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P23[談治療]孩子在治療室中做什麼?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孩子會在遊戲中展現出自己的性格與想法

治療室中

我陪著孩子把火車積木組好
孩子把玩著用磁鐵連結的火車
嘗試找到對的方向連結
也故意嘗試把同極的火車對接
.
「綠色車廂喜歡跟黑色火車一起」
「黑色火車想要自己在山洞裡待著」
從黑色火車被提到的次數看來,黑色火車是遊戲中的主角
孩子讓火車用各種方式排列組合
有時連成一列
有時分開行動
.
玩到一半
孩子用黑色火車捶打著其他的火車
有紅色 有藍色 也有綠色
「你是不喜歡綠色火車跟其他火車一起玩,所以生氣了嗎?」
我試著猜測孩子的感覺
試著幫他把感覺化為語言
.
「不過你的黑色火車剛剛還跟其他的車一起玩耶,不管是紅色、藍色,還是綠色」
「而且就連綠色車廂,你也是找到對的方向才能跟他一起,不是嗎?」
「他們有時候可以一起玩,有時候可以分開玩,想要一個人待在山洞裡也可以」
「我想你之後還是可以讓他們繼續一起玩的」
.

遊戲中充滿訊息

孩子透過遊戲整合自己的生活經驗,是很重要的過程。
在上面的文章中我簡化了整個過程,並且有很多成分跟氣氛其實很難用言語描述。
或許在一些人的眼中看到暴力應該要制止,又或許有些人比較擔心玩具的安危。
但我認為要先弄清每件事情,每個行為背後的意義,然後才適合開始考慮怎麼處理。
我們身為 #接住孩子的人
不斷要思考的是孩子怎麼了
唯有探究背後的原因
才能找到有用的施力點
#無用功 的嘗試其實也每天在發生
但如何能減少修正次數就是我們精進的方向
.

對於家長

其實跟我們 #接住孩子的人 沒有太大的差別
只是生手與熟手的不同而已
思考的方法
精進的方向
其實全都一樣
.
當孩子還小
認真的跟孩子遊戲
用遊戲對話
當孩子長大
認真聽孩子說話
用心對話
然後我們最終都可以找到彼此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各種教養相關的內容會在本專題中按照類別分類,方便大家查找。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勇敢示弱,孩子看著你的背影才會知道不必逞強,才懂得何謂韌性 逞強1.爸媽自己做錯事情不承認 大人也會做錯事情,為了面子問題而硬ㄠ,一開始是小孩不懂而被帶過,之後孩子大了能夠理解狀況,這招就沒有用處,還可能被當面揭穿。這些逞強讓你對自己說謊,而謊言需要另一個謊言來包裝,結果最後讓自己騎虎難下。 逞強
一般人對於心理治療,可能還停留在電影裡的景象——個案躺在椅子上或者坐在沙發上,一個人在旁邊說話或者催眠等等。 但是小小孩光是坐著就有困難,要怎麼做心理治療呢? 今天從人際互動的治療談起,讓大家認識一小部分的心理治療 人際互動的治療對象,是人際能力不佳的孩子,他們可能跟同儕相處有困難,有時候表現是
在新聞裡你看到什麼呢? 理性的處理問題是理想,但真的需要考慮的是解決問題嗎?有標準答案嗎? 遇到壓力與衝突,並不是每件事情都應該採取問題解決策略,或者說不用那麼快進入問題解決的階段,因為錯誤的理解問題,很可能導致解錯問題。 你看到什麼問題 對我的專業來說,我看到孩子捨不得離開,以及玩太久不管其他排
孩子在前面跑,我們在後面追,是不是覺得這種景象似曾相似?    #界線 #談界線  #所以不要去追 我的原則是,除非有危險或者現在是要限制自由當作行為後果,不然我都不去追小孩。常常會看到一些父母追著小孩跑,但是越追感覺孩子跑得越快,最後變成了追逐遊戲。然後家長體力又差,追到最後自己生起氣
學校的互動很早就開始,家長們看出什麼了嗎? #同儕互動很早就開始 今天介紹的是同儕互動的研究,這種研究是長期研究,追蹤小學時期的投票結果與他們未來求學階段的發展與表現。 當然相關研究有數不清的其他影響存在,包括孩子原生的家庭以及後來遇到的學校或者其他同儕環境。但是也已足夠讓我們訂定介入的方向。
這時候應該說什麼 用什麼樣的態度去面對呢 #談情緒 #情緒 中華隊/楊勇緯奪奧運台灣柔道首銀 不因此放鬆目標奪金(中央社) https://www.cna.com.tw/news/firstnews/202107240249.aspx #奧運銀牌 (中央社記者陳婕翎、張茗喧台北25日電)東京奧運
勇敢示弱,孩子看著你的背影才會知道不必逞強,才懂得何謂韌性 逞強1.爸媽自己做錯事情不承認 大人也會做錯事情,為了面子問題而硬ㄠ,一開始是小孩不懂而被帶過,之後孩子大了能夠理解狀況,這招就沒有用處,還可能被當面揭穿。這些逞強讓你對自己說謊,而謊言需要另一個謊言來包裝,結果最後讓自己騎虎難下。 逞強
一般人對於心理治療,可能還停留在電影裡的景象——個案躺在椅子上或者坐在沙發上,一個人在旁邊說話或者催眠等等。 但是小小孩光是坐著就有困難,要怎麼做心理治療呢? 今天從人際互動的治療談起,讓大家認識一小部分的心理治療 人際互動的治療對象,是人際能力不佳的孩子,他們可能跟同儕相處有困難,有時候表現是
在新聞裡你看到什麼呢? 理性的處理問題是理想,但真的需要考慮的是解決問題嗎?有標準答案嗎? 遇到壓力與衝突,並不是每件事情都應該採取問題解決策略,或者說不用那麼快進入問題解決的階段,因為錯誤的理解問題,很可能導致解錯問題。 你看到什麼問題 對我的專業來說,我看到孩子捨不得離開,以及玩太久不管其他排
孩子在前面跑,我們在後面追,是不是覺得這種景象似曾相似?    #界線 #談界線  #所以不要去追 我的原則是,除非有危險或者現在是要限制自由當作行為後果,不然我都不去追小孩。常常會看到一些父母追著小孩跑,但是越追感覺孩子跑得越快,最後變成了追逐遊戲。然後家長體力又差,追到最後自己生起氣
學校的互動很早就開始,家長們看出什麼了嗎? #同儕互動很早就開始 今天介紹的是同儕互動的研究,這種研究是長期研究,追蹤小學時期的投票結果與他們未來求學階段的發展與表現。 當然相關研究有數不清的其他影響存在,包括孩子原生的家庭以及後來遇到的學校或者其他同儕環境。但是也已足夠讓我們訂定介入的方向。
這時候應該說什麼 用什麼樣的態度去面對呢 #談情緒 #情緒 中華隊/楊勇緯奪奧運台灣柔道首銀 不因此放鬆目標奪金(中央社) https://www.cna.com.tw/news/firstnews/202107240249.aspx #奧運銀牌 (中央社記者陳婕翎、張茗喧台北25日電)東京奧運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這是一篇關於兒童分離焦慮的文章,介紹了火車快飛兒歌遊戲以應對幼兒園、小學生的分離焦慮。文章中提及適用時機、目標、持續遊戲的方式,並提供了兒歌的歌詞和建議玩法。遊戲的目的是降低孩子分離焦慮、增加勇敢、強化適應力,培養創造力。
你玩玩具嗎? 如果用玩具的視角看世界會怎麼樣呢?
Thumbnail
  偶爾的下午時光,孩子們會在教室的角落區遊戲著,有時是培養建構能力的組裝積木;有時是促進邏輯的拼圖;有時是運用精細動作的串珠;有時是團體遊戲的桌遊,每一組都會有各種不同的故事產生!這周孩子們搭建了可愛的積木,並述說、扮演著每個區域的功能,讓老師覺得非常有趣呢! 昱全:「嗯─列車要進站
Thumbnail
當下一次看到玩具時,就會從大腦皮質裡提取上次對於”玩”這個主題的概念的相關感受、情緒、記憶…,重新再次經驗、感受、記憶…,進而形成一個循環的記憶迴圈以及正向經驗
Thumbnail
  上這堂課學習到一些普通的玩具可以怎樣陪孩子玩,因為以前的我覺得孩子就是要操作教具,玩玩具沒有一套操作方法及操作目的比如訓練小肌肉、練習獨立、內化秩序感,但是玩具倒是可以讓孩子充滿創意,更多的表達自我。也可以讓老師充滿創意,去想如何帶孩子玩新遊戲。
Thumbnail
父母默默的和孩子在同一空間忙自己的事,孩子是無法感受到這份寧靜的愛。期待照顧者能與孩子互動,一起創造美好的童年時光。孩子每個時期的遊戲方式、自我探索,都是有趣且有意義的。
Thumbnail
讓孩子知道在這裡可以玩,嘗到玩玩具後的甜頭,漸漸地治療師要協助轉換成看得到但暫且先拿不到的方式,這樣才能夠挪出治療師存在的空檔,挪出孩子注意力在我身上的空檔,挪出耳朵、眼睛的空檔去聽去學去促成仿說的發生…
Thumbnail
我前往火車站。 到了車站, 上了月台, 想著那一邊才是正確的方向, 但實際上也許沒有思考。 我等著火車來,似乎快到上學時間。 因為種種路障,上學只能坐火車,而火車到校只需要一分鐘。 我送小男孩上火車,他獨自坐上火車。 我在窗口叮囑他一些事。 我問他是否知道在那裡
Thumbnail
現在孩子已經熟悉磁力片的特性,不再輕易生氣,懂得開口找幫手。
Thumbnail
每天在廣場活動時,孩子們除了騎腳踏車外,最喜歡玩各式各樣的遊具, 不論是哪種遊具,孩子總是能發揮無限的創意,開創各種不同的玩法; 呼拉圈對這群可愛的孩子,也不只是搖呼拉圈而已, 它可以套圈圈、可以當輪胎、可以拼出一朵花,甚至是可以當成小火車。 孩子們將呼啦圈套在自己和小夥伴的身上,就這樣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這是一篇關於兒童分離焦慮的文章,介紹了火車快飛兒歌遊戲以應對幼兒園、小學生的分離焦慮。文章中提及適用時機、目標、持續遊戲的方式,並提供了兒歌的歌詞和建議玩法。遊戲的目的是降低孩子分離焦慮、增加勇敢、強化適應力,培養創造力。
你玩玩具嗎? 如果用玩具的視角看世界會怎麼樣呢?
Thumbnail
  偶爾的下午時光,孩子們會在教室的角落區遊戲著,有時是培養建構能力的組裝積木;有時是促進邏輯的拼圖;有時是運用精細動作的串珠;有時是團體遊戲的桌遊,每一組都會有各種不同的故事產生!這周孩子們搭建了可愛的積木,並述說、扮演著每個區域的功能,讓老師覺得非常有趣呢! 昱全:「嗯─列車要進站
Thumbnail
當下一次看到玩具時,就會從大腦皮質裡提取上次對於”玩”這個主題的概念的相關感受、情緒、記憶…,重新再次經驗、感受、記憶…,進而形成一個循環的記憶迴圈以及正向經驗
Thumbnail
  上這堂課學習到一些普通的玩具可以怎樣陪孩子玩,因為以前的我覺得孩子就是要操作教具,玩玩具沒有一套操作方法及操作目的比如訓練小肌肉、練習獨立、內化秩序感,但是玩具倒是可以讓孩子充滿創意,更多的表達自我。也可以讓老師充滿創意,去想如何帶孩子玩新遊戲。
Thumbnail
父母默默的和孩子在同一空間忙自己的事,孩子是無法感受到這份寧靜的愛。期待照顧者能與孩子互動,一起創造美好的童年時光。孩子每個時期的遊戲方式、自我探索,都是有趣且有意義的。
Thumbnail
讓孩子知道在這裡可以玩,嘗到玩玩具後的甜頭,漸漸地治療師要協助轉換成看得到但暫且先拿不到的方式,這樣才能夠挪出治療師存在的空檔,挪出孩子注意力在我身上的空檔,挪出耳朵、眼睛的空檔去聽去學去促成仿說的發生…
Thumbnail
我前往火車站。 到了車站, 上了月台, 想著那一邊才是正確的方向, 但實際上也許沒有思考。 我等著火車來,似乎快到上學時間。 因為種種路障,上學只能坐火車,而火車到校只需要一分鐘。 我送小男孩上火車,他獨自坐上火車。 我在窗口叮囑他一些事。 我問他是否知道在那裡
Thumbnail
現在孩子已經熟悉磁力片的特性,不再輕易生氣,懂得開口找幫手。
Thumbnail
每天在廣場活動時,孩子們除了騎腳踏車外,最喜歡玩各式各樣的遊具, 不論是哪種遊具,孩子總是能發揮無限的創意,開創各種不同的玩法; 呼拉圈對這群可愛的孩子,也不只是搖呼拉圈而已, 它可以套圈圈、可以當輪胎、可以拼出一朵花,甚至是可以當成小火車。 孩子們將呼啦圈套在自己和小夥伴的身上,就這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