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ibon曾經想過要去歐洲旅行,卻推三阻四當個理由伯,始終只是個夢想。
好多事情都在同一種節奏,負面的想像走在前頭,接著找理由說服自己,通常句型是「(某因素)還沒OK,等我準備好就會去。」
今年試著飛出去,真的踏上歐洲土地後才明白即便很多環節都在「準備中」,還是可以做到,真的差別在於勇敢說出那句「我可以做到的!」
「咦,他是不是在看我?」
我以往有個壞習慣,常常以為有人在看我,不自覺冒汗或心跳加快,很怕自己哪裡做不好,去超市、車站、健身房都躲不掉這種奇怪的心態。
心理學的聚光燈效應說明人容易高估自己受到他人關注的程度。就像有盞隱形的聚光燈隨時
打在身上,受到眾人注目。
原來我默默幫自己打燈,其實,沒那麼多人在意。當想通這件事情後,綁在手腳的無形絲線也消失無蹤。
"The belly rules the mind!"
嘴饞是個大魔王,XX不能吃,OO要忌口,天呀,根本就是要我的命,每當香味迎來很難忍住,偏偏吃完後心中冒出罪惡感。這種矛盾真的消耗心神,於是我改變想法,用「生活要多吃△△的加法觀念」取代「禁止吃▲▲的減法作法」。
飲食不該是懲罰大會,它是讓身體取得平衡的過程。
如果喜歡吃牛肉麵,應該嘗試過不同店家吧,嘗鮮可能踩到地雷,同樣有機會找到更棒的選擇。
很多人對於改變有著莫大的恐懼,擔心原先的形象不同、被朋友貼上「你變了」的標籤、焦慮自己改變後的樣子不受大家喜歡、又或者認為- 改變的舉動似乎否定
過去的自己。
說真的,沒那麼嚴重。
「你記得今天早餐吃什麼嗎?」
以前生活裡總是要求自己快節奏,從一早洗臉刷牙、吃早餐,邊吃邊回訊息,呼嚕呼嚕前進下一站,不能停歇的腳步直到入睡前,匆匆了事的後遺症是對一天生活沒有太多印象,跟打卡沒兩樣,「有做就好」,有陣子我連三餐吃過什麼都沒印象。
趕鴨子上架的生活會乏味得出乎意料,一天乘上365就是一年,再乘上30,將是大半輩子的樣貌。
「設定目標,不要以外在結果導向,而是從內在動機出發。」
自我決定理論(self-determination theory):依照自身意願採取行動,當可以得到足夠支持或勝任感,動機就會浮現。
意圖性改變理論(intentional change theory):想要有好的習慣及達成目標,必須有好的願景,就能激發出強烈動機。
無論是自我價值或願景的實現,當具備源於內心的動機,都有水到渠成的一天。
例如你如果是youtuber,不要設定有多少觀賞次數,畢竟這不是自己所能控制,倒不如要求一星期穩定產出1-2支影片。
"Everything is happening for you. Not to you. "
生命裡的每件事情是為了我發生,而不是發生在我的身上。
我過去常羨慕一位同學有好的工作、很早買房、家庭美滿,人生方方面面都一帆風順,所以自卑著,夾雜想問老天爺的為什麼。
後來得知他工作繁忙,有時一天只吃一餐,還是便利商店的御飯糰,兩星期感冒好不了最後某個晚上急診,還進加護病房,之後儘管出院卻難重回原先的職場。
當你什麼都想做到最好時,容易顧此失彼。
「你現在做了什麼,都是未來的一環。」
你有想過5年後是怎樣的人嗎?現在的你正在成就未來的你,包括5年後的自己。
當你猶豫如何做決定時,請善用5年守則。
在另一篇《秋天到了,你的年度計畫完成多少呢?來試試省力完成目標的方法》
分享了人生清單分類法則:
按照長短期"54321分類法則"- 5年、4季、3個月、2週、1天各為一個周期,接著分別寫下一個目標。
「害怕與興奮其實顯現的是同一種想法- 你在意某件事情。」
假設你已經坐在雲霄飛車,既然不能臨陣脫逃,那麼選擇不壓抑的方式會更好,試試看用興奮的心情迎接,會迸出不同的結果。
「和自己對話,不是對自我謾罵。」
過度自我批判反而帶來負罪感,可是無濟於事,心中真實的聲音會被消音。試著用第三人稱(或稱呼名字)跟自己對話,例如「他今天看起很有精神」、「Sally雖然出包,可是危機處理很好」等等。
或者用局外人
看待事情,像是切換成自己佩服的對象,如網球天王Roger Federer,假設是他,會如何處理眼前的挫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