俐雅一頭俐落的短髮,手上還拿著一罐可樂,在講桌旁的窗邊大口的啜飲,「哇!很少看見講師喝可樂欸,感覺是個豪邁開朗的人呢!」這是我第一眼對於俐雅的印象。
(天啊!俐雅分享了我的文章,這裡她補充:「喝可樂是因為暈車有噁心感啦」
黃俐雅,人本南部辦公室的工作人員(她笑說簡稱「南(難)辦」)。
護理師背景,家中有個雙重障礙的兒子,從被診斷活不過1歲到現在已經三十歲。
來自屏東,有一塊地在養草,還收留了20幾隻流浪狗狗照顧。
現在是勞費亞樂團(請用台語念「老人」)的薩克斯風手。
俐雅:「開始前,我先講結論,第一個:人最後都會死,死之前,只要不是壞事,都可以去嘗試!然後要練習為自己撕標籤......」
這是我第一次聽講座,講師的開頭先講「結論」,很有趣!
俐雅講話很有人格魅力,故事不但平易近人還具有深刻的覺察力道,你會感受到她對生命有股幽默感,而那股幽默來自她經歷過生命的重量,卻能以輕鬆的眼光去看待和體驗生命裡的課題。
在聆聽的時候,這股幽默會化作一股很深的力量,慢慢的進入你的內在。
你會有好幾個瞬間被這樣的眼光觸動,心想著也許人生也沒這麼難,或是也許我也可以嘗試看看這樣的眼光與方法,讓自己好過一點。
因為太喜歡俐雅的分享了,因此,我想回顧一下這場講座裡,讓我深刻的三個小方法與小故事!
俐雅:「也許你不是數學不好,其實是數學邏輯太好!你想想,看到雞兔同籠的題目,小孩就會想說為什麼要把雞跟兔子關一起?雞不就會啄兔子嗎?兔子很可憐欸,如果我是孩子就會先思考這個問題。」
開場時,俐雅提到只要不是做壞事,她都願意去嘗試看看各種人生體驗。
有一次人本基金會找她擔任「數學想想」的主任,俐雅心想「我數學沒有很好欸,但反正數學主任又不是去考數學,就試試看好了!」本來打算要接下,但卡著一個擔心。
於是俐雅不好意思的跟對方說:「我是可以接,可是我......智力測驗只有70欸,這樣可以嗎?」
俐雅分享她小時候一直覺得自己很聰明,智力測驗結果出來時,想說60以上欸這個程度應該不錯吧,結果左顧右盼發現,欸?大家怎麼都100以上?我其實很笨嗎?
她笑說從那天之後,她變得比較客觀,願意多聽聽別人的意見。
而聽完俐雅的擔心,電話另一端的回應是大笑,對方說:「俐雅,那你知道我智力測驗幾分嗎?」俐雅心想對方是台大的欸,一定很高吧!
結果對方笑說:「我才30欸!當時我還以為這個結果是指我是第30名優異的哈哈哈哈,對少數思考不同的人來說,這個測驗可能不準,所以俐雅也許你也是某種天才喔!」
聽到台大智力結果是30時非常震驚,這則故事著實讓我很意外。
俐雅提到數學時,立刻說要先分享一個很好笑的故事,
然後一邊分享,一邊大笑。
而在這份笑聲中,我彷彿也鬆開了一點對自己定義的框架。
俐雅提到我們好像不太允許自己有負面情緒之外,我們好像也不太允許自己「快樂」?
這個提問,引發我的思考。
想起我也曾被一位老師說過:「你發現好像不太允許自己快樂,好像怕快樂過後會失去,所以反而讓自己一直進入悲劇的情境裡。」當時其實不太理解,只回說:「我有嗎?」到現在我也還是在問自己:「我有嗎?」
俐雅:「有時候我們都把人生目標訂太大了,很難做到就會產生挫敗,我們可以練習看看把目標切割,切到眼前的一小步,既然完成不了大夢想,那我完成小夢想啊!每步抵達時會比較能累積自信跟快樂。」
俐雅分享了她兒子有段時間常常會摔盤子,就像心智還很小的小孩,當看到物品的結構改變,碎掉時就會很開心,覺得很好玩,所以俐雅家裡的碗盤只好都是用不鏽鋼。
俐雅對於這件事有個夢想是兒子不要摔盤子,讓家裡可以使用美麗的陶瓷碗盤,但要實現實在很困難,於是她不斷把夢想切小。
切小到那至少「有一天的下午可以用瓷器跟好友喝一杯下午茶吧!」於是好不容易就找了一天下午,在一個小角落的桌子上完成了這個小夢想,這讓俐雅非常滿足!
此外,俐雅還分享另一個人本基金會案例的小故事。
有個家庭因為雙親問題(好像是入獄),只有三個孩子在生活,俐雅就每天開車買早餐給孩子們吃,並與他們建立信任關係。
有一次幫其中一個孩子輔導課業,孩子甚至邀請了朋友,於是俐雅跟他的朋友就在地點等他,卻遲遲未來,好不容易來了,卻傳來沈重的低氣壓。
他朋友先出聲:「你怎麼那麼慢啊!我跟俐雅等你很久了欸」
孩子就比出了1的手勢:「我被記了一支大過」
俐雅先關心他,並詢問發生了什麼事。
孩子穿自己的外套進校門,被教官攔下:「回去穿學校外套!」
孩子:「某答(台語:沒乾)」
教官:「蛤?怎麼可能!」
(原來孩子家漏水,所以外套才沒乾。)
孩子:「啊丟某答啊!(台語:啊就沒乾啊!)」
教官依然要他回去換再進校門,
孩子就罵了一句你娘。
因此以「忤逆師長」被記了大過。
俐雅知道那是孩子的口頭禪,但還是要想想辦法。
不過若要孩子不罵髒話,這個目標有點大、有點困難。
於是俐雅提出第一個方案:「這樣好了!你以後去找老師講話時,你就先發制人,先說老師不好意思,我講話可能比較粗魯,容易講出不好聽的話......」
還沒講完,孩子就比出叉叉:「又不是追女友,哪可能那樣講話!」
不行喔?那再切目標。
於是俐雅提出第二個方案:「那這樣,我給你人本的名片,我們在背後用寫的,寫說老師不好意思,我講話可能比較粗魯,容易講出不好聽的話......」
孩子再度比出叉叉:「又不是寫情書,做不到!」
這時,孩子的朋友提議:「那你換口頭禪啊!換ㄎ腰」
孩子馬上同意!
俐雅心想:「這有比較好嗎???」
但就先從這個小目標做到開始吧!
這兩個故事讓我一直放在心裡。
有一天當我在整理房間(大目標)一直拖延、不想動、覺得做不到時,
我就跟自己說:「那今天先整理這個書櫃的這一小格就好」(切小目標)
慢慢的幾天後,就整理好房間了!雖然可能不夠完美,但我很開心我做到!
「Remark」翻譯的話有很多意思,俐雅給的是「詮釋」。
這裡的小方法就是覺察的練習,想像有一張桌子,然後兩個立場的自己在對話。
如果自己做不到,也可以找朋友、專業人士來跟自己對話。
這裡俐雅分享了女兒跟父親的小故事。
女兒高二時,因為高一不認真,所以提出想休學進補習班好好研讀,再進高三的想法。
俐雅要她好好想想,並尊重她的決定。
結果有次女兒打來電話,告訴俐雅她正在搭乘客運去台北,要詢問阿姨的意見。
事發突然,俐雅只輕巧的回應抵達後要報平安。
但掛完電話的瞬間,滿滿的情緒與念頭就跑出來。
桌子的一方強烈的控訴:
「你怎麼可以這樣對我?我好委屈」
「平常我都很挺你,這給我一種背叛的感覺!」
「我親子講師欸,說出去能聽嗎......」
桌子的另一方提出新的觀點:「這件事有什麼高貴的地方呢?」
「我自己都沒搭過客運欸,我女兒其實挺厲害的」
「其實想想,她挺勇敢的,也很獨立,真的長大了呢」
「看來她對這個決定很認真的對待,還去台北找阿姨討論」
同樣,另一個小故事是關於俐雅的父親。
有次俐雅腳受傷,不方便到田地裡養草。
俐雅的父親就主動跑去幫忙,卻是把她辛苦養了一年多的草給弄壞了。
這時候桌子又擺出來了!
桌子的一方強烈的控訴:
「吼!老爸!你怎麼越幫越是幫倒忙」
「那是我辛苦養的草欸!」
「既然這樣就不要幫忙啦!」
桌子的另一方提出新的觀點:「這件事有什麼高貴的地方呢?」
「爸爸年紀都這麼大了,竟然還有體力幫我除草」
「為了女兒的地,爸爸願意為我做這樣的付出」
「草再養就有了,但爸爸的時間是遞減的」
俐雅提醒就讓所有的情緒跟念頭跑出來,不用壓抑。
像是有一次,俐雅帶兒子去廟裡面拜拜,
有位僧人看到兒子就說:「這個業障重啊!」
俐雅就在心裡回:「虧你是修行人!」
俐雅表示你就在心裡反駁啊,不要說出來就好!
這讓我意識到,在心裡為自己說話、反駁對方,是個重要的練習。
同時練習思考正反觀點,並「選擇」你對這件事的詮釋同等重要。
這都不是容易的事,需要反覆練習、覺察和內化。
俐雅:「察覺自己特質的一體兩面;學習栽培它的厲害,也練習限縮它的約制」
這些過程會帶領我們越來越認識自己,最後走向「成為自己」。
相關閱讀>>>
之前另一堂人本的講座主題〈人本兒童觀—重新看待小孩〉—淑美主任
我則是融合了電影《蒼鷺與少年》一起寫成影評,有興趣的話可以閱讀:
【後記】
其實講座讓我最深刻的故事不是上面那些,而是講座結束後......
人本的工作人員尚芳分享:「俐雅真的經歷很多事情,包含葉永鋕也是俐雅負責的。我印象最深的是,有次俐雅跟我們說她兒子一直到處亂尿尿,她要一直跪著擦地,真的要崩潰了!
然後俐雅就想說既然要當『跪婦』,那不如就真的來當「『貴婦』吧!」
於是俐雅就真的買了華麗的禮服,從樓梯上優雅的慢慢走下來,走到兒子旁邊,拉起裙擺轉了一圈說:『你看媽媽漂不漂亮?你又尿尿了!』接著就跪下來擦地,成為『跪(貴)婦』。」
這個故事真的是讓我相當震撼!到底誰能做到?
怎麼用如此幽默輕鬆的眼光和態度去面對各種痛苦的課題!
俐雅真的是個內心很強大的人!
但其實人本的每個老師都是,她們散發一股強大的生命力!
每次聽講座都會被深深震撼,她們眼裡有著對教育的熱忱跟對孩子的愛!
還有著對事物本質的洞見與獨特的眼光,
那樣的眼光很動人,那股能量很感染人,
總讓我心中湧出感動,身心變得輕盈。
這個月我參加了人本教育森林小學師培課,
俐雅的這場演講是這系列講座的最後一堂。
接下來則是去到森林小學進行「兩天一夜」的實體課。
這系列都讓人收穫滿滿,不僅經歷思想的層次之旅,也交流許多故事。
謝謝看到這裡的你,希望有觸動到你,讓你帶一個故事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