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斷旅行的料理

閱讀時間約 9 分鐘
■蘇小曼/口述.柳琬玲/整理(上山採集工作室)
對於一位廚師而言,旅行有助於料理的進化。小曼說:「我學習食物,除了一直在走,也一直在吃別人的食物,然後記到我腦袋。對我來講,走出戶外採集,直接嘗植物原始的味道後,它就會變成我的食材庫。」並且「不一樣的文化,會創造不一樣的料理味道。像西班牙比較多彩,很多樣。」

紐約料理學院的訓練

因為想要看看世界的料理,小曼努力工作、存錢,去美國/紐約上專業的廚藝學院。廚藝學院的訓練,成為她理解食物的基礎。「食物不只是吃飽。我們口腔可以分辨酸甜苦辣澀,但是我們接觸料理,一開始是視覺。視覺之後是嗅覺,然後才是味覺。在紐約香料料理的訓練,是訓練我這個的。然後我就透過不斷的吃……食物是一種文化,每一個地方的文化不同,食物就不同。食物,是當地的風土人情。」
【香草的採集與保存】
當時大約是1997、1998年,在紐約廚藝學院課程中,已經開始討論碳里程。這觀念啟蒙,使小曼日後回到台灣也想走低碳/環保的料理路線。不過當時的料理界還不流行採集。「學校教我們採香草與保存香草。可能是籽、根、莖或葉。定義上為Herbs跟spicy。」而這些採集香草與保存香草的方法,基本上都可以運用在野菜的採集、保存與留種上。
回想起來,「其實香料大部分都是野草、野菜。它們很好長,你只要有對的氣溫、對的環境。」
▲巴塞隆納市集。

台北廚師,帶著鍋子去採集

回到台北,仍繼續任職於大型食品公司的中央廚房。但出國學習的經歷,使得小曼對於國際料理文化的走向多了敏感度。
「之前都是談從產地到餐桌。到2006、2007年,因為食物在講反璞歸真,就是走到戶外去啊。那這種,你要跟誰學習最多呢?就是部落。野外採集,不只是Noma率先這樣做,西班牙有好幾個人開始這樣做。因為我很早就結交幾個西班牙廚師,我們就有開始在聊這個。尤其是我2008去了法國回來,就開始想這件事。但是,我對台灣一無所知啊!因為我一直在國外。你要重新學習台灣的話,就必須透過環島。」
小曼:「有幾次帶著鍋子…環島。2014年開始才會這樣。」
Q:「概念是怎麼來的」?
A:「啊,我廚師耶。到了戶外沒有辦法亂採什麼來吃的話,那我不就很遜?」
「(2014年)當時Norma已經很紅了。他就在做採集,他走戶外採集。而且我有很多廚師朋友,西班牙的朋友,我們從2012年就開始討論這件事。」
其實,西班牙廚師率先走出去採集,因為歐陸從中古以來就留存有可以取柴薪、採野菜、打野肉的公共森林傳統;但是,台灣沒有公共森林。小曼的環島採集體驗,因此發生了一些有趣的事情……。
▲台灣的市集。
【趣事一】畸零地的菜園,以為是上帝種的野菜
「像我在達蘭埠,他們說那其實是有人種的;因為是我只採一點點,人家不跟我計較,沒有來阻止我。所以我才明白,只要是長得像菜的,是人的;只要是長得不像菜的…我只要啃喔,看起來沒有什麼毛的、顏色沒有很鮮豔、有蟲啃過的,都視為菜。」
【趣事二】憑直覺辨認可食不可食
「之前會採我認得的,比如說地瓜葉,那麼明顯;當然也有可能看錯。因為像網子藤,也像啊…牽牛花的葉子有毒,也像啊。可是我憑直覺。很久以前,2004、2005年我環島兩次,反越域引水的時候。我第一次環島,全台的,還去南橫山區,帶鍋子、帶爐……我會看我熟悉的東西採來吃,不然我就自己帶東西煮。」
「我有碰過咬人貓,很癢;很小的時候。你會記住教訓,有毛的東西你碰了就會過敏,遑論是吃它。我認為凡是沒有毒的都可以吃,都是菜或是香料;有毛的,就通通不要去碰它就對了,以免在戶外中毒沒人救。」
【趣事三】不識除草劑風險
Q:「可是大部分地區都會打藥耶。你有沒有考慮過這個問題?」
A:「沒有,因為不懂啊。你沒看我剛上山的時候,拿到什麼東西就往嘴巴塞?」
「就是透過不斷旅行、不斷的看,然後自己又從事農之後,就開始明白:原來那些路邊的,是人種的,不是自己長的。」
「這兩年,我會看嫩與不嫩、香與不香。就是透過一直採、一直採、一直吃,透過旅行累積經驗。」

出國旅行的體會

以前在食品廠上班當主廚的時候,薪資比較優渥;小曼幾乎每一年都存足了錢,爭取集中假期,自費出國旅行。這習慣,也跟在美國學習時期的體驗有關係。她說:「透過吃,去認識不同種族。在美國種族那麼多,墨西哥料理、巴基斯坦料理、猶太料理啊……。」
▲TAPAS市集裡現切火腿。
「地中海國家很喜歡做麵包上面有料理,不是麵包裡面有料理;就這樣。例如西班牙Tapas。」這種小巧、但繽紛多變的麵包點心,是尋常的西班牙庶民食物;對於在台灣做麵包的小曼來說很有參考性。
透過旅行,她還看到:「去奧地利吃豬排,奧地利人愛吃豬肉。」「捷克人吃的就不一樣,愛吃很多腸、也吃鱒魚。」
連披薩,都在跨國流轉的過程中產生變化。「去義大利吃披薩,嚇一跳!非常的樸素。跟我在美國吃的披薩不一樣,因為美國有小義大利區。紐約的披薩很大,餅皮是厚的;抹一層醬,撒上披薩絲,去烤。好好吃喔,愛死了。義大利香料、乾辣椒粉,都是自己撒。」
光是豆類料理,在不同的文化區都有,但有不同的呈現。「中南美洲的人愛吃bean,土耳其人、希臘人、印度人愛吃bean,各式各樣的bean,跟我們亞洲的人吃黃豆、黑豆是一樣的。很好的優良植物蛋白,優質的,人體好吸收的。」
從東歐到南歐,搭配麵包的方式,也有各國自己的特色。「我在捷克常吃到的醃菜,奧地利也是……他們會用各式各樣的蘿蔔啊,羽葉甘藍……就是泡菜啊。每到季節過剩、夏季的時候,你去餐館,放在那裏任你去夾,all u can eat,又鹹又酸,很好吃。主要是為了保存食物。然後去西班牙,是番茄、大蒜、橄欖油,就放在桌上隨便你吃。真的很多。番茄一顆一顆,你就自己剝了自己吃。我本來也不會用,以為是沙拉菜。後來經過當地人解釋,先將大蒜在烤過麵包上抹抹,然後再把番茄直接抹在麵包上,淋上橄欖油。這是加泰隆尼亞人吃農夫麵包的方式。」

▲樹豆濃湯。

部落行腳

回到台灣,小曼在北部、南部不同海拔的山區走,見識到不同族群的文化底蘊。
「我都一直去部落,因為往山上走只有部落。北部泰雅有馬告,中部比較沒去最遠只有到南庄;後面就一直往牡丹那邊,或是東部,大部分都是排灣族比較多。」
透過頻繁的接觸,小曼發現:「部落的人吃得很原始,而且就地取材。」
簡單,是部落三餐的日常方式。「部落吃飯的方式,跟我們不一樣,主糧跟一個菜,很簡單。有打獵、有多餘的,就會有肉啊。他們的主糧,小米、芋頭。(玉米咧?)沒有看過。還有米啊,阿美族用糯米釀酒。」
雖是簡單,但即使是相同的食物,在不同部落的風土中,也會孕育出各自不同的風韻。她說:「旅行不是吃食材,旅行是吃食物。比如奇拿富,每一個部落的奇拿富就不同。」
一位部落媽媽告訴小曼:「真正的傳統奇拿富不會做很大,小小的。」小曼回想著這已經被她收入食物記憶庫中的美味:「奇拿富包小米的時候,她會用五節芒,她是說跟紅黎一樣。因為紅黎本身有一種香味,小米本身也有一種香味;而且不一樣部落的小米香味又不太一樣,海拔不同啊。」
透過各部落拜訪,小曼發覺,奇拿富因地制宜,產生各部落的特色:「南瓜也會蒸成奇拿富,因為那也是傳統食材。南瓜奇拿富用月桃葉、甲酸漿葉。因為甲酸漿本身只有很淡的香氣,吃起來有點酸酸的,所以跟食物搭起來就很好吃;尤其是搭肥豬肉的時候,因為它帶一點點酸味。」
▲野菜運用料理。
【部落老人家吃什麼,是食物記憶寶庫】
注意老人家會吃什麼也成為了解一個部落原本食物樣態的重要參照。小曼曾吃到的老人家自己包的檳榔就很不一般。「那時到桃源時候,就看到老人家在洗檳榔、包檳榔,自己在吃檳榔。她不是用我認識的紅灰、白灰,人家可是用一種不知道什麼粉,搗一搗、葉子包一包,整顆就這樣吃起來。那是我吃到很原始的檳榔。」
原來,「檳榔本來就有味道,荖葉也有味道。我在大社部落以前吃過的,就攀在他們的圍牆邊。我覺得好好吃,還辣辣的,可以刺激口腔。然後我就一直在想,這東西如果做料理要怎樣用?它帶著很重的腥辣味,然後又有一點香氣。有一點像八角。」
在排灣族老部落大社,好朋友告訴小曼:「老人家會吃山羊的肝……生吃。這就是年輕人不會吃的」
透過吃,小曼消化的不只是食物,還有文化。「所以我到每一個地方,就會直接去吃在地人會吃的東西;我就會直接知道這邊的飲食文化。去了解當地人的生活,都吃些什麼東西?然後把它轉換成是我的料理方式。就是先吃,後消化。」

寶山部落住半年

2015年在高雄南橫山區的寶山部落居住半年,成為小曼深入了解部落飲食文化的大好機會。「住下來後,才能盡興地每天看風景、看花花草草,就會真的去吃它」。
她的跨文化食物體驗進化了。「食物也有分深的文化跟淺的文化。旅行是最方便的方式,去了解人家的文化跟生活!住得越久,就會吃得更深。透過吃,等於是濃縮人家的民族靈魂;透過吃轉換,然後又化作你的能量。」▌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27會員
125內容數
以「謀求自然和人為的,即天、地、人的和諧,帶給人類充滿豐富物資、健康、親密感情,以及安定、舒適的社會。」為宗旨的日本「幸福會山岸會」;廢校新生:讓居民笑語重新響起,位在日本偏鄉的「森の巢箱」;還有「以稻貫之」遊佐町豐富且深刻的農食走讀。這些都是現在新農村努力的事,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新農村反思 的其他內容
加拿大蒙特婁的康歌迪雅大學(Con-cordia University),學生自發性地發展了一連串的校園飲食改善計劃。有「綠冰箱」有機食品合作社、有機咖啡店、免費有機中餐、週三農民市集、有機素食墨西哥餐廳、釀造校園啤酒、在大樓頂樓設置空中菜園等。這次先來認識校園的有機Hive Café 咖啡店。
2004年,大衛。洛克斐勒(David Rockefeller)邀約巴柏,去一座位於威斯契司特郡(Westchester County)的莊園開餐廳。開在石穀倉(Stone Barns)的藍丘餐廳目前名聲大噪,不只是因它有非常棒的食物,也因這間餐廳是依巴柏籌畫的,對農業做多方面的思慮而成為一時之選。
朋友說:薑糖是他小時候的記憶,沒想到因緣際會,長大了竟然會靠製作傳統薑糖為生。他說:「我只是想在他們的記憶中,留下薑糖的味道。也許有一天他們長大了,會想要回來找這個味道。只要有人來找,這個傳統的手藝就不會消失。」
1967年於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畢業後,愛麗絲在當地教了幾年書。但她覺得心中最有戚戚的還是煮飯做菜。於是1971年與幾位夥伴合開了潘立西餐廳。爾後,也就一路這樣走了下來,而且在有意無意間,帶動起全美、甚至全球工業國度新的飲食風潮:食用時令新鮮食物,激發出各地農民市場的湧現,以及「由菜園到學校」等運動。
加拿大蒙特婁的康歌迪雅大學(Con-cordia University),學生自發性地發展了一連串的校園飲食改善計劃。有「綠冰箱」有機食品合作社、有機咖啡店、免費有機中餐、週三農民市集、有機素食墨西哥餐廳、釀造校園啤酒、在大樓頂樓設置空中菜園等。這次先來認識校園的有機Hive Café 咖啡店。
2004年,大衛。洛克斐勒(David Rockefeller)邀約巴柏,去一座位於威斯契司特郡(Westchester County)的莊園開餐廳。開在石穀倉(Stone Barns)的藍丘餐廳目前名聲大噪,不只是因它有非常棒的食物,也因這間餐廳是依巴柏籌畫的,對農業做多方面的思慮而成為一時之選。
朋友說:薑糖是他小時候的記憶,沒想到因緣際會,長大了竟然會靠製作傳統薑糖為生。他說:「我只是想在他們的記憶中,留下薑糖的味道。也許有一天他們長大了,會想要回來找這個味道。只要有人來找,這個傳統的手藝就不會消失。」
1967年於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畢業後,愛麗絲在當地教了幾年書。但她覺得心中最有戚戚的還是煮飯做菜。於是1971年與幾位夥伴合開了潘立西餐廳。爾後,也就一路這樣走了下來,而且在有意無意間,帶動起全美、甚至全球工業國度新的飲食風潮:食用時令新鮮食物,激發出各地農民市場的湧現,以及「由菜園到學校」等運動。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肥嘟嘟、細緻、柔嫩...鮮美得教人上癮,夏日特輯! 馬祖活淡菜料理記錄🦪🦪🦪
Thumbnail
臺灣小吃代表了臺灣的風土人情,臺灣味道承載著濃厚的歷史與文化背景,一段時間熬成的好菜,亦如淬煉和堆疊的人際關係。
近年來,台灣的出版社為因應或減少日本版權費的支出,熱衷投注於日文公版書(著名作家作品)的編譯,出現同一作家,出版社推出各自譯本的局面,這就給不諳日語的讀者多了比較譯本優劣的機會。在臺灣,北大路魯山人的藝術論並非主流讀物,其珍味食譜亦甚少出版,所以,出版社另闢蹊徑刊行他的美食王國圖譜,自然令美食家和日
Thumbnail
看到一段影片的標題作:「台灣不只有小吃 日治時代台灣料理等於『精緻料理』?」感覺這實在有點「標題黨」。
Thumbnail
大家知道台灣早年的仙草凍是加麵粉做的嗎?原住民曾經不吃雞肉嗎?以前人吃牛肉都要偷偷吃?甚至還吃海龜肉,真的假的? 人文歷史總是會勾起我的興趣,深陷在各種有趣的冷知識魅力中無法自拔。如果你有同樣的喜好,這本來自翁佳音和曹銘宗共同著作的《吃的台灣史》,尋找台灣的飲食文化史一定不會讓你失望!
Thumbnail
今天我們繼續從古代香料交易的路徑和現代地圖來探索世界上主要的香料, 進一步創造出屬於自己餐桌上獨特的味道, 第3季, 我們的香料餐桌旅行來到歐洲, 一路我們將由斯堪地納維亞出發, 途經大不列顛群島, 法國, 西班牙和葡萄牙, 以及義大利, 最後來到東南歐. 歐洲大陸各地的料理, 雖然種類繁多
Thumbnail
食物是人與土地最近的距離,而農業也是文明與文化的起點,但是人口朝都市集中後,我們失去了與自然接觸的機會,而且過多的包裝食品與人工調味料,也純化了我們品嘗食物真滋味的能力。這些安全有疑慮的食物,形成新的文明病,對健康產生莫大的威脅。
Thumbnail
讓我們踏上一場味蕾的冒險旅程,來到一個充滿匠心巧思與自然馨香的地方—島語自助餐。在這裡,每一口食物都像是精心編排的樂章,為你的味蕾奏出最純粹的自然旋律。
Thumbnail
文章描述了作者在曼谷的飲食體驗,從街頭的切開水果到泰式甜品,並對當地的飲食文化表示了好奇與困惑。
旅行,對我而言,就是陌生的街道、買土產、吃當地好吃的。 我向來不看網路推薦的地方,一是聽說店家會給寫手免費餐券;二是這些作家對於好吃的定義,跟我不太一樣。 有位女士說:東西好吃,在於沒有鑊氣。我不知道鑊氣是不是指鍋氣?鍋氣是烈火烹油後才有的氣味,不好這一口,我在家裡煑就好了,何必上館子? 在陌
Thumbnail
肥嘟嘟、細緻、柔嫩...鮮美得教人上癮,夏日特輯! 馬祖活淡菜料理記錄🦪🦪🦪
Thumbnail
臺灣小吃代表了臺灣的風土人情,臺灣味道承載著濃厚的歷史與文化背景,一段時間熬成的好菜,亦如淬煉和堆疊的人際關係。
近年來,台灣的出版社為因應或減少日本版權費的支出,熱衷投注於日文公版書(著名作家作品)的編譯,出現同一作家,出版社推出各自譯本的局面,這就給不諳日語的讀者多了比較譯本優劣的機會。在臺灣,北大路魯山人的藝術論並非主流讀物,其珍味食譜亦甚少出版,所以,出版社另闢蹊徑刊行他的美食王國圖譜,自然令美食家和日
Thumbnail
看到一段影片的標題作:「台灣不只有小吃 日治時代台灣料理等於『精緻料理』?」感覺這實在有點「標題黨」。
Thumbnail
大家知道台灣早年的仙草凍是加麵粉做的嗎?原住民曾經不吃雞肉嗎?以前人吃牛肉都要偷偷吃?甚至還吃海龜肉,真的假的? 人文歷史總是會勾起我的興趣,深陷在各種有趣的冷知識魅力中無法自拔。如果你有同樣的喜好,這本來自翁佳音和曹銘宗共同著作的《吃的台灣史》,尋找台灣的飲食文化史一定不會讓你失望!
Thumbnail
今天我們繼續從古代香料交易的路徑和現代地圖來探索世界上主要的香料, 進一步創造出屬於自己餐桌上獨特的味道, 第3季, 我們的香料餐桌旅行來到歐洲, 一路我們將由斯堪地納維亞出發, 途經大不列顛群島, 法國, 西班牙和葡萄牙, 以及義大利, 最後來到東南歐. 歐洲大陸各地的料理, 雖然種類繁多
Thumbnail
食物是人與土地最近的距離,而農業也是文明與文化的起點,但是人口朝都市集中後,我們失去了與自然接觸的機會,而且過多的包裝食品與人工調味料,也純化了我們品嘗食物真滋味的能力。這些安全有疑慮的食物,形成新的文明病,對健康產生莫大的威脅。
Thumbnail
讓我們踏上一場味蕾的冒險旅程,來到一個充滿匠心巧思與自然馨香的地方—島語自助餐。在這裡,每一口食物都像是精心編排的樂章,為你的味蕾奏出最純粹的自然旋律。
Thumbnail
文章描述了作者在曼谷的飲食體驗,從街頭的切開水果到泰式甜品,並對當地的飲食文化表示了好奇與困惑。
旅行,對我而言,就是陌生的街道、買土產、吃當地好吃的。 我向來不看網路推薦的地方,一是聽說店家會給寫手免費餐券;二是這些作家對於好吃的定義,跟我不太一樣。 有位女士說:東西好吃,在於沒有鑊氣。我不知道鑊氣是不是指鍋氣?鍋氣是烈火烹油後才有的氣味,不好這一口,我在家裡煑就好了,何必上館子? 在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