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兩類易感,一是生理感官的,像是光線、音量、溫度,一點改變就會敏銳感知;二是心理的,容易敏感他人或自身情緒變化。
就像是鼻子過敏一樣,感知變化後,身心會作出防衛反應,像我鼻子過敏就會鼻塞、打噴嚏。「防衛反應」是從自身調整起,如咳嗽或去加件外套口罩,而不是去改變天氣或環境。
心理反應也是同樣,HSP被情緒影響時,也容易認為是「都是自己問題」對自己作出防衛反應。結果一直預判對方、討好、焦慮、擔心做不好、身心症。
中島輝《我的高敏感使用說明書》作者在序即提到四種本質:我覺得很有效標
「深度處理」、「容易過度受到刺激」、「情緒反應大、深具同理心」、「察覺到輕微的刺激」
(底下是我整理的心得,再搭配書裡一些章節)
1.自我意識
要知道自己有HSP特質,是特質的神經迴路自動反應,不是自己很糟糕
是敏感,不是脆弱
而這些迴路是可訓練的
2.了解特質的特性
上述生理感官敏感、對情緒敏感,我們得理解「那是客觀的敏感」
要避免自己再添加「意義」
舉例:這半杯水是半滿還是半空?
客觀叫做:「它只是半杯水」
又舉例:P77的「2:6:2原則」,意思是群體裡兩成不喜歡你、六成無所謂,兩成喜歡你。把力氣放在喜歡你的人身上吧
3.訓練自己客觀看待的方法
(1)換位思考--不是我造成的
(2)課題分離--劃清最終是誰的責任
(3)書寫紀錄--共感總是跑在前,所以行動前更需自我紀錄,整理起來,增加面對情感的衝動
4.化為優勢--自我肯定
HSP換各角度想,是很願意替他人著想的人,是很受大家歡迎的(但還是要有界線,不然就被拖走了)
利用HSP的優勢做事,只要得到成就、被肯定,自信提升,那麼即使會賦予事件意義,也都會是正向的居多
兩者都被情緒牽動,自信/自卑+男/女性的反應也差不多
差別是:
1.ADHD不會深度處理(深入想、聯想,顧慮很多,不是只看當下)
2.一般狀態下,ADHD的根源為「自我中心」,會好奇、滿足自己、衝動
HSP則是根源在撫平被激發起的情緒,會顧慮多、被限制、疲於奔命又累
HSP是最近十年提出的發現,意在解釋一些模糊地帶。
過動的情緒表現是因為注意力不足(盛水的杓子太小)無法處理,HSP反過來,注意力夠,但是情緒被激發(水源源不絕)的太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