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好說話』之 說話的方式

更新於 2023/06/05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很多人都沒意識到自己有控制的課題,這裡面也代表著有「心口不一」的課題。

當我們不覺察,我們就不會知道自己一直在使用控制的語言,我們就不會知道我們其實要的是什麼,以及我們真正想表達的是什麼,例如:

顯性控制:把鳳梨吃完
隱性控制:你為什麼不把鳳梨全吃完
尊      重:你可以把剩下的鳳梨吃完

顯性控制:說對不起
隱性控制:你做錯事從來都不道歉
尊      重:我希望你能為這件事跟我道歉

顯性控制:不准出門
隱性控制:又要出門
尊      重:我希望你待在家裡陪我

顯性控制:你聽我說
隱性控制:你從來都不聽我說
尊 重:我希望你能關心我

顯性控制:那女/男的是誰
隱性控制:你又在跟誰聊天
尊  重:我害怕失去你

其實,顯性控制者比隱性控制者來得心口合一,他們會直接說出自己要的跟不要的;

而隱性控制者習慣的說話方式就是「不直接表明自己內心的想法」,呈現著一種被害者的狀態而不自知,期望他人了解自己;

尊重別人的說話方式是我們知道自己內心真正想要的是什麼,心口合一如實的說出,同時尊重別人有拒絕的權利,接受別人的拒絕,面對真實的情況,這樣的相處方式,讓人覺得真誠及舒服,也讓自己清楚自己無法改變的是什麼,再來評估與選擇還能怎麼做。

#讓自己心口合一
#了解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麼
#明白自己恐懼的是什麼
#接受別人也有說不的權利
#面對問題才能做出正確選擇
即將進入廣告,捲動後可繼續閱讀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相同的命格卻有不一樣的人生,差別在於「選擇」。 想要人生有所不同,想要不被表現迷惑,並做出更好的選擇 歡迎找我預約:|八字|答案桌遊|奇門遁甲|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有時候我們以為說的話是為對方好,但其實讓別人覺得不舒服而不自知,甚至令人有說話不得體的印象。 如果我們真的想幫助別人,說的應該是對方聽得進去的話,而不是自己想要講的,用讓人感到舒服的方式去溝通,而不是因為自己想說,然後用一種「以上對下」的方式在跟別人講話,造成別人的不舒服。 很多人沒意識到自己的
【修行與善】 善事做多了真的可以成佛嗎?壞事做多了就一定是魔嗎? 如果做善事的時候是以自己私利為主,起心動念是覺得可以得到福報,那這個善還是善嗎? 壞事的定義是甚麼?有時候發生不好的事,會讓我們得到領悟而有所改變,這個惡,就真的只有單向的嗎? 世事沒有對錯,公道自在人心,這個人心指著
靈性成長總是從「怪別人」開始,都是因為別人才造成的,把所有的錯都指向別人。隨著時間的流逝,我們開始發現,再怎麼怪別人,有些內心的傷痛還是無法解決,於是開始往內尋找以往自己不願面對的「陰影」,這時我們開始願意面對自己。 當我們開始成長面對時,我們覺得自己開始懂了一些別人不懂的,對自己產生了莫名的
我們對於事物都有一個定義,也因為給了那事物有了定義的名稱,所以我們知道了那個是什麼。 有形的我們很清楚,紅色是紅色、車子是車子、燈是燈、衣服就衣服、球是球。但無形的呢?我們真的知道嗎?還是我們只是以自己的情緒來定義我們的感覺? 我們給不出我們沒有的 我們說別人自私是因為我們知道什麼是自私
一個人內在擁有的東西,是決定他幸福與否的關鍵。--叔本華 看到這句話後開始想: 有些人喜歡怪東怪西,卻沒聽過他怪自己;許多人習慣抱怨與批判別人,卻沒聽過他說自己;還有些人擅長評斷分析別人,卻沒聽過他深入了解自己。 會讓我們有情緒的人,不外乎四點: 1. 對方擁有我們想要“隱藏”的特質。 2.
有時候我們以為說的話是為對方好,但其實讓別人覺得不舒服而不自知,甚至令人有說話不得體的印象。 如果我們真的想幫助別人,說的應該是對方聽得進去的話,而不是自己想要講的,用讓人感到舒服的方式去溝通,而不是因為自己想說,然後用一種「以上對下」的方式在跟別人講話,造成別人的不舒服。 很多人沒意識到自己的
【修行與善】 善事做多了真的可以成佛嗎?壞事做多了就一定是魔嗎? 如果做善事的時候是以自己私利為主,起心動念是覺得可以得到福報,那這個善還是善嗎? 壞事的定義是甚麼?有時候發生不好的事,會讓我們得到領悟而有所改變,這個惡,就真的只有單向的嗎? 世事沒有對錯,公道自在人心,這個人心指著
靈性成長總是從「怪別人」開始,都是因為別人才造成的,把所有的錯都指向別人。隨著時間的流逝,我們開始發現,再怎麼怪別人,有些內心的傷痛還是無法解決,於是開始往內尋找以往自己不願面對的「陰影」,這時我們開始願意面對自己。 當我們開始成長面對時,我們覺得自己開始懂了一些別人不懂的,對自己產生了莫名的
我們對於事物都有一個定義,也因為給了那事物有了定義的名稱,所以我們知道了那個是什麼。 有形的我們很清楚,紅色是紅色、車子是車子、燈是燈、衣服就衣服、球是球。但無形的呢?我們真的知道嗎?還是我們只是以自己的情緒來定義我們的感覺? 我們給不出我們沒有的 我們說別人自私是因為我們知道什麼是自私
一個人內在擁有的東西,是決定他幸福與否的關鍵。--叔本華 看到這句話後開始想: 有些人喜歡怪東怪西,卻沒聽過他怪自己;許多人習慣抱怨與批判別人,卻沒聽過他說自己;還有些人擅長評斷分析別人,卻沒聽過他深入了解自己。 會讓我們有情緒的人,不外乎四點: 1. 對方擁有我們想要“隱藏”的特質。 2.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合作聲明與警語: 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稿。 證券服務係由國泰世華銀行辦理共同行銷證券經紀開戶業務,定期定額(股)服務由國泰綜合證券提供。   剛出社會的時候,很常在各種 Podcast 或 YouTube 甚至是在朋友間聊天,都會聽到各種市場動態、理財話題,像是:聯準會降息或是近期哪些科
  昨晚,許多人都見證了一個很了不起的民主實踐。台北市議員苗博雅在直播上用不卑不亢的態度和清楚、耐心的語言,讓平常氣焰十足的「電競不死鳥」統神,在觀眾面前當了一次「阿航」,一個不太情願但不得不認真聽講的學生。
Thumbnail
這篇文章著重於親子之間的開放溝通模式,以建立尊重和理解的家庭氛圍。透過敘述一次迷路事件,強調母親在對話中的反思和道歉,促使家庭成員間的情感共鳴。作者分享了自身從嚴格教育轉向尊重理解的經歷,強調家庭是講愛而非對錯的地方。這樣的溝通模式有助於孩子學習同理心,並建立穩固的家庭連結,培育健康成長的家庭環境。
Thumbnail
其實說話對於我的職業來說,是一種必須,甚至是一種肯定。 可是這有時候僅在於單向的訴說,而非雙向的溝通,當換了一個對象後,平起平坐,你有對我有錯,但無法好好表達的情形,甚至是「你得聽我的」那種心態,就根本是0溝通。 沒錯,沒有遇到根本就不會知道,原來說話是需要練習的。 語言創造我們的命運,我們說
Thumbnail
不過強力建議,還是先照顧好情緒再往下進行! 建議可以先各自冷靜,雙方給予時間並確認時間,一直確認到雙方都冷靜再進行。 說話不帶有批評 可以注意以下幾點: 專注於自己的感受和需求:將焦點放在自己的感受和需求上,而不是對他人的評判或批評。表達自己的感受和需求可以讓對方更容易理解你的立場。 範例:「我感到
Thumbnail
平時我們在所處的世界中, 可能因為情緒的干擾、 或言談的慣性, 導致許多訊息傳達錯誤或進行錯誤解讀。 當關係中的角色們或許為了維持表面和諧, 或是釐不清自己的真實想法、 未能表達真正意思, 又或是選擇隱忍、沉默不語。 一旦對自己的認識不清, 便很難給出明確的標準, 決策游離、反覆, 更令人無所適從。
Thumbnail
說話不難,好好說話很難。委婉令人誤解、直率可能傷人;從惡意出發的讚美如刀上蜜,從善意出發的諍言禍福難料。怎麼說話?說些什麼?用6個W(when、who、 where、 why、 what and how) 一次明瞭我們該怎麼教孩子好好說話。
Thumbnail
這本書分享了五大精準表達話術,基於作者的實用技巧和不同手法分析,教讀者如何改變他人的想法,化解衝突和尷尬,提升自己的表現力,維護應有的權益,拉近與別人的心理距離,以及理解自己與他人。
Thumbnail
場景:計程車上 「我們等了好久都叫不到車,很幸運遇到你這台空車。」我們對司機先生表達感激之情。 「不是沒有車,是你們要先預約啊!」司機先生說道。 「我們才剛搭高鐵回來,時間沒辦法算得很準確,所以沒辦法事先預約。」我們回覆司機。 「啊!我們不知道警衛幫忙叫車還要扣20元耶!」我們面露驚訝狀地回覆。
Thumbnail
*合作聲明與警語: 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稿。 證券服務係由國泰世華銀行辦理共同行銷證券經紀開戶業務,定期定額(股)服務由國泰綜合證券提供。   剛出社會的時候,很常在各種 Podcast 或 YouTube 甚至是在朋友間聊天,都會聽到各種市場動態、理財話題,像是:聯準會降息或是近期哪些科
  昨晚,許多人都見證了一個很了不起的民主實踐。台北市議員苗博雅在直播上用不卑不亢的態度和清楚、耐心的語言,讓平常氣焰十足的「電競不死鳥」統神,在觀眾面前當了一次「阿航」,一個不太情願但不得不認真聽講的學生。
Thumbnail
這篇文章著重於親子之間的開放溝通模式,以建立尊重和理解的家庭氛圍。透過敘述一次迷路事件,強調母親在對話中的反思和道歉,促使家庭成員間的情感共鳴。作者分享了自身從嚴格教育轉向尊重理解的經歷,強調家庭是講愛而非對錯的地方。這樣的溝通模式有助於孩子學習同理心,並建立穩固的家庭連結,培育健康成長的家庭環境。
Thumbnail
其實說話對於我的職業來說,是一種必須,甚至是一種肯定。 可是這有時候僅在於單向的訴說,而非雙向的溝通,當換了一個對象後,平起平坐,你有對我有錯,但無法好好表達的情形,甚至是「你得聽我的」那種心態,就根本是0溝通。 沒錯,沒有遇到根本就不會知道,原來說話是需要練習的。 語言創造我們的命運,我們說
Thumbnail
不過強力建議,還是先照顧好情緒再往下進行! 建議可以先各自冷靜,雙方給予時間並確認時間,一直確認到雙方都冷靜再進行。 說話不帶有批評 可以注意以下幾點: 專注於自己的感受和需求:將焦點放在自己的感受和需求上,而不是對他人的評判或批評。表達自己的感受和需求可以讓對方更容易理解你的立場。 範例:「我感到
Thumbnail
平時我們在所處的世界中, 可能因為情緒的干擾、 或言談的慣性, 導致許多訊息傳達錯誤或進行錯誤解讀。 當關係中的角色們或許為了維持表面和諧, 或是釐不清自己的真實想法、 未能表達真正意思, 又或是選擇隱忍、沉默不語。 一旦對自己的認識不清, 便很難給出明確的標準, 決策游離、反覆, 更令人無所適從。
Thumbnail
說話不難,好好說話很難。委婉令人誤解、直率可能傷人;從惡意出發的讚美如刀上蜜,從善意出發的諍言禍福難料。怎麼說話?說些什麼?用6個W(when、who、 where、 why、 what and how) 一次明瞭我們該怎麼教孩子好好說話。
Thumbnail
這本書分享了五大精準表達話術,基於作者的實用技巧和不同手法分析,教讀者如何改變他人的想法,化解衝突和尷尬,提升自己的表現力,維護應有的權益,拉近與別人的心理距離,以及理解自己與他人。
Thumbnail
場景:計程車上 「我們等了好久都叫不到車,很幸運遇到你這台空車。」我們對司機先生表達感激之情。 「不是沒有車,是你們要先預約啊!」司機先生說道。 「我們才剛搭高鐵回來,時間沒辦法算得很準確,所以沒辦法事先預約。」我們回覆司機。 「啊!我們不知道警衛幫忙叫車還要扣20元耶!」我們面露驚訝狀地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