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去拜訪了一位創投界的前輩。
本來只是想交流一下彼此的近況,沒想到談著談著,卻被一連串的話擊中。
「你們基金太小了。」
「沒有足夠的行政團隊,怎麼運作一堆複雜的報告?」
「這樣沒影響力,形成不了規模及效率?」
我笑著點頭,心裡卻是沉甸甸的。那一刻,我確實覺得自己好像一無是處。
回家的路上,我一直 replay 那段對話。
是啊,我們的基金確實不大,團隊還在成形,影響力也談不上。 但我突然想起,那不正是創業的起點嗎?
我投資過那麼多新創,每一個創業者不都是從「不夠大」開始的?
有時候連公司登記地址都還在客廳、會議室也只是咖啡館。 他們不完美,卻真實地在做夢、在執行、在改變。 而我自己,其實也在做一樣的事。
創投,本質上也是一種創業。
只是我們投資的不是產品,是人,商業模式與未來。 我們相信某個還沒發生的可能性,並用行動去換來它成真的那天。
所以當他說「基金太小」,我其實明白,那只是階段性的現實。
基金規模不代表格局的大小。 重點是,我們是否能用一個成功案例、一段陪伴歷程,去證明這個基金的價值。
當他說「沒有足夠的行政團隊」,我也理解那是對組織成熟度的關心。
但早期基金,本來就該是精實運作。 我有外包的會計顧問、法律夥伴、專案支援。 我們沒有人力過剩,卻每個人都在做對的事。 比起「規模化」,我更在意「專注」。
而當他說「沒有影響力」時,我心裡微微一震。
因為那句話的確刺痛我,但也提醒我: 影響力不是別人給的,而是自己定義的。 Dream coFounder 的影響力,不在於我們管理了多少資金, 而在於我們用什麼方式,陪伴創業者走過關鍵的那一段。 在於我們敢不敢投那些真正想改變世界的人。
有時候,小,反而讓我們有溫度;沒有包袱,反而能動得更快。
我開始懂了,「被質疑」其實是一種禮物。 因為那代表有人認真看待你, 也代表你正在走在一條不容易、但值得的路上。

我在筆記裡寫下幾句話:
「被看輕,代表我還有空間被看見。」
「被質疑,不代表我錯,只代表我還沒被理解。」
我依然尊敬那位前輩,也感謝他讓我更清楚自己的方向。
Dream coFounder 或許現在還小,但正在長出自己的樣子。 影響力,不是一開始就有的,而是一步步活出來的。
被說一無是處的那天,我選擇繼續往前。
因為我知道,總有一天,會有人說:「原來,妳早就在做對的事。」
#創投之路 #DreamcoFounder #創業筆記 #被質疑的力量 #女性創業者 #影響力投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