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自利利他的大心菩薩。二、上供下化的分身菩薩。
三、平等遍供的普賢菩薩。四、慈悲堅固的勇猛菩薩。
第二種觀菩薩莊嚴是:「一念一時遍至佛會利益群生莊嚴」。前面第一種著重在供養,供養是修福;第二種則著重修慧,「遍至佛會」就是到諸佛如來道場聽經聞法,這就是修慧,福慧雙修。修行不外乎兩大綱領,修福、修慧。換句話說,我們就修這兩種,福慧圓滿,就成佛了。我們在這個世界要福慧圓滿,得修學三大阿僧祇劫,到西方世界沒幾天就圓滿了。為什麼圓滿?因為那裡的緣太好了,念念都能供養諸佛,念念都能聽佛說法,福慧同時成就,不可思議。
《往生論》上說:「彼應化身,一切時,不前不後,一心一念,放大光明,悉能遍至十方世界,教化眾生。種種方便,修行所作,滅除一切眾生苦故」。這是說西方世界這些諸大菩薩神通廣大,能在一念遍至十方一切剎土,到那裡去聽經聞法、教化眾生。
「彼應化身」,經上告訴我們,生到西方極樂世界,果報殊勝不可思議。縱然是凡聖同居土下下品往生,到達西方世界,統統都是阿惟越致菩薩。一下就得到八地菩薩的受用、神通、道力,這不是自己修得的,是阿彌陀佛本願威神的加持。
「一切時,不前不後,一心一念」,這比前面的意思更深一層,第一種菩薩莊嚴裡只說極樂世界的菩薩身沒有動搖,在講堂聽經聞法,有能力分身,應一切眾生之感,能以無量無邊的分身去應。這裡進一步說,無論什麼時候,無論什麼處所,一心一念,空間沒有了,時間沒有了,感應道交就在當下。
《往生論註》上說:「若不一時,則是往來,若有往來,則非不動」。西方世界的菩薩分身、化身,盡虛空遍法界,哪裡都能去,是同時達到的。所以《阿彌陀經》上講:「供養他方十萬億佛」,是一時達到的,同時達到的,沒有往來。如果做這些事不是一時,就在時間上有先後的過程;而先在這裡,後在那裡,就是往來;而有往來,就是動。不動才能遍十方,動就不能遍十方了。
在第一種觀菩薩莊嚴時有說到:「身不動搖,而遍十方」,這是還有時間的前後,也就是身不動搖而周遍到達十方,是經過一段時間而完成的。而這裡說的是沒有時間的前後,是一時而遍至十方。這是兩者的差別。
「放大光明,悉能遍至十方世界,教化眾生」,菩薩的應化身到十方世界去教化有緣的眾生。
「種種方便,修行所作,滅除一切眾生苦故」,這就是幫助一切眾生離苦得樂。一生到西方極樂世界下下品往生,也都會以這個佛的身分來教化眾生,真不可思議。
《往生論》偈言:「無垢莊嚴光,一念及一時,普照諸佛會,利益諸群生」。
「無垢莊嚴光」,「無垢」是清淨,「莊嚴」是美好,「光」是指心光,表智慧。佛菩薩的身行言教就是光,如果懂得學習,迷惑、污染自然就沒有了,自性莊嚴的智慧光明就能顯露出來。
「一念及一時」,極樂世界的諸佛菩薩是法性身,他不是我們這個肉體,他沒有體積,不佔空間,理事無礙,事事無礙。所以能同時異處現無量無邊身,去十方世界供養如來、聽經聞法,遍至十方世界教化眾生,這些都在一念一時之間完成。因此極樂世界的菩薩一天所學習的,我們十個大劫都學不完,他一天就能圓滿。有能力分身,有能力一念一時周遍法界,真不可思議!
「普照諸佛會」,「諸佛會」是十方一切諸佛如來的法會,也就是諸佛如來教學的講堂。普至十方世界,到諸佛如來道場聽經聞法;並且行為人師、學為世範,教化眾生,破除眾生痴闇。上供諸佛,下度眾生,唯有到達西方極樂世界,我們才有這樣殊勝的能力。
「利益諸群生」,「群生」是指有緣眾生。什麼是有緣?曾經聽到這一句阿彌陀佛,阿賴耶識裡有阿彌陀佛的種子,就叫有緣。有緣眾生太多了,雖有緣,緣不成熟。什麼是緣不成熟?沒有放下妄想分別執著,就是緣不成熟。不成熟的要照顧他,要幫助他成長,什麼時候成熟了,什麼時候就能往生。所以只要與極樂菩薩有緣的人,沒有一個不得度。這個緣太殊勝了,任何法門都比不上,我們一定要珍惜。
《往生論註》上說到,佛是何因緣起此莊嚴?佛在因地時見如來眷屬,就是佛的學生,想供養他方無量諸佛,或是想教化無量眾生時,只有先從這邊隱沒,再出現在那邊,不能一念一時放光普照,周遍的在十方世界裡教化眾生,這是很苦惱的一樁事情。
所以法藏菩薩發了這個願,「願我佛土諸大菩薩,於一念時頃,遍至十方,作種種佛事」,這個願兌現了。所以十方眾生一生到西方極樂世界,就得到阿彌陀佛這一願力加持,立刻就有能力分身到十方無量無邊諸佛剎土,做種種利益眾生的佛事,是分身去的、化身去的,分身千百億,到達西方極樂世界就有這個能力了。
>> 續下一頁 : 極樂世界的二十九種莊嚴 : (三) 平等遍供的普賢菩薩
佛號梵唄: 一向專念 阿彌陀佛 求生淨土
相關:
. 念佛的十種功德利益
. 二河白道 —善導大師對往生人之喻示
. 往生品位: 九品蓮花圖說,上品往生,中品往生,下品往生
.《淨土或問》 —蕅益大師
.《示念佛法門》 —蕅益大師
.《念佛三昧寶王論》 —飛錫法師
.《寶王三昧念佛直指》—妙叶禪師
.《普勸念佛文》及其釋義 —蓮池大師
.《七筆勾》 —蓮池大師
>> 回主頁: 淨土法門經論必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