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你有沒有發現,越是位階高、責任重,腦袋就越停不下來?
擔心專案是否有漏洞、擔心團隊是否有遺漏、擔心自己是不是「還不夠好」。
很多主管告訴我:「事情明明完成了,但我還是睡不安穩。」這就是 「過度擔心出錯」的焦慮循環。
焦慮的真相,是警訊而不是敵人
我曾輔導過一位高管客戶。公司年度專案順利完成,市場反饋也超出預期。但他卻仍然夜裡醒來,腦袋閃過的不是成功數據,而是「還有哪裡可能出問題?」
他說:「我好像永遠都在擔心。即使成功了,也不敢放鬆。」
這種狀態讓他即便站在高位,卻很難感受到真正的成就感與平靜。
為什麼會這樣?
心理學告訴我們,焦慮的本質,是把聚光燈投射在「最糟可能」上。
- 怕出錯 → 過度檢查
- 怕失敗 → 一直拖延
- 怕不可控 → 無限反覆思考
結果是什麼?
事情並沒有更好,反而讓自己和團隊陷入持續緊繃,耗損心力。
如何不被「焦慮」推著走?
- 把「擔心」轉化為「行動清單」
與其腦中打轉,不如寫下最可能出現的三個風險,並對應一個可控的應對方式。超過這三點,就先放下。 - 設定「停損點」
每個決策給自己一個「夠了」的標準。比如:檢查兩次報告後,就要交付,而不是無限循環修改。 - 練習「允許不完美」
高階主管常以為必須「掌控一切」,但真正的領導力,是能在不確定中穩定自己,也穩定他人。 - 打造「安心對話」空間
找到能信任的夥伴或顧問,把「最怕的事情」說出口。很多焦慮在被表達後,就會縮小一半。
領導者要學會 「舉重若輕」
我常跟高階主管說:「領導者最需要的,不是無懈可擊的完美,而是能帶著不安前行的勇氣。」
事實上,焦慮不是敵人,它提醒我們該謹慎;但如果讓它綁架我們的人生,就會失去享受成果與當下的能力。
放過自己,也放過你的團隊。因為領導者的狀態,會被整個組織放大。
👉 作為領導者,你是否也常陷入「過度擔心」?
A. 我常常,覺得很難停下來
B. 偶爾,但能提醒自己抽離
C. 很少,我比較能放手
💬 歡迎在留言區分享你的答案,或你是如何調整「擔心」的。你的經驗,也許正能幫到和你一樣正在掙扎的人。
👉 如果你正在職場領導的位置上,覺得自己總是背著沉重的焦慮,我想邀請你:給自己一個喘息的空間,學會「放過自己」。這不僅是對你自己的善待,也是對團隊的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