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初逛書店看到某暢銷書裡一段話「有錢人開餐廳不會變胖」,心中有點不以為然,第一個念頭就是:難道作者認真做過抽樣調查歸納出這個結論嗎?如果只是順口一句而已,那也有點失之偏頗。
不過後來仔細想想,暢銷書排行榜常勝書籍永遠不缺「致富」和「生活」兩大熱門品項,這本書作者用了「有錢人就是因為做到了xxx,所以他們才能夠xxx」的句型博人眼球,既滿足了希望複製富人思考模式讀者的需求,也觸及喜歡閱讀生活勵志範例的讀者,因此看到「有錢人開餐廳不會變胖」這句話似乎就是順理成章的事情了。
平常我維持著一兩個月去好市多採購一次的習慣,多年下來我的最大心得就是:好市多是一個操練節制功夫的好地方。
面對滿坑滿谷的食品,麵包、糖果、餅乾、蛋糕、甜點、零食均以低價大包裝展示,選擇繁多令人眼花繚亂,我曾經禁不起誘惑買了一大包甜點,回家細讀食物成分標籤,發現熱量糖份含量超高,內心罪惡感油然而生,只好吃了一點之後就化整為零分贈親友,免得繼續吃完整包更加後悔。
我想起年輕時在美國讀書工作,一般美國人日常飲食習慣吃大份量食物,幾乎每種類型熱量都高,我經常跟著美國同學同事一起餐飲,當時喜歡吃冰淇淋、可樂還有薯片,而且都是沒有節制大口大口吃。
年紀稍長之後,我開始對食品成分比較注意,基本上不再碰對身體無益的食物。有一次我跟好友說,現在顧及飲食健康,很多年輕時經常吃的食物都不太敢再吃。
我的好友是美食達人,對於各種食物只要對胃口向來來者不拒,他調侃我這個不吃那個也不吃,平白損失了很多人生樂趣。
朋友這句戲言倒讓我重新思考,如果真的是自己喜歡的食物,就算它不宜常吃多吃,偶爾淺嚐幾口似乎並無不可,我為什麼不這麼做呢?但是如果開始這麼做了以後,我會不會慢慢走回以前常吃多吃的老路呢?
我想到了一個經典的「棉花糖實驗」,美國史丹福大學心理學家Walter Mischel博士及其團隊於上世紀1960到1970年代對600多名幼童做了一個心理學實驗,該實驗結論後來廣為流傳:
研究結果發現,只有30%的孩子能夠堅持等待15分鐘而不吃面前的棉花糖,後續研究顯示,這些能夠「延遲享樂」的孩子日後在學業成績表現比起大多數選擇「即時滿足」的孩子表現更為傑出。
近年來類似「棉花糖實驗」之類的新型研究發現,延遲享受所需要產生的自制力,其實也跟社會習俗、家庭經濟狀態及人際關係規範相關。
我開始對自己展開一個改良版的「薯片實驗」,過去一段時間以來效果看來還算不錯,覺得是一種可以廣泛應用在生活各方面的好方法。
我曾經是薯片忠實愛好者,20多歲的時候我經常一邊看電視一邊吃薯片,沒有多久整包薯片就進了肚子。
後來我自知多吃薯片無益身體健康,多年來靠著意志力完全不碰薯片,在商場經過薯片區逼自己視若無睹,這樣的過程想起來有點自虐,不過久而久之我甚至不記得我曾經那麼喜歡薯片了。
我現在為了增加生活小樂趣,有時會放鬆一下自我管制,購買內含許多小包裝的大包薯片回家。當我完成某項目標之後,允許自己打開一小包薯片分幾天享用做為自我獎賞,然後相隔一兩週之後,當我完成另一項目標,才會考慮打開另一小包薯片獎勵自己。
平常在家看到那一大包薯片,我就把它當成一間上鎖的房間,就像棉花糖實驗30%單獨面對那顆糖的孩子一樣,絕對不去打開那包薯片。
回想多年來我對薯片的心態經歷了三個階段:從學生時期完全缺乏節制想吃多少就吃多少,到後來略帶痛苦強迫自己靠著意志力不碰薯片,再到現在我會享用限時限量的薯片當成增進生活樂趣的自我獎賞。
想一想這三個階段的感受,其實我最滿意現階段的自己。
從我的「薯片實驗」再仔細思考暢銷書那句話「有錢人開餐廳不會變胖」,我覺得更為精準的說法應該是:
有些人意志力堅定,他們可以一直維持高強度的自制力,做任何事都可以按照既定目標前進,如果你屬於這群人中的一員,恭喜你,我非常佩服你的毅力。
如果你和我一樣,我們的意志力或許強度不同,不過一直堅持靠著意志力做事會覺得有點累,建議你嘗試像我一樣找出專屬於你的「薯片實驗」,看看有沒有辦法在生活中找到延遲享樂和自我節制的平衡點。
這篇文章發布之後,我就可以打開一小包薯片好好享受一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