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多應然阻止我們看到實然。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穩》一書第一章正視自己的感受,把焦躁化為穩的第五節-引起分裂的兩種情感。裡頭提到了人在「實然的情感」與「應然的情感」之間的落差,會毫無理由的、不明所以的讓人感覺不愉快,有些人會在真正情感浮現前,會先考慮自己應該有什麼感覺。
在體驗真實情感前,腦中就搶先一步浮現應然的情緒反應,並努力表現出來。
這個「應該」常常是被教育出來的,傳統的社會價值觀、社會外加的道德觀,就如同人類圖說的外在權威,小時候常常被教育怎樣的環境下就該有怎樣的反應,「這才有禮貌」,應然扭曲了我們實然的情感,我們用應然壓抑自己的實然情感。
「你都擁有這麼多物質了,你還不滿足嗎?」
情感是無法壓抑的,就像你的存在是無法被抹滅的,應然與實然的衝突,造成我們的分裂感,
如同書中說的,「一直想要專心的人,卻怎樣都無法集中精神,應該想想自己內心是否存在著分裂感。」,呼應人類圖說的,我們太常用頭腦中心驅使我們自己做事情了,導致我們一直呈現內外不一致的狀態,久了自律神經也會變得緊張焦慮和憂鬱。
許多憂鬱症、躁鬱症、自律神經相關的症狀往往都是因為過度的壓抑而造成的。
太多的應然阻礙了我們看到實然,所以不要壓抑自己的任何情緒了,你可以哭泣、悲傷、憤怒,讓最真實的情感表露出來,不需要任何人允許。
如果可以大家不要用「道德」、任何的條例去批判自己的情緒,儘管你一開始會覺得自己很糟糕,有很「負面的」想法,你可能會覺得自己很惡毒,想要傷害誰,但那都沒關係,允許自己可以自在的任性。
我在看這篇時,我非常憤怒且難過,這是個整個文化的罪,不論是宗教或是傳統習俗,那些不符合人性,會造成人的心靈受傷的觀念都是過時且嚴重的,而我們認知到這些糟糕的觀念該被破除時,就有責任去讓自己好過,不再相信那些外在權威,聽從自己的內在權威,從不壓迫自己開始,接納自己實然開始。
#穩 #人類圖 #內在權威 #同理心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世界很大、我們的內心也很深,我們常常在往外尋找有價值的事物,但卻忘記往內尋, 認識自己一直是我們的責任,但往往我們也是傷害自己最深的人。 我是昆陽,我希望用我的觀點為你帶來點新的想法,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一句話可以改變生命的走向,而我們準備好了嗎? 我的粉專的初衷,一直就是說真話,做一個誠實的人為目標的方式來整理我的想法,寫一些我希望能夠讓新想法進入各位生命中,能夠讓你們生命更好過一點,能夠在逆境時,有一句話告訴自己,我可以怎麼想,我可以有其他種選擇去思考、去感受。 我的生命絕對不是優雅地過著
《穩》一書第一章正視自己的感受,把焦躁化為穩的第五節-引起分裂的兩種情感。 提到了人在「實然的情感」與「應然的情感」之間的落差,會毫無理由的、不明所以的讓人感覺不愉快,有些人會在真正情感浮現前,會先考慮自己應該有什麼感覺。 在體驗真實情感前,腦中就搶先一步浮現應然的情緒反應,並努力表現出來。
原諒我的沉默,我不是沒話說,而是我喜歡專注在傾聽眼前你的一切,一次做一件事情不是挺好的嗎? 如果你願意聽我說的時候,你好奇的時候,那正是我開口說話的時候。 如果你不願意,我也不勉強,沒關係,我知道你只想說,那我願意成為傾聽者,然後帶著你的故事離開,替你珍惜。 我珍惜我的故事,所以等你準備好,再來。
過著沒有對跟錯的日子,讓我看到更多真相。 是非對錯真的是一個很強力的外在制約,讓你停止思考,陷入過度自責、過度攻擊的反應,在我最近的生活常常發生,不論是藻礁公投或是看到我朋友在職場上都有同樣的狀況。 我們很容易就下定論,而很少真正的理解事情真相。
我看著眼前的夥伴卻卡在不知道從何而選,或是選了很多是自己擅長,但沒那麼喜歡的職業。
如果不是你的責任,你不要扛;如果是你的責任,你一定要扛。
一句話可以改變生命的走向,而我們準備好了嗎? 我的粉專的初衷,一直就是說真話,做一個誠實的人為目標的方式來整理我的想法,寫一些我希望能夠讓新想法進入各位生命中,能夠讓你們生命更好過一點,能夠在逆境時,有一句話告訴自己,我可以怎麼想,我可以有其他種選擇去思考、去感受。 我的生命絕對不是優雅地過著
《穩》一書第一章正視自己的感受,把焦躁化為穩的第五節-引起分裂的兩種情感。 提到了人在「實然的情感」與「應然的情感」之間的落差,會毫無理由的、不明所以的讓人感覺不愉快,有些人會在真正情感浮現前,會先考慮自己應該有什麼感覺。 在體驗真實情感前,腦中就搶先一步浮現應然的情緒反應,並努力表現出來。
原諒我的沉默,我不是沒話說,而是我喜歡專注在傾聽眼前你的一切,一次做一件事情不是挺好的嗎? 如果你願意聽我說的時候,你好奇的時候,那正是我開口說話的時候。 如果你不願意,我也不勉強,沒關係,我知道你只想說,那我願意成為傾聽者,然後帶著你的故事離開,替你珍惜。 我珍惜我的故事,所以等你準備好,再來。
過著沒有對跟錯的日子,讓我看到更多真相。 是非對錯真的是一個很強力的外在制約,讓你停止思考,陷入過度自責、過度攻擊的反應,在我最近的生活常常發生,不論是藻礁公投或是看到我朋友在職場上都有同樣的狀況。 我們很容易就下定論,而很少真正的理解事情真相。
我看著眼前的夥伴卻卡在不知道從何而選,或是選了很多是自己擅長,但沒那麼喜歡的職業。
如果不是你的責任,你不要扛;如果是你的責任,你一定要扛。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心理學有一個詞叫「rumination」(縈思),在這裡指人類像反芻食物一樣,不斷地在腦中重播負面事件,沉溺於負面情緒之中。每個人或多或少都有縈思的傾向,尤其是負面事件剛發生的時候。但這樣的人並不一定是心理韌性不夠強。我認為的其中一個可能是,我們只是太過認真看待世界,輕易就將自己毫無保留交付出去。
Thumbnail
痛苦的來源,經常來自大腦的自我設限。保持開放的態度,可以跳脫固執的信念。
Thumbnail
負面情緒既然是生活中不可避免的一部分,那麼,我們用什麼心態和方式來面對和經歷它們,就很重要了 1. 接受自己的情緒,無論它們是正面還是負面的,都是自然的反應,如果試圖否定或抑制它們,將可能會導致更大的問題,承認並接受情緒是情緒智商的一部分,任何情緒都應該要被理解,而不是直接否定它們 2. 試著理
Thumbnail
有時候我們特別容易生氣,可能一件外人看起來微不足道的事,卻能讓我們暴跳如雷、無法釋懷 我自己以前也會這樣,只要看到事情沒有依照我認為「應該」的方式進行,我就會大發雷霆,甚至氣到無法言語 最近一年來,我學著用另一種方式跟自己對話,問自己生氣或有情緒的真正原因是什麼,真的是因為某件事情發生了
Thumbnail
文章強調情緒的存在並非問題,重要的是應對和表達方式。作者提到壓抑情緒可能導致惡性循環,最終失控。情緒穩定的人會接納和承認情緒,但不做出任何錯誤反應,只是單純地經歷情緒。最後,作者鼓勵讀者一起努力學習承認和接納情緒。
這是一個意識層面、實際情況不斷交疊的過程,簡單來說就是大腦的直覺反應與心理的防備反應,在那些非我的能量裡所產生的分裂情緒。 - 我們不可能知道每個人到底經歷了什麼、整合了什麼,能夠明白的是,那些能夠說出口的都是淺層的,和解能夠藏在對話裡,也會躲在殘酷的事實裡。 - 有時過於理性而失去了情感連
Thumbnail
瞭解人類圖敘述的背後意涵,以及如何在實際生活中應用內在權威與策略,進行決策與行動。透過經驗與練習,協助你在面對情況時做出正確的決定。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心理學有一個詞叫「rumination」(縈思),在這裡指人類像反芻食物一樣,不斷地在腦中重播負面事件,沉溺於負面情緒之中。每個人或多或少都有縈思的傾向,尤其是負面事件剛發生的時候。但這樣的人並不一定是心理韌性不夠強。我認為的其中一個可能是,我們只是太過認真看待世界,輕易就將自己毫無保留交付出去。
Thumbnail
痛苦的來源,經常來自大腦的自我設限。保持開放的態度,可以跳脫固執的信念。
Thumbnail
負面情緒既然是生活中不可避免的一部分,那麼,我們用什麼心態和方式來面對和經歷它們,就很重要了 1. 接受自己的情緒,無論它們是正面還是負面的,都是自然的反應,如果試圖否定或抑制它們,將可能會導致更大的問題,承認並接受情緒是情緒智商的一部分,任何情緒都應該要被理解,而不是直接否定它們 2. 試著理
Thumbnail
有時候我們特別容易生氣,可能一件外人看起來微不足道的事,卻能讓我們暴跳如雷、無法釋懷 我自己以前也會這樣,只要看到事情沒有依照我認為「應該」的方式進行,我就會大發雷霆,甚至氣到無法言語 最近一年來,我學著用另一種方式跟自己對話,問自己生氣或有情緒的真正原因是什麼,真的是因為某件事情發生了
Thumbnail
文章強調情緒的存在並非問題,重要的是應對和表達方式。作者提到壓抑情緒可能導致惡性循環,最終失控。情緒穩定的人會接納和承認情緒,但不做出任何錯誤反應,只是單純地經歷情緒。最後,作者鼓勵讀者一起努力學習承認和接納情緒。
這是一個意識層面、實際情況不斷交疊的過程,簡單來說就是大腦的直覺反應與心理的防備反應,在那些非我的能量裡所產生的分裂情緒。 - 我們不可能知道每個人到底經歷了什麼、整合了什麼,能夠明白的是,那些能夠說出口的都是淺層的,和解能夠藏在對話裡,也會躲在殘酷的事實裡。 - 有時過於理性而失去了情感連
Thumbnail
瞭解人類圖敘述的背後意涵,以及如何在實際生活中應用內在權威與策略,進行決策與行動。透過經驗與練習,協助你在面對情況時做出正確的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