隱形經營者(二十三)公司暗藏人事角力漩渦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接手經營,唯一沒有過渡期的是財務會計,也就是當天交接完成,銀行戶頭同時換名。就像截斷舊水管,接上新的,所有現金流瞬間移轉。內部控管部份;也由財務主管直接對我負責。所有作業,無縫接軌,一切如常。

明確執行財會新規

給財務主管的指示非常明確,財會細則執行的適法性;是他和外聘會計師事務所的職責。至於內部財會流程控管;一切照章辦事,涵蓋人員包含公司所有者;即本人。他覺得這有異於前雇主的風格。我直言:必須全力執行此項嚴格財政紀律。

關於現任總經理Mike離職後,新的領導機制該如何安排?我和雪梨總公司三位主管約談時,必定包含這個議題,而他們的回應著實讓我苦惱不已。

霍然發現內部人事存在一尊大神

首先是全國業務經理 National Sales Manager ,這人有相當的來歷。他原來是布里斯本一家同業公司的老闆,由於經營上出現了一些問題,最後公司被一家義大利跨國企業收購,他也在服務兩年後被那義大利集團給資遣了。

T公司前老闆請他加入的本意,是打算Mike退休後,請他接手總經理的職務。這說法只能算是前雇主的一個預案,也沒有考慮到公司是否賣出,或是清盤停業的可能性。

由於他自己當過老闆的背景,以及原老闆未曾正式公開的個人構想,更可能是他提早洩露了他們的密約,使得他和公司同事配合方面產生很大的摩擦。約談時,他也直接提出原老闆的計畫,問我的看法如何?

我直接回答,過去非制式的安排完全不在交接的清單裡。新公司沒有義務執行前老闆的承諾。我的回答和他個人適不適任完全無關。我們須要重新互相了解對方,這才符合職場邏輯。

我倒是補上一個問題,那就是;如果須要聘請新任總經理,你願意參加遴選嗎?他的答案是,肯定的

執掌營運核心的人無意更上一層樓

再來就是全國營運經理 National Operation Manager 。此人在公司服務超過十年,技術水準算是公司所有員工裡頭的佼佼者。加上;他的職責涵蓋工廠管理,後勤支援,服務網絡和品質確保,他就是生意營運領域的靈魂人物。

經歷方面,他尚缺客戶服務和銷售方面的實務經驗。此外,他不像全國業務經理擁有大學的學位,他年輕時選擇的是技職路線。這方面不是必要的考慮因素,只是我列出的徵詢的內容之一而已。最後,關於參加遴選意願與否,他的答案是否定的

最後一個是財務會計經理。超過二十年的資歷,又有企管碩士學位。遺憾的是,他既沒有技術背景,也沒營銷的經驗。但是,他積極表態,想要爭取擔任公司的新任總經理

至此,我的考驗正式到來。手上的牌已經清楚了,就看接下來我怎麼打而已。

如果把公司比喻成一個交響樂團,那麼;這團體是須要一個懂各種專長,也懂集體演出技巧的指揮家,才能確保高品質的演出。再則,高水準的樂團要做出優質演出,各重要樂器都得有好的音樂家擔綱。更重要的是,他們必須聽從指揮家的指揮,也必須密切合作演出,才可能達到目的。

原任總經理半年的過渡期很快會走完,我必須很快做出決定。



avatar-img
193會員
282內容數
候鳥歸來,歷盡滄桑,回首憶往: [職海浮沉--雲層裡的風暴]早期職場點滴實錄。 [陪伴孩子的童年]放棄職涯升遷,陪伴孩子童年。 [隱形經營者]澳洲經商實錄。 [異樣思維的激盪]冷眼旁觀評論,針貶時弊。 [安立格散文集錦]天馬星空,文藝創作。 [短歌天涯路]心理,感知,哲學薈萃。 [獅子山下煙雲]香江記憶,回首前塵。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安立格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雖然Mike仍然是公司總經理,也實際在管理整個公司的運作,除了財務會計以外。他在交接之後沒幾天,如同我第一天進去時他說的,他很快清出他原先使用的辦公室,搬到同一樓層一個小很多的房間。 檢討原有公司生意路線 很快我們在Wentworth 奧林匹克公園附近的一個會議中心召開公司的主管會議,我必須在M
希望修好通路上下游關係 新加坡的主管其實是我昔日的同事,他比我晚進公司幾年,理論上是我的徒弟。因為,當時我倆的共同主管要他前往台灣跟我跑幾個星期,就算是入門的市場培訓。我當時擔任的是同一集團台灣地區的負責人。 之後,我倆分別升至海外(Off-Shore)不同地區中心的最高位,我負責東亞幾個國家,
接手之後的幾天,忙著接觸關鍵職務的幾位同事。談話內容很多元,也陸陸續續聽到了一些偏向負面的資訊。累積多了以後,心理多少受到一些影響。我心裏想;新鮮感遲早會退去的,現實存在缺陷是必然的。 一個夜裡,竟然做了個夢。 夢境是這樣的: 有一遠方來的方丈,不知什麼原因,就當了一個深山名剎的住持。他很開心
正式接手 成交之後,正式走進位於雪梨西區工業區的T公司總部,那是2006年4月初的一個上午。 開車抵達公司廠房外停車場時,遠遠站著兩位瘦高西裝筆挺的白人紳士,應該是在等我。那是T公司的老闆和時任總經理,Mike。握手寒暄後,他們要求在前方草坪合影,然後引領我走入位於二樓的總經理辦公室。 原老闆
再度審慎觀察澳洲市場 併購案還在磋商的同時,另外花時間;徵詢在地營商的僑界友人;對澳洲市場的整體觀感如何。而獲得的資訊都大致雷同,從營商的角度來看,澳洲是很容易可以創業的國家,手續簡便,法律完備。 只是有一點值得新進者留意的,那就是;澳洲是一個社會福利國家,對於員工照顧法令比起其他發達國家,怕有
探詢天機 登門拜訪友人求測字,簡單說明我的來意,以及簡介手邊正在在進行的併購案子。那位朋友要我馬上寫下一個國字。我不加思索就寫下一個筆畫偏多的字。 他端詳近一分鐘後,拿出紙筆,進行拆字;一一開釋。大義是;這個案子很快會開花結果。不過,過程不會盡如我意,原因是對手有一位沒有參與交易的人,那才是最終
雖然Mike仍然是公司總經理,也實際在管理整個公司的運作,除了財務會計以外。他在交接之後沒幾天,如同我第一天進去時他說的,他很快清出他原先使用的辦公室,搬到同一樓層一個小很多的房間。 檢討原有公司生意路線 很快我們在Wentworth 奧林匹克公園附近的一個會議中心召開公司的主管會議,我必須在M
希望修好通路上下游關係 新加坡的主管其實是我昔日的同事,他比我晚進公司幾年,理論上是我的徒弟。因為,當時我倆的共同主管要他前往台灣跟我跑幾個星期,就算是入門的市場培訓。我當時擔任的是同一集團台灣地區的負責人。 之後,我倆分別升至海外(Off-Shore)不同地區中心的最高位,我負責東亞幾個國家,
接手之後的幾天,忙著接觸關鍵職務的幾位同事。談話內容很多元,也陸陸續續聽到了一些偏向負面的資訊。累積多了以後,心理多少受到一些影響。我心裏想;新鮮感遲早會退去的,現實存在缺陷是必然的。 一個夜裡,竟然做了個夢。 夢境是這樣的: 有一遠方來的方丈,不知什麼原因,就當了一個深山名剎的住持。他很開心
正式接手 成交之後,正式走進位於雪梨西區工業區的T公司總部,那是2006年4月初的一個上午。 開車抵達公司廠房外停車場時,遠遠站著兩位瘦高西裝筆挺的白人紳士,應該是在等我。那是T公司的老闆和時任總經理,Mike。握手寒暄後,他們要求在前方草坪合影,然後引領我走入位於二樓的總經理辦公室。 原老闆
再度審慎觀察澳洲市場 併購案還在磋商的同時,另外花時間;徵詢在地營商的僑界友人;對澳洲市場的整體觀感如何。而獲得的資訊都大致雷同,從營商的角度來看,澳洲是很容易可以創業的國家,手續簡便,法律完備。 只是有一點值得新進者留意的,那就是;澳洲是一個社會福利國家,對於員工照顧法令比起其他發達國家,怕有
探詢天機 登門拜訪友人求測字,簡單說明我的來意,以及簡介手邊正在在進行的併購案子。那位朋友要我馬上寫下一個國字。我不加思索就寫下一個筆畫偏多的字。 他端詳近一分鐘後,拿出紙筆,進行拆字;一一開釋。大義是;這個案子很快會開花結果。不過,過程不會盡如我意,原因是對手有一位沒有參與交易的人,那才是最終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俗話的「做生意」,文雅的說,是「創業」。但商學的術語,卻叫它是個「風險」 (Venture)。做生意,簡單的說,就是意圖「將本求利」,但本身是存在極大風險的 。最嚴重的,還可能血本無歸,甚至導致投資者負債累累。 所以,天底下並沒有穩賺不賠的生意。做生意所下的資本被稱為「投資」。但是它和賭博所下
Thumbnail
故事就是這麼開始的... 「整個事業部被裁撤是總公司的決定,我們也只是配合…只是這事業部副總實在不好處理…」總經理進入開講模式。 「想當年喔,這個副總跟我同期進公司,在總公司也是經營了不少人脈,只不過後來我的能力經驗各方面勝出一籌…(以下省略自吹自擂三萬八千個字)」 莉莉安膽戰心驚
Thumbnail
如果公司有個內部規範流程,推行運轉也七八年以上,對於一個剛接此業務大概一年的人員,竟然可以在一年內被反應這樣流程有問題,希望可以有所調整,反應的單位來自於平行單位的非主管職。身為人事行政的自己,會如何處置呢? #管理辦法的修改流程 這個也許是表層最關鍵的部分,公司內部對於管理辦法的修
Thumbnail
我曾經在職場巔峰時,放下工作去了紐西蘭唸Full Time MBA (企管碩士研究所)。由於那兩年所學的現代管理知識,大部份我已經在亞洲商場實際運用多年,我因而沒有真正的用心學習。 取得學位的當下,覺得自己其實沒有吸取太多的新知。反而,我的同學,個個學得一身本領,簡直是脫胎換骨,也幾乎每個人都拿到
Thumbnail
中午我沒進公司,直接來到Newington我們常去的一家Cafe, 那是我和管理團隊經常咖啡時間閒聊的“老地方”。 一直以來,我都傾向於和他們三人做“非正式”的聚會。其實那是個商談重要事件的場合,是我刻意營造出閒散的氣氛,希望他們感覺有點夥伴的談話,而不是嚴肅的會議。 這樣做,有沒有比較好,我不
Thumbnail
老王是一家中型企業的部門經理,平時工作兢兢業業,手下的員工也都十分敬業。然而,老王有個毛病,就是什麼事情都要親力親為,事無巨細都要過問。雖然他的部門業績一直不錯,但員工們卻常常感到壓力山大,創意和效率也受到影響。
剛結束了我的GRTW,手要完全好還有一段路,但生活費可不能等好了才賺,只能還是努力克服,跟小主管商量了座位,其他的就靠自己稍作休息,活動筋骨了。 今天一早經理才踏入辦公室,就迫不及待跟我們說了人事變動的消息,她暫時要轉去接另一個快退休經理的位子,即將搬過來的另一組人馬與我們合併,其經理們也就接管了
Thumbnail
併購一盤生意,除了大集團有可能的“惡意併購”以外,一般都是圖一個成熟生意平台,來遂行更遠大的投資計畫。我手邊的這一攤就是希望通過併購;取得穩定的基礎,進一步轉型,再做後續的生意發展。 我其實是分幾個步驟在進行接手經營的計畫,首先,是人力資源的議題。再來是營運平台和生意流程,最後才是產品配套和生意發
Thumbnail
實務上常見公司對外借款或簽訂契約時,銀行或對方要求公司負責人擔任借貸或契約的保證人。由於公司經營權變動很正常,實務上也常發生自己被拉下台而不是公司負責人後,公司還不出錢或違約,因為自己當初擔任公司的保證人而被銀行或對方告上法院。
Thumbnail
開啟幕後決策 思考安排公司經營團隊的同時,我花很多時間和Mike一起工作,主要是就近觀察他和同事互動的方式,和溝通內容。為了加快決策機制的移轉,他基本上不再獨立下決斷,而是交給我在幕後做決定。 總公司的見習到一個段落之後,我選擇先到九百公里外位於墨爾本的維多利亞州分公司。由於維多利亞州是澳洲的兩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俗話的「做生意」,文雅的說,是「創業」。但商學的術語,卻叫它是個「風險」 (Venture)。做生意,簡單的說,就是意圖「將本求利」,但本身是存在極大風險的 。最嚴重的,還可能血本無歸,甚至導致投資者負債累累。 所以,天底下並沒有穩賺不賠的生意。做生意所下的資本被稱為「投資」。但是它和賭博所下
Thumbnail
故事就是這麼開始的... 「整個事業部被裁撤是總公司的決定,我們也只是配合…只是這事業部副總實在不好處理…」總經理進入開講模式。 「想當年喔,這個副總跟我同期進公司,在總公司也是經營了不少人脈,只不過後來我的能力經驗各方面勝出一籌…(以下省略自吹自擂三萬八千個字)」 莉莉安膽戰心驚
Thumbnail
如果公司有個內部規範流程,推行運轉也七八年以上,對於一個剛接此業務大概一年的人員,竟然可以在一年內被反應這樣流程有問題,希望可以有所調整,反應的單位來自於平行單位的非主管職。身為人事行政的自己,會如何處置呢? #管理辦法的修改流程 這個也許是表層最關鍵的部分,公司內部對於管理辦法的修
Thumbnail
我曾經在職場巔峰時,放下工作去了紐西蘭唸Full Time MBA (企管碩士研究所)。由於那兩年所學的現代管理知識,大部份我已經在亞洲商場實際運用多年,我因而沒有真正的用心學習。 取得學位的當下,覺得自己其實沒有吸取太多的新知。反而,我的同學,個個學得一身本領,簡直是脫胎換骨,也幾乎每個人都拿到
Thumbnail
中午我沒進公司,直接來到Newington我們常去的一家Cafe, 那是我和管理團隊經常咖啡時間閒聊的“老地方”。 一直以來,我都傾向於和他們三人做“非正式”的聚會。其實那是個商談重要事件的場合,是我刻意營造出閒散的氣氛,希望他們感覺有點夥伴的談話,而不是嚴肅的會議。 這樣做,有沒有比較好,我不
Thumbnail
老王是一家中型企業的部門經理,平時工作兢兢業業,手下的員工也都十分敬業。然而,老王有個毛病,就是什麼事情都要親力親為,事無巨細都要過問。雖然他的部門業績一直不錯,但員工們卻常常感到壓力山大,創意和效率也受到影響。
剛結束了我的GRTW,手要完全好還有一段路,但生活費可不能等好了才賺,只能還是努力克服,跟小主管商量了座位,其他的就靠自己稍作休息,活動筋骨了。 今天一早經理才踏入辦公室,就迫不及待跟我們說了人事變動的消息,她暫時要轉去接另一個快退休經理的位子,即將搬過來的另一組人馬與我們合併,其經理們也就接管了
Thumbnail
併購一盤生意,除了大集團有可能的“惡意併購”以外,一般都是圖一個成熟生意平台,來遂行更遠大的投資計畫。我手邊的這一攤就是希望通過併購;取得穩定的基礎,進一步轉型,再做後續的生意發展。 我其實是分幾個步驟在進行接手經營的計畫,首先,是人力資源的議題。再來是營運平台和生意流程,最後才是產品配套和生意發
Thumbnail
實務上常見公司對外借款或簽訂契約時,銀行或對方要求公司負責人擔任借貸或契約的保證人。由於公司經營權變動很正常,實務上也常發生自己被拉下台而不是公司負責人後,公司還不出錢或違約,因為自己當初擔任公司的保證人而被銀行或對方告上法院。
Thumbnail
開啟幕後決策 思考安排公司經營團隊的同時,我花很多時間和Mike一起工作,主要是就近觀察他和同事互動的方式,和溝通內容。為了加快決策機制的移轉,他基本上不再獨立下決斷,而是交給我在幕後做決定。 總公司的見習到一個段落之後,我選擇先到九百公里外位於墨爾本的維多利亞州分公司。由於維多利亞州是澳洲的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