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閱讀&心理│為什麼叫小孩吃飯時把手機收起來會吵架?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薩提爾的對話練習》

以好奇的姿態
理解你的內在冰山
探索自己,連結他人


有一些令人厭煩的對話,特別常見於親子之間:
「你怎麼那麼胖啊?」
「還不快去讀書?偷甚麼懶?」
「把手機收起來!」
「你讀這個有未來嗎?」
「你這甚麼態度?」
還有一些與自我的對話:
「我做不到這件事,我完蛋了。」
「我好討厭自己。」
「好累,不想做這些事。」
冰山之下還有什麼?
然而這些「話語」是冰山的上層,是長期積累、一連串思考過程後所突出的外顯現象,而非事件本身。
薩提爾著名的「冰山理論」,便是帶我們去探索水平面之下,還有些什麼?

請你把手機收起來

「把手機收起來!」
你說出這句話的時候,希望得到的結果是什麼呢?
「他把手機收起來。」
必須現在把手機收起的原因是什麼呢?
「因為現在是吃飯時間,不能玩手機。」
所以你在意的是使用手機的時間點嗎?
「對,什麼時間就該做什麼事。吃飯時間就應該吃飯,要專心。」
那說出這句話的當下,更在意的是「他在使用手機,沒有專心吃飯」,還是「他沒有做好時間管理」呢?
「時間管理也有啦,但更重要就是要認真吃飯啊。」
那你認為「專心吃飯」應該是什麼樣子呢?
「專注在餐桌上的人事物,吃東西,跟同桌的人聊聊天。」
所以「專心吃飯」包含了聊天。
比起玩手機,你更願意看到對方跟你聊天,對嗎?
「是。」
那你認為「玩手機」和「跟同桌聊天」最大的差別在哪呢?
「玩手機的專注力就不在桌上啦,不知道飄到哪裡去了。」
所以當對方在吃飯時間使用手機,你會感到憤怒的點在於:他的專注力並沒有放在餐桌上,神遊到其他地方了,對嗎?
「差不多,這樣很沒禮貌。」
那你的對話目標,是希望他把手機收起來,還是他的專注力放在你身上呢?
「後者。」
先示範到這裡。

對話的目標

對話到最後,我們發現:我的目標其實不是「收手機」。
如果他把手機收起來,但還是在發呆、不聊天、不專注,我的不滿依然存在
我會繼續要求他:專心吃飯!
或者是:怎麼都不說說話!
對我來說,「專心吃飯」包含專心與同桌的人互動,但這並不是他的腦迴路。所以他認為自己已經把手機收起來了,夠專心了,怎麼還要面對我的不滿?
後續的對話自然不會愉快。
當我釐清我的深層目標是:希望他跟我說話。
那我的對話就應該更精準。
「把手機收起來。」
→「欸、吃飯的時候陪我聊聊天嘛。」

保持好奇心

薩提爾對話中的「好奇」大概是這樣。
可以是對外的與他人聊天,更可以是對內的與自己對話。
不預設答案,不理所當然,不投以情緒,對人的每個反應、情感抱持「好奇心」,持續以問題,去探詢內在的可能性:
我對此的感受是什麼?
對於我擁有的感受,自己的看法是什麼(例如:對憤怒的自己感到失望)?
我擁有這個感受的起因是什麼?是因為這件事嗎?是因為過去的經驗嗎?
我希望在這當中得到什麼?
失去「好奇心」的對話,充滿個人基於自己冰山背景的預設。
(接收資訊)看到^^
→(冰山背景)過去看到^^都是在反諷
→(解讀)他在諷刺我
→(情緒感受)生氣、不舒服

薩提爾以冰山為例,層層分類,當我們有好奇心,便能去挖鑿真心,進而去理解外顯行為背後的成因。
對內理解自我,對外連結他人。
但什麼是精確的對話呢?
先講講薩提爾所謂的「應對姿態」,我想用出版社的這個影片為例:

應對姿態

  1. 指責:以高姿態,憤怒、生氣的語調。
    「用什麼手機!手機收起來!」
  2. 討好:以低姿態討好對方,語調偏軟。
    「欸你不要玩手機了好不好?」
  3. 超理性:說教、講道理,脫離人性。
    「吃飯時用手機容易分心,還影響消化。」
  4. 打岔:以無關目標的內容打亂溝通,可能是天馬行空或搞笑,試圖轉移焦點或注意力。
    「欸你在玩什麼?」
還有第五個,應對姿態:一致性
換一個網路比較能理解的用語是「溫柔而堅定」
理解自己內在的需要、情緒,並用精準的內容,不算舊帳的,內外在一致,平和穩定的語調,誠實誠懇地和對方溝通。

推薦

想把這本書推薦這些人閱讀:
1. 覺得家長有夠難講話,親子溝通很痛苦
2. 教育相關職業
3. 明明很關心對方,但常常不知道該說什麼的人
4. 常覺得別人都聽不懂自己說話的意思
5. 很不喜歡自己冒出的情緒,但又不知道為什麼會有這些想法
這本書有點小貴,如果您沒有收實體書的執念,可以改買電子書。
比較便宜,也沒有收納問題,畫筆記也方便。
(然後博客來短期應該沒有倒閉問題,所以不用太擔心電子書蒸發ㄉ問題)
avatar-img
142會員
370內容數
坑坑相連到天邊,厭世型斷更作者。一個愛說垃圾話,寫文特別慢,CP跟愛好非常雜,工作幹爆多的傢伙。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窟的第N個狡兔 的其他內容
我不是說穿得少活該被強姦,只是勸女生不要穿太少,避免引發男性的性欲。 我不是說女生不能晚歸,只是晚上很危險,妳應該早點回家。 妳有行動的自由,但自由很危險,所以要小心一點。
有些人被童年治癒,有些人得花一輩子來治癒童年帶來的影響。
同婚、非洲豬瘟、武漢肺炎、統戰、大選、香港、六四、N號房、WHO、BLM、美中關係、再教育營......2020真的發生太多事了。 不過,我明明沒發生什麼太嚴重的事,為什麼卻那麼累?
我不是說穿得少活該被強姦,只是勸女生不要穿太少,避免引發男性的性欲。 我不是說女生不能晚歸,只是晚上很危險,妳應該早點回家。 妳有行動的自由,但自由很危險,所以要小心一點。
有些人被童年治癒,有些人得花一輩子來治癒童年帶來的影響。
同婚、非洲豬瘟、武漢肺炎、統戰、大選、香港、六四、N號房、WHO、BLM、美中關係、再教育營......2020真的發生太多事了。 不過,我明明沒發生什麼太嚴重的事,為什麼卻那麼累?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本文介紹了在商用英文中,常見的中文思維直譯常造成誤解的句子及其正確用法。特別針對詢問對方姓名、表達「方便嗎?」、表示所在的「有嗎?」、以及正確的手機表達方式進行分析,以幫助讀者提升其商用英文的表達能力。文章最後還提供了兩個實用的結尾句子,以增強商業溝通的效果。
Thumbnail
昨天傍晚吃了長長的一頓飯 吃飯時 聽著對面的他 説著遇到的種種 並説著他的看法 等對方停了後 我說:有時候你要不要試試聽對方把話説完想要表達的是什麼? 對方立馬説:他都不了解我,為什麼我要聽他説的? 我:溝通交流總是得適時的停下,聽聽對方,也是讓你看看自己表達了什麼!是互相的尊重啊!
Thumbnail
吃飯邊滑手機, 是很多人的習慣。大家有留意過,讀到的資訊,真的那麼重要嗎?
Thumbnail
父母因為手機分心而疏忽了小孩的情緒、互動與安全,國外已經有許多研究與文章探討。以下列出一些重點: 年幼的兒童無法理解父母為什麼看手機,會直接感覺被忽略。 分心的父母,對兒童情緒表達的細微訊號,敏銳度會降低 分心的父母,常會草率地回答或回應小孩
Thumbnail
《冰山對話》是本在引導讀者具備與人溝通的方法,以薩提爾的冰山理論為基礎進行延展。冰山理論是用來隱喻一個人內在經驗與外在歷程。從直觀上僅能看見一個人外在水平面上的部份,就像冰山一樣,只顯露一小部分,在水平面下看不見的部份才是人的內在,而這些在水平面之下的內在,需要透過對話、核對才有機會進行深層的挖掘。
關於食物。 我媽通常會把我們都想吃的東西先拿走,當她之後不想吃了、吃不下了、放到快過期了,才會拿給我們要我們“幫忙吃”。 買給我媽吃的食物,如果她吃了覺得不好吃,就會直接說不好吃,她不要吃了,意思是以後不用給她吃了。 我爸則是相反,他會把他覺得稀有的、我們會想吃的,買來、帶回來給我們吃,
之前在我的168斷食之中,有提到關於室家裡下廚的部分。 主要是,星星兒可以做照顧者的小助手。 而今天要談的,是習慣外食的部分。 通常,星星兒在正餐時間前的情緒失控,是因為沒有建立等待的認知 關於等待的延伸,也能活用在外食的星星兒和照顧者的部分。 而星星兒沒有建立等待的認知,就容易在正餐時間
Thumbnail
掙扎於孩子的挑食煩惱?來,讓我們一起將每次的用餐時光,化作家庭歡聚的美好時刻!不再是勉強的喂食,而是樂在其中的共享。 孩子對食物的抗拒,其實是探索世界的一部分,用一點巧思,我們可以讓餐桌成為學習與樂趣並存的地方。從創意遊戲到正向鼓勵,從家長的榜樣到共同參與,一切皆有可能。 想知道如何讓孩子從勉強
Thumbnail
重新對人、事、物的好奇心,除了時時提醒自己,也需要在日常對話中刻意練習。我給刻意練習的功課是:不給答案、不說道理、不解決問題、不問(為什麼?)、第一句不說(你覺得呢?)、不輕易以(嗯嗯)回應對方。 假設一個孩子遭遇困難,大人沒有任何好奇,只想給予解決方法,就沒有機會傾聽,孩子卡在哪裡?孩子未被同理
Thumbnail
一個中國同學問我寒假有做什麼事嗎,我回出去玩、唱歌和打羽球,實在太短了;他又問,有看什麼書嗎,我回最近剛下單兩本閒書,《僧人心態》和《拯救手機腦》,感覺很有趣。他接續問,後者是有關生產力嗎,我回不算,比較像是反思現代人過度使用手機所帶來的影響,一個瑞典心理學家寫的。後來發現這好像不是他想聽到的答案,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本文介紹了在商用英文中,常見的中文思維直譯常造成誤解的句子及其正確用法。特別針對詢問對方姓名、表達「方便嗎?」、表示所在的「有嗎?」、以及正確的手機表達方式進行分析,以幫助讀者提升其商用英文的表達能力。文章最後還提供了兩個實用的結尾句子,以增強商業溝通的效果。
Thumbnail
昨天傍晚吃了長長的一頓飯 吃飯時 聽著對面的他 説著遇到的種種 並説著他的看法 等對方停了後 我說:有時候你要不要試試聽對方把話説完想要表達的是什麼? 對方立馬説:他都不了解我,為什麼我要聽他説的? 我:溝通交流總是得適時的停下,聽聽對方,也是讓你看看自己表達了什麼!是互相的尊重啊!
Thumbnail
吃飯邊滑手機, 是很多人的習慣。大家有留意過,讀到的資訊,真的那麼重要嗎?
Thumbnail
父母因為手機分心而疏忽了小孩的情緒、互動與安全,國外已經有許多研究與文章探討。以下列出一些重點: 年幼的兒童無法理解父母為什麼看手機,會直接感覺被忽略。 分心的父母,對兒童情緒表達的細微訊號,敏銳度會降低 分心的父母,常會草率地回答或回應小孩
Thumbnail
《冰山對話》是本在引導讀者具備與人溝通的方法,以薩提爾的冰山理論為基礎進行延展。冰山理論是用來隱喻一個人內在經驗與外在歷程。從直觀上僅能看見一個人外在水平面上的部份,就像冰山一樣,只顯露一小部分,在水平面下看不見的部份才是人的內在,而這些在水平面之下的內在,需要透過對話、核對才有機會進行深層的挖掘。
關於食物。 我媽通常會把我們都想吃的東西先拿走,當她之後不想吃了、吃不下了、放到快過期了,才會拿給我們要我們“幫忙吃”。 買給我媽吃的食物,如果她吃了覺得不好吃,就會直接說不好吃,她不要吃了,意思是以後不用給她吃了。 我爸則是相反,他會把他覺得稀有的、我們會想吃的,買來、帶回來給我們吃,
之前在我的168斷食之中,有提到關於室家裡下廚的部分。 主要是,星星兒可以做照顧者的小助手。 而今天要談的,是習慣外食的部分。 通常,星星兒在正餐時間前的情緒失控,是因為沒有建立等待的認知 關於等待的延伸,也能活用在外食的星星兒和照顧者的部分。 而星星兒沒有建立等待的認知,就容易在正餐時間
Thumbnail
掙扎於孩子的挑食煩惱?來,讓我們一起將每次的用餐時光,化作家庭歡聚的美好時刻!不再是勉強的喂食,而是樂在其中的共享。 孩子對食物的抗拒,其實是探索世界的一部分,用一點巧思,我們可以讓餐桌成為學習與樂趣並存的地方。從創意遊戲到正向鼓勵,從家長的榜樣到共同參與,一切皆有可能。 想知道如何讓孩子從勉強
Thumbnail
重新對人、事、物的好奇心,除了時時提醒自己,也需要在日常對話中刻意練習。我給刻意練習的功課是:不給答案、不說道理、不解決問題、不問(為什麼?)、第一句不說(你覺得呢?)、不輕易以(嗯嗯)回應對方。 假設一個孩子遭遇困難,大人沒有任何好奇,只想給予解決方法,就沒有機會傾聽,孩子卡在哪裡?孩子未被同理
Thumbnail
一個中國同學問我寒假有做什麼事嗎,我回出去玩、唱歌和打羽球,實在太短了;他又問,有看什麼書嗎,我回最近剛下單兩本閒書,《僧人心態》和《拯救手機腦》,感覺很有趣。他接續問,後者是有關生產力嗎,我回不算,比較像是反思現代人過度使用手機所帶來的影響,一個瑞典心理學家寫的。後來發現這好像不是他想聽到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