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測開箱】AI可以取代心理諮商嗎?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9 分鐘

你有過心煩意亂,想尋求建議卻越來越混亂嗎?

你有過低潮沮喪,想尋找支持卻找不到人選嗎?

作為諮商心理師和職涯諮詢師,我常常面對很多人的煩惱,希望我能夠提供協助,幫忙解決他的困境。然而在正式尋求諮商之前,有很多人還是處於觀望狀態,於是繼續找人訴苦、求神問卜,然後處於鬼打牆的循環。

而最近當紅的AI,聽說相當的厲害,不只可以取代很多人的工作,也省下不少的荷包!?

我決定來幫大家實測看看,究竟AI能不能夠取代心理諮商,可以聽你訴苦又能幫你解決問題呢?

raw-image

雖然AI說它沒辦法取代心理諮商,但是怎麼能夠輕易放過它呢(笑)

所以我找了幾位朋友,分成職涯規劃、家人溝通、自我認同3種類型的問題,開啟了這段ChatGPT 的對話實驗。

出乎我的意料,現在的AI其實是有辦法做到初層次的同理,在不同問題的回覆中,大家可以在對話的截圖中看到,AI會先簡單回應你的情緒,之後再提供參考的建議步驟,而不是只有叫你按照步驟執行而已。

raw-image

實驗一、與AI實測如何規劃轉職準備

這位朋友提出的問題,算是有轉職需求的客戶,都會出現的猶豫和擔心。你可以看到AI的回應,是一次提出3個建議,請你從中進行職涯的規劃。

我對於AI提出的思考方向,是給予正面的評價。事實上我在協助客戶轉職時,也會引導對方盤點現況、回顧經歷,再一起規劃未來的轉職策略。

不同的是,當AI直接一次要你從3個方向著手,而且每個項目,都有許多需要完成的前置作業,也就是說,你必須要自己思考和實作,才能真正有辦法做出適合的職涯選擇。

而我在輔導客戶進行轉職規劃時,會透過職涯引導的工具,以循序漸進的方式,安排適合的職涯探索主題,像是職業興趣探索、能力優勢盤點、工作價值釐清,還有在本案例中,也要引導客戶與家人的溝通,以及調適對於轉職的心理焦慮,所以不會是一下子要求客戶照單全收,而是從體驗的過程當中,學習轉職評估和職涯規劃的方法。

所以要能真正落實AI的建議,通常會比較適合有反思習慣和自主性高的人,才能夠有效將AI提供的知識,經由你的消化與吸收,還有自我對話的引導,協助你有效地重新釐清思緒,評估出最適合的方向。

raw-image

另外,我發現AI提供的建議,會因為你提供的資訊量,而影響他的判讀性,所以提供的建議有時會也會給人一種單向的指導,不一定會讓當事人想要繼續這段對話。

比如這位想轉職的朋友就提到,他平常的興趣是追劇,但沒有想從事創意編輯或內容創作,比較偏向生活中的休閒娛樂。而AI所提供的南部公司,則讓他感覺像是亂槍打鳥的建議,並沒有針對他過去的職涯脈絡,提供相關聯的建議,再加上這3間公司的產業別差異,很像去聯誼的時候,突然被主辦單位推薦3個對象,有種強迫推銷又不知道為何適合的尷尬感。

raw-image

實驗二、與AI實測如何與家人溝通

我覺得這個實驗也很有趣。這次我嘗試用兩個不同的問句做提問,所以AI的回答也有了2個不同的版本。

首先是朋友原版的問題,AI直接判讀父母的情緒勒索是跟個案要錢,所以要個案學習設定界限,和父母的溝通當中,要明確表達自己的立場,並鍛鍊被拒絕的勇氣。

但實際上,朋友所指的情緒勒索,並不是父母跟他要錢,而AI在沒有澄清的情況下,就自行做了解讀和回應,對當事人來說,反而會過於主觀及魯莽。

raw-image

再來是我轉譯過的問題,以下我嘗試用AI能理解的方式做詢問,再加上實驗前有先和朋友小聊了一下,所以你可以看到,我開頭的主述問題是「父母與我的金錢觀不同」,所以AI的重點就放在金錢觀的差異,引起了親子間的衝突,而建議個案學習和父母好好溝通,並充實投資理財資訊,讓父母能夠對自己的金錢觀感到放心。

但事實上,對朋友來說,要練習表達自己的想法,並學習和父母好好溝通,都叫做雞湯式的廢話,隔靴搔癢而已。

raw-image

身為心理師,當個案一開口就提出被情緒勒索了,表示當事人有可能感覺自己是受害者,所以我通常會先關心對方的心情,了解這樣的情況多久了,進一步瞭解當事人都怎麼面對父母的情緒勒索,協助當事人先感覺到支持,再釐清他的因應問題的方式,以及真正想要的目標。

再來,會談重點會放在協助個案,探討自己和父母面對金錢的價值觀。因為即使是家人,來自不同世代的文化背景,對於金錢的態度、消費習慣、心理需求,還有安全感,都有可能會有不同的變化。

所以在面對金錢觀的衝突時,不是要個案找證據,來證明誰的觀念才是對的,尤其在親近的關係中,陷入爭對錯的局面,往往不只傷了和氣也傷了心。所以,陪伴當事人梳理情緒,引導他理解雙方對於金錢的信念,便有了其他的機會,為彼此打開另一個視角。

至於AI提供的設定界限,和拒絕的練習,也會成為我會談當中的處遇方向之一。如果當事人與家人的溝通,的確為此而卡關,那麼我也會和個案一起探討與家人的互動方式,再進一步透過演練,進行溝通的練習。

實驗三、與AI實測如何面對自我認同

這個實驗分別是由單身族和多元性別的友人所進行的提問。這也是所有實驗受試者中,給予AI評價最高的個案。

老實說要輸入問題之前,我對於AI會如何回應,還是抱持著擔心,不確定大數據的背後,是否會以主流價值作為標準,來回應這兩位朋友。畢竟對於非主流或少數族群來說,他的處境已經使他感到備受質疑,萬一連AI都判定他不正常,我想會是雙重的打擊吧!

幸好,我的擔心是多餘的。AI先是直球回應個案的焦慮,讓他明白身而為人,他有選擇的權利,不需要因為做了不同的選擇,而為此感到抱歉。

我有不少客戶,在面臨適婚年齡或生育的階段,如果還處於單身,通常都會被身邊的親朋好友「關心」,熱切地想幫忙介紹對象,而有交往對象卻還沒有下一步,更會被三不五時詢問進度,使得當事人變得很有壓力。

然而AI只能做到初層次的同理,還有提供基本的衛教觀點,再進一步的引導,是沒有辦法只靠「說理」,就能讓人產生頓悟或更深的改變。

raw-image

而另一個實測顯示,AI是具有多元性別友善的態度,這也是值得令人讚許的部份(拍手)

你可以看到在這兩個實驗中,AI的直球回應,都有著諮商當中「一般化」技巧的效果,讓個案能夠視「問題」為「正常」,減低對自我的批判和焦慮。

不過,接下來關於性傾向、自我認同、和家人的溝通等,需要更深入地引導和支持,就沒有辦法透過AI單方向的協助,你可以看到AI只能簡短的提供回應,然後就鼓勵個案去找專業的心理師協助了(笑)。

總結來說,心理師除了會提供情緒的支持,協助當事人適時地抒發與宣洩之外,還會幫助你瞭解自己的情感經驗,釐清你的價值觀,包含愛情觀、想要的生活方式,陪你理解自己的存在價值,活出屬於你的人生版本。

raw-image

最後,總括來說,我認為AI是有一定的功能,可以成為每個人的輔助工具,幫助你面對冰山表層的問題,適合想要尋求諮詢協助的朋友。

《AI的優點》

①沒有時間的壓力,可以及時得到回應

②沒有金錢的負擔,可以快速取得知識

③沒有面子的焦慮,不用顧慮他人眼光

《AI的限制》

①必須有精準的提問,才能有效果的回應

②只有單方面的指導,缺少情感交流分享

③偏向說理講道風格,缺少人性柔情溫度

有趣的是,如果你回去看3個主題的對話內容,你會發現AI在結語時,還是會鼓勵你再去尋求心理專業人員的協助,還明確指出他無法取代心理師的專業(笑)。

raw-image

《心理諮商的優點》

對我來說,AI並不會取代心理師的專業,影響心理師的生存,反而能成我們每個人的小幫手,幫助我們透過新工具,可以加快資料蒐集的速度和正確性,讓我們能夠借力使力,結合AI的力量,有更好的學習體驗。

不免俗的我也來問一下AI心理諮商的優點,提供給大家參考,希望有幫助到大家更認識AI的運用,還有心理諮商的好處~

raw-image

備註:關於心理師的輔導方向,會依據每位心理師的訓練及專長,而有所不同的差異。本篇僅作為我個人的經驗分享,不代表所有心理師的立場哦!

想要預約心理諮商,歡迎洽詢高雄的安康心理諮商所,我們由不同專長的心理師組成,可以用電話、線上表單或是LINE進行預約,如果不知道要找哪位老師,也可以讓安康協助你配對唷~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尋路心理師-吳曉柔的沙龍
15會員
12內容數
本專題收錄關於尋路心理師吳曉柔,相關的媒體報導、授課紀錄、訪問內容等資訊。
2024/02/22
為什麼連假結束了,焦慮反而卻開始了呢?​當我們從放鬆的假期,回到繁忙的工作步調,內心往往會產生抗拒和不安。這時當你越是要求自己馬上進入工作模式,反而越會感到心浮氣躁。這種被稱為「連假症候群」的心理現象,是當我們從長假中的休閒模式,再度轉換到工作模式,可能突然感到的焦慮或慌張,而產生心理和生理不適。​
Thumbnail
2024/02/22
為什麼連假結束了,焦慮反而卻開始了呢?​當我們從放鬆的假期,回到繁忙的工作步調,內心往往會產生抗拒和不安。這時當你越是要求自己馬上進入工作模式,反而越會感到心浮氣躁。這種被稱為「連假症候群」的心理現象,是當我們從長假中的休閒模式,再度轉換到工作模式,可能突然感到的焦慮或慌張,而產生心理和生理不適。​
Thumbnail
2024/01/23
轉職,是許多人職涯發展路徑的一種選擇。有些人是為了追求理想、更好的機會,也有些人是對現職的不滿,而被當成改變困境的捷徑。 以下跟大家分享常見的轉職迷思,希望能幫助正在考慮轉職的你,可以更清楚地理解轉職的真實面貌。 從薪水的盲目追求、解決問題的過度理想化,到年齡的自我設限,重新省思職業生涯的抉擇。
Thumbnail
2024/01/23
轉職,是許多人職涯發展路徑的一種選擇。有些人是為了追求理想、更好的機會,也有些人是對現職的不滿,而被當成改變困境的捷徑。 以下跟大家分享常見的轉職迷思,希望能幫助正在考慮轉職的你,可以更清楚地理解轉職的真實面貌。 從薪水的盲目追求、解決問題的過度理想化,到年齡的自我設限,重新省思職業生涯的抉擇。
Thumbnail
2023/08/26
北高雄家扶中心,在旗山區辦理家長、岡山區辦理大專生、鳳山區辦理青少年等成長團體,邀請心理師及其他專業講師,讓每個年齡層都能找回屬於自己的團體,藉此學習及拓展不一樣的視野,增加自我紓壓的方式。
Thumbnail
2023/08/26
北高雄家扶中心,在旗山區辦理家長、岡山區辦理大專生、鳳山區辦理青少年等成長團體,邀請心理師及其他專業講師,讓每個年齡層都能找回屬於自己的團體,藉此學習及拓展不一樣的視野,增加自我紓壓的方式。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生活中難免會遇到困擾。有些話、有些困擾,真的需要: 一個不會外傳的樹洞、一個客觀的傾聽者、 一個能夠提出有建設性回饋的幫助者。 但這樣的對象、管道,真的能..找得到嗎? 一、碰到困擾時可能的抒發求助管道:也許會有後遺症 (一)對親近的人?--可能會造成情緒負擔,並惡化問題 不想造成家人朋友的負擔、
Thumbnail
生活中難免會遇到困擾。有些話、有些困擾,真的需要: 一個不會外傳的樹洞、一個客觀的傾聽者、 一個能夠提出有建設性回饋的幫助者。 但這樣的對象、管道,真的能..找得到嗎? 一、碰到困擾時可能的抒發求助管道:也許會有後遺症 (一)對親近的人?--可能會造成情緒負擔,並惡化問題 不想造成家人朋友的負擔、
Thumbnail
最近服務民眾的過程中,比起個人的心理困擾,我發現更多是對於心理師這個行業,與心理諮商的好奇,包括:「什麼樣的狀況下,可以開始做心理諮商?」、「心理諮商可以提供我什麼協助?可以做什麼來避免需要找心理師?」,以及「心理諮商師與心理醫師的差別?」。我覺得這些提問很有價值,我試著回答這些問題,期待能增加你的
Thumbnail
最近服務民眾的過程中,比起個人的心理困擾,我發現更多是對於心理師這個行業,與心理諮商的好奇,包括:「什麼樣的狀況下,可以開始做心理諮商?」、「心理諮商可以提供我什麼協助?可以做什麼來避免需要找心理師?」,以及「心理諮商師與心理醫師的差別?」。我覺得這些提問很有價值,我試著回答這些問題,期待能增加你的
Thumbnail
雖然我不是「生涯諮詢師」,但是在身心精神科醫師的執業過程中,常會被問到的問題也包括「我要不要、該不該換工作?」、「我該提早退休嗎?」。因此,在測試過心理師、諮商師等角色後,當然也得來測試看看ChatGPT扮演「生涯諮詢師」的表現。
Thumbnail
雖然我不是「生涯諮詢師」,但是在身心精神科醫師的執業過程中,常會被問到的問題也包括「我要不要、該不該換工作?」、「我該提早退休嗎?」。因此,在測試過心理師、諮商師等角色後,當然也得來測試看看ChatGPT扮演「生涯諮詢師」的表現。
Thumbnail
作為諮商心理師和職涯諮詢師,我常常面對很多人的煩惱,希望我能夠提供協助,幫忙解決他的困境。 聽說最近當紅的AI,不只可以幫你解決問題,還可以幫你省下不少的荷包!? 我決定來幫大家實測看看,究竟AI能不能夠取代心理諮商,既能聽你訴苦又能幫你解決問題呢?
Thumbnail
作為諮商心理師和職涯諮詢師,我常常面對很多人的煩惱,希望我能夠提供協助,幫忙解決他的困境。 聽說最近當紅的AI,不只可以幫你解決問題,還可以幫你省下不少的荷包!? 我決定來幫大家實測看看,究竟AI能不能夠取代心理諮商,既能聽你訴苦又能幫你解決問題呢?
Thumbnail
總有人在討論念研究所對工作到底有沒有幫助? 中年了還大轉彎,放掉有前途的工作跑去念書到底值不值得? 我覺得,這些問題都問錯了。
Thumbnail
總有人在討論念研究所對工作到底有沒有幫助? 中年了還大轉彎,放掉有前途的工作跑去念書到底值不值得? 我覺得,這些問題都問錯了。
Thumbnail
自動化思考雖然可以降低大腦決策的負擔,但同時也容易讓我們身在迷霧中看不清局勢,例如小時候的你因沒有謀生的能力,只能不斷討好的父母,而這樣成長狀態養成你小心翼翼逆來順受的性格,即便現在的你已經能夠自立,但刻印在腦海裡的行為模式,還是讓你在人際互動中,不自覺的會過度討好他人,每天都讓自己過得好委屈。
Thumbnail
自動化思考雖然可以降低大腦決策的負擔,但同時也容易讓我們身在迷霧中看不清局勢,例如小時候的你因沒有謀生的能力,只能不斷討好的父母,而這樣成長狀態養成你小心翼翼逆來順受的性格,即便現在的你已經能夠自立,但刻印在腦海裡的行為模式,還是讓你在人際互動中,不自覺的會過度討好他人,每天都讓自己過得好委屈。
Thumbnail
學期初預約了心理諮商,鮮少人知道這件事,有些知情的朋友、家人說:「你好好的幹嘛去?」「沒事去心理諮商幹嘛?」我確實沒有什麼「重大」的問題,但卻有很「重要」的內心矛盾想紓解,希望可以更加認識自己,也希望找到一個出口。重點是,我覺得身旁的親友可能解決不了這些問題。
Thumbnail
學期初預約了心理諮商,鮮少人知道這件事,有些知情的朋友、家人說:「你好好的幹嘛去?」「沒事去心理諮商幹嘛?」我確實沒有什麼「重大」的問題,但卻有很「重要」的內心矛盾想紓解,希望可以更加認識自己,也希望找到一個出口。重點是,我覺得身旁的親友可能解決不了這些問題。
Thumbnail
想成為諮商心理師或某領域的職人嗎?及早蒐集資訊及早判斷,修正自己的期待與目標,避免被可惜感綁架,假如到了職業階段才發現事情跟自己的預期不同,只怕放棄的代價恐怕已經高到讓人「不敢放棄」!
Thumbnail
想成為諮商心理師或某領域的職人嗎?及早蒐集資訊及早判斷,修正自己的期待與目標,避免被可惜感綁架,假如到了職業階段才發現事情跟自己的預期不同,只怕放棄的代價恐怕已經高到讓人「不敢放棄」!
Thumbnail
你做諮商,你就該篤信這一件事情是真的對人好的,就像是購物頻道裡熱情的大姊,用激昂的語氣說著「我告訴你現在買這款果菜汁機就對了!」好似我們也該如此信任我們自己所做的事情,如果我們自己不信任,那如何帶領個案信任我們呢?這似乎是一個說得很通的邏輯......   嗎?   
Thumbnail
你做諮商,你就該篤信這一件事情是真的對人好的,就像是購物頻道裡熱情的大姊,用激昂的語氣說著「我告訴你現在買這款果菜汁機就對了!」好似我們也該如此信任我們自己所做的事情,如果我們自己不信任,那如何帶領個案信任我們呢?這似乎是一個說得很通的邏輯......   嗎?   
Thumbnail
心理諮商、心理治療到底是什麼? 如果您有點好奇,想嘗試看看諮商卻又有些卻步,都可以看看這篇文章,先了解諮商可能是什麼、會經歷到什麼唷~
Thumbnail
心理諮商、心理治療到底是什麼? 如果您有點好奇,想嘗試看看諮商卻又有些卻步,都可以看看這篇文章,先了解諮商可能是什麼、會經歷到什麼唷~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