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中年,許多人開始感受到職場上的壓力,這種壓力來自於薪資停滯、升遷受限,甚至可能面臨裁員風險。當企業開始削減人力成本時,最先受到影響的往往是「高薪卻無法證明價值」的中階員工。因此即使你擁有多年經驗,也無法保證在競爭激烈的市場中仍然受到企業重視。
這個時代不再是年資決定價值,而是產出決定價值,如果無法持續提供企業想要的成果,就可能被取代。這不只是企業節省成本的策略,也是數位化與 AI 技術發展後,企業運作模式必然的改變。許多以往依賴人力的工作已經開始轉向自動化,甚至企業更願意招聘薪資較低、學習速度快的年輕人來取代資深員工。
因此中年人的職場競爭力培養,不應該來自於「待得夠久」,而應該來自於「帶來的價值夠大」。
如何讓自己成為企業願意高薪聘請的人才,而不是被視為企業成本負擔?如果能夠掌握正確的策略,就能在中年時期重新建立職場競爭力,甚至開創更高的市場價值。
當年齡來到四十歲以後,許多人開始發現,職場不再像年輕時那樣充滿機會。一方面公司內部升遷的空間變少,薪資不再像過去那樣穩步上升,甚至可能被年輕人取代。二來更嚴重的是,當企業需要削減人力成本時,高薪的中年員工往往是優先被考慮裁員的對象。
企業的用人標準已經發生變化,現在不再看「年資」而是看「產出」,如果薪資與產出的比例不符,企業自然會開始評估是否要用更低薪的人才來取代現有的中年員工。因此,如何讓企業願意繼續高薪聘請你,成為中年職場人士最需要解決的問題。
企業願意高薪聘請的人才,一般具備幾個共同特徵,其中最關鍵的就是「產出大於薪資」。如果你的貢獻與薪資不對等,那麼企業就有足夠的理由考慮更具成本效益的選擇。
在過去,許多中年人仰賴經驗與人脈,認為這是企業無法輕易取代的價值,但現在企業更關心的是「這個人是否能夠實際帶來影響?(以結果論英雄)」如果你只是按照主管的指示完成工作,而無法主動解決問題,那麼企業遲早會認為你的薪資負擔過高。
你可以想像一家公司正在評估兩位員工的價值:
「一位是薪資高但執行力普通的中階經理,另一位是薪資較低但積極學習新技術、具備市場敏銳度的年輕員工。當企業需要精簡人力時,會選擇保留哪一位?」
我想答案應該很明顯。這也解釋了為什麼有些中年員工明明有資深背景,但企業仍然不願意為他們支付高薪。這不是因為企業對年齡有所歧視,而是因為「市場上的供需機制」決定了一個人的薪資是否值得被維持。
有些中年專業人士則完全不需要擔心被企業裁員,甚至能夠在 50 歲之後依然擔任高薪顧問,這是因為他們的能力已經超越了「可取代」的範圍。
他們不只是具備經驗,更能夠用這些經驗創造具體的價值,幫助企業解決關鍵問題。這類人才的市場需求甚至比年輕人還要高,因為企業知道,他們的產出足以支撐更高的薪資。
如果你希望自己能夠持續在企業內部獲得高薪,最重要的是讓企業認為你「這個人無法被取代」。這不只是靠技術累積,更是靠「解決問題的能力」來證明自己的價值。當企業認為你的存在可以帶來實際的市場競爭力時,就不會輕易選擇讓你離開。
前面我們曾提到,許多人在職場上的迷思之一,就是認為「待得越久,專業性就越強」。但實際上這種觀念並不正確,因為年資與專業能力之間並沒有必然的正相關。
如果一個人在職場上工作了 20 年,但他的技能並沒有隨著市場需求的變化而進步,那麼他的市場價值可能還不如一位剛進入職場但具備最新技能的年輕人。真正的專業能力,來自於持續學習、積極精進,而不是單純的時間累積。
舉個例子:
傳統的會計人員如果只會使用 Excel 記錄財務數據,那麼在 AI 自動化財務管理系統發展的時代,他的價值將會逐漸下降。相反地,如果這位會計人員學會了數據分析、財務科技(FinTech)、區塊鏈會計技術,那麼他的市場競爭力將會遠遠超越只會做基礎會計工作的同行。
這說明了一個關鍵:市場價值來自於能力的稀缺性,而不是單純的時間堆積。如果你的技能能夠解決企業的關鍵問題,那麼企業就會願意支付更高的薪資給你,因為你的產出效益高於市場上的競爭者。
要想在市場上建立起專業能力,並不是只靠學歷或證照,而是要確保自己的知識與技能能夠真正應用於市場需求之中。
許多專業人士在求職時,常常發現自己的學歷與市場需求不符,這就是因為他們的知識體系過於理論化,缺乏市場應用能力。
因此在建立專業性的過程中,最重要的關鍵在於「實踐與市場驗證」。
專業能力的核心,在於能夠解決市場上的痛點。
如果你的專業只是停留在學校所學到的知識,或是公司內部的舊有流程,那麼你的市場價值將會非常有限。因此第一步是要深入理解產業趨勢與市場需求,找出目前市場上最具價值的技能與知識。
例如說:
在數位轉型時代,傳統零售業正在轉型為電子商務,企業需要大量數據分析、數位行銷、用戶體驗優化等專業人才。
如果你是零售業的行銷人員,但仍然只會傳統的廣告推廣模式,而不了解數位廣告、自動化行銷的話,那麼你的市場價值將會受到極大限制。因此你需要學會如何利用數據分析來優化廣告投放策略,提升行銷的精準度,讓自己的專業能力符合市場的需求。
現在的企業不再單純需要「單一技能」的專家,而是更希望找到擁有「T 型能力」的人才。(或者多一支腳叫:π型人才,或者現在也有人談「H型人才」,其實都是同樣的概念)
T 型能力的概念指的是:
如果你只具備單一領域的專業,那麼你的競爭力將會受到侷限。
再比方說:
傳統的軟體工程師如果只會寫程式,而不了解市場需求與用戶體驗,那麼他很可能會被企業視為「技術執行者」,而不是「產品決策者」。
但如果這位工程師能夠學習產品管理,並且了解用戶需求,那麼他就能夠從「執行者」升級為「產品技術專家」,擁有更高的市場價值。
許多人學習了新技能後,往往沒有真正應用到市場上,導致自己的技能仍然停留在理論階段。市場驗證的核心在於「將你的專業能力轉化為市場認可的價值」,就如我們上一篇文章也有談到「如何進行市場價值評估」,這可以透過以下幾種方式來實現:
像上述這樣,當你的技能獲得市場的實際反饋時,你才能夠真正確認這項技能是否具有市場價值。真正的專業人士,不是靠證照或學歷來證明自己的價值,而是透過市場的認可來累積競爭力。
在這個競爭激烈的市場環境中,企業不會單純因為年資而支付高薪,而是看重「能否帶來實際價值」。如果你的專業能力能夠真正解決市場上的痛點,那麼你將會成為企業不可或缺的資源。
而建立專業性的基礎,並不只是學習新技能,而是要確保自己的能力能夠真正應用於市場需求之中。當你能夠透過市場驗證來證明你的專業價值時,你將能夠在職場中穩固自己的競爭地位,甚至獲得更多職業選擇的機會。
一個高價值的專業人士,不是依賴公司來提供職涯保障,而是透過持續的學習與市場應用,讓自己在任何產業環境中都能夠維持競爭力。當你的專業能力達到市場的高標準時,企業將會主動來找你,而不是你需要擔心被市場淘汰。
. . .
2025.02.13 (四) 19:30 - 21:00 我辦了一場「免費線上直播小講」,歡迎有興趣讀者報名參加,線上與我交流喔!
【免費線上小講】搶救"中年失業"大作戰:從失業開始180天內重啟職涯的五步行動指南
. . .
對自己的未來的職涯發展讓你感到迷茫無助嗎?想要專業的指引,重新找到生涯方向?
立即預約我的轉型諮詢服務,為你的未來找到突破口,開啟全新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