏家」與「輸家」,給出一個明顯的優劣分別。但這並不是兩種截然不同的人的反應,而是每個人都可能處於的兩種狀態。就像對於交易者而言,最重要的事情是做好風險控管與即時止損,當我們在任何一項工作中做不好時,我們也應該要立即調整我們的生活方式,去找到那些可以讓整個轉換發生的槓桿與支點。而不是無節制地讓自己陷入一圈又一圈的痛苦之中。



  另一方面,一個人在工作之外做的事情,或者是主要工作之外的副業,也會大大影響他在職業裡的表現。就像當我們完全地迷戀一個對象時,我們看不到他的缺點、甚至也看不到他優點的全貌,我們會讓自己與自己想像中的對方互動,而沒能真正地與之交流。無論是不願意面對一名統治者的獨裁行為還是不願意面對他對國家經濟的貢獻,都不可能真正地去評價他的歷史地位。當我們只專注於一項活動時,我們很可能會出現一些嚴重的盲點。就像越來越專業分工、且越來越社群化的社會之中,我們越來越容易以為自己相信的那套觀點就是真實世界的一切,但其實並不盡然。


  每個人都處於一個特定的視角之中,都不可能看得全面。當我們有不只一項生活重心時,我們就有機會從不只一個角度去看待同一個問題,我們就有辦法去更清晰地認識與面對風險,就像更清晰地去面對歷史、更清晰地去面對你面前那曾經讓你迷戀或崇拜的對象。那裡有一些缺點、有一些應該要立即處理的問題。有一些交易不應該做、有一些手牌不應該玩、有一些工作上或人際上的不恰當要求應該要果斷拒絕。這些都是重要的,且都是唯有我們不將自己侷限在一個封閉的範圍、極端的偏見與情緒之中時,才能重新看到的。




延伸閱讀:

〈公平的與穩賺不賠的幻象:三張牌撲克與馬丁格爾法〉

〈前圖紙的半年(二):興趣的擴展到生活經營〉

〈也能煮粥:市場與人生的「盈虧同源」〉

〈反事實遺憾最小化:一種AI面對不確定性的方法〉

〈機率思維中的張力:三門問題與「運氣守恆的直覺」〉

〈「這就是結果」--撲克的魅力與頂尖牌手的認知〉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