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謝日記」,與生活中還是難受的時候

「感謝日記」,與生活中還是難受的時候

前圖紙-avatar-img
發佈於前圖紙2024 個房間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感謝日記」,與生活中還是難受的時候〉2024-10-09

 

  從今年春天起,我開始練習在每天睡前或隔天早上,用每件是一兩句話的方式,寫下三件令自己感謝的事。雖然有時候需要想比較久,但至少到目前還沒有完全想不到的情況發生。雖然我們不可能在相同的時間段裡面實驗寫與不寫的差別,但在這兩百天左右的練習之下,我確實有感覺自己比過去更有辦法看見事情值得感謝的一面。

 

  明顯受到人幫助的情況不用說,但更多的情況是,在我們思考「什麼值得感謝?」的時候,我們會意識到一些自己生活中的習以為常的事,往往沒有那麼理所當然。譬如附近的店家因為颱風天沒開,讓我們想到平時吃東西有多麼方便;或者特別忙碌壓縮到睡眠的日子,可能會想到能夠睡眠充足的日子有多麼可貴。

 

  還有那些家人、朋友,他們的陪伴、支持、甚至存在都不是理所當然的。但如果沒有花心思去檢視自己的生活,這些事情經常不知不覺就被忽略。雖然我基本上不會感謝那些發生在自己身上的「壞事」,但養成去思考感謝的事情的習慣之後,就更常會去想到「沒有遭遇到那些壞事的其他時候」自己有多麼幸運。

 

* 


  是的,雖然我認為「感謝日記」確實能夠平均而言讓我們更容易處於好的情緒當中,更容易發現生活中值得開心的事情。但這不代表我們就不會有任何低潮的時候。令人不愉快的事情還是可能發生,也不可避免地有時會陷於某種沒來由的、生理性的情緒。

 

  在這些時候,身軀是沉重的,要讓嘴角上揚都有難度。雖然還是能夠勉強想出生活中值得感謝的事,但此時一切都顯得過分形式主義,你知道那些事情確實值得感謝,但卻沒辦法擠出正向情緒,文字變得像在棒讀,空泛而缺乏實質。

 


  即便如此,我認為持續用這種方式記錄仍是有效的。除了去增加我們看到好的事情,提高心情轉好的機率外,每天有件需要重複做的、但並不困難的事情本身就對情緒有所幫助。

 

  就像是生活中的小小儀式或小小目標,每天完成、看到篇數往上積累,就會給我們帶來成就感。且每當自己打開那份筆記,就會因為知道待會自己肯定能想出三件值得感謝的事情,而提前感到安心。

 

  就像生活狀況不好的時候,我總還是會被自己提醒自己的處境比無家可歸者、以及工業革命以前的人好非常多。情緒狀態不好的時候,我們如果也能檢視自己身上還剩下的「好情緒觸發物」,就不得不想起來「一切都糟透了」不是事實,那只是我們現在脫不掉的有色眼鏡。

 


  生活狀態與情緒狀態的起伏是無比正常的事情。去要求自己「永遠穩定」既不切實際,也可能反而給自己與周邊的人帶來過重的壓力。就像真誠的人在喜歡的對象面前也能夠展示出自己的缺點,不好的狀態就是不好的狀態。不需要強行消滅、也沒必要加以掩蓋。

 

  時間的流逝雖然有時會令人焦慮緊張,但在另一些時候,它也提醒我們糟糕的狀況無法持續永久。雖然現在的狀態或許就是那麼的不好,但那只是現在,我們曾經有過別的視角、未來也絕對還有機會看到。那些從低潮走出來的過去是值得感謝的,而現在的難受,也已經在為下一次變好時的感謝鋪路,想到這裡,那些不好說不定就已經一點一點地開始轉好。





延伸閱讀:

〈”Three good things”--一個簡單的正向心理學練習〉

〈在我們的脆弱性裡待一下〉

〈是不是我還不夠好?〉

〈陪伴〉

avatar-img
前圖紙的沙龍
104會員
858內容數
一個寫作實踐,關於我看到和思考中的事情。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前圖紙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將一個人關進監獄究竟有多大程度是需要的?亞利桑那大學法學院院長米勒認為「我們的制裁和懲罰系統已經達到了歷史和全球標準上過度的程度」。他認為我們應該去思考那些犯下和安德森一樣嚴重的錯誤與傷害的人之中,有多少人可以像他這樣成功地重新融入社會。「嚴厲的懲罰是否剝奪了憐憫和救贖的機會?」米勒教授問到。
  如果他用正常的速度,清晰說出那些話。那中間重講一次的事情就不必發生,整件事應該可以更快完成。相反地,想要速戰速決、快速但令人困惑,增加了一些本來不需要花費的時間和理解成本。事情需要更繁複的流程才能完成,所以令人著急。
  有一些成人,會用「他們還只是十幾歲的孩子」去幫那些做出不尊重他人行為的學生辯護。但這其實只是一種藉口,他們表面上是在袒護孩子,但更深一層來說,他們透過這個行為宣揚了一些糟糕的價值觀,譬如:「這些不尊重人的言行不是什麼嚴重的事」、「這些孩子不用為自己的行為負責」。
  將一個人關進監獄究竟有多大程度是需要的?亞利桑那大學法學院院長米勒認為「我們的制裁和懲罰系統已經達到了歷史和全球標準上過度的程度」。他認為我們應該去思考那些犯下和安德森一樣嚴重的錯誤與傷害的人之中,有多少人可以像他這樣成功地重新融入社會。「嚴厲的懲罰是否剝奪了憐憫和救贖的機會?」米勒教授問到。
  如果他用正常的速度,清晰說出那些話。那中間重講一次的事情就不必發生,整件事應該可以更快完成。相反地,想要速戰速決、快速但令人困惑,增加了一些本來不需要花費的時間和理解成本。事情需要更繁複的流程才能完成,所以令人著急。
  有一些成人,會用「他們還只是十幾歲的孩子」去幫那些做出不尊重他人行為的學生辯護。但這其實只是一種藉口,他們表面上是在袒護孩子,但更深一層來說,他們透過這個行為宣揚了一些糟糕的價值觀,譬如:「這些不尊重人的言行不是什麼嚴重的事」、「這些孩子不用為自己的行為負責」。
本篇參與的主題活動
週末最常做的一件事情就是帶點兒出門去吃早餐。 雖然這是一個平時也可以做的事情,但不知道為什麼,如果是在週末去的話,總是覺得特別有儀式感。 因此,週末出門去吃早餐,變成了一個我們生活裡的小小儀式。 在小王子那本書裡面,狐狸這樣對小王子說:「你下午四點鐘來,那麼從三點鐘起,我就開始感到幸福
吃蛋糕代表親情,代表團聚,代表家人緊密的關係
飲食是一種生活習慣,每日三餐在外即使方便,但對我而言,卻好像少了一味!想來想去,才發現原來「自煮生活」是我對於認真度日的憧憬和樂趣。
週末最常做的一件事情就是帶點兒出門去吃早餐。 雖然這是一個平時也可以做的事情,但不知道為什麼,如果是在週末去的話,總是覺得特別有儀式感。 因此,週末出門去吃早餐,變成了一個我們生活裡的小小儀式。 在小王子那本書裡面,狐狸這樣對小王子說:「你下午四點鐘來,那麼從三點鐘起,我就開始感到幸福
吃蛋糕代表親情,代表團聚,代表家人緊密的關係
飲食是一種生活習慣,每日三餐在外即使方便,但對我而言,卻好像少了一味!想來想去,才發現原來「自煮生活」是我對於認真度日的憧憬和樂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