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慣的力量:讓你創造被動成果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引言

網上有人調侃:「現在年輕人愛喊被動收入,那再來個被動運動、被動學習如何?人生豈不美哉!」聽起來好像很荒唐,但不也反映出我們對「輕鬆」的渴望?的確,在「習慣的力量」下,好的行為一旦內化為日常自動駕駛模式,就能自然而然地帶來職場成長,進一步達成不費力的「被動成果」

實際上,當我們養成並鞏固良好的習慣時,這些好習慣會在日常生活中自動運行,而無需刻意提醒自己。同樣地,壞習慣一旦進入「自動駕駛模式」,也會悄悄影響我們的工作效率與壓力管理。這篇文章將探討好習慣與壞習慣的影響,並通過「刻意微挑戰」來達成行為改變,逐步邁向正向職場成功。

raw-image

習慣的力量:為什麼它如此關鍵?

好習慣如同每天存一點錢在你的「生活銀行」裡,隨著時間積累,最終形成穩定的「成果利息」,讓我們的職場技能不斷提升。壞習慣則像日積月累的「透支」,不知不覺地影響我們的工作效率,增加壓力,讓成長機會悄然流失。

好習慣的自動駕駛帶來的是穩定的正向成果。例如,養成每日學習的習慣,隨著時間的積累便能在專業知識上穩步提升,為職場心態和技能提升打下基礎。

壞習慣的自動駕駛則讓人不知不覺陷入負面的循環。總是拖延或急於追求短期回報的行為會影響長遠發展。這就是為何要改變壞習慣,建立正向的微習慣,讓每個小小的行為改變最終導向自我提升的正向改變。


你生活中的這幾個「自動駕駛」模式,正在悄悄左右你!

在職場和日常生活中,我們的行為和反應有時在不知不覺中進入「自動駕駛模式」。以下幾種模式,往往影響我們面對壓力、需求和挑戰的方式。透過理解並調整這些模式,我們可以有效地改善職場技能,提升職場心態,抓住成長機會。

面對「不安壓力」的「自動駕駛」 壓力一來,很多人不自覺地心裡就像壓了塊大石頭,行動起來變得遲緩、效率直降!但如果能換個心態,這「石頭」其實能輕鬆搬開。

工作案例:小查在專案進度延遲時,焦慮地一再確認工作細節,甚至加班加點,卻發現事倍功半。如果他能冷靜檢視問題根源,逐步改善專案管理流程,壓力感會減輕,工作效率也會顯著提升。
客戶互動案例:小司在面對客戶突如其來的要求時,不安地擔心對方是否滿意,急於給出回應。若能放慢步伐、詢問更多需求細節,她便能更好地達成雙方目標。

面對「短期回報」的「自動駕駛」 對短期回報的過度追求可能讓我們忽視長期投入的價值。長期而言,持續投入才能帶來真正的成長。

工作案例:小查在執行技術開發時,急於看到成果,於是過早測試未成熟的方案,導致品質不穩定。若能專注於長期改進需求,他能開發出更穩定的產品。
客戶互動案例:小司在推銷產品時,總想立即達成訂單,卻忽略了建立長期客戶關係的重要性。若她能專注於提供價值與服務,合作將更穩固,後續業績也將穩定增長。

面對「急躁衝動」的「自動駕駛」 遇到挑戰時,急躁往往讓我們衝動行事,忽略了全盤思考,這最終可能導致更多問題。

工作案例:當小查面對突發技術問題時,急於嘗試多種解法,反而導致流程混亂。若他能冷靜分析問題並逐步測試解決方案,會更快找到根本原因。
客戶互動案例:小司在客戶抱怨產品問題時,急於提出補救措施,忽略了真正需求。若她能耐心傾聽、逐一解答,處理會更具針對性。

面對「成長差距」的「自動駕駛」 與他人相比時,我們常會生出自我懷疑,這會讓人失去自信,無法真正專注於自己的成長路徑。

工作案例:小查在技術論壇上見到其他人取得突破,內心焦急而盲目跟風學習。若能聚焦自己專業領域,穩步提升,他的進步將更具持久性。
客戶互動案例:小司看到同事在客戶互動中表現出色,擔心自己不夠優秀而失去信心。若能專注於優化自己的客戶關係,逐步學習他人的技巧,業績將更穩定增長。

面對「不確定與未知」的「自動駕駛」 對未來的未知常產生恐懼與逃避,讓人無法從容應對,甚至避免新挑戰,錯失成長機會。

工作案例:小查面臨全新的技術專案,因害怕未知而推遲行動,錯失了提升能力的機會。若能嘗試探索未知,將更有助於技術進步。
客戶互動案例:小司面對不熟悉的客戶需求時感到不安,往往選擇迴避深入探討。若她能以好奇心了解客戶需求,將更有機會建立信任與長期合作。

用刻意微挑戰打敗壞習慣,放大好習慣

壞習慣之所以難改,往往是因為它們已經成為我們生活中的「自動駕駛」模式,讓我們無意識地重複相同行為。要打破這種模式,借助「刻意微挑戰」逐步改變,讓好行為取代壞習慣,進而實現自我提升。

什麼是刻意微挑戰?

刻意微挑戰透過一個循序漸進的模式,即「微壓力」、「微挑戰」和「微習慣」的循環,來促進行為轉變。這三個元素不僅幫助我們打破壞習慣,還能讓好習慣在日常生活中逐漸扎根:

  • 微壓力:微壓力是小且可控的挑戰,讓我們不感到過度緊張的情況下接觸壓力。這些壓力刺激能逐步提升我們對新情境的適應力。例如,設定小目標讓自己在適度壓力下成長。
  • 微挑戰:微挑戰是在行動上做出小改變,例如在工作中多做一次反思、嘗試提出新解決方案等。這些小挑戰讓我們不斷提升自我,逐步積累正向改變。
  • 微習慣:當微挑戰被反覆執行後,就會逐漸內化為微習慣,成為能長期維持的日常行為。當這些行為成為習慣,成長便成為自動駕駛,無需刻意也能持續進步。

實際應用

在職場中,我們可以每天在會議後花5分鐘反思,或嘗試提出新的解決方案。這些小改變隨時間累積,能逐漸建立穩定的自我提升模式,讓好習慣取代壞習慣,帶來職場上的正向突破。

刻意微挑戰的長期效應

透過刻意微挑戰,我們逐步累積正面的行為改變,讓好習慣成為一種「自動駕駛」模式,讓成長成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使我們輕鬆應對生活和工作中的各種挑戰。


所有「毫不費力」的能力,都是經歷「刻意微挑戰」而形成的習慣化

知識只有在行動中才能變成你的力量。 把握每一個微挑戰,讓好習慣成為你的「自動駕駛」,讓成長成為你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就像種下每一顆小種子,總有一天會收穫累累果實。


延伸閱讀:習慣系列文章

avatar-img
5會員
143內容數
生活與工作就像一場冒險,而「刻意微挑戰」就是你的指南針。 「刻意微挑戰」=刻意練習+微習慣+自主挑戰 透過一點點的小改變、累積大成就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刻意微挑戰 的其他內容
在職場中,我們每個人都會遇到現實和期望之間的差距,這並不可怕,因為差距能指引我們進步的方向。可怕的是現實扭曲,當我們選擇粉飾現狀或自我安慰,逃避不想面對的真相時,反而會錯失改進的機會。本文透過幾個簡單的職場故事,讓你看到為何接受現實差距、避免自我欺騙,才是職場成長的關鍵。
我們每個人在生活或工作中都會遇到差距感,感覺自己離理想目標還有很遠的距離。這種差距感既是挑戰,也是成長的契機。然而,如果我們習慣了這種落差,沒有嘗試改變,它就可能成為阻礙我們進步的絆腳石。只要我們勇於面對差距,並主動學習提升自己,就能夠將這些差距轉化為前進的動力,走出舒適圈,實現自我突破。
在職場中,我們常常被無形的心智模式限制,像是「主觀預設」和「迴避責任」。小關總是固守自己的觀點,難以接受新想法,逐漸失去創新和團隊合作的機會;小畢則害怕承擔責任,將問題推給外部,缺乏主動解決問題的動力。這些心態看似保護自己,卻阻礙了成長和職業發展。
在職場中,我們常常依賴過去的成功經驗或他人的認可,卻不知這可能會限制我們的創新能力和獨立思考。本文深入探討了「經驗規則」與「比較確認」這兩種常見的職場心智模式,如何影響我們的成長與職業發展。透過具體的故事和實用建議,我們將學會如何打破固有思維,培養自信,提升創造力,並在變化快速的職場中脫穎而出。
你是否有過這樣的經歷:工作多年後,依然覺得自己與專業的標準還有很大差距?或者在和身邊的高手交流時,常常感到自己的不足?這些感受很正常,但重要的是,我們如何看待這些差距,並將它們轉化為提升自我的動力。 什麼是差距感? 差距感,簡單來說,就是我們對自己現有的知識、技能與理想狀態或目標之間的差距的認識
在職場中,我們每個人都會遇到現實和期望之間的差距,這並不可怕,因為差距能指引我們進步的方向。可怕的是現實扭曲,當我們選擇粉飾現狀或自我安慰,逃避不想面對的真相時,反而會錯失改進的機會。本文透過幾個簡單的職場故事,讓你看到為何接受現實差距、避免自我欺騙,才是職場成長的關鍵。
我們每個人在生活或工作中都會遇到差距感,感覺自己離理想目標還有很遠的距離。這種差距感既是挑戰,也是成長的契機。然而,如果我們習慣了這種落差,沒有嘗試改變,它就可能成為阻礙我們進步的絆腳石。只要我們勇於面對差距,並主動學習提升自己,就能夠將這些差距轉化為前進的動力,走出舒適圈,實現自我突破。
在職場中,我們常常被無形的心智模式限制,像是「主觀預設」和「迴避責任」。小關總是固守自己的觀點,難以接受新想法,逐漸失去創新和團隊合作的機會;小畢則害怕承擔責任,將問題推給外部,缺乏主動解決問題的動力。這些心態看似保護自己,卻阻礙了成長和職業發展。
在職場中,我們常常依賴過去的成功經驗或他人的認可,卻不知這可能會限制我們的創新能力和獨立思考。本文深入探討了「經驗規則」與「比較確認」這兩種常見的職場心智模式,如何影響我們的成長與職業發展。透過具體的故事和實用建議,我們將學會如何打破固有思維,培養自信,提升創造力,並在變化快速的職場中脫穎而出。
你是否有過這樣的經歷:工作多年後,依然覺得自己與專業的標準還有很大差距?或者在和身邊的高手交流時,常常感到自己的不足?這些感受很正常,但重要的是,我們如何看待這些差距,並將它們轉化為提升自我的動力。 什麼是差距感? 差距感,簡單來說,就是我們對自己現有的知識、技能與理想狀態或目標之間的差距的認識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微小改變,巨大成果!掌握《原子習慣》,實現個人和職業上的重大改變!   #習慣的力量 #習慣循環 #四大法則 #習慣堆疊 #兩分鐘法則 #環境設置 #身份認同 #追蹤進度 #改變壞習慣 #微小改變   1. 習慣的力量 - 小習慣的累積效應強大,微小改變帶來顯著成果。   - 💪 小
Thumbnail
培養習慣只能依靠意志力?還是有其他撇步可以輕鬆做到? 一起看看《原子習慣》中有哪些好用的方法吧!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如何在生活中培養習慣以提升效率,但隨著時間推移,這些習慣可能帶來過度的壓力和反效果。文章建議定期審視背景、選擇合適的參照對象、適時調整進度、看長期效果、避免短期目標後無所適從。最後作者透過放鬆步調、調整習慣,減少壓力,逐漸找回平衡。每個人的極限不同,應根據自身情況調整,必要時慢下腳步。
你的財產、知識、體態與環境,都是你的財務習慣、學習習慣、飲食運動習慣與整理習慣帶來的「滯後指標」。 給你的習慣一個存在世上的時間與空間,只要重複的次數夠多,它就會慢慢成長與茁壯。行為是人與環境的函數,自律與成功者擅長的是建構生活,不須展現克制力&減少觸發惡習機制。
Thumbnail
日常生活發現習慣容易中斷,後來發現自己中斷有一個很關鍵的原因: 「不知道這習慣是為了什麼?只因看到大家都說這是好習慣,所以才執行。」
Thumbnail
你有沒有思考過,習慣在生活中有什麼作用?根據《原子習慣》一書的作者James Clear的說法,習慣是「多次重複後的自動化行為」。當習慣還沒有養成時,我們的大腦需要花費很多精力做決策。想像你剛搬到一個陌生城市要出門上班,一開始面對的就是如何從住家到辦公室,你也許會花費幾天的時間,嘗試不同的交通工具與
Thumbnail
彈性習慣是一種適應生活波動的方式,可以讓目標更容易達成。透過設定迷你目標、進階目標、和卓越目標,以及垂直和水平彈性的擴展,可以更有效地培養習慣,並更有效分配資源和時間。
Thumbnail
38 篇文章|55193 字 作息觀|成功法|富習慣 簡介 《習慣の力量:打造富裕人生的秘密》是一系列探討習慣如何塑造個人命運的文章,透過 38 篇文章,揭示如何透過建立正面習慣來改變生活。從「專注、耐心、堅持」三大成功關鍵到「每天學習新事物的快樂之道」都提供了一系列實用的策略和見解。
Thumbnail
 微小改變,巨大成果!掌握《原子習慣》,實現個人和職業上的重大改變!   #習慣的力量 #習慣循環 #四大法則 #習慣堆疊 #兩分鐘法則 #環境設置 #身份認同 #追蹤進度 #改變壞習慣 #微小改變   1. 習慣的力量 - 小習慣的累積效應強大,微小改變帶來顯著成果。   - 💪 小
Thumbnail
培養習慣只能依靠意志力?還是有其他撇步可以輕鬆做到? 一起看看《原子習慣》中有哪些好用的方法吧!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如何在生活中培養習慣以提升效率,但隨著時間推移,這些習慣可能帶來過度的壓力和反效果。文章建議定期審視背景、選擇合適的參照對象、適時調整進度、看長期效果、避免短期目標後無所適從。最後作者透過放鬆步調、調整習慣,減少壓力,逐漸找回平衡。每個人的極限不同,應根據自身情況調整,必要時慢下腳步。
你的財產、知識、體態與環境,都是你的財務習慣、學習習慣、飲食運動習慣與整理習慣帶來的「滯後指標」。 給你的習慣一個存在世上的時間與空間,只要重複的次數夠多,它就會慢慢成長與茁壯。行為是人與環境的函數,自律與成功者擅長的是建構生活,不須展現克制力&減少觸發惡習機制。
Thumbnail
日常生活發現習慣容易中斷,後來發現自己中斷有一個很關鍵的原因: 「不知道這習慣是為了什麼?只因看到大家都說這是好習慣,所以才執行。」
Thumbnail
你有沒有思考過,習慣在生活中有什麼作用?根據《原子習慣》一書的作者James Clear的說法,習慣是「多次重複後的自動化行為」。當習慣還沒有養成時,我們的大腦需要花費很多精力做決策。想像你剛搬到一個陌生城市要出門上班,一開始面對的就是如何從住家到辦公室,你也許會花費幾天的時間,嘗試不同的交通工具與
Thumbnail
彈性習慣是一種適應生活波動的方式,可以讓目標更容易達成。透過設定迷你目標、進階目標、和卓越目標,以及垂直和水平彈性的擴展,可以更有效地培養習慣,並更有效分配資源和時間。
Thumbnail
38 篇文章|55193 字 作息觀|成功法|富習慣 簡介 《習慣の力量:打造富裕人生的秘密》是一系列探討習慣如何塑造個人命運的文章,透過 38 篇文章,揭示如何透過建立正面習慣來改變生活。從「專注、耐心、堅持」三大成功關鍵到「每天學習新事物的快樂之道」都提供了一系列實用的策略和見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