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多來的疫情,衝擊了全人類的各大生活領域,也讓世界產生天翻地覆的變化。每個人面對疫情的反應都不盡相同,原因可能來自成長環境、知識背景、社會資源、支持系統等各方面的差異。然而,「性別」是否也會影響一個人面對疫情的心態及反應?這就是本研究想探討的問題。
八月底來自維吉尼亞理工學院暨州立大學(Virginia Tech)的研究,發表於「Frontiers in Psychology」雜誌(impact factor:2.990),一本涵蓋了超過30個心理學領域的專業期刊。
研究進行於2020年4月(美國疫情大爆發之際),對象為1500名居住在美國的成年人,透過線上問卷調查評估他們面對疫情時的情緒、行為、期待(emotions, behaviors and expectations)。
結論是男女有顯著差異:
- 女性對於「健康」風險(health risks)的擔憂遠大於男性。
- 男性對於「經濟」問題(economic implications)的擔憂遠大於女性。
這讓我想起去年疫情最嚴重時,世界各國都有人提出類似的想法:我們最終只能選擇病死或餓死。
- 嚴格實行防疫措施、封鎖經濟活動,固然能降低染疫風險與死亡人數,但受到經濟衝擊者生活陷入困頓,日子不見得比較好過(各國政府的生活補助措施其實都只是杯水車薪)。
- 最小限度封鎖,盡可能維持經濟活動正常運作,避免大量失業、收入銳減,風險則是疫情控制困難,染疫病故人數居高不下。
話說回來,本研究的發現其實並不出意料,只不過再次印證了「男女有別」這句老話 ── 除了廣為人知的生理構造差異以外,早有無數醫學研究確認,男女在各種疾病的發生率、症狀表現、嚴重度等都大不相同。
之所以會特別提出這篇研究,主要是想進一步討論在面對疫情時,基於「自身條件」不同,人們很容易出現的「自私」心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