隱形經營者(二十三)公司暗藏人事角力漩渦

更新 發佈閱讀 3 分鐘

接手經營,唯一沒有過渡期的是財務會計,也就是當天交接完成,銀行戶頭同時換名。就像截斷舊水管,接上新的,所有現金流瞬間移轉。內部控管部份;也由財務主管直接對我負責。所有作業,無縫接軌,一切如常。

明確執行財會新規

給財務主管的指示非常明確,財會細則執行的適法性;是他和外聘會計師事務所的職責。至於內部財會流程控管;一切照章辦事,涵蓋人員包含公司所有者;即本人。他覺得這有異於前雇主的風格。我直言:必須全力執行此項嚴格財政紀律。

關於現任總經理Mike離職後,新的領導機制該如何安排?我和雪梨總公司三位主管約談時,必定包含這個議題,而他們的回應著實讓我苦惱不已。

霍然發現內部人事存在一尊大神

首先是全國業務經理 National Sales Manager ,這人有相當的來歷。他原來是布里斯本一家同業公司的老闆,由於經營上出現了一些問題,最後公司被一家義大利跨國企業收購,他也在服務兩年後被那義大利集團給資遣了。

T公司前老闆請他加入的本意,是打算Mike退休後,請他接手總經理的職務。這說法只能算是前雇主的一個預案,也沒有考慮到公司是否賣出,或是清盤停業的可能性。

由於他自己當過老闆的背景,以及原老闆未曾正式公開的個人構想,更可能是他提早洩露了他們的密約,使得他和公司同事配合方面產生很大的摩擦。約談時,他也直接提出原老闆的計畫,問我的看法如何?

我直接回答,過去非制式的安排完全不在交接的清單裡。新公司沒有義務執行前老闆的承諾。我的回答和他個人適不適任完全無關。我們須要重新互相了解對方,這才符合職場邏輯。

我倒是補上一個問題,那就是;如果須要聘請新任總經理,你願意參加遴選嗎?他的答案是,肯定的

執掌營運核心的人無意更上一層樓

再來就是全國營運經理 National Operation Manager 。此人在公司服務超過十年,技術水準算是公司所有員工裡頭的佼佼者。加上;他的職責涵蓋工廠管理,後勤支援,服務網絡和品質確保,他就是生意營運領域的靈魂人物。

經歷方面,他尚缺客戶服務和銷售方面的實務經驗。此外,他不像全國業務經理擁有大學的學位,他年輕時選擇的是技職路線。這方面不是必要的考慮因素,只是我列出的徵詢的內容之一而已。最後,關於參加遴選意願與否,他的答案是否定的

最後一個是財務會計經理。超過二十年的資歷,又有企管碩士學位。遺憾的是,他既沒有技術背景,也沒營銷的經驗。但是,他積極表態,想要爭取擔任公司的新任總經理

至此,我的考驗正式到來。手上的牌已經清楚了,就看接下來我怎麼打而已。

如果把公司比喻成一個交響樂團,那麼;這團體是須要一個懂各種專長,也懂集體演出技巧的指揮家,才能確保高品質的演出。再則,高水準的樂團要做出優質演出,各重要樂器都得有好的音樂家擔綱。更重要的是,他們必須聽從指揮家的指揮,也必須密切合作演出,才可能達到目的。

原任總經理半年的過渡期很快會走完,我必須很快做出決定。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安立格的沙龍
238會員
242內容數
候鳥歸來,歷盡滄桑,回首憶往: [職海浮沉--雲層裡的風暴]早期職場點滴實錄。 [陪伴孩子的童年]放棄職涯升遷,陪伴孩子童年。 [隱形經營者]澳洲經商實錄。 [異樣思維的激盪]冷眼旁觀評論,針貶時弊。 [安立格散文集錦]天馬星空,文藝創作。 [短歌天涯路]心理,感知,哲學薈萃。 [獅子山下煙雲]香江記憶,回首前塵。
安立格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3/29
我接手這兩家同名的紐澳公司已經六年多,儘管期間歷經多次波折,我仍然在不受公司日常瑣碎事務影響的情況下,無日不在為了公司的轉型而努力。 目標始終不變,就是在和原廠的雙邊關係上,維持最高的影響力,同時努力走出我們自己的路,避免公司未來的命運操控在原廠手上。我們必須盡快擴大其他產品線路的生意,進入更
Thumbnail
2025/03/29
我接手這兩家同名的紐澳公司已經六年多,儘管期間歷經多次波折,我仍然在不受公司日常瑣碎事務影響的情況下,無日不在為了公司的轉型而努力。 目標始終不變,就是在和原廠的雙邊關係上,維持最高的影響力,同時努力走出我們自己的路,避免公司未來的命運操控在原廠手上。我們必須盡快擴大其他產品線路的生意,進入更
Thumbnail
2025/03/11
在澳洲創業之前,為洋人公司打工長達十七年。原來自以為很了解洋人文化,特別是歐系國家的職場,應該游刃有餘、應付自如才是。 沒想到,想像和現實的差距真的很大,尤其像澳洲那樣的經濟體,既屬於發達國家,卻又在濃濃的「社會福利國家」樣態下運作。職場文化確實和我熟悉的一般工業發達國家差異頗大,也是我頭一遭
Thumbnail
2025/03/11
在澳洲創業之前,為洋人公司打工長達十七年。原來自以為很了解洋人文化,特別是歐系國家的職場,應該游刃有餘、應付自如才是。 沒想到,想像和現實的差距真的很大,尤其像澳洲那樣的經濟體,既屬於發達國家,卻又在濃濃的「社會福利國家」樣態下運作。職場文化確實和我熟悉的一般工業發達國家差異頗大,也是我頭一遭
Thumbnail
2025/03/09
接近二十年的職場經驗,從最開始,商業技能的學習,到有能力獨立作業、聽命行事、使命必達,絕大多數都是「勞力」的。當然也是要動腦思考,但也只是為了把事情做得好,做得快,以便有好表現。 成為經理人之後,事實的需要,也有幸經過多位前輩的指點,逐步由付出「勞力」的工作,轉型成了絕大部份「勞心」的工作型態
Thumbnail
2025/03/09
接近二十年的職場經驗,從最開始,商業技能的學習,到有能力獨立作業、聽命行事、使命必達,絕大多數都是「勞力」的。當然也是要動腦思考,但也只是為了把事情做得好,做得快,以便有好表現。 成為經理人之後,事實的需要,也有幸經過多位前輩的指點,逐步由付出「勞力」的工作,轉型成了絕大部份「勞心」的工作型態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還在煩惱平凡日常該如何增添一點小驚喜嗎?全家便利商店這次聯手超萌的馬來貘,推出黑白配色的馬來貘雪糕,不僅外觀吸睛,層次豐富的雙層口味更是讓人一口接一口!本文將帶你探索馬來貘雪糕的多種創意吃法,從簡單的豆漿燕麥碗、藍莓果昔,到大人系的奇亞籽布丁下午茶,讓可愛的馬來貘陪你度過每一餐,增添生活中的小確幸!
Thumbnail
還在煩惱平凡日常該如何增添一點小驚喜嗎?全家便利商店這次聯手超萌的馬來貘,推出黑白配色的馬來貘雪糕,不僅外觀吸睛,層次豐富的雙層口味更是讓人一口接一口!本文將帶你探索馬來貘雪糕的多種創意吃法,從簡單的豆漿燕麥碗、藍莓果昔,到大人系的奇亞籽布丁下午茶,讓可愛的馬來貘陪你度過每一餐,增添生活中的小確幸!
Thumbnail
2024/2月解任研發主管,3月財務主管離職,乍看之下一定覺得這家公司鐵定有問題,仔細思考一下,研發主管是從以往做自行車時代就擔任主管,但公司已經轉往電動車、儲能領域,若研發主管不長進,繼續當下去只是拖累公司而已,解任未必是壞事,何況敏實集團這麼大,找個研發主管應該不難。 財務長部分,原本上班地點
Thumbnail
2024/2月解任研發主管,3月財務主管離職,乍看之下一定覺得這家公司鐵定有問題,仔細思考一下,研發主管是從以往做自行車時代就擔任主管,但公司已經轉往電動車、儲能領域,若研發主管不長進,繼續當下去只是拖累公司而已,解任未必是壞事,何況敏實集團這麼大,找個研發主管應該不難。 財務長部分,原本上班地點
Thumbnail
當機立斷向伏工say NO
Thumbnail
當機立斷向伏工say NO
Thumbnail
前公司的新任總經理推行改革,讓公司開始制度化與階級化,讓底層員工感到不滿。然而,這位總經理是老闆請來的,只是扮演唱黑臉的角色,老闆可以維持好人形象,所有壞事都推給總經理承擔。當員工向老闆抱怨總經理時,老闆不會動總經理,反而會給他更高的評價。
Thumbnail
前公司的新任總經理推行改革,讓公司開始制度化與階級化,讓底層員工感到不滿。然而,這位總經理是老闆請來的,只是扮演唱黑臉的角色,老闆可以維持好人形象,所有壞事都推給總經理承擔。當員工向老闆抱怨總經理時,老闆不會動總經理,反而會給他更高的評價。
Thumbnail
A是一個內向的人。雖然來公司兩年多了,但剛開始很難注意到他。在工作上總是沈默寡言,開會時不常發表自己的意見。如果交辦什麼事項,也是儘快的完成,工作表現沒有特別突出,只不過在公司的年資算是第二久.....
Thumbnail
A是一個內向的人。雖然來公司兩年多了,但剛開始很難注意到他。在工作上總是沈默寡言,開會時不常發表自己的意見。如果交辦什麼事項,也是儘快的完成,工作表現沒有特別突出,只不過在公司的年資算是第二久.....
Thumbnail
職場什麼事都有什麼都不奇怪,走後門、拿回扣、搞男女關係、小圈圈文化,這些沒有經歷也有耳聞,但當我遇上這一位誇張的部門新任主管,不僅開了眼界,也算是為自己的經驗值,累績些光怪陸離的紀錄事件!
Thumbnail
職場什麼事都有什麼都不奇怪,走後門、拿回扣、搞男女關係、小圈圈文化,這些沒有經歷也有耳聞,但當我遇上這一位誇張的部門新任主管,不僅開了眼界,也算是為自己的經驗值,累績些光怪陸離的紀錄事件!
Thumbnail
勞保年資25年,已經歷經超過10個工作崗位,曾經待過上千人有悠久歷史的媒體企業,和從數十人快速成長到百人的網路公司,也曾經在員工數用單隻手掌都數不完的公司任職,同事的人數多寡不是重點,同樣都會遇到上級和下屬間的矛盾問題,這個時候往往需要轉念改變現實。
Thumbnail
勞保年資25年,已經歷經超過10個工作崗位,曾經待過上千人有悠久歷史的媒體企業,和從數十人快速成長到百人的網路公司,也曾經在員工數用單隻手掌都數不完的公司任職,同事的人數多寡不是重點,同樣都會遇到上級和下屬間的矛盾問題,這個時候往往需要轉念改變現實。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