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職場裡,我們常常被期待要「專業」、「冷靜」、「理性」。
尤其是高階主管,更要在團隊面前維持鎮定與堅強。
但我見過太多領導者,把失落與悲傷壓到心底,告訴自己:「我不可以崩潰。」
「我不可以這麼情緒化。」
「我不可以軟弱。」
問題是,當我們假裝沒事,情緒並不會消失,只是轉化成壓抑、焦躁,甚至影響決策與人際互動。
為什麼優秀管理者更難面對悲傷?
我曾經輔導過一位高管客戶,在團隊裡一向強勢,任何挫折都裝作無所謂。但當他失去一位長年合作的得力幹將時,他仍舊把自己關在會議室,硬著頭皮主持專案會議。
結果,不僅決策失誤,團隊也因為感受到他的情緒緊繃,而人心浮動。
事後他坦言:「我怕一旦承認自己難過,大家會覺得我不稱職。」
這樣的恐懼,你是否也有過?
四步學會「允許自己悲傷」
真正的成熟,不是壓抑悲傷,而是勇於面對與承認。以下幾個方法,能幫助你「允許自己悲傷」:
- 書寫或傾訴
找一個你信任的人,或者透過書寫,把真實的情緒寫下來。重點不是事件細節,而是你的「真實感受」。 - 停止責備自己
很多領導者在面對失落時,第一反應是自責:「是不是我沒做什麼?」或「是不是我做錯了什麼?」
請記得——沒有人比你更不想要這件事發生,責備自己只會延遲療癒。 - 練習信任
當別人願意花時間聆聽你,那是因為你對他們重要。
但同時也要理解,沒有人能永遠承接你的情緒,當他們無法回應時,不代表不在乎你,而只是力有未逮。 - 給自己安全感
承認「我會悲傷,因為我曾真心付出」——這不是軟弱,而是人性,也是力量的來源。
你不是機器,不必永遠高效
領導力從來不是「永遠不倒」,而是能誠實地允許自己流淚,然後帶著更深的理解去前行。
當你能接納自己的悲傷,你會發現,團隊也會更信任你,因為他們看見的是真實,而不是假裝堅強的面具。
真正的力量,不是壓抑,而是修復。
真正的領導,不是完美,而是人性。
📌 如果你是領導者,你會怎麼面對自己的悲傷?
A. 把情緒隱藏,等時間沖淡一切
B. 找信任的對象傾訴,讓自己被理解
C. 靠工作麻痹,假裝沒事繼續前進
D. 停下來,允許自己悲傷並慢慢修復
👉 在留言區分享你的答案,也許你會發現,不只是你一個人在這條路上。
👉 如果這篇文章觸動了你,請幫自己點一個「允許悲傷」的讚,
也分享給正在逞強的領導朋友,讓他知道——他並不孤單。
📩 若你想更深入學習自我情緒修復,歡迎私訊我聊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