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不是太美麗的生命總是轉瞬即逝?如同《玫瑰少年》裡說的,「哪種美麗會換來妒忌?」或許是不合時宜的,深埋在靈魂裡的美麗。
談到這個問題,就不得不提起耳熟能詳的葉永鋕。
相信大家對他的死因並不陌生,都知道他是因為「小便之後急著要回到教室,步下台階時卻遇地板濕滑而重心失衡,引發迷走神經性昏厥並倒地,頭部撞擊地面致死」,最後僅判決校方過失。
相信了解這個事件的各位也知道,葉永鋕是因為不敢在下課時間上廁所,而選擇在上課時離開,然後一個人死在廁所。
導致他不敢在下課上廁所的原因是因為同學會脱他的褲子,因為同學會嘲笑他、會罵他,罵他太像一個女孩子,笑他柔軟的氣質,他們說男生該有男生的樣子,嬉笑著扒開葉永鋕的褲子檢查他是不是女生。
於是他一個人看著自己的鮮血流了一地,一個人凋零在他最討厭的地方。
為什麼「男孩子」不可以像一個「女孩子」?
現實與認知的落差
在葉永鋕的事件中,我們看到了性別刻板印象的展現,認為男生就該陽剛,不應柔柔弱弱,但卻忽略了那是最真實的他。
我們相信葉永鋕絕不是社會中的唯一,因此我們透過製作性別刻板印象相關的網路問卷得知有高達35.8%的青少年都曾遭受性別刻板印象的對待,其中又以「被帶有性別刻板印象的言語稱呼」以及「和異性關係好而遭同性別者排擠」為大宗。普遍人認為發生此類現象的原因在於「社會性別的營造」所導致。
在問卷中顯示,性別刻板印象事件的發生無分男女,男生應該搬重物、女生應該做家事、男生制服是褲子而女生的卻是裙子諸如此類的事件仍在大眾的生活中不斷上演。在遭受到這些現象時也有許多不同的感受。大多數青少年感到憤怒,有一些感到不知所措及無所謂,也有4.1%的青少年感到羞愧。這顯示仍有少數的青少年認為自身遭受性別刻板印象對待是件慚愧之事。
性別刻板印象的表現相當多樣,有社會觀念所帶來的舊時思想,也有因跟他人的差異而導致言語、肢體以及關係等一系列霸凌行為。
數據顯示35.8%的青少年曾遭受性別刻板印象的對待,這表示也有至少三成二的青少年曾以性別刻板印象對待他人。而我們得知有39%的人曾目擊或參與過性別刻板印象的事件過程,,而我們得到的數據卻將近一比一,,但此類事件的發生通常是群體對上個人,這是否代表仍有許多的青少年未意識到自己可能也是加害者中的其中一員?而正在閱讀這篇文章的你,是否也曾經是性別刻板印象事件中的被害者甚至是受害者呢?
校園與社會的限制
雖然曾經遭受過性別刻板印象對待的人在我們的問卷中顯示並沒有超過半數,但其實有許多人有目擊有關性別刻板印象事件的經驗。
在性別刻板印象中,霸凌是最具體的的現象,但其實言語的要求也是相當常見的,像是「男兒有淚不輕彈」、「女生就應該要做家事」這些生活中常聽到的性別刻板印象舉例,而這些其實只是性別刻板印象的冰山一角,這些舊的思想已經無法概括整個性別刻板印象的現象了。在校園中,男女制服的選擇、座號、各科目小老師、甚至上課分組經常都會因為性別刻板印象有所限制和調整,這些都讓許多學生憤怒以及不知所措。
也有許多人反應,校園中的性別刻板印象非常多,像是男生經常被指定幫忙搬新學期的書籍,而女生的工作則是在教室幫忙發書,即使重量明顯是女生也可以負荷的,但搬重物的工作經常是落到男生的身上。或是許多老師認為男生適合讀理組而女生則適合讀文組,這種想法不僅過時也很有可能誤導部分同學對未來的規劃而放棄自己真正擅長的科目。
不只是學校內的性別刻板印象,社會中的諸多歧視現象常常會使行為或是聲音較為中性的人感到困擾,就跟葉永鋕的故事一樣,而這些事情的發生的原因很有可能是因為許多民眾缺乏對LGBTQ的認知,也有填表人指出有些家長仍然帶有性別刻板印象的想法,認為不同性別就要有該性別的性向,導致無法接受小孩性向為同性,認為那是一種病,甚至覺得LGBTQ這些群體的人不正常,這些對不同性向的人的歧視以及極端的對待方式是要被改善的,而這類型的問題也需要被民眾重視。
校園現實及被忽視的問題
半強迫地拉著細小的雙手,母親牽著小男孩和正在街訪的我們擦身而過
「為什麼男生不能留長髮?」
小男孩抬頭微帶怨氣地向母親抱怨著,但這段音訊在飛入母親的雙耳後卻毫無回訊,只替嚴厲的臉龐再添上一股寒氣。
在我們的街訪中,大多數願意接受採訪的成年人都知道性別刻版印象,並對其有一定的瞭解,但同時他們卻認為性別刻板印象是只存在老一輩的觀念中,在現今的校園裡情況已經減少許多甚至是消失。
這個認知和我們問卷調查得出的數據卻大相逕庭,原因或許是對校園環境不再熟悉,又或是世代之間的價值觀不同,導致了許多性別刻板印象已經將自己轉變成大人無法認出的樣子,繼續帶給學生許多影響。
多數受採訪的成年人所認為的性別刻版印象就是將事物給性別化,就跟我們提到過的例子類似,男生就選理組、女生就選文組等,但其中卻有一種類型從未被提起過,卻占了我們問卷調查的一半,也就是「和異性關係好而遭同性別者排擠」這個項目。
和異性之間的關係相處似乎沒有多少成年人認真關心過,大多數家長在教育兒女時都只著重在與同性別之間的互動,卻不願意談論關於與異性之間的要如何交友,或許是害怕提到接近未成年戀愛(早戀)等話題,導致大多數青少年在和異性相處上無法和同性一樣順利,最後甚至演變成因性別刻版印象引起的排擠、霸凌事件。
大環境中的漠視與改善
「只是鬧著玩而已,不用太在意啦」 成年人對相關教育的輕忽,大眾對相關事件的漠視,導致了在校園裡依然充斥著各種性別刻板印象。 性別刻板印象至今並未從校園中消失,老師、家長的偏見常會讓性別刻板印象更難消除。減少以性別分工的工作方式,減少對中性族群的嘲笑,減少對性別的既有特定定位以及認知,雖然感覺執行上並不困難,但這些也能使性別刻板印象有非常大的改善。
【高一亮孩:方顥程、周昀妍、胡凱涵、徐梓祐/專題報導】
「亮孩」是專欄作家,也是暢銷書作家,看看我們的「
暢銷好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