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24/12/10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憤怒不僅會使你判斷錯誤,還會讓你成為「有用的笨蛋」

圖片作者:ChatGPT

圖片作者:ChatGPT

你看過《真確》這本書嗎?裡面點出了非常重要的「十大直覺偏誤」,提醒我們,這些幫助我們在洪荒時代生存下來的直覺,到了現代社會,卻成了讓我們下錯誤判斷的「直覺偏誤」。


其中最有效的,可能就是「恐懼」(Fear)了。恐懼緊緊地抓住我們的心,讓我們有一種大禍臨頭的急迫感,於是我們在恐懼的驅動下,做出錯誤的判斷。


我還記得剛回台灣時,那時候還沒有社群網站,所以有許多朋友們都靠著互相寄電子郵件(E-mail)聯絡,而謠言,也跟著電子郵件,在不同的人群裡傳來傳去。


那時候,有一個謠言是關於「泰國檸檬蝦」的。謠言的內容是,因為海鮮裡面有「砷」,而遇到檸檬汁裡面的維生素C,砷就會被還原,產生劇毒的「砒霜」!這個謠言實在讓人印象太深刻了,而且後來來配上一張七孔流血的圖,讓許多人都好害怕!於是,這個謠言就這樣在人群中傳了多年。


當然恐懼是非常有用的利器,許多政府、媒體都利用恐懼來吸引注意力,讓讀者情不自禁地幫他們傳播謠言,成了「有用的笨蛋」。


不過,最近的一個研究發現,除了恐懼,憤怒也會讓你失去理智,成為散播假新聞的幫手。當你看到一個很氣人的新聞(比方說之前的「牙醫把病人的牙齒拔光造成病人死亡」),你瞬間怒髮衝冠、拔「鼠」而「擊」,將這個氣人的新聞一秒轉發,可能還附上「太可惡了」之類的感想...然後,事主就這樣被炎上了。


結果呢?隔一天,或甚至幾個小時後,你看到其他人轉的澄清文。因為病人是多重身心障礙者,通常這樣的病人,因為無法跟他講理,所以在幫他們做牙科治療時,通常都是全身麻醉後一次全部處理。當然這樣做一定有風險,但是也沒有辦法,因此,願意幫特殊病人處理牙齒的牙醫師其實並不多。你看到這裡才意識到,天啊,我的憤怒,可能讓台灣又少了一個願意治療特殊病患的愛心牙醫...是不是感覺很糟?


研究團隊在許多平台都看到類似的現象,於是他們決定進行研究。首先,他們分析了Facebook (1,063,298個連結)和Twitter (44,529則推文,24,007位用戶)的資料。


他們發現,在貼文所引發的情緒中,「憤怒」與分享之間的相關性最高。而且,不論消息是否正確都一樣。甚至,錯誤的消息還引發更多的分享!


接著,他們進行了行為實驗。


透過線上平台,研究團隊招募了1,475個人。他們讓這些人看20則新聞標題。這些標題根據兩個標準進行分類。第一個標準是「真實性」,研究團隊將這些標題進行事實查核,並依據真實或虛假來分類;第二個標準是「憤怒程度」研究團隊使用前測來確認這些標題能引發多大的憤怒情緒。


他們詢問參與者,對這些新聞標題的分享意願有多高(實驗一)、以及這個新聞的正確度(實驗二)。


結果發現,引發高憤怒的標題比較容易被分享。而且,與標題的真實性無關。而且,參與者能夠區分真實與虛假新聞的準確性,而且這個分辨能力並不會被憤怒程度影響。


也就是說,當我們看到很氣人的新聞時,憤怒讓我們忘了一件事:如果你把這個新聞傳出去,你就成了散播謠言的「不智者」。我們都知道不該散播謠言,但是當你看到很氣人的新聞時,你忘了你不該散播謠言,你反而會把這個謠言給散播出去。


當然,有些人會說,我是用「截圖」的,因為我知道很多時候媒體就是想要大家去點擊他的連結賺廣告費,所以我用截圖的方式,讓他不能賺廣告費,我好聰明不是嗎?


可惜的是,截圖轉傳雖然讓作者無法收到廣告經費,但卻無助於阻止謠言傳播。而且,以截圖轉傳,因為沒有附上連結,增加了查證的困難,間接的也會讓一些人反而上當受騙。


要怎麼處理「憤怒」呢?


其實處理「憤怒」跟處理「恐懼」很像。首先,要能夠察覺自己已經被極端的情緒所包圍。然後,告訴自己,先不要分享!你看完整篇文章了嗎?裡面說的事情是真的嗎?接著,問自己:


為什麼要分享?

有必要分享嗎?

會不會誤導別人?


做到這些以後,如果還是覺得該分享,再分享。如此一來,你就不會因為被憤怒掌控,而成為「有用的笨蛋」囉!


參考文獻:


McLoughlin, K. L., Brady, W. J., Goolsbee, A., Kaiser, B., Klonick, K., & Crockett, M. J. (2024). Misinformation exploits outrage to spread online. Science, 386(6673), 991-996. https://doi.org/10.1126/science.adl2829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