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伴憂鬱伴侶:小事情是如何引爆情緒的?

更新 發佈閱讀 5 分鐘
家庭聚餐過後,伴侶氣沖沖地回到租屋處。
說出一句:「我對我姊姊太好了!」

伴侶的神情嚴肅,呼吸比平常急促,臉微微泛紅地說著。

「發生什麼事讓你這麼想呢?」我問。

「我之前拿給姊姊的商品,她直接分送給別人,我爸還小聲問:那個成本不是很高嗎?這就算了,還有給她的其他東西,她也好像都不在意。」

「姊姊真慷慨,她會不會覺得還有很多,所以就分送了呢?」

「我知道!我覺得這是一連串的小事累積起來的,整個下來會覺得:我是不是對她太好了?」

小事累積成什麼了?

伴侶坐上與我平視的椅子,開始娓娓道來。在這個聚餐的日子裡,從下午回家到晚餐結束後的宵夜時間,到底發生了什麼事?經由觀察與理解後,我將這個故事拆成3個部分

一、拆解故事的脈絡
二、累積出什麼情緒?
三、我的想法與陪伴


一.拆解故事的脈絡

1.從覺得對方「不珍惜」開始

伴侶從一連串小小的對話發現,原來自己給姊姊的東西被分送給別人!那麼為什麼不直接告訴自己不需要?再加上恰好今天是姊姊久違的休假日,她的放鬆方式是追劇,到了正精彩的地方,無法放下手機。此時伴侶詢問姊姊需不需要中藥包,並解釋藥包的由來。姊姊端著手機回應著:「嗯嗯、我不太喝耶。喔好啊、好香喔、可以啊。」

姊姊接收物品時的態度與神情,讓伴侶感受不清姊姊到底需要還是不需要?

2.媽媽開口說話

同日稍晚,媽媽跟姊姊出門買宵夜。在這之後沒有發生特別的事,伴侶此時的情緒也還好。直到單獨在廚房時,媽媽進來開口說:「那個中藥包啊,我跟爸爸冬天燉來喝就好了。」此時伴侶立即出現抗拒的心理!但她還是禮貌的說:「可是我跟姊姊說要給她了耶。」

這種抗拒感是伴侶在老家常有的感受,但她近期正嘗試讓自己有另一種解讀。

3.物品被弄掉了

伴侶放習慣放物品的沙發躺椅,因為姊姊坐在上面攤軟追劇,沒發現物品掉在落地板。伴侶路過時把東西撿起來,順口說聲:「不好意思。」接著才想起被踢掉的物品是自己的,為什麼要道歉?

這幾乎是壓倒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她的情緒就此發酵。

二、累積出什麼情緒?

  • 有點挫敗: 自己是不是給太多了?

從姊姊接收物品的反饋,一開始覺得「好像沒有被珍惜」,雖然有點被濫用的感覺,但在下一秒又覺得「姊姊都分享這件事了,那好像也沒什麼。」伴侶此時的情緒還是穩定的,沒有太大的起伏。接著詢問要不要帶中藥包時,姊姊的回應是一種不置可否、看不出意願的表達,這讓伴侶有點受挫。

  • 慣性反抗:媽媽又想「插手」管事

媽媽跟姊姊單獨去買宵夜回家後,接著媽媽特地跑來告知:「藥包放老家,爸爸媽媽冬天會喝。」對伴侶而言就好像母姊倆,在外面商量好才進門一樣。即便沒有失禮,但伴侶的慣性反抗心理出現了。她覺得很不舒服,從小到大只要是媽媽插手的事情,都讓她很敏感、也很反感。

她覺得媽媽會讓事情變成:失控的、複雜的、不容顛覆與拒絕的。

  • 情緒爆發:意識到自己在道歉

當伴侶撿拾地板上的物品,並下意識道歉時,聽見自己正在「道歉」的她,就像瞬間被喚醒的人。她認為自己才是需要被道歉的人,是自己的物品被弄掉耶!這時情緒瞬間爆發,讓原本覺得沒什麼的伴侶,進入憤恨不平的狀態。

一連串小小的事變成引導的線,讓伴侶的情緒爆發了。


三、我的看法與陪伴

  • 物品給誰,誰就是物品的主人

提醒伴侶:給予就是準備好不對物品的使用方式有所評判。我相信伴侶是明白道理的,只是一點一點累積的小挫折,最後被引爆了,讓人無法立即套用。而我要做的只有提醒而已。

  • 支持她對慣性反應的調整

伴侶提到對於媽媽「插手」自己跟姊姊的事,讓她覺得很不爽。聊天探入後不難發現過去的經驗中,只要媽媽插手的事,都會變得複雜而失控,原本沒有什麼的事,經過媽媽「好意調停」後,都會讓人心生疙瘩。

我明確地表達支持與鼓勵:這次很厲害,雖然不爽但還是選擇用別的方式回應媽媽的「好意調停」,沒有跟以往一樣用慣性做出反應、用言語抵抗而讓氣氛更糟。

  • 她意識到自己慣性道歉

伴侶提到「不對啊,是我的東西被弄掉耶!為什麼是我要道歉?」我想這是她最後的底線。她意識到自己為什麼在道歉?這惹惱了自己,同時也發現自己的心態已經失衡、退無可退了。

即便不知道自己發生了什麼事,至少伴侶意識到正在做不合理的事。我將這個發現告訴她,替她開心於越來越能夠看見自己的狀態,意識到自己的狀態能讓她更快辨識負面情緒,重新選擇看待方式(就算這次還是不爽收場,但這只是需要時間練習)。

raw-image

總結

這次小小的事件,原本沒什麼好寫的,但我越聊越覺得很有意義。從一個讓伴侶不爽的故事去拆解情境,從情境看見引發的情緒,再整理我當時聽到的想法與回應,期望能夠帶給看不懂「對方為什麼突然不爽?」的人一點靈感(笑)。


一個沒有心理諮商背景的普通人
陪伴憂鬱伴侶的小記

👉🏻感謝您閱讀閒人的陪伴心得
👉🏻如果能為您提供一點靈感並按下愛心❤️
將會是我持續分享的燃料🚀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碎進時間的裂縫
27.5K會員
353內容數
捕捉稍縱即逝的覺察時刻,分享陪伴憂鬱伴侶的日常。不想改變他人價值觀,只期望在生活淤塞不前時提供一點靈感。認為事情是中性的,若能鬆動僵固信念,就能更輕鬆面對關係、自在的活著。☞ 常見主題:陪伴憂鬱伴侶 |自我覺察 |鬆動信念
碎進時間的裂縫 的其他內容
2025/04/12
問完事的當下,伴侶感覺若有所思。終於在返家的路上,伴侶說:「其實我聽完一點都不療癒,覺得很沈重。我不知道怎麼辦,覺得很煩。」內容紀錄伴侶算命過後感到焦慮的時刻,並分享我是如何陪伴這樣的她?
Thumbnail
2025/04/12
問完事的當下,伴侶感覺若有所思。終於在返家的路上,伴侶說:「其實我聽完一點都不療癒,覺得很沈重。我不知道怎麼辦,覺得很煩。」內容紀錄伴侶算命過後感到焦慮的時刻,並分享我是如何陪伴這樣的她?
Thumbnail
2025/03/14
有一天上班上到一半,同事突然跟我說他有憂鬱症,我聽了腦袋一片空白,不知道要怎麼回應,不過依稀記得有在網路上看到不能對憂鬱症患者說「不要想太多」,我想了想之後就回他:「如果有需要可以跟我說。」如果是你,你會怎麼回應呢?你會怎麼思考這件事?
Thumbnail
2025/03/14
有一天上班上到一半,同事突然跟我說他有憂鬱症,我聽了腦袋一片空白,不知道要怎麼回應,不過依稀記得有在網路上看到不能對憂鬱症患者說「不要想太多」,我想了想之後就回他:「如果有需要可以跟我說。」如果是你,你會怎麼回應呢?你會怎麼思考這件事?
Thumbnail
2025/02/26
一個普通人,陪伴憂鬱伴侶的日常。一次與憂鬱症友人討論到「理解」的深層含義,其重要性並非解決問題,而是與伴侶並肩,看見對方眼中的世界。並指出了「看開一點」之於憂鬱伴侶而言不是個選項,內心被擠壓時,「看窄」是種不可控制的狀態,陪伴者可以試著放下自身視角,看見伴侶認知的感受,而非強加想法。
Thumbnail
2025/02/26
一個普通人,陪伴憂鬱伴侶的日常。一次與憂鬱症友人討論到「理解」的深層含義,其重要性並非解決問題,而是與伴侶並肩,看見對方眼中的世界。並指出了「看開一點」之於憂鬱伴侶而言不是個選項,內心被擠壓時,「看窄」是種不可控制的狀態,陪伴者可以試著放下自身視角,看見伴侶認知的感受,而非強加想法。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當伴侶狀態不好的時候,總會擔心負面情緒是不是會影響我?我會不會因此也陷入情緒黑洞之中?她是不是很差勁?她時常為此向我道歉。為無法振作起來的狀態道歉,也為可能會帶給我的負面情緒道歉。可老實說,誰沒有狀態不好的時候呢?我也是有只想癱軟,不想多花心思在外務上的時候。
Thumbnail
當伴侶狀態不好的時候,總會擔心負面情緒是不是會影響我?我會不會因此也陷入情緒黑洞之中?她是不是很差勁?她時常為此向我道歉。為無法振作起來的狀態道歉,也為可能會帶給我的負面情緒道歉。可老實說,誰沒有狀態不好的時候呢?我也是有只想癱軟,不想多花心思在外務上的時候。
Thumbnail
我曾經問過伴侶,不會想賣掉這些東西或送給別人用嗎?直到在地上痛哭事件,她說:「其實,我當下覺得如果不緊緊抓住,就什麼都沒有了。」除了生活常用的物品與蒐藏品外,伴侶時常如她所描述的出於「恐懼」而做出「擁有」的決定。因為大人的語意而害怕「後悔」;看見媽媽的模樣而害怕「吃虧」;不緊緊抓著就會害怕「錯過」。
Thumbnail
我曾經問過伴侶,不會想賣掉這些東西或送給別人用嗎?直到在地上痛哭事件,她說:「其實,我當下覺得如果不緊緊抓住,就什麼都沒有了。」除了生活常用的物品與蒐藏品外,伴侶時常如她所描述的出於「恐懼」而做出「擁有」的決定。因為大人的語意而害怕「後悔」;看見媽媽的模樣而害怕「吃虧」;不緊緊抓著就會害怕「錯過」。
Thumbnail
珍惜曾經來過我生命的那些人、那些緣份。等到緣份散去,也不會太過難過。就算難過也沒關係,會難過是人之常情。難過的時候就哭出來,準備好衛生紙,擦乾眼淚後,記得想起那些還愛著妳的人,正隔著空氣抱著妳就好。生命中來來去去許多人,不必把太多人請進心裡,以免太過擁擠。剛剛好的空間,舒適得恰到好處。
Thumbnail
珍惜曾經來過我生命的那些人、那些緣份。等到緣份散去,也不會太過難過。就算難過也沒關係,會難過是人之常情。難過的時候就哭出來,準備好衛生紙,擦乾眼淚後,記得想起那些還愛著妳的人,正隔著空氣抱著妳就好。生命中來來去去許多人,不必把太多人請進心裡,以免太過擁擠。剛剛好的空間,舒適得恰到好處。
Thumbnail
前幾日,我與同樣也是療癒師的太太,一起到其他的城市擔任課程的引導者。 那個城市,我們一家四口曾經在那兒居住了四年半;於是,十六、十七歲的女兒們就跟著我們一同「返鄉」,我們連著二天都去上課,女兒們則是連著二天和不同時期的朋友相約出遊。 我買了剝皮辣椒!—小女兒興奮地拿出一個玻璃罐。 。 。 。
Thumbnail
前幾日,我與同樣也是療癒師的太太,一起到其他的城市擔任課程的引導者。 那個城市,我們一家四口曾經在那兒居住了四年半;於是,十六、十七歲的女兒們就跟著我們一同「返鄉」,我們連著二天都去上課,女兒們則是連著二天和不同時期的朋友相約出遊。 我買了剝皮辣椒!—小女兒興奮地拿出一個玻璃罐。 。 。 。
Thumbnail
當妳還只是個孩子時,身旁可能沒有可以引導妳的大人,讓妳誤會了自己要承受女性莫名的情緒,於是妳潛意識裡累積的對女性的恐懼,把這些老舊信念放掉吧!
Thumbnail
當妳還只是個孩子時,身旁可能沒有可以引導妳的大人,讓妳誤會了自己要承受女性莫名的情緒,於是妳潛意識裡累積的對女性的恐懼,把這些老舊信念放掉吧!
Thumbnail
伴侶在家庭聚餐後,不爽的回租屋處。這次小小的事件,原本沒什麼好寫的,但我越聊越覺得很有意義。從一個讓伴侶不爽的故事去拆解情境,從情境看見引發的情緒,再整理我當時聽到的想法與回應,期望能夠帶給看不懂「對方為什麼突然不爽?」的人一點靈感(笑)。
Thumbnail
伴侶在家庭聚餐後,不爽的回租屋處。這次小小的事件,原本沒什麼好寫的,但我越聊越覺得很有意義。從一個讓伴侶不爽的故事去拆解情境,從情境看見引發的情緒,再整理我當時聽到的想法與回應,期望能夠帶給看不懂「對方為什麼突然不爽?」的人一點靈感(笑)。
Thumbnail
這兩件事情的發展,都是她苦心經營而來的階段性成果,早就是她的預料中事;但沒預料到的是,到了這個收穫成果的片刻,她竟然毫無成就感,甚至被滿滿的無力感淹沒⋯⋯這讓她百思不得其解,才約了療癒。 對話一開始的輕鬆,沒有了。 整個人像洩了氣的皮球,癱軟下來。但狀態卻也真實地說出來的話相符了!
Thumbnail
這兩件事情的發展,都是她苦心經營而來的階段性成果,早就是她的預料中事;但沒預料到的是,到了這個收穫成果的片刻,她竟然毫無成就感,甚至被滿滿的無力感淹沒⋯⋯這讓她百思不得其解,才約了療癒。 對話一開始的輕鬆,沒有了。 整個人像洩了氣的皮球,癱軟下來。但狀態卻也真實地說出來的話相符了!
Thumbnail
好久沒紀錄孩子的生活了...重點是,值得紀錄的部分,有些覺得還處理得不夠完善,有些覺得媽媽自己的課題比他們還多(哈) 今天的事件發生,在吃完飯後的無聊時間~這時手機時間已經結束,午後有點累又有點無聊,孩子暫時還找不到事情做,而我在我自己的工作桌整理文書作業,聽到孩子傳來的爭吵聲 ......
Thumbnail
好久沒紀錄孩子的生活了...重點是,值得紀錄的部分,有些覺得還處理得不夠完善,有些覺得媽媽自己的課題比他們還多(哈) 今天的事件發生,在吃完飯後的無聊時間~這時手機時間已經結束,午後有點累又有點無聊,孩子暫時還找不到事情做,而我在我自己的工作桌整理文書作業,聽到孩子傳來的爭吵聲 ......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