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度追求職場的穩定可能有害無益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工作的目的是為了賺錢,為了確保我們生活無虞,讓我們能夠生活。有一份穩定的工作,也讓我們能有固定的收入,追求穩定是好事,但是這個穩定的感覺卻可能讓我們的思考逐步僵化。

在職場上,穩定不是個問題。關鍵問題在於我們怎麼定義穩定?

raw-image

當我們對於現在的環境趨於穩定,代表我不需要額外付出努力來保住現在的狀態,不會上升也不會下降。大部分人在職場上,通常會單一且過度依賴現在受雇工作,那麼也就代表我們自己把主導權交給公司。在職場這條道路上令我感到意外的是,在職場上真正出色的人才的思維反而是把專注力放在個人身上,不間斷的精進自己的能力、多元學習接受新的挑戰與可能,這樣的思維往往才是讓他們獲得更多工作職務晉升的關鍵。對這類型思維的人來說,職務上的晉升從來不是他們所追求的,關鍵在於他們專注在自我價值的提升,職務上的晉升只是剛好伴隨而來罷了。

真正的穩定,不是拿著固定不變的薪水讓工作一成不變,而是能不斷提升自己的技能,具備能夠創造更高收入的能力。當我們把薪水來源視為唯一的時候,我們的視角就會成為社畜心態,為了獲取這份薪水,即便心有不甘仍委屈自己做著這份工作,做到死也不敢辭職。


如果我的文章對你有幫助與收穫,歡迎訂閱追蹤專題打賞,或留言分享討論~歡迎訂閱我的Podcast節目 斯理想生活

您的支持是我持續創作的最大動力
期待我們一起學習溝通、擁抱成長、邁向自由:)


avatar-img
45會員
87內容數
更新時間|Podcast YouTube 每週二、四 上午6:00更新 文章轉載|遠見雜誌 / 人力銀行/ 50+ / 方格子精選 關於斯理|擔任軟體顧問銷售超過8年,專長是化繁為簡,以解決問題為導向。輕鬆與你分享思維觀點,一起轉變心態,邁向理想生活。 理想名人堂|邀請業界來賓分享他們思維轉變的過程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斯理想生活 的其他內容
很多人把財務自由當成一個終點站,每天上班舟車勞頓,目的就是為了掙錢,以及實現財務自由。當我賺到足夠我花用的錢,就可以不必再工作了。但現狀真的是這樣嗎?我們又應該如何賺到足夠我花用的錢呢?在開始做更多的投資策略前,我們應該要先思考自己的財務觀念是什麼?是收入、消費,還是存款?
在職場上,有沒有遇過對於目前工作就是沒動力,開始感到倦態、做事總是提不起勁的情況?這其實是會發生在每個人身上的思考陷阱,所以我們第一步要練習的是掌控自己的思維,跳脫平時慣性思考,用正向提問〔5個為什麼〕的方式,來當自己的職涯教練,帶領自己持續進步。
回顧我自己的職涯歷程,24歲從國內研究所畢業,成為社會新鮮人時已少了別人2年工作經驗。第一份工作從公關企劃專員做起,起薪也只比大學新鮮人多1K,一年多後轉換跑道挑戰行銷業務工作,2年後開始跨入管理職,帶著幾位業務夥伴一起打拼,一路發展到成為帶領業務團隊的主管。
「你的理想生活長什麼樣子?」這個問題如果問的對象是2年前的我,我一定會說:每年都可以出國度假。理想生活這四個字我很喜歡,想像力就是你的超能力,善用想像力能帶我去我想去的地方,本篇文章我將與你分享我經營方格子創作2個月的驚人變化。
「就是現在!好像會外拋,可是現在補煞車會滑掉,啊對面有車,來不及了。」 主角過彎搶快衝到對向車道,殊不知對向車道迎來大卡車,就這樣直接居居來不及了。來不及這三個字會發生在我們人生好多階段,我們在人生中也曾經是劇中猴子,該怎麼樣思考人生才能為我們帶來不一樣的思維呢?
在你們的價值觀世界裡,貧窮代表著什麼一輩子要賺到多少錢才是財富自由?當我們釐清對於財務自由的思維之後,你就會知道真正對自己重要的事是什麼。
很多人把財務自由當成一個終點站,每天上班舟車勞頓,目的就是為了掙錢,以及實現財務自由。當我賺到足夠我花用的錢,就可以不必再工作了。但現狀真的是這樣嗎?我們又應該如何賺到足夠我花用的錢呢?在開始做更多的投資策略前,我們應該要先思考自己的財務觀念是什麼?是收入、消費,還是存款?
在職場上,有沒有遇過對於目前工作就是沒動力,開始感到倦態、做事總是提不起勁的情況?這其實是會發生在每個人身上的思考陷阱,所以我們第一步要練習的是掌控自己的思維,跳脫平時慣性思考,用正向提問〔5個為什麼〕的方式,來當自己的職涯教練,帶領自己持續進步。
回顧我自己的職涯歷程,24歲從國內研究所畢業,成為社會新鮮人時已少了別人2年工作經驗。第一份工作從公關企劃專員做起,起薪也只比大學新鮮人多1K,一年多後轉換跑道挑戰行銷業務工作,2年後開始跨入管理職,帶著幾位業務夥伴一起打拼,一路發展到成為帶領業務團隊的主管。
「你的理想生活長什麼樣子?」這個問題如果問的對象是2年前的我,我一定會說:每年都可以出國度假。理想生活這四個字我很喜歡,想像力就是你的超能力,善用想像力能帶我去我想去的地方,本篇文章我將與你分享我經營方格子創作2個月的驚人變化。
「就是現在!好像會外拋,可是現在補煞車會滑掉,啊對面有車,來不及了。」 主角過彎搶快衝到對向車道,殊不知對向車道迎來大卡車,就這樣直接居居來不及了。來不及這三個字會發生在我們人生好多階段,我們在人生中也曾經是劇中猴子,該怎麼樣思考人生才能為我們帶來不一樣的思維呢?
在你們的價值觀世界裡,貧窮代表著什麼一輩子要賺到多少錢才是財富自由?當我們釐清對於財務自由的思維之後,你就會知道真正對自己重要的事是什麼。
本篇參與的主題活動
一件銷售案的成功,50%取決於業務員態度的積極與否,其次才是言辭和書面溝通技巧,也就是說,只要你擁有主動積極的熱情,就等於成功了一半。 也因此,不論個性多麼害羞內向、商品多麼平庸難賣、客戶的脾氣有多麼難以操控,主動積極的業務員都不會選擇受制於人,他們會主動出擊,透過改變自己、
績效管理系統是一個 4 步驟的循環,「設定績效目標」,可確保主管與員工期望一致;「績效溝通與改善」,讓雙方在過程中能不斷溝通、修正、改進績效;並在「績效考核與面談」時驗收成果;「獎懲與訓練發展」則可以為提升來年績效做預備。
「人是互相的,如果我們對觀眾感興趣,那麼,觀眾也會對我們感興趣。」——戴爾.卡內基(Dale Carnegie) 《TED Talk:十八分鐘的祕密》一書指出,演講開始的前 10~20 秒是觀眾注意力的高峰,因此一定要把握開場的黃金 20 秒,讓他們覺得不專心聆聽是很大的損失。 「為了吸引觀眾的注意
談起會議,如果你的腦海裡浮現的還是那個千篇一律的畫面——會議室、人、輪流報告和冗長討論,那你可能還稱不上真的懂開會。 依據會議目的、規模的不同,每種會議預期獲得的產出也不同。舉例來說,藉由召開「決策執行」類會議,人們得以傳達企業策略、推動業務,並了解團隊進度;但是,當企業計畫推出新商品時
沒有什麼比政治人物、社會運動者的演說更能彰顯說服的威力,無論是爭取平權、凝聚國族向心力,或是發人深省的道德批判,一席演說,可以展現講者的精神、感動群眾,進而激發各種行動。以下介紹著名演說中鏗鏘有力的5種句型,並提供5種回話練習,鍛鍊你的說服技術。
在網路還未發達的時代裡,口耳相傳是品牌能獲得消費者認同的關鍵。到了網路時代,口碑對顧客的影響力更是增強。 行銷學之父菲利浦‧科特勒(Philip Kotler)表示,顧客的購買行為通常會受到自我、他人和外在3種影響力的交互作用。
一件銷售案的成功,50%取決於業務員態度的積極與否,其次才是言辭和書面溝通技巧,也就是說,只要你擁有主動積極的熱情,就等於成功了一半。 也因此,不論個性多麼害羞內向、商品多麼平庸難賣、客戶的脾氣有多麼難以操控,主動積極的業務員都不會選擇受制於人,他們會主動出擊,透過改變自己、
績效管理系統是一個 4 步驟的循環,「設定績效目標」,可確保主管與員工期望一致;「績效溝通與改善」,讓雙方在過程中能不斷溝通、修正、改進績效;並在「績效考核與面談」時驗收成果;「獎懲與訓練發展」則可以為提升來年績效做預備。
「人是互相的,如果我們對觀眾感興趣,那麼,觀眾也會對我們感興趣。」——戴爾.卡內基(Dale Carnegie) 《TED Talk:十八分鐘的祕密》一書指出,演講開始的前 10~20 秒是觀眾注意力的高峰,因此一定要把握開場的黃金 20 秒,讓他們覺得不專心聆聽是很大的損失。 「為了吸引觀眾的注意
談起會議,如果你的腦海裡浮現的還是那個千篇一律的畫面——會議室、人、輪流報告和冗長討論,那你可能還稱不上真的懂開會。 依據會議目的、規模的不同,每種會議預期獲得的產出也不同。舉例來說,藉由召開「決策執行」類會議,人們得以傳達企業策略、推動業務,並了解團隊進度;但是,當企業計畫推出新商品時
沒有什麼比政治人物、社會運動者的演說更能彰顯說服的威力,無論是爭取平權、凝聚國族向心力,或是發人深省的道德批判,一席演說,可以展現講者的精神、感動群眾,進而激發各種行動。以下介紹著名演說中鏗鏘有力的5種句型,並提供5種回話練習,鍛鍊你的說服技術。
在網路還未發達的時代裡,口耳相傳是品牌能獲得消費者認同的關鍵。到了網路時代,口碑對顧客的影響力更是增強。 行銷學之父菲利浦‧科特勒(Philip Kotler)表示,顧客的購買行為通常會受到自我、他人和外在3種影響力的交互作用。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工作,大部分是為了錢,有收入才有生活。但也有時候,是為了完成某些成就,解鎖某一個當初的夢想,這都無妨。短期目標,本來就是讓人保有動力的一個方式。 只是當你都走過一趟之後,會了解一路上不可能不得罪人、不傷害人,總會在無意之間破壞了某些情感...
Thumbnail
在現代職涯中,長期待在同一家公司有其利與弊。一方面,這提供了熟悉的工作環境和穩定的人脈關係;另一方面,缺乏新挑戰可能會讓員工感到無趣和疲憊。這篇文章探討了在職涯發展中,如何考量薪資增長、工作滿足感及個人價值觀,協助讀者作出適合自己的職涯決定。無論是選擇堅守還是轉職,最重要的是清楚自己的需求與目標。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中年工作者在職場上面臨的轉職迷惘以及穩定與挑戰之間的矛盾。無論是經濟條件尚可的個人,還是追求穩定的企業文化,都讓人對工作意義產生思考。穩定固然重要,但在現實中,不同的人對於工作的需求和期望也會有所不同。勇敢探索未知的可能性,接受改變的挑戰,或許能重新點燃對工作與生活的熱情。
Thumbnail
關於「穩定度」這件話題,相信各位樓友在考慮轉換工作時,也常會被這個迷思自我綁架。本週針對「穩定度」來分享我們從人資或主管角度的幾個思考點。 · ▋ 思考點一:「穩定度」沒有一定的標準 在一份工作上待多久才叫穩定?其實不同的產業性質、職務內容及企業文化都會有很大的差異,若針對知識或技術門檻較低的
Thumbnail
這個問題可能要從「自己做得了什麼工作」來討論。
Thumbnail
  筆者在前一篇〈從《向康德學習請客吃飯》談人不知而不慍〉的文章寫到,「公務員追求的不是一時的名聲,而是持續穩定、有保障的未來。」公務員的穩定性是建立在未來,即穩定的退休金、穩定的薪資成長、穩定的升遷、穩定的工作環境(大多是在辦公室)、與穩定的業務程序(業務內容及或有所差異但程序是相同的,即
Thumbnail
在職場平心靜氣、修身養性,遠比過度爭權奪利、心機暗算,更能夠獲得內在的滿足和長期的幸福感。不合理的要求、不抱善念的人,我們人生中都沒少遇過,雖然煩人,但培養能平靜看待的心境、最低限度完成避不開的交集任務,也是一種成長。
Thumbnail
      不知道你對於穩定工作的看法是甚麼?例如:不管工作多少年都可以有穩定的收入?永遠都不會失業嗎?可是,真的有永遠的工作嗎?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工作,大部分是為了錢,有收入才有生活。但也有時候,是為了完成某些成就,解鎖某一個當初的夢想,這都無妨。短期目標,本來就是讓人保有動力的一個方式。 只是當你都走過一趟之後,會了解一路上不可能不得罪人、不傷害人,總會在無意之間破壞了某些情感...
Thumbnail
在現代職涯中,長期待在同一家公司有其利與弊。一方面,這提供了熟悉的工作環境和穩定的人脈關係;另一方面,缺乏新挑戰可能會讓員工感到無趣和疲憊。這篇文章探討了在職涯發展中,如何考量薪資增長、工作滿足感及個人價值觀,協助讀者作出適合自己的職涯決定。無論是選擇堅守還是轉職,最重要的是清楚自己的需求與目標。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中年工作者在職場上面臨的轉職迷惘以及穩定與挑戰之間的矛盾。無論是經濟條件尚可的個人,還是追求穩定的企業文化,都讓人對工作意義產生思考。穩定固然重要,但在現實中,不同的人對於工作的需求和期望也會有所不同。勇敢探索未知的可能性,接受改變的挑戰,或許能重新點燃對工作與生活的熱情。
Thumbnail
關於「穩定度」這件話題,相信各位樓友在考慮轉換工作時,也常會被這個迷思自我綁架。本週針對「穩定度」來分享我們從人資或主管角度的幾個思考點。 · ▋ 思考點一:「穩定度」沒有一定的標準 在一份工作上待多久才叫穩定?其實不同的產業性質、職務內容及企業文化都會有很大的差異,若針對知識或技術門檻較低的
Thumbnail
這個問題可能要從「自己做得了什麼工作」來討論。
Thumbnail
  筆者在前一篇〈從《向康德學習請客吃飯》談人不知而不慍〉的文章寫到,「公務員追求的不是一時的名聲,而是持續穩定、有保障的未來。」公務員的穩定性是建立在未來,即穩定的退休金、穩定的薪資成長、穩定的升遷、穩定的工作環境(大多是在辦公室)、與穩定的業務程序(業務內容及或有所差異但程序是相同的,即
Thumbnail
在職場平心靜氣、修身養性,遠比過度爭權奪利、心機暗算,更能夠獲得內在的滿足和長期的幸福感。不合理的要求、不抱善念的人,我們人生中都沒少遇過,雖然煩人,但培養能平靜看待的心境、最低限度完成避不開的交集任務,也是一種成長。
Thumbnail
      不知道你對於穩定工作的看法是甚麼?例如:不管工作多少年都可以有穩定的收入?永遠都不會失業嗎?可是,真的有永遠的工作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