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我知道的,你還可以愛──韓粉父母無助會之後,我們要怎樣的世代溝通?

更新於 2020/01/16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2018年開始的韓粉熱潮,影響了全台灣的政治,乃至家庭。Source: VOA 記者許寧
選舉過後,臉書上的粉絲專頁「韓粉父母無助會」裡,有許多20-30歲的年輕人匿名投稿,說出他們正面臨的親子衝突。父母作為韓國瑜支持者,他們自己不是。
他們的處境細節雖然不同,但都面臨極類似的困境:在韓國瑜敗選後,他們的父母用極為破壞親子關係的方式,對這些子女宣洩了他們的憤怒。
  • 「韓粉父母無助會」投稿專區

面對上一個世代,你不必

我的主要工作之一,是在親密關係工作坊裡向有意改善親密關係的人,提供一些理解的理論基礎,以及一些具體的面對方式。在我的工作對象身上,親密關係大致有親子關係、伴侶關係、原生家庭關係這幾種。大多時候,我的當事人們雖然覺得辛苦,仍然還是有意願去面對。
然而,還是有那麼一次,有個當事人問我:「我一定要回頭去改善我跟父母的關係嗎?」
我近乎直覺地回答:「不,你不用。」
他聽到我這麼說,似乎有點鬆了一口氣。
現在回想起來,我多少有將自己對原生家庭的感受,投射到他所提出的問題身上。
誰可以要求我去和解呢?

沒有人。
我想到白色恐怖的受難者及遺族、被性侵害的倖存者,以及在這次選舉裡努力對抗亡國感不去支持民進黨的南鐵東移案運動者。在這些巨大的迫害與傷痛面前,我有什麼資格要求他去和解?
而親子關係裡的傷痛與迫害,要有多巨大,就可以有多巨大。
所以說,如果你剛好正在這種情況裡,而網路上雖然也流傳了這樣的文章,給了充分的分析與建議,讓你更有方法去面對正值挫敗的父母,可是如果你不想要,或者只是還沒準備好,那就先不要管它。
你不必,在你的傷痛之前,沒有人可以要求你。

面對下一個世代,你可以

假若你是在這樣的環境中長大,我想你應該知道,你也許並不太懂得愛。
在上一個世代的親子關係裡,權利與權力總是混為一談,愛與控制總是連成一氣。
當你忍不住頂嘴,父母生氣氣大喊「我是你父母,你沒有ㄑㄩㄢˊㄌㄧˋ這樣跟我說話!」時,他在說的是權利,還是權力?
當你開始下一個決定,而他堅持你要照他的做,他說「我是你的父母,你就照我的做,我難道會害你嗎?」的時候,他在表現的是愛,還是控制?
總是混在一起。
如果你有個小孩,或者你將要或想要有個小孩,而你來自一個權利與權力不分、愛與控制不辨的家庭,你或許不想要或還沒準備要回頭去清理你跟原生家庭的關係,但你也許可以好好面對你跟孩子的關係。
呃本文沒有針對Paul Teutul Sr.的意思(大家知道他是這個meme裡的老爸吧?)

權利與權力

簡單地說,權力是在比誰的力量大,權利是在說人有做什麼的自由。
當你三歲的時候,你的父母說「你沒有ㄑㄩㄢˊㄌㄧˋ佈置你的房間,這是我賺錢買的,等你自己賺錢,你愛怎麼佈置都可以」。於是有一天你長大,你有了工作、有了錢、有了行動能力,你有了權力,你就真的離開那個父母買的、你沒有ㄑㄩㄢˊㄌㄧˋ佈置的房間,走進那個你有ㄑㄩㄢˊㄌㄧˋ佈置的房間。
當你成為父母,這是不是你要的結果?假如你複製了那句「你沒有ㄑㄩㄢˊㄌㄧˋ佈置你的房間」,你心中想的是權利,還是權力?
你希望你的孩子在你們的關係裡、在你們的家裡,對人的平等、對人的自由,有怎麼樣的理解?你又希望孩子怎麼理解你跟孩子之間的權力差距,以及人與人之間的權力差距?
假如你想要知道你自身有多麼權力/權利不分,我有一個作業可以讓你練習。你可以設計一個表格,統計你跟小孩之間的權力差距。當你們發生一件意見不合的事,像是要不要刷牙、要不要吃糖、要不要洗澡。假如最後是聽你的,那就記你一次;假如最後是聽小孩的,那就記小孩一次。
有一個重點是,這個統計並不關心過程,而只關心結果。無論經過了什麼樣的「協商」或「說理」的過程,我們只統計結果。
有一次我在一間小吃店遇到一對親子。大人問小孩:「要吃飯還是吃麵?」小孩說:「吃麵。」大人說:「不是中午才吃過麵?」小孩:「…..吃飯。」
像是上面這種親子關係,協商跟說理都是「走個民主程序」,而許多大人其實並沒有意識到自己其實沒有真的讓小孩選擇,反而以為自己是個很民主的父母了。
根據我不負責任的經驗,假若統計的結果有30%是聽孩子的,孩子大概覺得自己活得很自由了。不過,假如可能的話,這個統計委託第三方(比方說公正客觀的伴侶)來做,恐怕比較有可信度。

愛與控制

當你的孩子不刷牙的時候,你也許會很擔心他蛀牙。
有些父母會在工作坊裡說「他如果不刷就算了,反正也不是我的牙齒。」這種意氣用事的話。我其實都很想跟他對賭,看他是不是真的可以算了。
為什麼父母會在意小孩的牙齒有沒有蛀牙,卻不在乎我的牙齒有沒有蛀牙呢?其中一個原因,當然就是因為愛。
雖然我們有時想這樣表現我們的愛。(Source: 港漫《末日戰狼》
因為愛的關係,小孩的牙齒跟親職作家的牙齒有根本上的不同,顯得特別重要。在這種時候,假裝沒有這種特殊情分對誰都沒好處。
除此之外,有些父母會說:「明明是他自己的牙齒,他為什麼不自己負責去刷?我為什麼要幫他承擔?」
這也是賭氣的話。小孩不刷的話,父母會承擔到什麼?也許多少有診療費的緣故,但真正讓你掛心的,恐怕還是小孩之後的辛苦,甚至外貌的美觀吧。這也是因為愛的緣故。
明明是因為愛,才希望孩子的牙齒被好好照顧,為什麼不能好好說呢?「我希望你的牙齒被好好照顧,我可以怎麼幫忙?」
之所以如此,恐怕也有一些對原生家庭的投射。「原生家庭沒有這樣為我承擔,我為什麼要為我的小孩承擔?」像這樣把自己的幼稚全部都拿出來,跟小孩的幼稚拚一下。
但只要我們記得對小孩的愛,就會願意再努力想想辦法。

我知道的,你可以

沒有被好好愛過的你,不知道可以怎麼好好愛人。我知道的,我知道。
但身為一個教育者,我也知道,在你跟孩子一起長大的過程裡,你可以重新長大一次。
這一次,你可以愛小孩,也愛自己,還可以享受你們對彼此的愛。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660會員
121內容數
我和朋友共同分享、推動「合作式教育」的概念,試著建立由父母、小孩與教育者共同合作、建構的教育場域。在這個寫作計畫中,我想要寫下我在教育現場的記錄及相關問題的思考,希望能讓讀者和我一樣,在繁雜的教育/教養現場得到些微的救贖,且保有討論和省思的空間。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盧駿逸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為什麼有些孩子被強力規定的時候可以有很好的「表現」,但在沒有強力規定的時空裡,卻像一攤爛泥或總是做出相反的事情?這並不見得是因為那個小孩需要被規定,反而可能是因為「過多的規定」,讓他失去下決定的經驗,而在日後無法面對複雜的、需要頻繁下決定的世界。
最近的民主家庭教育工作坊裡,我們聊到「伴侶的關係怎麼維護」。我先跟參與的成員們說明這篇文章裡所提到的、我對他們狀態的推測,確認他們同意我的推測之後,我建議他們把小孩送去托育,兩人就可以去約會。但媽媽的表情看來不太能接受。
對於我們家小孩的學習計畫,終極的大目標是小孩國中之後就可以放生他。作為放生的進度之一,我們決定從下個學年開始,不再幫他撰寫自學成果報告書跟自學申請書,假如他還是想要申請在家自學,他就得有繳交報告的相關能力,其中最基礎的必要能力,就是打字。
「利誘小孩」是不時引起討論的教養手段,最近一個小小的事件,就引起「利誘是負面的嗎?」等問題的討論與反省。讓我們先放下做父母的焦慮,當是一個好奇寶寶,來想想這些事情。
我問他怎麼回事,為什麼大家都要圍攻他。他沮喪地說:「我不知道為什麼。」回過神來,已經是這樣了。往後在面對霸凌──或者我們更清楚地定義,當我在面對「孩子們結成群體攻擊一個對象」這類事件時,我發現被攻擊者時常有跟A一樣的感覺。
我們是不是可以用各種設計,讓小孩投入數學、英文、樂器,或者任何一種小孩不想投入的練習呢?我覺得很難。原因是,我認為人們對數學等的厭惡乃至恐懼症,正是教學者應用這些技巧而失敗的結果,讓小孩一直接觸「爛的學習劇本」。
為什麼有些孩子被強力規定的時候可以有很好的「表現」,但在沒有強力規定的時空裡,卻像一攤爛泥或總是做出相反的事情?這並不見得是因為那個小孩需要被規定,反而可能是因為「過多的規定」,讓他失去下決定的經驗,而在日後無法面對複雜的、需要頻繁下決定的世界。
最近的民主家庭教育工作坊裡,我們聊到「伴侶的關係怎麼維護」。我先跟參與的成員們說明這篇文章裡所提到的、我對他們狀態的推測,確認他們同意我的推測之後,我建議他們把小孩送去托育,兩人就可以去約會。但媽媽的表情看來不太能接受。
對於我們家小孩的學習計畫,終極的大目標是小孩國中之後就可以放生他。作為放生的進度之一,我們決定從下個學年開始,不再幫他撰寫自學成果報告書跟自學申請書,假如他還是想要申請在家自學,他就得有繳交報告的相關能力,其中最基礎的必要能力,就是打字。
「利誘小孩」是不時引起討論的教養手段,最近一個小小的事件,就引起「利誘是負面的嗎?」等問題的討論與反省。讓我們先放下做父母的焦慮,當是一個好奇寶寶,來想想這些事情。
我問他怎麼回事,為什麼大家都要圍攻他。他沮喪地說:「我不知道為什麼。」回過神來,已經是這樣了。往後在面對霸凌──或者我們更清楚地定義,當我在面對「孩子們結成群體攻擊一個對象」這類事件時,我發現被攻擊者時常有跟A一樣的感覺。
我們是不是可以用各種設計,讓小孩投入數學、英文、樂器,或者任何一種小孩不想投入的練習呢?我覺得很難。原因是,我認為人們對數學等的厭惡乃至恐懼症,正是教學者應用這些技巧而失敗的結果,讓小孩一直接觸「爛的學習劇本」。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徵的就是你 🫵 超ㄅㄧㄤˋ 獎品搭配超瞎趴的四大主題,等你踹共啦!還有機會獲得經典的「偉士牌樂高」喔!馬上來參加本次的活動吧!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由於看見,不管日本、台灣、韓國,與我們相近的國家,社會都充斥著類似的問題,好像可以是個時機討論了 關於『啃老』的轉型正義? 現況 在現代,我們不斷地看到,長輩結邦拉派抱怨孩子啃老,的同時,孩子要獨立出戶必須“自己付出”龐大代價 到,開始有“繼任世代”(孩子繼承父母錢財房產變得理所當然?
Thumbnail
父母的不易從來是他們自己的選擇,而非你出世的過失。
Thumbnail
近期,家裡發生了一些小事 親戚小孩的父親打電話向小孩借錢。 我又傻眼又憤怒,我向家人講了我的生氣和價值觀 大人就該有大人的樣子,我這樣說。 再怎樣沒錢,都應該自己好好想辦法,向外求救 而不是找上自己的小孩,尤其,孩子還沒有出社會,還在就學中   媽媽不同意我的觀點 她認為,父母沒錢了
Thumbnail
親情是我們在不和階的成長環境中極力想擺脫的束縛,卻也是永遠無法掙脫的枷鎖。父母有他們的成長歷程,在他們成長的環境裡感受及學習何謂「愛」。再以他們認為「正確」的方式給予。 也許並不符合我們的需求和期待,卻也是他們僅有及學習到的「愛的方式」。 長大後我們建立自己的家庭,進入親密關係中。如果沒有重新檢
Thumbnail
許多青年人與其父母的關係常常充滿挑戰,即使已經成年,但與父母的交流仍易不歡而散。 與 CK 一起討論,夾在新舊世代中間的現代青年人該如何改變,面對上一輩並教養下一代。
我覺得親子之間的相處,很容易讓人有上下級的分別,也許父母或長輩沒有這麼想,但是他們的教育跟他們的經驗感受,造就他們習慣這樣對晚輩或下一代。 我覺得兩邊都沒有錯,是習慣跟環境的不同,造成了真的有代溝,只是很不喜歡某些長輩不經意出口的話,讓人有種在造成世代對立的感覺。 每次都說現在的年輕人怎樣怎樣,
Thumbnail
父母不應以子女是否主動關心自己來衡量自己的成功與失敗。在面對成年子女的問題時,父母應保持適當距離,給予愛和支持。隨著科技的進步,後親職時期的挑戰是和成年子女保持適當距離,並重新為自己的人生做規劃。
親子衝突,已經歷經了4年 我家孩兒的青春(叛逆)期,戰線也拉太長了 愛妳,不代表要順著妳,;要求妳,是希望妳往好的方向走 我努力了,但結果不如預期,未來,妳就纂著老媽曾經的碎念往前走吧 我要試著放下,我也有我剩下的人生要過呢
Thumbnail
家人二字並沒有帶給父母莫大的權利,在把人傷的體無完膚之後,還要求小孩無怨無悔的愛著自己。
一直認為我父母是為了結婚生子而結婚,沒有感情基礎、沒有共識和信任,婚後也不願意去經營和溝通,我爸甚至將外遇行為視為理所當然,父母常為了錢的事情不快,不太吵架都是冷戰居多。 在學生時期經濟仰賴父母的我,一直很怕會被我爸拋棄,但除此之外,我爸對我們很好,對家裡經濟依舊付出,表面上是個外人都說好的丈
Thumbnail
徵的就是你 🫵 超ㄅㄧㄤˋ 獎品搭配超瞎趴的四大主題,等你踹共啦!還有機會獲得經典的「偉士牌樂高」喔!馬上來參加本次的活動吧!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由於看見,不管日本、台灣、韓國,與我們相近的國家,社會都充斥著類似的問題,好像可以是個時機討論了 關於『啃老』的轉型正義? 現況 在現代,我們不斷地看到,長輩結邦拉派抱怨孩子啃老,的同時,孩子要獨立出戶必須“自己付出”龐大代價 到,開始有“繼任世代”(孩子繼承父母錢財房產變得理所當然?
Thumbnail
父母的不易從來是他們自己的選擇,而非你出世的過失。
Thumbnail
近期,家裡發生了一些小事 親戚小孩的父親打電話向小孩借錢。 我又傻眼又憤怒,我向家人講了我的生氣和價值觀 大人就該有大人的樣子,我這樣說。 再怎樣沒錢,都應該自己好好想辦法,向外求救 而不是找上自己的小孩,尤其,孩子還沒有出社會,還在就學中   媽媽不同意我的觀點 她認為,父母沒錢了
Thumbnail
親情是我們在不和階的成長環境中極力想擺脫的束縛,卻也是永遠無法掙脫的枷鎖。父母有他們的成長歷程,在他們成長的環境裡感受及學習何謂「愛」。再以他們認為「正確」的方式給予。 也許並不符合我們的需求和期待,卻也是他們僅有及學習到的「愛的方式」。 長大後我們建立自己的家庭,進入親密關係中。如果沒有重新檢
Thumbnail
許多青年人與其父母的關係常常充滿挑戰,即使已經成年,但與父母的交流仍易不歡而散。 與 CK 一起討論,夾在新舊世代中間的現代青年人該如何改變,面對上一輩並教養下一代。
我覺得親子之間的相處,很容易讓人有上下級的分別,也許父母或長輩沒有這麼想,但是他們的教育跟他們的經驗感受,造就他們習慣這樣對晚輩或下一代。 我覺得兩邊都沒有錯,是習慣跟環境的不同,造成了真的有代溝,只是很不喜歡某些長輩不經意出口的話,讓人有種在造成世代對立的感覺。 每次都說現在的年輕人怎樣怎樣,
Thumbnail
父母不應以子女是否主動關心自己來衡量自己的成功與失敗。在面對成年子女的問題時,父母應保持適當距離,給予愛和支持。隨著科技的進步,後親職時期的挑戰是和成年子女保持適當距離,並重新為自己的人生做規劃。
親子衝突,已經歷經了4年 我家孩兒的青春(叛逆)期,戰線也拉太長了 愛妳,不代表要順著妳,;要求妳,是希望妳往好的方向走 我努力了,但結果不如預期,未來,妳就纂著老媽曾經的碎念往前走吧 我要試著放下,我也有我剩下的人生要過呢
Thumbnail
家人二字並沒有帶給父母莫大的權利,在把人傷的體無完膚之後,還要求小孩無怨無悔的愛著自己。
一直認為我父母是為了結婚生子而結婚,沒有感情基礎、沒有共識和信任,婚後也不願意去經營和溝通,我爸甚至將外遇行為視為理所當然,父母常為了錢的事情不快,不太吵架都是冷戰居多。 在學生時期經濟仰賴父母的我,一直很怕會被我爸拋棄,但除此之外,我爸對我們很好,對家裡經濟依舊付出,表面上是個外人都說好的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