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看到毛骨悚然是正常的,因為這「不那麼純屬虛構」……
故事在博三研究生阿遠身上展開。
最照顧他,同時也是實驗室的大學姐語娟突然地在細胞室裡開一氧化碳自殺。她離開得無聲無息,留下來的人卻陷入兵荒馬亂。與此同時,《PubPeer》一個出版後同儕評論網站大量出現關於校長與其指導教授的學術造假爆料。
這是我看的時後情緒很複雜的一本書,扣除掉我不是很喜歡的男主角與女性間過分的糾葛,這點作者在採訪也說,他寫到一半發覺自己想寫的是愛情小說,但除此之外,這篇小說如同一把手術刀精準的切開整個體制中最不堪的一面。
《死了一個研究生》原名「不那麼純屬虛構」,期中內容讓分生、生醫、藥物相關領域捏一把冷汗,畢竟這一切太過真實。
包括從分子生物實驗的教授在這二十年,被迫從跑電泳和養細胞走向動物實驗並結合臨床藥物路徑;好的學術期刊投稿要留著與醫生應酬用,反而是做實驗的學生不能把名字放上去;完全不用心的 Photoshop 造假 Data 和無酬的期刊審查;做不出來導師想要的數據一定是學生的手法問題,不可能是導師想錯了。
老實講,在碩班畢業後,我還有一段時間會半夜想到未完成的實驗,驚醒後才意識到已經不關我的事了,這方面的遺毒,一直到我畢業兩年,還會有實驗室學弟妹問實驗設計和儲存樣品東西在哪裡。
台灣教育機構每年都撥經費給高教系統進行學術實驗開發,但是這些取得的經費必須在當年度用完,如果沒有使用完畢便會縮減到明後年的分配額,於是廠商跟實驗室之間產生了共生關係,即預開發票,將經費存入等到明後年有需要時再提用,這件事情不少教授授意學生進行,但自己本人絕對不出面,因此一個實驗室的大學長/姊相當重要,因為他們清楚所有資金存放處,也負責調配。
可悲的是,當教育部/經濟部開始面臨經費縮減時,這些沒有做預存動作的實驗室是最早收掉,當原本固定的經費沒有拿到,這些實驗室連爭取再一年緩過氣或拉其他贊助的機會都沒有,反而是有寄存這種不當操作和與醫院關係好的實驗室能存活下來。
此外教授就是實驗室的王,可以輕鬆決定生死,有沒有門路的學生生活差很多,像我就認識教授之女,從私立大學洗成四大,在老爸的共同研究對象實驗室受指導,每天開心到圖書館打工或參與社團活動,一般學生則往往欲仙欲死各種被羞辱。
《PubPeer》名面上是同儕自行審查機構,避免學術造假的弊端,最終也淪為既得利益者之間的打手,說穿了還是碰了他人的蛋糕。
曾有人問我說,從學術圈跳到整個公司中最藏汙納垢的單位(採購)會不會不習慣。要我說,學術圈早已不是單純只論研究的領域,反倒是將彼此利益攤在名面上講,更爽快直接。
且如同作者所說,關於採購技術面的欠缺,其實對於具備博班素養的人來說不是問題,因為習慣做論文研究的人,本來就不害怕遇到陌生題目和蒐集資料。
有不少具商業頭腦的教授,從十年前就開始搞專利和開設生技公司,對於學校規範的論文點數,則以最有效率完成最低目標即可,更多的研究數據則以專利形式保固起來,等待退休使用。
故事的最後,主角在夢中以前世今生的方式合理化他與幾位女性的關係,包括以前軍隊裡的花弟變成他今生的妹妹,與學姊作為公主與將軍/姊弟之間的還命,與小惠的終於修成正果,和拾回的孤女阿儀。
當然,這種方式可能會令許多讀者感到不滿,尤其對整個過程男二秒速退場,男女主一秒領證並沒有給出足夠的交代,將著些不合理性都歸咎於因果。
還有續租學姊的房間,躺在她的床上跟聞衣櫃中殘存體香的痴漢行為(怕豹
但是確實,有些時候我們在做選擇時,是無意識、由本能衝動驅動,邏輯理由是事後硬補上去,用於抵禦內疚感和保護自己免受批評。恰如學姊的情人和教授不承認學姊的死與他們有關係,都是自我合理化的過程。甚至連主角選擇小惠,也可能只下意識想撇清與學姊的男女之情,故選擇這個分隔多年、曖昧不明的大學同學。
1.手繪 Western Blot 討論串
https://www.facebook.com/story.php?story_fbid=10159874912748388&id=631953387&mibextid=WC7FNe
2.女性在學術圈被邊緣化的過往
DNA雙股螺旋之母——被遺忘的羅莎琳·富蘭克林(Rosalind Franklin)
3.以女代賑:社畜秩序的第一塊拼圖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WEeay11SSbE
4.學術造假,操控數據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twRmVjqqQ3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