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後感:管理團隊,你該用「人治」,還是「法治」?

讀後感:管理團隊,你該用「人治」,還是「法治」?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每周一篇文章的讀書會心得報告摘要與筆記,主要段落分成:

1. 為什麼選這篇文章分享?
2. 作者為什麼要寫這篇文章?
3. 內容重點
4. 心得

原文網址:管理團隊,你該用「人治」,還是「法治」?

為什麼分享這篇文章?

  • 組織經營、部門管理的思考
  • 大到職場、小到生活,皆是人治與法治的結合

作者為什麼寫這篇文章,想表達什麼?

  • 法治與人治沒有一定的絕對與對錯
  • 法治成本的概念
  • 法治與人治的抉擇,取決於組織面臨的階段

重點內容

人治和法治在什麼情況下實行才最合適?

制度就是制度:天子犯法與庶民同罪

  • 英特爾CEO布萊恩.科再奇(Brian Krzanich)的例子
從工程師到 CEO,為英特爾勤勤懇懇服務了 36 年
2018 年 6 月 CEO 突然宣布離職
因為他與某位員工有「親密關係」
違反英特爾的「禁止深交制度(non-fraternization policy)」
CFO(財務長)羅伯特・斯萬(Robert Swan)將擔任英特爾臨時CEO

法治有療效,也有成本

  • 立法成本
人力資源:專人制定招聘規則
行政部:專人制定員工守則
財務部:專人制定報銷制度
  • 執法成本
有法不依呢?輕則警告、處罰,重則解僱
候補團隊
  • 司法成本
怎麼才能知道誰遵守,誰不遵守呢?
審計和督查團隊,檢查組織健康度

候補團隊的建立

  • 以球隊的角度來看企業經營
除了場上比賽的球員外
場外是否有安排候補→握有選擇權的「成本」
  • 沒有候補,只能任人坐地起價
只能動之以情、曉之以理
用人治的方式安撫他,先咬著牙把這場球踢完

什麼時候實行法治,什麼時候實行人治?

創業期—人治

  • 團隊人數很少,資源特別緊張
  • 沒錢培養候補團隊
  • 因為人少,每個人性格如何、有什麼喜好,創始人都能知道
  • 對這些員工的管理可以寫在心裡,而不是制度裡
  • 做法靈活且成本低

成熟期—法治

  • 無法在心裡管理一千個員工→必須求諸法治
  • 人治是彈性的,法治是剛性的
  • 人治講求權變,法治講求不變
  • 走向法治就必須嚴格執行

轉型期—回到人治

  • 進入轉型期,企業再次回歸不確定狀態
  • 轉型期的本質是第二次創業
  • 法治會讓轉型綁手綁腳

結論

  • 並沒有最好的、一成不變的管理方法
  • 大部分問題到最後都不是對錯的問題
程度的問題;是階段的問題;是成本的問題。

個人心得

  • 與法治觀念雷同的概念
  1. 訂定SOP
  2. 各種國際標準觀念( ISO等)
  3. 貿易協定
  4. 生態圈
  • 法治成本:立法、執法與司法成本
  • 法治轉人治難or人治轉法治難?
  • 法治下是否可有例外?
  1. 為業績妥協(大客戶、關鍵客戶)
  2. 為長遠目標放棄短期利益
  3. 因為特定情境,被迫打破規則
  • 沒有所謂對錯,而是程度、階段以及成本等問題
  1. 業績重要or法治重要
  2. 多名普通員工or一名明星員工?
  3. 成本優先or獲利優先?
  4. 客人第一or員工第一?
  5. 市佔優先or毛利優先?
  6. 技術優先or市場優先?
  7. 產品優先or客群優先?
avatar-img
Patrick.Wong的沙龍
250會員
489內容數
一位在因緣際會之下,動了想去紐西蘭的念頭,卻陰錯陽差跑到澳洲打工度假的背包客。 脫離台灣世俗的期待,踏上打工度假的不歸路,第二人生正式在澳洲啟航。 如果人生很短,那青春就是短暫一瞬間,屬於你的第二人生,下一站在哪呢?還沒開始的理由,又是什麼呢? 歡迎來到我的澳洲故事館,分享我在澳洲的旅程故事。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Patrick.Wong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不論是替代役、還是紐澳打工,總能從職場工作上獲得一些觀點與啟發。在三陽當PM也不例外,本文分享我在工作崗位上所收穫的一點心得: 禮貌與客氣 縮小自身情緒,專注眼前任務 第一印象不重要,找到自己的風格才重要 人非聖賢,孰能無過 經營人脈-特別的日子不用多,記得生日就好 電腦效能決定做事效率
趁著記憶猶新,幫自己記錄這三年做了哪些事,供未來追憶之用。其次,從紐西蘭回來後,順便提醒自己,有哪些內容可以考慮添加到履歷與自傳當中: 1. 一年實習養成計畫 2. 每周一次的讀書會 3. PMP制度規範的建立 4. 為產品與專案服務 5. 破除產業框架與產業迷思
敝人在方格子推出第二號數位商品-三陽PM生涯《台灣機車市場統計數據包》已於2/27正式上架拉! 統計數據的本身無價,產業觀點可以免費看筆者文章,因此讀者買的是:站在前人積累的統計數據與觀點上,迅速掌握台灣機車市場的產業概況與市場輪廓。並根據自身使用情境,進行數據的更新、分析與應用。
不論是替代役、還是紐澳打工,總能從職場工作上獲得一些觀點與啟發。在三陽當PM也不例外,本文分享我在工作崗位上所收穫的一點心得: 禮貌與客氣 縮小自身情緒,專注眼前任務 第一印象不重要,找到自己的風格才重要 人非聖賢,孰能無過 經營人脈-特別的日子不用多,記得生日就好 電腦效能決定做事效率
趁著記憶猶新,幫自己記錄這三年做了哪些事,供未來追憶之用。其次,從紐西蘭回來後,順便提醒自己,有哪些內容可以考慮添加到履歷與自傳當中: 1. 一年實習養成計畫 2. 每周一次的讀書會 3. PMP制度規範的建立 4. 為產品與專案服務 5. 破除產業框架與產業迷思
敝人在方格子推出第二號數位商品-三陽PM生涯《台灣機車市場統計數據包》已於2/27正式上架拉! 統計數據的本身無價,產業觀點可以免費看筆者文章,因此讀者買的是:站在前人積累的統計數據與觀點上,迅速掌握台灣機車市場的產業概況與市場輪廓。並根據自身使用情境,進行數據的更新、分析與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