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聚餐過後,伴侶氣沖沖地回到租屋處。
說出一句:「我對我姊姊太好了!」
伴侶的神情嚴肅,呼吸比平常急促,臉微微泛紅地說著。
「發生什麼事讓你這麼想呢?」我問。
「我之前拿給姊姊的商品,她直接分送給別人,我爸還小聲問:那個成本不是很高嗎?這就算了,還有給她的其他東西,她也好像都不在意。」
「姊姊真慷慨,她會不會覺得還有很多,所以就分送了呢?」
「我知道!我覺得這是一連串的小事累積起來的,整個下來會覺得:我是不是對她太好了?」
小事累積成什麼了?
伴侶坐上與我平視的椅子,開始娓娓道來。在這個聚餐的日子裡,從下午回家到晚餐結束後的宵夜時間,到底發生了什麼事?經由觀察與理解後,我將這個故事拆成3個部分:
一、拆解故事的脈絡
二、累積出什麼情緒?
三、我的想法與陪伴
一.拆解故事的脈絡
1.從覺得對方「不珍惜」開始
伴侶從一連串小小的對話發現,原來自己給姊姊的東西被分送給別人!那麼為什麼不直接告訴自己不需要?再加上恰好今天是姊姊久違的休假日,她的放鬆方式是追劇,到了正精彩的地方,無法放下手機。此時伴侶詢問姊姊需不需要中藥包,並解釋藥包的由來。姊姊端著手機回應著:「嗯嗯、我不太喝耶。喔好啊、好香喔、可以啊。」
姊姊接收物品時的態度與神情,讓伴侶感受不清姊姊到底需要還是不需要?
2.媽媽開口說話
同日稍晚,媽媽跟姊姊出門買宵夜。在這之後沒有發生特別的事,伴侶此時的情緒也還好。直到單獨在廚房時,媽媽進來開口說:「那個中藥包啊,我跟爸爸冬天燉來喝就好了。」此時伴侶立即出現抗拒的心理!但她還是禮貌的說:「可是我跟姊姊說要給她了耶。」
這種抗拒感是伴侶在老家常有的感受,但她近期正嘗試讓自己有另一種解讀。
3.物品被弄掉了
伴侶放習慣放物品的沙發躺椅,因為姊姊坐在上面攤軟追劇,沒發現物品掉在落地板。伴侶路過時把東西撿起來,順口說聲:「不好意思。」接著才想起被踢掉的物品是自己的,為什麼要道歉?
這幾乎是壓倒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她的情緒就此發酵。
二、累積出什麼情緒?
從姊姊接收物品的反饋,一開始覺得「好像沒有被珍惜」,雖然有點被濫用的感覺,但在下一秒又覺得「姊姊都分享這件事了,那好像也沒什麼。」伴侶此時的情緒還是穩定的,沒有太大的起伏。接著詢問要不要帶中藥包時,姊姊的回應是一種不置可否、看不出意願的表達,這讓伴侶有點受挫。
媽媽跟姊姊單獨去買宵夜回家後,接著媽媽特地跑來告知:「藥包放老家,爸爸媽媽冬天會喝。」對伴侶而言就好像母姊倆,在外面商量好才進門一樣。即便沒有失禮,但伴侶的慣性反抗心理出現了。她覺得很不舒服,從小到大只要是媽媽插手的事情,都讓她很敏感、也很反感。
她覺得媽媽會讓事情變成:失控的、複雜的、不容顛覆與拒絕的。
當伴侶撿拾地板上的物品,並下意識道歉時,聽見自己正在「道歉」的她,就像瞬間被喚醒的人。她認為自己才是需要被道歉的人,是自己的物品被弄掉耶!這時情緒瞬間爆發,讓原本覺得沒什麼的伴侶,進入憤恨不平的狀態。
一連串小小的事變成引導的線,讓伴侶的情緒爆發了。
三、我的看法與陪伴
提醒伴侶:給予就是準備好不對物品的使用方式有所評判。我相信伴侶是明白道理的,只是一點一點累積的小挫折,最後被引爆了,讓人無法立即套用。而我要做的只有提醒而已。
伴侶提到對於媽媽「插手」自己跟姊姊的事,讓她覺得很不爽。聊天探入後不難發現過去的經驗中,只要媽媽插手的事,都會變得複雜而失控,原本沒有什麼的事,經過媽媽「好意調停」後,都會讓人心生疙瘩。
我明確地表達支持與鼓勵:這次很厲害,雖然不爽但還是選擇用別的方式回應媽媽的「好意調停」,沒有跟以往一樣用慣性做出反應、用言語抵抗而讓氣氛更糟。
伴侶提到「不對啊,是我的東西被弄掉耶!為什麼是我要道歉?」我想這是她最後的底線。她意識到自己為什麼在道歉?這惹惱了自己,同時也發現自己的心態已經失衡、退無可退了。
即便不知道自己發生了什麼事,至少伴侶意識到正在做不合理的事。我將這個發現告訴她,替她開心於越來越能夠看見自己的狀態,意識到自己的狀態能讓她更快辨識負面情緒,重新選擇看待方式(就算這次還是不爽收場,但這只是需要時間練習)。
總結
這次小小的事件,原本沒什麼好寫的,但我越聊越覺得很有意義。從一個讓伴侶不爽的故事去拆解情境,從情境看見引發的情緒,再整理我當時聽到的想法與回應,期望能夠帶給看不懂「對方為什麼突然不爽?」的人一點靈感(笑)。
一個沒有心理諮商背景的普通人
陪伴憂鬱伴侶的小記
👉🏻感謝您閱讀閒人的陪伴心得
👉🏻如果能為您提供一點靈感並按下愛心❤️
將會是我持續分享的燃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