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9-15|閱讀時間 ‧ 約 23 分鐘

J037|為什麼細谷功說「知 = 事實+解釋」?

「"知"是"事實和解釋的組合"。」


「"知識"是可再利用的"知"。」


「不會因人或時代而改變的,為"事實"。」


「會因人或時代而改變的,為"解釋"。」


「"事實"是客觀的,"解釋"則是因人而異,是主觀的。」


「"事實"是零維,"解釋"是N維。」


「"解釋"就是"分類"和"建立關係"。」


這段討論,節錄自日本作者細谷功[1]於2015年4月3日出版的


"問題解決のジレンマ:イグノランスマネジメント:無知の力"[2]的1.2節,引發我對「知識」的深度思考。


我一直使用「自由寫作」來將讀到的資訊做篩選內化,


寫成一篇一篇的「啟發筆記」,


就非常符合細谷功老師所描述的「知 = 事實+解釋」。


事實對應著我在閱讀過程中,從資訊源摘取下來的內容。


這部分內容不會因人而異,文字就是那樣,符合事實。


而自己自由寫作的部分對應「解釋」,


而的確同樣的段落,在不同的時候看,


也會有不同的理解,會隨時間而變。


如此,一篇一篇的啟發筆記,就對應著「知」。


而細谷功老師進一步定義「知識」是「可以再利用的知」。


可以再利用,這件事其實不容易,


我在沒有掌握Obsidian以前,寫下來的筆記,


一則是格式混亂,一則是很少機會重用。


而我現在已經建立好Obsidian的工作流程,


寫過的啟發筆記,都可以透過AI重寫,


轉為能發表在社群上的貼文。


最後,細谷功老師說「解釋」就是「分類」與「建立關係」,


而我想我在摘錄的時候,其實就已經做了「分類」,


我先去分出與我相關有價值的內容,摘錄下來,


而透過自由寫作,我與摘錄下來的內容「建立關係」,


如此形成解釋,再搭配現實,就形成知。


很有趣的觀點,也很符合我目前的閱讀工作流。


Reference

[1] https://www.isao-hosoya.com/

[2]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968863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

王啟樺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你可能也想看

發表回應

成為會員 後即可發表留言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