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心聊電影】偷渡者 - 一個人能給對方最多的是什麼?

2023/06/12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每部電影都有深藏的核心秘密,讓我用盡量不劇透的方式,用幾分鐘和你聊聊一部電影。完食電影後再回來搭配文章,可能會有更多發現喔〉
偷渡者(2021)。Anna Kendrick、Daniel Dae Kim、Shamier Anderson、Toni Collette

你最依賴的是什麼?

  面對標題這個提問,你會想到什麼? 你的答案會是身邊最親近的家人? 伴侶? 毛孩? 工作? 麵包還是愛情?
  這部電影告訴我們,你最依賴的是無形的,提供你一切生命的 - 氧氣。嘖嘖,你會說老兄,你這不是講廢話嗎?!
  這是廢話嗎? 是嗎? 可能是吧。但你有多久沒想過自己依賴氧氣而活? 當你躺在病床上,才可能意識到氧氣是多麼珍貴;回過頭來看,就像我們很常忘記身邊有那陪著我們的人,在艱難的時候、在渾沌、在絕望的時候不離不棄。太多的習以為常,才造就我們不甘安定於此時此刻。
誠如鄧紫棋 - 盲點中的歌詞
世界我看得再遠,始終有一個盲點,你就在我的身邊,我卻一直沒有發現

一個人能給對方的,最多的是什麼?

  如果你今天與三名隊友在太空航行,但因種種意外,製氧設備和二氧化碳過濾設備損壞,一群人想盡辦法活下去,你們還沒擔心缺糧食和水的問題,光是氧氣就不足以4人呼吸。醫藥箱中有一支針劑,施打過量會安穩死去,這時你會選擇拿起化學藥劑自我了斷還是默默將針劑拿到隊友面前?
  上述的情境中,哪種選擇都沒有對錯,我們沒辦法準備好面對突發狀況,內心也都會先求自保,開始找責任歸屬,逼著其中一人執行自己無法執行的犧牲,並帶著一絲的愧疚繼續活下去。

  到這裡,我想分享一段故事。
  那時我還是大學生,初入這個領域,對什麼都不熟悉也都保持好奇。最後我選擇和同儕走上不同的路,直到現在還在走著。這是一條與病人共同受苦的路,與其他同行做得一樣,只是這條路我們面對的是對死亡的無盡和空無。那裡沒有終點也不存在目標,考驗我們的是最後這段旅程再多麼艱辛,你能否不鬆開對方的手,一起抵達終點,一起面對無盡的深淵和鉛錘般的無力,在電梯口與病家鞠躬,看著死亡每天一幕幕上演,那些耳邊的呼喊、無法分擔其病痛的不捨...。我敢說,不是所有醫事人員都能與病人共同直視這一切,當我們越向深淵走去,我意識到站在病人身旁,我也在顫抖,但我不放開手讓他孤單旅行。
  這是我的初衷,而也因一句話,讓我更相信醫療價值的核心來自人本身。那是大二時,老師在課堂分享的:
一個人能給他人的,不多不少,就是自己的生命。Ram Dass
  我不是在推廣什麼犧牲奉獻的狂熱宗教😂更不是往自己臉上貼金。我覺得在我們這行,想要在個案面前尋找意義,那有很大的可能只是在滿足自己的虛榮甚至自卑作祟。我覺得那句話的內涵是,看見自己有多少能量,適當將這些能量分給身邊的人,不管這件事多麼渺小,甚至隨手關燈、節約用水都可以是一種。
  我們都為自己而活,我們也只活一遭,在生命盡頭前,一定有什麼是我們可以協助別人的。據說,在鐵達尼號沉沒前,一群富豪仕紳在夾板上穿著上好西裝,品飲威士忌邊聊天,有人笑他們太傻,放棄逃生的機會,但聽說他們把救生衣給需要的人,把救生艇的位置讓給需要的人,坦然面對自己的死亡,我想這絕對是紳士的表現。

  回到開頭的情境,如果你是其中一名太空人,你會怎麼做呢?
  怎麼做都好,不是每個人都有那麼多的能量。就像飛機上氧氣面罩掉下,先救自己再幫別人。看見自己的需求,評估自己的能量;看見他人的需求,做能做的事則足矣。
  忙完一天,好好享用餐食,好好洗個澡,好好窩進被窩,好好休息吧,你絕對值得。今天能踏出門再回來,就是自己最勇敢的證明。
如果你喜歡文章,可以透過自由贊助來給予鼓勵支持呦 ~ 謝謝🥰
歡迎留下你的想法,讓大家一起討論吧 ~
💌 [email protected]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35會員
62內容數
醫聊人沒醫療魂,不拿刀也能開心。 心理健康是人權,歡迎來沙龍聊聊坐坐~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