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週六談亞斯】ASD與ADHD共病的教養原理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ADHD的重點是滿足他的無聊,所以來想想怎麼做。這裡不那麼強調規則,因為情緒才是老大,情緒開車,認知只是副駕。

ASD的重點是協助他建立規則,你把「課堂上」、「不干擾他人」做為規則,引導他認知思考「做什麼符合規則,自己也接受」。協助他建構認知能力,發揮ASD特質的專一性,就能減少注意力被影響、減少情緒暴衝的機率。這裡情緒還是老大,但認知能當駕駛開車的。

raw-image

近期有讀者問:

「想建議老師能否開「ASD+ADHD」共病的課程,剛好我的孩子是共病,所以我常常要去判斷他現在是衝動的ADHD在衝撞,還是僵化的ASD在堅持,因為這兩個行為很像,但區分我總是沒有那麼快能判斷。」

我正想回應時,發現王意中心理師正出了一本《ASD與ADHD共病的教養祕訣》,有興趣的人可以看一下。我沒拜讀過,有機會請看過的人來分享一下。

之所以先前沒特別出兩者共病的課,主要是沒那麼多的內容可以個別成課

我簡單用幾個重點彙整一下,實際的教養策略大家可以自己研發

1.ASD及ADHD的差異

ASD核心是情盲(情緒盲點),ADHD核心是情忙(跟著情緒走)

兩者的共同點是「事件當下都無法意識到情緒」,而差異是ADHD是情緒行為化,ASD則有「不考慮情緒」或「情緒行為化」兩種極端

兩者的差異點在「事件發生後」,約十幾分鐘到一、兩小時「情緒冷靜後」ADHD能知道甚至後悔剛剛自己的反應,但若是ASD就算情緒冷靜,也不會知道或理解剛剛自己的反應,必須是幾天後才會猜測到自己可能是在做什麼(是認知解釋,不是理解情緒)

兩特質行為會重疊,但是心理反應不同,能區分了嗎?

2.以ASD為核心

在兒少期,硬要從行為區分兩者,我覺得有難度

ADHD會因為「內心無聊」或「外部刺激吸引」而被拉去行為化,前者會「不顧情境自己主動玩起來」,後者是「不顧情境被動反應起來」,都像是「被情緒附身」

ASD理由也是相同。

再更擴大一點講,孩子都是這樣啊

在情緒理解上,ADHD能理解的(可以討論,能意會),ASD則無法理解和討論(雞同鴨講,情緒頂多能分對方是「友善」或「惡意」兩種),不過即使ADHD可跟他討論情緒,兩者特質都無法在「事件當下對情緒做有意識的反應」

ADHD會因為對方用情緒激他而反擊,ASD也是(但無法理解及表達被什麼激了,會雞同鴨講)

ASD會固化行為,只相信自己執行的路徑,ADHD只要目標達成,方法好說

兩者都要平心靜氣說話、具體表述,都需要給予步驟與目標以利執行,得到大人肯定和支持

多數兩者共病要以ASD為核心去想,降低他懂情緒的期待,改以ASD方式的教養、解說、輔助

3.主要問題:ASD卻注意力不足、衝動

共病的議題是,情盲的ASD卻被情緒拉走,導致注意力不足、衝動

想想看孩子是怎麼「內心無聊」或「外部刺激吸引」

解決方式則以ASD能懂的說明與表述來幫忙。差別是ADHD還能討論,ASD要給選擇題、指令...更為明確的指導。

舉例:兩者都在上課時過動,影響其他人學習

對ADHD:「你上課時覺得很無聊對不對?是上課聽不懂還是你都會了?那你無聊時可以做些什麼來打發時間,不要干擾別人就好為前提,做什麼都可以,我們來想想。」

對ASD:「你上課時覺得很無聊對不對?是上課聽不懂還是你都會了?那你無聊時可以做些什麼來打發時間,不要干擾別人就好為前提,做什麼都可以,我們來想想。例如上課畫圖、自己看課本自修。」

兩者說法差別不大,都一定要這麼說(建構概念要用,即使不懂也要先置入)

大概這樣

其他細節需要視每個孩子的獨特性、家庭資源、學習能力及情境議題,來個別制訂

avatar-img
314會員
216內容數
亞斯伯格(AS)、過動特質(ADHD)及邊緣性人格(BP)整理專區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在自閉症兒童身上,他們不會預設、假想別人的觀點 即使問了「莎莉會在哪裡找彈珠?」 他仍然會回答客觀的、正確的彈珠位置 作者結論:自閉症裡有某種認知障礙或心智發展不全(沒有心智理論) 實驗是在1985年
盲人重見光明的實驗如圖 先天視盲者認識這個世界原先用的是「觸覺」 50年後獲得視覺,那是好事還是壞事呢?
#主題:「山不轉路轉,路不轉人轉」跟亞斯特質(非性格)的相處與溝通 ​#大綱 (一)山不轉=亞斯特質 亞斯特質(非本人性格)下產生的規則性:三大法則 但情緒來就當機,而且意識上抓不到(不知道自己情緒化) 當機後的情緒表現
語言是拿來溝通,交換情報和交流情感,可是芙莉蓮說:「魔族的語言不是拿來溝通的,是拿來欺騙人類的,取得信任後,再一口氣突破防備而捕食」,真是一點也沒錯,惡意的謊言如詐騙,那些都不是人而是魔族。 語言要欺騙其實很容易,只要在句子上完美就行。例如「我發燒了,臨時要請病假。」
過動特質的神經系統,對情緒反應敏感,會迅速跟著情緒走滿足情緒,變成衝動(情緒行為化) 這個部分會默默影響本人,你做決定會變很快、很興奮、很敢衝、很極端 可就像是畫大餅一樣缺乏現實,同時當能量用完時,你情緒又變得很低落,變得退縮、拖延、空虛 於是「起起伏伏、反反覆覆」變成循環
底下是協助18歲以下亞斯孩子的筆記 概念很重要,不懂亞斯的心理運作,很容易被表面行為激怒、懼怕而不知所措 知道概念+平常要建立關係,在適當機會就能幫他詮釋他的心理世界,並給他一套可以驗證的人際方法 從生活適應開始,先有成功經驗先累積自信,再來談調整
在自閉症兒童身上,他們不會預設、假想別人的觀點 即使問了「莎莉會在哪裡找彈珠?」 他仍然會回答客觀的、正確的彈珠位置 作者結論:自閉症裡有某種認知障礙或心智發展不全(沒有心智理論) 實驗是在1985年
盲人重見光明的實驗如圖 先天視盲者認識這個世界原先用的是「觸覺」 50年後獲得視覺,那是好事還是壞事呢?
#主題:「山不轉路轉,路不轉人轉」跟亞斯特質(非性格)的相處與溝通 ​#大綱 (一)山不轉=亞斯特質 亞斯特質(非本人性格)下產生的規則性:三大法則 但情緒來就當機,而且意識上抓不到(不知道自己情緒化) 當機後的情緒表現
語言是拿來溝通,交換情報和交流情感,可是芙莉蓮說:「魔族的語言不是拿來溝通的,是拿來欺騙人類的,取得信任後,再一口氣突破防備而捕食」,真是一點也沒錯,惡意的謊言如詐騙,那些都不是人而是魔族。 語言要欺騙其實很容易,只要在句子上完美就行。例如「我發燒了,臨時要請病假。」
過動特質的神經系統,對情緒反應敏感,會迅速跟著情緒走滿足情緒,變成衝動(情緒行為化) 這個部分會默默影響本人,你做決定會變很快、很興奮、很敢衝、很極端 可就像是畫大餅一樣缺乏現實,同時當能量用完時,你情緒又變得很低落,變得退縮、拖延、空虛 於是「起起伏伏、反反覆覆」變成循環
底下是協助18歲以下亞斯孩子的筆記 概念很重要,不懂亞斯的心理運作,很容易被表面行為激怒、懼怕而不知所措 知道概念+平常要建立關係,在適當機會就能幫他詮釋他的心理世界,並給他一套可以驗證的人際方法 從生活適應開始,先有成功經驗先累積自信,再來談調整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文章闡述過動症的障礙與特質、ADHD兒童在動態狀態下的學習表現優勢。長期關注過動議題的台灣家庭醫學科醫生李佳燕醫師講座內容分享,她的講座筆記涵蓋ADHD的獨特特質、社會對疾病的負面態度、過動症醫療與生活方法等內容,充滿實用性並以個人故事作為例證。
Thumbnail
自閉症類群障礙(ASD,austisic spectrum disorder)是一種腦神經發育疾病。大部分的患者可以在幼年被診斷出來。典型的症狀包括了不看人、固著的興趣與生活作息、溝通障礙。 最近的研究發現,ASD患者特別喜歡玩桌遊,而且玩桌遊對他們好處多多呢!
Thumbnail
本文摘錄了曲智鑛老師在新書發表會中分享的內容,包括有關三種過動症的表現形態、ADHD常見的迷思以及注意力訓練策略。作者意在提供對ADHD的正確理解和應對方式。
Thumbnail
注意力不足 - 過動症 (英語: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縮寫為ADHD),是神經發展障礙的精神疾患。 它的特性是難以專注、過度活躍、做事不考慮後果等等。 除此之外,還有不合年紀的行為,有注意力缺失的個體也可能表現出情緒調節困難或執行功能
光田神經內科 大甲分院/尤世杰 醫師 “小孩過度活潑,不是難解之疾病,而是要找對方法改善!” ADHD治療及迷思
作者黃隆正是位精神科醫師,希望透過這本書,讓大眾更瞭解成人ADHD,並分享成人ADHD的特質和處理方法。
《注意力不足/過動症》一書寫給8至13歲的讀者,用兒童友善的方式解釋這個主題。
Thumbnail
前些日子,才去過醫院做檢測,結果是確定有ADHD (注意力不足過動症),果然我從小到大的感覺是對的,因為我總覺得自己與同學的表現或行為有點不一樣,但是又不知道怎麼表達。通常ADHD在兒童裡,男生比起女生更容易被發現,因為男生比較多有好動或衝動的表現,例如,上課走來走去,坐不住,但相反的,女生就比較不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文章闡述過動症的障礙與特質、ADHD兒童在動態狀態下的學習表現優勢。長期關注過動議題的台灣家庭醫學科醫生李佳燕醫師講座內容分享,她的講座筆記涵蓋ADHD的獨特特質、社會對疾病的負面態度、過動症醫療與生活方法等內容,充滿實用性並以個人故事作為例證。
Thumbnail
自閉症類群障礙(ASD,austisic spectrum disorder)是一種腦神經發育疾病。大部分的患者可以在幼年被診斷出來。典型的症狀包括了不看人、固著的興趣與生活作息、溝通障礙。 最近的研究發現,ASD患者特別喜歡玩桌遊,而且玩桌遊對他們好處多多呢!
Thumbnail
本文摘錄了曲智鑛老師在新書發表會中分享的內容,包括有關三種過動症的表現形態、ADHD常見的迷思以及注意力訓練策略。作者意在提供對ADHD的正確理解和應對方式。
Thumbnail
注意力不足 - 過動症 (英語: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縮寫為ADHD),是神經發展障礙的精神疾患。 它的特性是難以專注、過度活躍、做事不考慮後果等等。 除此之外,還有不合年紀的行為,有注意力缺失的個體也可能表現出情緒調節困難或執行功能
光田神經內科 大甲分院/尤世杰 醫師 “小孩過度活潑,不是難解之疾病,而是要找對方法改善!” ADHD治療及迷思
作者黃隆正是位精神科醫師,希望透過這本書,讓大眾更瞭解成人ADHD,並分享成人ADHD的特質和處理方法。
《注意力不足/過動症》一書寫給8至13歲的讀者,用兒童友善的方式解釋這個主題。
Thumbnail
前些日子,才去過醫院做檢測,結果是確定有ADHD (注意力不足過動症),果然我從小到大的感覺是對的,因為我總覺得自己與同學的表現或行為有點不一樣,但是又不知道怎麼表達。通常ADHD在兒童裡,男生比起女生更容易被發現,因為男生比較多有好動或衝動的表現,例如,上課走來走去,坐不住,但相反的,女生就比較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