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0-08|閱讀時間 ‧ 約 5 分鐘

人類不快樂,會不會是因為太自律了?

看到一個影片,覺得裡面內容很有感觸



在訪談裡面,裡面蔡康永所提到快樂和自律


32:26

萬一我現在大膽不負責任的揣測,你的不快樂,有一部分就來自於你的自律呢

我認為,很多人的不快樂來自於他們的自律

因為我們的教育,真的從小就鼓勵我們要自律

我看過很多自律成功的人,然後有鋼鐵的紀律、有鋼鐵的意志力,可是不快樂


33:36

我沒有看過動物是自律的,我覺得這是我們發明出來的

我們只要是人自己發明的東西,都會困住我們


>>

看到這段真的滿有感觸的,後來就用錄音的方式,快速紀錄下我的一些心得

其實,當我們在長期規劃和自律的時候,往往不快樂就產生了

小時候,很多事情都是比較隨興,每天在作業寫完後,大部分時間都很隨性,偶爾畫畫,或者看看課外書,偶爾用個電腦玩玩遊戲論壇聊個天(頂多就是螢幕使用時間限制)

當時,也不會說想著未來這些興趣愛好會不會繼續發展,也比較沒有一個升學大考東西綁住我們,就大概是段考前兩週要比較多讀一些,沒有什麼特別的規劃,也不需要擔心太多

但到了國中、高中,開始準備升學大考時,為了那個所謂的長遠規劃,我們開始對自己做各種限制,結果就是,變得不快樂了

我們開始壓抑自己,不敢花太多時間做想做的事,變得越來越受限,卡通不能看太久,才藝不能碰太多,遊戲不要玩太久

或者到了大學,除了課內之外還不夠,課外也要有成長或表現,為那個所謂未來職涯而規劃,而這職涯往往是更加漫長的,結果就是上了大學後,很多人都其實沒有比較快樂,而是陷入更多迷茫、焦慮、煩惱、壓力

很多時後,環境也會壓抑我們表達,如果你問一個人,準備考試時快樂,還是考完試後自由做任何事情時快樂,很多人應該會真心覺得考完試後比較快樂吧

但外在的環境,常常讓我們不得不說「努力的過程是快樂的」,好像要塑造一個願意努力的形象

可其實,很多人心裡都知道,真正享受的是考完試後那種感覺,我們對考試往往很恐懼,拿到好成績會快樂一陣子,但拿不到的痛苦會很深,說自己跟自己比就好,但是成績似乎不允許我們這樣做


>>

最近也在想,以前原始人的生活和現在人的生活

以前的原始人生活比較隨興,他們不會有什麼長遠的規劃,看到獵物就去打獵採集,沒有食物的時候再想辦法去找和活下去

跟現在比起來,他們的生活沒有這麼多規劃,雖然他們的壽命可能比較短,但也許他們沒有像我們現在這麼壓抑,不會一直要用所謂規劃綁住自己

現代人,卻要花好長時間,去準備考試和追求目標,而原始人根本不需要這麼長的時間準備什麼事。當我們準備的時間越長,痛苦感也會跟著增加

現在,隨著知識越來越多,學習一個領域所需的時間也變得更長,這就是為什麼有些研究生因為壓力過大而自殺吧,這都是現代社會裡的慢性壓力,而原始人應該不會有這麼多慢性壓力吧

相對來說,以前的原始人學的東西比較多樣,每樣東西學的時間不會拉到那麼長。而現代人雖然學得更專精,但知識量增加的同時,學習的時間卻被拉得很長

這跟人的天性其實不太合,人本來就容易感到厭倦,現在這種長時間準備的模式,其實就往往讓我們困於厭倦和壓力中

以前原始人也不用打造什麼努力的形象吧,反正做的到的就做到,做不到就做不到,只有現在我們好像要打造出很多樣子,去表現出一些很不符合真心的樣貌

>>

以前國小時候跟同學聊天,我還會想著希望能夠一直活著,不過到了國中,差不多國三的時候,我就不再這麼想了,我知道活著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所以,其實我更傾向期待有個更重視休閒和內心感受的環境,如果我們的環境能夠讓人少一點壓力,少一點心理疾病,少一點壓抑,多一些慢活、休閒,更加重視心理健康和人的感受,總覺得,這樣的生活才有可能更好吧

以及,或許我們需要更鼓勵人們接觸與表達內心真實感受,可以藉由創作或是在社群裡表達,像是覺得痛苦就說是痛苦、不要硬說苦是快樂;覺得討厭就說討厭、不要只是故意要說討厭是喜歡;承認自己會想要休息的需求、承認自己會有感覺迷茫和焦慮等等的。保留一些時間和真實自我連結吧

上面一些心得記錄下來和大家分享個



延遲滿足和吃苦的反思,當心陷入自我懷疑和壓迫

颱風假,但家中長輩卻不贊同?不敢放鬆的觀念作祟?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