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時我會聽到這樣的話:有人特地提醒年輕人「不要過度沉迷哲學」。
老實說,每當聽到這句帶有警示意味的叮囑,我都忍不住在心裡翻個小小的白眼。
沉迷哲學需要被防範?在這個充斥影音短片、手遊快感與社交媒體狂歡的時代,我還沒見過有哪位年輕人因徹底陷入哲學思考而荒廢學業、逃離職場,甚至鬧到要住進哲學成癮康復中心。
現實是,大多數人對哲學本就興趣寥寥,社會氛圍也不鼓勵深度思考。相比那些明明已是普遍現象的娛樂與消費沉迷,對哲學如此大費周章的告誡,無疑顯得有點搞笑。
當一件根本不成問題的事情被當成問題,往往是為了掩蓋更嚴重的問題。明明問題不在哲學,卻非要抓哲學當擋箭牌。
因此,這種空洞的警告背後,我以為牽涉兩種常見的心理機制——「心理代償」與「替罪羊心理效應」的典型展現。
所謂「心理代償」,是指人們面對現實中不滿足或焦慮時,會尋找替代品來填補內在缺口。
譬如有些年輕人熬夜玩遊戲,是因為白天的生活被緊張的責任與瑣事擠壓,只能透過深夜時分證明自己仍擁有片刻自由感。
而對哲學的批評,在我看來,有些人則是借此代償他們對不確定性的恐懼,透過貶低哲學這種看似無用的活動,來維持自己對功利世界的信念。
至於「替罪羊心理效應」,則是一種讓人把內在焦慮投射到另一個人事物,藉此為自身責任脫罪的消極方案。
與其承認我們對生命意義的荒漠化已習以為常,不如先給那個可能讓我們想得太多的活動——哲學——扣上「危險」的帽子。
這樣一來,當有人對生存焦慮、經濟壓力或社會不公產生不滿時,反而能說:你看,你別沉迷那些無用的思想啊!問題不在社會,不在我們的教育和制度,不在單一成功道路對人性的扼殺,而在於哲學這種「無用功」可能會讓你偏離正軌。
類似表達除了荒謬,沒有什麼實質作用。因為社會並未真正害怕年輕人沉迷哲學,因為這種情況幾乎不存在——誰有空沒空就端本《存在與時間》狂看不止、通宵達旦呢?
可他們偏要發出這類警示,好像哲學是藏在暗處的毒蛇,一旦年輕人踏入就會靈魂受難。這就像對空氣喊話:「各位切記,不要過度沉迷扶老太太過馬路!」「不要過度沉迷打掃房間!」
這種荒謬性在於:當行動本身根本不是普遍現象,也沒有立即實質風險,卻被嚴肅警戒,背後動機不免令人玩味。
我以為,不少人對哲學的偏見來自兩個方面:
一是「哲學無用」的看法。
這種看法的潛台詞是:「學哲學會不會將來賺不到錢?」
說到底,這反映出對生存的不安。家長之所以在這點上敏感,是因為他們深怕孩子在這險峻社會中失去謀生能力。
可如此將人生價值化約為產值,忽略了人活著不只有經濟指標。許多家長不了解的學科,固然不能直接讓人收穫房車,但它能幫助你更好理解自己的處境,也許在面臨挫敗時更從容,而不是一味受制於績效數字。
二是「哲學讓人變怪」的成見。
有人擔心,一個熱愛思考意義的年輕人會不合群、太有主見,甚至拒絕盲從。這還蠻值得我們深思的:「為何社會對獨立思考的人竟如此抵觸?」、「為什麼思辨會被當成怪癖?」。
在這種氛圍下,「不要沉迷哲學」很可能只是維穩話語的一環,讓大家老老實實待在已知框架里,不去叩問規則本身的合理性。
這樣的態度恰巧也透出一種替罪羊機制:將社會深層問題(如單一成功模板帶來的精神貧乏)轉移到一個看似無關痛癢的領域(哲學)上。
為什麼大家會渲染這種幾乎不存在的威脅?某個角度來說,那是因為我們害怕承認:「我們對於活出自我的渴望,實現兒時夢想的勇氣早已被現實和旁人的價值觀敲打的支離破碎。」
為避免面對這種無聲的痛,我們乾脆說「別沉迷哲學!那沒用!」借此阻止年輕人可能提出的深入拷問。哲學成為了替罪羊,一旦將之標為「無益」,社會就可繼續沿襲老路,不必回應關於人生意義的艱難提問。
坦白說,這讓我覺得有點荒謬又有點無奈。明明哲學是讓人變得更清醒的工具,卻在這個訊息爆炸與價值紊亂的時代被定位成一件最好別沾染過多的「麻煩玩意兒」。
如果年輕人在抖音短視頻前消耗掉數小時無人關切,為什麼花半小時思考「我是誰」或讀點哲學書就得被警示呢?從思辨角度來看,這種邏輯站不住腳,令人忍俊不禁。
我能理解父母和社會的深層焦慮:他們只是不想孩子走上一條看似無前途的路,也不想看到年輕人在對意義的探尋中越走越偏。他們渴求實用的成果,想要一條清晰的軌道,好讓自己更安心。
這種心理代償讓他們把對未來的不確定感、對多元人生路徑的恐慌,全都用「哲學無用」這把傘遮起來。對他們而言,比起面對存在本質的迷茫,將一切未有即時回報的努力稱為「沉迷」似乎更簡單。
這種態度反應了出韓炳哲對績效主義的擔憂,一個人的幸福感不僅僅依靠輸入產出比的等式,也不是用不斷被標準化的績效表來衡量。
哲學提供的不是快感與逃避,而是讓我們在混亂中多一點清晰感,在瑣碎中追溯根本意義。這難道是應該被防範的事嗎?
更可笑的是,假設真有少數年輕人對哲學的興趣濃厚到讓他們忽略現實需求,那麼適度提醒他們多元平衡生活固然有必要,但沒必要將哲學妖魔化。
事實上,哲學是一面鏡子:它反映出人類內心對真理與意義的渴求。當社會對這面鏡子發出無謂的警告,我只能理解為:我們並不想認真審視自己的面孔,更不想面對深埋在系統底層的荒誕與不公。
以我自己的工作經歷為例,常人對存在心理學的主要課題往往難以招架——自由、孤獨、死亡和無意義等議題——往往以代償和替罪羊的方式應對,但終究你得面對這些人生課題,學著去面對它們,處理它們,而不是等待它們蔓延,直到有天,你發現你已退無可退。
「不要過度沉迷哲學」是一次典型的逃避戰術:彷彿若不讓年輕人觸碰深層思考,我們就可以繼續假裝問題不存在。可是,被禁忌的思考並不會因此消失,它只是潛伏著,等待有人有勇氣真正面對。
不過,我也反對某些哲學人,反對他們以憤怒或嘲笑的方式去面對憂心忡忡的家長或他人。因為他們對哲學的警戒背後,隱藏著社會的自我防護機制,他們的恐懼有其現實基礎。
只是,當這種恐懼以譏諷和禁制的面目出現時,身為一位哲學實踐者,難免要對這種言論的合理性提出質疑,即使是以衝突為代價。
或許,你我有機會在某個傍晚坐下談談——不需要深奧艱澀的理論,只是輕輕問一聲:「為什麼不可以對哲學多點興趣?」
若我們真能直視這種問題,便可承認:哲學不是洪水猛獸,它不該是替罪羊,更不該成為心理代償的目標。
與其畏懼那些逼問生命意義的聲音,我們不如坦蕩地承認:在尋找答案的路上,哲學只是眾多旅伴之一。如果真的有誰因此「沉迷」,或許他只是想多探一探人生的深處,而這本身並無不可。
希望我們別再把哲學當成無端警告的對象。畢竟,如果一個幾乎不存在的「沉迷」都能讓我們如此警惕,也許真正值得我們沈思的,是為何我們如此急於尋找替罪羊,而不是直面心底那份模糊卻真實的焦慮。
作者:高浩容。哲學博士,道禾實驗教育基金會兒童青少年哲學發展中心主任研究員、台灣哲學諮商學會(TPCA)監事。著有《小腦袋裝的大哲學》、《心靈馴獸師》等書。課程、講座或其他合作邀約,請來信studiomowen@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