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的價值,會隨著你當下的心情和目的改變。你要重視自己的感受和需求,而不是被動吸收知識。—p.126
在我尚未建立穩定的閱讀習慣時,雖然很喜歡買書,但看書的速度很慢。不是容易分心,否則就是抓不到重點,看過的書總是過目即忘。
我相信應該有不少人跟我有相同的困擾,想藉由閱讀得到滋養、獲得解答、訓練思考的能力,但因為感到困難,就遲遲尚未開始。
看完這本書,發現這本書敘述的方式與我目前的閱讀習慣很接近,確實能夠幫助建立閱讀習慣與有邏輯的思考。
以下我將會介紹書中「三次閱讀法」的概念,與建立閱讀習慣的六個要點。
間歇高效率的三次閱讀法
第一次閱讀花10分鐘:快速瀏覽書籍內容,了解基本架構,找到自己最感興趣的部分,確定之後閱讀必須得著重在哪個章節。
第二次閱讀花50分鐘:藉由先前第一次閱讀找到著重的章節,拿著應光筆畫下重點,深化對於書中概念的理解。
第三次閱讀花40分鐘:留意第一次掌握的架構,以及第二次畫下的重點,認真地閱讀,並且邊看邊寫下對於內容的感悟,有輸出才能夠加強理解與記憶。
在這個沒有正確答案的世界,要有創造解答的能力,這才是人工智慧無法取代的能力。—p.114
建立閱讀習慣的6要點
①不必對跳著閱讀感到愧疚
我以往買書閱讀,總認為應該要從第一頁認真地看到最後一頁,若是中間跳著看或者是看不下去,罪惡感都會油然而生。
除了文學著作,其實閱讀書籍是為了學習、解決問題,倘若一本書不適合自己,硬是讀下去反而是浪費時間,失去了尋找真正適合書籍的機會,也消磨了對閱讀的熱情。
②沒有目的,讀了也是白讀
在閱讀實用書籍之前,先在心裡預設好:我想在這本書學習到什麼?
沒有帶著問題去尋找答案,走馬看花地閱讀,就是讓我們過目即忘的一大原因,因為我們根本不知道自己想要學到什麼。
要是都沒有問題,哪能找到理想的答案呢?
(文學書是單純沉浸在文字世界,不再此限)
③不隨興閱讀,設定目標和期限
這是一個非常有效的訣竅!
我有發現要是自己想到時才翻個幾頁,一本書恐怕一整年都看不完。
自從2021年初我開始給自己設定閱讀時段,預計一本書需要讀幾天,很神奇的就能在時效內完成書籍閱讀。
旅行要是沒有目的地,永遠都走不到終點。
④閱讀不是時間花越多越好
跟考試讀書相同,並不是讀書時間越長,就能考得越好。
花了大把時間讀書,卻使用錯誤的讀書方式,反而達不到預期。
建立正確的閱讀方式,快速地重複閱讀、反思,才能加強對於書中概念的印象,真正的學以致用。
⑤只讀不寫絕對會忘記
寫下筆記超級重要!
寫筆記需要了解書中概念、邏輯必須清楚,甚至還能將書中內容轉化成自己的語言,是一種將知識內化再輸出的過程。
能寫下清楚有條理的筆記,也代表著有確實吸收到書中養分。
也許剛起步時會覺得困難,不曉得該寫下什麼內容,但寫寫自己的閱讀感受也好、畫下重點也好,都是一種有效輸出。
⑥吸收知識不思考,也是徒勞
書籍是作者將自身的價值觀、經歷的濃縮,我們藉由閱讀來體驗作者的思考模式及人生,以此也能反思作者與自己思想上的差異。
如果看完一本書,完全沒有思考,就可惜了這些閱讀時間,也會在短時間內忘記書中的內容,等於沒看過這本書了。
閱讀就像是直接訪問作者,試著揣摩作者的想法,會有不同的收穫!
每個人開始閱讀的目的不一定相同,但我想閱讀就如同旅行,利用一本書的時間去遊歷他人的生活,進而讓自己越來越好。
也希望越來越多人能體驗到閱讀的樂趣!
我是Louna,好的原創文章需要您的支持!
如果喜歡我的文章,記得
訂閱、
按愛心、
留言。
想看更多關於簡單生活、閱讀、自我成長、憂鬱症、手寫字,或者是你想找一個樹洞聊聊天,歡迎來到我的IG
@Na個樹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