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小孩學字】小孩順著情緒走,那我呢?

更新於 2019/07/02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前幾篇文章寫了小孩想上課與不想上課的狀況,這篇來寫一下我的狀況。
為什麼要特別寫「我的狀況」?因為我發現,小孩有不想上課的時候,我也有覺得上不下去的時候。但畢竟我不是小孩啊,所以我想把自己的狀態理一理。
儘管已經知道,小孩會因為各種原因,想上課或不想上課。但是,看著小孩在課堂上跑走,或下了課不想回來上課,因為玩得很開心,然後大人必須不斷說著「上課時間到囉!」儘管沒有強迫,但心裡知道小孩其實想繼續玩──心裡有一種很衝突的感覺。
那種衝突是,我們好像在拜託小孩上課。可是小孩才是學習的主體,我們為什麼要拜託小孩上課?
今天,看著跟課的家長們,費盡心思的call小孩回來上課,但才剛回到桌子邊,小孩又跑走了。我突然有一種情緒,那麼不想上課,那就不要上課好了。上課時間大概還剩下13分鐘(我當時看了時間),我開始收拾東西;我說,我要走了。
小孩其實沒有什麼反應,反而是大人好像有點緊張。「廖瞇要走了耶!」大人說。「喔,好,掰掰。」小孩說。
當下的心情超矛盾,我覺得自己很白痴。我的情緒往心裡去,小孩卻一點感覺也沒有,小孩根本不知道我的感受,或是不在意。我覺得生出情緒的我好像笨蛋,跟小孩生氣,一點用也沒有。
而且其實我根本沒有生氣的理由。
反而是大人來關心我:「是因為他們回來又跑掉,回來又跑掉,所以……」後面我沒聽清楚。但聽起來是,她想知道我怎麼了。
我也想知道自己怎麼了。
說生氣不精準,應該是挫折。挫折是什麼,措折是遇到困難了,但當下不知道該怎麼辦。那困難是什麼?小孩不想上課,但我希望小孩上課。
小孩「不想上課」,不是不想學習。學習這種事情是自然的,只要他們進入文字遊戲中,他們很自然的就開始學。或是,就算不是在課堂上,他們也很自然的一直在「學習」。「不想上課」也不是「完全不想上課」,他們有時候想,有時候不想,開心的時候想,不開心的時候不想;覺得好玩的時候想,跟同學吵架的時候不想。
所以小孩「不想上課」很自然,他們只是順著自己的情緒走。可是,順著情緒走的結果,就是上課的時間變得很少。上課時間變得很少,老實說小孩是不在意的,但大人在意。
我說,我花了一個小時騎車來,又花一個小時騎車回去(其實沒那麼久,我說得誇張了),來這裡上兩個小時的課,中間卻休息了快一個小時,只上到一個小時的課。我想說的是,我花好多時間來準備。但我說完後想,這關小孩什麼事?又不是他們拜託我來上課的。
我們為什麼希望小孩上課?今天騎車回家時,我一邊騎一邊想。
我在想,因為我們希望小孩「多學一點」,所以安排了課程。但「課程」這種形式,真的適合小孩嗎?我說的是四到六歲的小孩。
今天的後來,在我說我要走了之後,突然意識到自己這樣的行為像個笨蛋。我站在門邊,情緒一邊起伏,一邊看著小孩玩得很開心。我想,有很多事情我還想不通,還不知道該怎麼辦,但我可能需要先跟小孩說說話。
我說,我有話想跟你們講耶!然後,在我說我自己的感覺之前,我先問小孩,你們對上課的感覺是什麼?
小煦說,我有時候想上課,有時候不想。我的好朋友不想上課的時候,我就不想上。因為我怕她會不想跟我玩。
小尋說,我覺得你們還是太快了。還有,為什麼小茶可以在旁邊做自己的事?不用上課?
小茶說,我想上課,但同時想做其他的事。
波波說,我喜歡快一點。
今天聽他們講,我突然有一種跟以前不太一樣的想法,我不確定我的想法對不對(可能也沒有所謂的對錯)。但我先講出來,想想看──
上課這種事情,要嘛就是完全不要上課,我的意思是完全沒有「課程」這種東西──我說的不只是內容,還包括時間地點,所有的學習都是在生活裡的自然發生。但是,如果大人「做不到」,或是因為許多現實考量等綜合因素,選擇了「課程」這種形式,可能就要跟小孩討論出一套「課程得以進行」的方式。
應該是這麼說,既然選擇了課程的形式,卻用非常隨興和隨機的方式,「等待」小孩上課,我覺得非常耗能;那對小孩來說呢?老實說我不曉得對小孩到底是怎樣,但我猜小孩之間因為情緒的交互作用,會影響他們上課的意願。
不過我可以感受到,小孩一旦進入課程,學習就在發生,所以「課程要如何得以繼續進行」,似乎是個思考的方向。但這個進入與進行又不能強迫,所以我在想,是不是有可能討論出一種,減低他們可能因為情緒而跑掉的方法?
我問小煦,那上課兩個小時,你想休息多久?小煦說,休息半個小時。我說那是一次半個小時嗎?還是兩次共半個小時?小煦說,如果可以的話,其實她想要休息更久。
我問小尋,我們下次來討論一種看看大家有沒有可能不要那麼快的方式?小尋說沒辦法啦!我已經講很多次了。我說,下次再來討論一次看看啦。
下次上課有沒有可能討論出個什麼方法或規則來?我不知道。但對我自己來說,我可能要提醒自己一點──課程是大人安排的,我就必須要意識到,我就是得跟小孩這樣來來回回──不要再有「你們不想上就不要上」的想法了。大人安排了課程,而小孩還處於玩最大的年齡,小孩已經很配合我們了。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472會員
140內容數
我想知道當我跟小孩說「不想寫可以不要寫」,對他們到底會產生什麼影響?小孩會不會真的就都不寫了;還是,因為寫作這件事的權力回到自己手中,小孩反而因此可能愛上寫作?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廖瞇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四到六歲文字課的那群小孩,他們明白什麼是自主學習嗎?這很難說。但我們嘗試建立一個環境,能讓他們真實表達自己的心情──而在我與學生互動的過程中,也發現到自主學習的可能。
我發現,小孩彼此之間會有拉力與推力,想上課的氣場會影響不想上課的小孩,不想上課的氣場也會影響原本想要上課的小孩。有時想上課的氣場足夠時,全部的小孩會一起被拉往那個想上課的方向去;不想上課的氣場比較大時,也會發生一面倒的狀況。
我想著想著,想到後來我發現焦慮的來源是因為教學效果,困難的來源是因為這樣很難安排課程內容──顧到這三個小孩,可能顧不到另外三個;反過來照顧另外三個,本來的三個可能顧不到。所以,如果上課的目的是「教學效果」,那麼把個性將近步調相近能力類同的小孩,擺在一起學習是最好的囉?但是,這是共學的精神嗎?
我發現對這群小孩來說,能夠「認得字」比知道字的故事更有吸引力,也更有用;想要認字的小孩,很想要知道自己關心的字長什麼樣子,怎麼寫。那麼,要怎麼設計認字的活動?要從哪些字開始呢?我想,或許我可以試試「找字」的遊戲。
朋友請我帶臺東暖暖蛇共學團的文字課時,我幾乎沒有太多猶豫。小孩究竟是怎麼學會寫字的?要怎麼讓小孩學會寫字?這對我來說都是謎,尤其是共學團那些4-6歲的孩子,幾乎沒上過學,所以我正好可以「見證」人是怎麼學會寫字的!
早上10點到12點,是小孩的煮食課。老斌是臨時的代課老師。小賊說,就是教小孩日常自己會煮的東西就可以了,重點就是小孩以後可以自己煮來吃。老斌說帶他們做蛋餅好了,蛋餅可以做給自己吃也可以做給別人吃,他還可以教不同的變化。但正是上場後我們發現,想要教他們不同變化真是多想了。
四到六歲文字課的那群小孩,他們明白什麼是自主學習嗎?這很難說。但我們嘗試建立一個環境,能讓他們真實表達自己的心情──而在我與學生互動的過程中,也發現到自主學習的可能。
我發現,小孩彼此之間會有拉力與推力,想上課的氣場會影響不想上課的小孩,不想上課的氣場也會影響原本想要上課的小孩。有時想上課的氣場足夠時,全部的小孩會一起被拉往那個想上課的方向去;不想上課的氣場比較大時,也會發生一面倒的狀況。
我想著想著,想到後來我發現焦慮的來源是因為教學效果,困難的來源是因為這樣很難安排課程內容──顧到這三個小孩,可能顧不到另外三個;反過來照顧另外三個,本來的三個可能顧不到。所以,如果上課的目的是「教學效果」,那麼把個性將近步調相近能力類同的小孩,擺在一起學習是最好的囉?但是,這是共學的精神嗎?
我發現對這群小孩來說,能夠「認得字」比知道字的故事更有吸引力,也更有用;想要認字的小孩,很想要知道自己關心的字長什麼樣子,怎麼寫。那麼,要怎麼設計認字的活動?要從哪些字開始呢?我想,或許我可以試試「找字」的遊戲。
朋友請我帶臺東暖暖蛇共學團的文字課時,我幾乎沒有太多猶豫。小孩究竟是怎麼學會寫字的?要怎麼讓小孩學會寫字?這對我來說都是謎,尤其是共學團那些4-6歲的孩子,幾乎沒上過學,所以我正好可以「見證」人是怎麼學會寫字的!
早上10點到12點,是小孩的煮食課。老斌是臨時的代課老師。小賊說,就是教小孩日常自己會煮的東西就可以了,重點就是小孩以後可以自己煮來吃。老斌說帶他們做蛋餅好了,蛋餅可以做給自己吃也可以做給別人吃,他還可以教不同的變化。但正是上場後我們發現,想要教他們不同變化真是多想了。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合作聲明與警語: 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稿。 證券服務係由國泰世華銀行辦理共同行銷證券經紀開戶業務,定期定額(股)服務由國泰綜合證券提供。   剛出社會的時候,很常在各種 Podcast 或 YouTube 甚至是在朋友間聊天,都會聽到各種市場動態、理財話題,像是:聯準會降息或是近期哪些科
Thumbnail
「內在小孩」的概念其實不需要侷限在大人的童年創傷裡,它也可以指涉我們童年時最無憂無慮的時光。書裡用以描繪內在小孩的方式,也很直接有力,基本上以人像為主軸,幾乎沒有風景或任何襯底,所以與其說是繪本,反倒更像像插畫。利用簡單的文字引導,讓讀者從簡單的畫風裏就可以領略內在小孩和大人的關係。
Thumbnail
近日台灣疫情升溫,許多學校、安親班都宣布停課,部分公司行號也宣布居家辦公或是分流上班,面對如此險峻的情況,婦援會全體同仁也會和全體國民一同防疫,期盼疫情早日趨緩。
Thumbnail
前幾天是世界不打小孩日,可愛的衛服部總柴悉心叮嚀各位把麻不要打小孩,但小孩就是講也講不聽啊,用「打」是最快能看到顯著效果的方式,小孩立刻就不會再做同樣的事情了,還有什麼比「打」更有效的方式嗎?
Thumbnail
你家也有哭整路的小孩嗎? 嗯,這張有點像了...... 就是那種一不順心,一路哭回家的狀況。在要出手(按鈴)的一瞬間,有人先按了下車鈴。小孩很不能接受。 轉移注意力、安慰,或許都是方法。但我沒有採用。我只是聽她大聲哭泣,一邊附和著,一邊走回家。因為只有我跟孩子,不用在意旁人(同行者)的眼光,只要好
Thumbnail
拒絕和討厭,所產生的一種關係斷裂感及被排除感,讓易受傷者感到十足的威脅;彷彿不被允許存在,或是自己生命沒有任何價值值得被喜愛、被接受。當這樣的恐懼從內在深處湧起卻不帶任何意識時,即產生一種說不清楚的「不得不」及「一定要」的逼迫感及焦慮。
Thumbnail
看著孩子進入青春期、開始探索親密關係,我也跟著回頭療癒了青少年時期的自己,心底不被支持、毫無後援地面對感情之路起伏的孤單與害怕。透過有意識地支持女鵝,這股力量也從心底深處長出來,滿滿地覆蓋住當時的失落⋯⋯在傷裡,長出了力量!
Thumbnail
這是一本容易入門、也能廣泛應用的實用書籍:從心理準備開始,調整自我的認知,「由家長(我們)先發動的雙人舞」,接著書中實際舉例狀況題,「當孩子發飆、打人」,然後進一步分享家長如何自處、自救,最後則是擴展到四周,「用愛串聯防護網」,共同打造一個友善包容的環境和社會。
Thumbnail
*合作聲明與警語: 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稿。 證券服務係由國泰世華銀行辦理共同行銷證券經紀開戶業務,定期定額(股)服務由國泰綜合證券提供。   剛出社會的時候,很常在各種 Podcast 或 YouTube 甚至是在朋友間聊天,都會聽到各種市場動態、理財話題,像是:聯準會降息或是近期哪些科
Thumbnail
「內在小孩」的概念其實不需要侷限在大人的童年創傷裡,它也可以指涉我們童年時最無憂無慮的時光。書裡用以描繪內在小孩的方式,也很直接有力,基本上以人像為主軸,幾乎沒有風景或任何襯底,所以與其說是繪本,反倒更像像插畫。利用簡單的文字引導,讓讀者從簡單的畫風裏就可以領略內在小孩和大人的關係。
Thumbnail
近日台灣疫情升溫,許多學校、安親班都宣布停課,部分公司行號也宣布居家辦公或是分流上班,面對如此險峻的情況,婦援會全體同仁也會和全體國民一同防疫,期盼疫情早日趨緩。
Thumbnail
前幾天是世界不打小孩日,可愛的衛服部總柴悉心叮嚀各位把麻不要打小孩,但小孩就是講也講不聽啊,用「打」是最快能看到顯著效果的方式,小孩立刻就不會再做同樣的事情了,還有什麼比「打」更有效的方式嗎?
Thumbnail
你家也有哭整路的小孩嗎? 嗯,這張有點像了...... 就是那種一不順心,一路哭回家的狀況。在要出手(按鈴)的一瞬間,有人先按了下車鈴。小孩很不能接受。 轉移注意力、安慰,或許都是方法。但我沒有採用。我只是聽她大聲哭泣,一邊附和著,一邊走回家。因為只有我跟孩子,不用在意旁人(同行者)的眼光,只要好
Thumbnail
拒絕和討厭,所產生的一種關係斷裂感及被排除感,讓易受傷者感到十足的威脅;彷彿不被允許存在,或是自己生命沒有任何價值值得被喜愛、被接受。當這樣的恐懼從內在深處湧起卻不帶任何意識時,即產生一種說不清楚的「不得不」及「一定要」的逼迫感及焦慮。
Thumbnail
看著孩子進入青春期、開始探索親密關係,我也跟著回頭療癒了青少年時期的自己,心底不被支持、毫無後援地面對感情之路起伏的孤單與害怕。透過有意識地支持女鵝,這股力量也從心底深處長出來,滿滿地覆蓋住當時的失落⋯⋯在傷裡,長出了力量!
Thumbnail
這是一本容易入門、也能廣泛應用的實用書籍:從心理準備開始,調整自我的認知,「由家長(我們)先發動的雙人舞」,接著書中實際舉例狀況題,「當孩子發飆、打人」,然後進一步分享家長如何自處、自救,最後則是擴展到四周,「用愛串聯防護網」,共同打造一個友善包容的環境和社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