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犬傳命》的傳命是什麼?談翻譯跨語言/文化兩難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原文刊登於 翻譯人森的滋味

從事全職筆譯工作10年的我,其實在大學時期就讀外文系時就已有走上翻譯這條道路的想法,只是自覺不夠成熟,所以躊躇不前。後來同時考上翻譯研究所與生態研究所,則基於對於生物/生態的興趣,以及想要跨領域充實的想法,選擇了生態學研究所。生態學研究所,全名是生態人文研究所,生態學並非只有生物方面的自然生態學,也有與人類學、地理學、哲學、社會學、文化、靈性較為相關的人文生態學,林益仁老師就是其中一個研究人文生態學的老師。

畢業後從事了一年跟生物多樣性相關的計畫,後來因緣際會之下,開始全職翻譯的生涯。而我後來成為全職筆譯工作者之後,除了翻了多本基督教思想的著作之外,也因為有生態人文思想訓練的底子,翻譯了一些跟生態思想有關的書,包含《像山一樣思考》和《關顧受造世界》。

2016年時,指導教授林益仁老師突然問我有沒有興趣翻譯 Deborah Rose 這本2011年出版的書,由於是我以前就接觸過的人文生態與原住民文化概念,作者本身又是從我自己也很熟悉的基督教文化來切入,所以我就欣然接下這本書的翻譯。可惜中文版2019年出版前夕,Rose在2018年因病過世。

我想應該沒有人聽過傳命這個名詞,因為這可以算是這本書翻譯成中文時被創造出來的。但應該有人聽過澳洲原住民的創世神話的概念,或是夢創、「夢世紀」或「夢幻時代」等詞,其實傳命就是dreaming,而中文世界裡把他翻成夢創等「夢」相關的詞彙。

第一次接觸到dreaming 這個概念,是小時候看《歌之版圖》這本書,講的就是澳洲原住民特有的創世概念。當時覺得好酷喔,澳洲原住民的世界竟然是祖先邊夢邊創造的。

在中文世界裡,無論是那本書還是中文的所有資料,都把這翻成「夢創」,把dream time 翻成「夢世紀」或「夢幻時代」,無論從中文或英文來說,完全與夢無關,而且dreaming 和dream time 其實可以交替使用。雖然我很想延續夢創這些譯詞,但因為作者在書中講到dreaming 時,完全沒有講到夢的概念,為了謹慎起見,我開始找起資料來。

但中文的資料非常的少,所以只好從英文資料著手,根據維基百科和其他許多英文網站的介紹 dreaming 其實是根據澳洲中部的原住民語alcheringa翻譯,一開始1896年的著作中,由人類學家翻譯來的,意指 everywhen,也就是「時時/隨時」的意思,但這個詞的稱法眾說紛紜,也有人說一開始是誤譯,其實蘊含多重含意,而且澳洲原住民也有很多族,各族都稍微有點不同的意思,並且會用不同字眼來表示這個字的意思。

總而言之,1990年代以後,這個字逐漸從學術界擴展到一般觀光與文化界。而這個英文字出現之後,其實一直有人在探討原本原住民語的意思到底為何,有人用語言學的角度來研究,認為與「看見神」有關,有人覺得是創造主,有人覺得是當時世界剛被創造的時代,或是現代澳洲原住民的祖先,或意指某個圖騰、圖騰系統,當然都與創造有關,而且跟被造的族群分類有關,所以會有袋鼠dreaming、澳洲野犬dreaming等,這本書中常被提到的耆老「老提姆」就是屬於澳洲野犬dreaming,所以與澳洲野犬和狗的關係特別密切。

可惜現在各國在翻譯這個詞的時候,都被英文這個字的誤譯影響,翻成與夢有關的這個詞。這牽涉到翻譯的限制,因為翻譯不僅在於文字上,也在文化概念上,後來看到有人寫說:這個字含意其實很廣,包含生活準則、道德規範,以及與自然界互動的方式等,其實就是一種整體文化方式,或實際生活的樣貌(維基百科),時間軸也涵蓋過去、現在與未來,是現代的英文等許多語言無法一言以敝之的。

其實台灣也有類似的情況,例如泰雅族的gaga,Gaga這個詞真的要翻譯,或許可以字面意思是「祖先流傳下來的話」,但其實涵蓋的層面也非常廣泛,不是華語可以用一個字來概括的,根據國家文化記憶庫的網站,意思包含「規範、儀式規則、禁忌、祭詞、好運及能力、社會契約及習俗等」。

這其實與我剛翻完但尚未出版,一本探討西方科學與在地/原住民知識的書在談的不謀而合。其實概念很簡單,就是西方科學這些所謂強勢語言的邏輯概念與分類,通常與在地和原住民的分類不太一樣,只是我們太習慣以強勢語言來思考,所以很難去理解到底一個字為什麼會有那麼多意思,如果一個字同時意指那麼多意思,到底要用什麼字來稱呼。當然,以我翻譯dreaming 的例子而言,所謂的強勢語言,指的是英文,來到台灣的中文世界,當然也就是指中文。

這也是我當時翻譯的難題。

回頭來講dreaming,既然知道dreaming完全與夢無關,我就得開始執行中英文翻譯的工作了。雖然dreaming 是英文,而且雖然原文書是以英文來書寫,但談的完全就是澳洲原住民創造的概念,所以我必須跳過英文的意思,甚至大膽捨棄現在中文世界有的那些跟夢有關的翻譯。

後來與研究所指導教授老師林益仁討論,原本希望用傳或創來稱呼dreaming 的dream部分,用用沒有意義的「明」等字來稱呼 "ming"這部分可以,這部分的工作具體來說,應該不是翻譯,而是一種造字了。最後才決定用「傳遞生命」的這個概念,來表達原住民語的概念,簡稱「傳命」。

這本書的附標是愛與滅絕,love and extinction。書中透過強調澳洲原住民創世觀,尤其是5000多年前來到澳洲大陸的野生動物dingo(澳洲野犬)這物種與某一族原住民的關連,來談人與自然界其他生物與無生物之間的關係,模糊了西方世界自科學發展以來所強化的二元對立,也模糊人與非人生物之間的界線。

在原住民物物相關,而且具有親緣關係的一體世界觀中,死亡不代表滅絕,反而能延續生命,但因為人類發展出的二元對立關係,區隔了人與非人,形成物種主義,區隔了某個種族與另一個種族,造成種族歧視,所以反而造成了滅絕,因為死不足惜,而且有權力行使消滅的動作。

Rose 因此提出生態存在主義,存在主義一直都將人視為獨有的特殊存在,因此與這世界之間有距離,是孤獨的存在,但Rose透過加入「生態」的概念,與人本存在主義相對,加入共同生成、演化、親屬關係、連結(connectivity)的概念,重新使人的存在與萬物存在發展出有意義的關係。無論是探討人類的議題,或生態議題,基本都是採用二元對立及確定性的法則來思考。但 Rose提的生態存在主義,其實與生態學的一些概念相符,都是著重變化、不確定性、連結性、整體等概念,利用這些來回應西方科學、理性無法解決,由人類主導的殺戮與滅絕。希望透過連結和跨物種的親緣關係找回愛,也找回生和死創造出來的生命世界。

這本書其實並不好讀,因為雖然書中很多時候很像在講故事,材料也廣泛包含文學、哲學、聖經,談到民族、人類(大屠殺的)歷史,但卻是以比較生態學、文化學和哲學的概念來討論與辯證。

不過若是有興趣的朋友,還是建議可以翻翻看,作者Rose在思考的東西,絕對可以顛覆我們長久以來被西方、科學、客觀、理性所教導訓練出來的世界觀。

延伸閱讀:

*****圖文皆為作者所有,請勿任意轉載*****

~~~~~~~廣告時間~~~~~~~

翻譯資歷近10年的我,最近開設了臉書的粉絲專頁,裡面收錄了所有與翻譯相關的討論與譯文,歡迎舊雨新知按讚追蹤:

翻譯人森的滋味

如果喜歡文章內容,歡迎贊助支持我的寫作。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105會員
391內容數
除了翻譯之外,這裡也是抒發烘焙、時事、戲劇、書、自然環境、信仰等想法的天地。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日落之後,失智的病患的行為就容易包含躁動、情緒激動、具有攻擊性、精神錯亂、到處亂走。 美國一位神經學家在回顧日落症候群論文時說:「護理師常說這就好像開關一樣」,不是所有的失智患者都會出現這種症候群,但保守估計約有20%的患者可能出現某程度的症狀。 這些症狀會使患者與照顧者日夜顛倒,中斷全家的睡眠
這篇探討同理心的報導很有趣。 心理學家Daniel Goleman 認為,沒有同理心的人,有聽沒有到,只是個「情感聾人」(emotionally tone deaf)罷了。 作者提到雖然同理心是人性的一部分,但大部分人都未曾深層開發過這個區域,甚至有人說,你根本無法真正瞭解另一個人的想法,除非你
日落之後,失智的病患的行為就容易包含躁動、情緒激動、具有攻擊性、精神錯亂、到處亂走。 美國一位神經學家在回顧日落症候群論文時說:「護理師常說這就好像開關一樣」,不是所有的失智患者都會出現這種症候群,但保守估計約有20%的患者可能出現某程度的症狀。 這些症狀會使患者與照顧者日夜顛倒,中斷全家的睡眠
這篇探討同理心的報導很有趣。 心理學家Daniel Goleman 認為,沒有同理心的人,有聽沒有到,只是個「情感聾人」(emotionally tone deaf)罷了。 作者提到雖然同理心是人性的一部分,但大部分人都未曾深層開發過這個區域,甚至有人說,你根本無法真正瞭解另一個人的想法,除非你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在科幻電影虛構的外星球上,原始住民們只要將尾巴末端與動物鬃毛、植物維管束組織相連,纏繞在一起的生命線就會得知彼此的意識,共同連至大地母親的意識之中,無須訴諸言語。在名為地球的這座美麗行星上,人類或許是唯一與地球失去連結的生命物種。
詳細內容👉 https://joyying888.blogspot.com/2018/11/4_13.html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GrSAdU0W8jI
Thumbnail
夢境通常發生在REM(快速動眼)睡眠階段,而REM睡眠階段在整個睡眠週期中佔比例較小。夢境是由大腦中記憶、情感、感官刺激、想像力等元素交互作用而形成。有多種理論解釋夢的產生,包括信息整理、神經活動和情緒狀態反映。夢的解讀與意義也有可能與個人宗教信仰、心理狀態有關。
做夢的多寡跟內容是怎樣被影響的我不是很清楚,但從小我就覺得自己有「做夢體質」,連我人生中第一個記憶都是做夢夢到芝麻街美語的大鳥殺掉我鄰居然後我哭著起床跟媽媽說我不要再睡覺了做惡夢好恐怖。 也不知道是不是因為名字裡有一個「夢」字,我兒時的夢都非常的精彩,而我起床後都會努力記下內容且很興奮地跟我的朋友述
寫個序好了,我最初的那個世界的習慣好像是這樣子: 「這種時候突然想擺老鳥的樣子,如果我留下來的一些經驗,可以給你們這些菜逼八一些幫助的話,那就好了,哈哈哈哈。」 我先自我介紹一下: 我叫做德林姆(Dream),不是我的本名,只是我最喜歡這個字,你想叫我德林姆或Dream或作者都隨便。
Thumbnail
「日有所思,夜有所夢。」很多人都說夢是假的!亂夢才叫夢,夢是虛幻不真實的,如果真實就不叫夢。世間法講這些也都對,我都不反對,但是「夢」也是我們自心投射出來的。為什麼日有所思,夜有所夢呢?「日有所思」是用你的心來思,所以「夜有所夢」由心投射出來的東西。我們去探究調整自己的修行,或身、語、意上...
Thumbnail
台灣原住民各族群都有很多關於起源的故事,關於我們從哪裡來,同一個故事在不同部落的版本也可能不太一樣。例如鄒族有天神撒種子長出人的故事、泰雅族有巨石生人的故事、阿美族有大洪水的故事。
Thumbnail
《半夢半醒的世界》保留了小野田故事的梗概,卻是用荷索喜愛的「夢路徑(dreaming-tracks)」方式去逼近、還原那些日子。「夢路徑」是荷索喜歡的 Bruce Chatwin 寫澳洲原住民時講的,那裡的人在歌曲裡透露了真正的移動與橫越,由此寫下屬於人的地圖,而夢亦標示著這些軌跡。
Thumbnail
[夢] 雖然說 作夢不切實際   不過等到 人生的尾巴時   我想 應該就會發現 這也不過是另一場 稍長的夢而已
「蝶夢莊周,莊周夢蝶,到底是莊周為蝶?還是蝶為莊周?」 這是從夢境開始的故事?還是從夢境開始的事物?其實我不得而知,自小的夢境會帶領我去不同的地方,多數時候皆是透過他人的雙眼,沒錯他人的雙眼,我很確定多數時候,夢中的軀殼不會是我的外貌,形形色色的人事物,或有形,或無形。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在科幻電影虛構的外星球上,原始住民們只要將尾巴末端與動物鬃毛、植物維管束組織相連,纏繞在一起的生命線就會得知彼此的意識,共同連至大地母親的意識之中,無須訴諸言語。在名為地球的這座美麗行星上,人類或許是唯一與地球失去連結的生命物種。
詳細內容👉 https://joyying888.blogspot.com/2018/11/4_13.html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GrSAdU0W8jI
Thumbnail
夢境通常發生在REM(快速動眼)睡眠階段,而REM睡眠階段在整個睡眠週期中佔比例較小。夢境是由大腦中記憶、情感、感官刺激、想像力等元素交互作用而形成。有多種理論解釋夢的產生,包括信息整理、神經活動和情緒狀態反映。夢的解讀與意義也有可能與個人宗教信仰、心理狀態有關。
做夢的多寡跟內容是怎樣被影響的我不是很清楚,但從小我就覺得自己有「做夢體質」,連我人生中第一個記憶都是做夢夢到芝麻街美語的大鳥殺掉我鄰居然後我哭著起床跟媽媽說我不要再睡覺了做惡夢好恐怖。 也不知道是不是因為名字裡有一個「夢」字,我兒時的夢都非常的精彩,而我起床後都會努力記下內容且很興奮地跟我的朋友述
寫個序好了,我最初的那個世界的習慣好像是這樣子: 「這種時候突然想擺老鳥的樣子,如果我留下來的一些經驗,可以給你們這些菜逼八一些幫助的話,那就好了,哈哈哈哈。」 我先自我介紹一下: 我叫做德林姆(Dream),不是我的本名,只是我最喜歡這個字,你想叫我德林姆或Dream或作者都隨便。
Thumbnail
「日有所思,夜有所夢。」很多人都說夢是假的!亂夢才叫夢,夢是虛幻不真實的,如果真實就不叫夢。世間法講這些也都對,我都不反對,但是「夢」也是我們自心投射出來的。為什麼日有所思,夜有所夢呢?「日有所思」是用你的心來思,所以「夜有所夢」由心投射出來的東西。我們去探究調整自己的修行,或身、語、意上...
Thumbnail
台灣原住民各族群都有很多關於起源的故事,關於我們從哪裡來,同一個故事在不同部落的版本也可能不太一樣。例如鄒族有天神撒種子長出人的故事、泰雅族有巨石生人的故事、阿美族有大洪水的故事。
Thumbnail
《半夢半醒的世界》保留了小野田故事的梗概,卻是用荷索喜愛的「夢路徑(dreaming-tracks)」方式去逼近、還原那些日子。「夢路徑」是荷索喜歡的 Bruce Chatwin 寫澳洲原住民時講的,那裡的人在歌曲裡透露了真正的移動與橫越,由此寫下屬於人的地圖,而夢亦標示著這些軌跡。
Thumbnail
[夢] 雖然說 作夢不切實際   不過等到 人生的尾巴時   我想 應該就會發現 這也不過是另一場 稍長的夢而已
「蝶夢莊周,莊周夢蝶,到底是莊周為蝶?還是蝶為莊周?」 這是從夢境開始的故事?還是從夢境開始的事物?其實我不得而知,自小的夢境會帶領我去不同的地方,多數時候皆是透過他人的雙眼,沒錯他人的雙眼,我很確定多數時候,夢中的軀殼不會是我的外貌,形形色色的人事物,或有形,或無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