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有個新聞是美國知名演員亞歷鮑德溫(Alec Baldwin)在拍攝新電影時,因使用道具槍不慎,造成誤殺攝影導演的新聞。根據新聞報導,亞歷鮑德溫不知道道具槍裡有實彈,而負責槍枝管理槍械師,也因管理不當沒有善盡檢查與控管義務而被起訴。
其實在職場上,雖然沒有這樣生死交關的場合,但我們其實也對類似團隊合作的場景不陌生。一個大型專案的構成,通常牽涉了許許多多的利害關係人,從專案經理、專案成員、客戶、外包廠商、客戶的客戶、臨時人員等,也會包括客戶內部的法務、財務與高階主管等角色。然而,因為沒有人有全知的觀點可以掌控所有專案細節,於是我們設立了不同流程和層層檢核機制,希望透過不同專業的共同監視與監督,可以確保專案可以如實、如質與如期完成。
我也記得以前在專利事務所工作時,一封花15分鐘就寫完的英文書信,在真正送出給合作的國外事務所前,中間至少經過了兩個人把關,同屬英文組的直屬主管檢查主題與內文是否用詞恰當或需要調整,另外還有個負責「判行」(判斷是否放行)的同事做最後檢查包括格式、需要寄信的對象、附件甚至是對方偏好的收件方式(至少兩種以上,避免漏信)才寄出。
若是專利說明書翻譯,則中間的關卡可能就更多,除了原本的直屬主管外,還加上了專利工程師負責檢核專利說明書裡的實質內容與技術翻譯,是否符合客戶發明的原意,必要的時候也不免來來回回討論,目的就是為了確保未來要成為發明專利的請求項,內容不但撰寫完備且翻譯無誤,可以確保客戶未來若有需要主張權利時不會發生問題。
專利事務所工作流程會如此小心縝密,是因為任何的書信往來都代表著我們被委託的客戶,每一次出手也都是事務所專業的展現,無論是文字、翻譯,或是幫忙繳納專利維護費的證明,甚至是文件寄送的準時度都是標準,也只有做到無可挑惕,也才能夠在競爭的商業環境中,持續接受客戶與國外事務所的委託。
後來從事公關工作,我也記得曾有主管在我們交上要給總部的提案時,主管詢問我們的問題是,「你們對於這份提案有多少的信心?」「如果今天我看都不看就送出去,你們是否願意保證這樣也沒問題呢?」
這位主管後來也跟我們提到,在她還是小菜鳥時,就有主管跟她說過一個降落傘的故事,每一個團隊都像是在作戰的軍隊,每一個部屬都彷彿是執行作戰的後勤團隊,負責為執行跳傘任務的傘兵(也就是負責送出工作成果的主管)準備降落傘,平日的訓練與團隊培養出的信任與默契,通常是在最危急與正式作戰時,我們最後倚賴的判準——相信同袍會為自己的最大利益著想,也相信同袍把團隊利益放在個人利益之上。就如同國防部發言人曾說過,「當傘兵就要下定犧牲的決心,把生命貢獻給國家!因為對於傘兵只有0分與100分的區別!」
於是,降落傘理論最關鍵的問題是,「今天如果是你準備的降落傘,拿到你的降落傘的夥伴,是否能夠沒有一絲猶豫地就往下跳呢?」這句提問不但可作為自己檢核工作品質的判準,更是檢核自己是否有給予合作夥伴足夠信任資本累積的標準。
或許,下一次當我們把工作成果送出手之前,我們也可以問問自己,「如果你身上背的降落傘是你為自己準備的,你敢義無反顧地往下跳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