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升玩桌上遊戲的實力?

閱讀時間約 26 分鐘

  前面我會先碎念一段,不然寫不出這篇文章(?),想跳過的人可以跳過。

  有人問了這樣的問題,我確實有一些領悟,可以寫點方向。

  這其實是一個大哉問,問題的答案就跟「人生中如何快速學習、如何快速成長?」一樣。

  有這麼多捷徑可以走嗎?

  (文章寫到一半,看到一個不錯的影片,在談如何學習程式設計,實際上是在談如何學習任何東西,跟我這篇文章想表達的有不少重疊。)


  或許捷徑不多,但能虛耗的方式有很多,雖然我不認為人生有所謂虛耗,努力所投入的時間即使沒有提升你的實力,但對你也會有其他意義。


  在開始分享前,先說明我是怎樣的人,這會影響這篇文章對你是否有價值。

  有些人玩桌遊是直覺很強的類型,我比較是偏分析、計算的類型。從小數學不錯,喜歡玩解謎遊戲,如數獨那類的,或是棋類遊戲中的殘局。

  有玩線上遊戲時,在學校上課就會在腦海裡分析遊戲策略。

  那些練功、打寶的遊戲(楓之谷、暗黑破壞神),我都不是等級很高、角色很強的玩家,而是喜歡往偏門的方向去,不太喜歡花時間做機械化的事情來累積經驗值。

  這些性格都反映在玩桌遊上,我很多時候會長考(長時間思考)、研究公認偏弱的路線。

  雖然沒有客觀的標準,但我估計我玩一場遊戲,加上玩完後的反思,應該相當於一般人玩5~10場能獲得的成長(經驗)。

  也不是說我節省了時間,畢竟思考也花時間,沉迷於一款遊戲時我會很常花時間思考,而其他人可能傾向花時間玩。

  有時思考的時間是超過了一般實體玩桌遊能接受的標準,例如線上桌遊回合制,我一個動作可能想個半小時到一個小時。但當然玩實體桌遊時不會那麼誇張就是了。

  所以我提供的方法會對你有幫助嗎?你會願意花很長時間思考策略嗎?


  當然有些時候,一個人不是不願思考,而是不知道怎麼思考、怎樣產出想法。

  若是這樣的話,這篇文章能給你些許助益。


  常有人說「多練就會變強了」。

  但我認為,缺乏思考地嘗試,犯同樣的錯誤卻不自覺,也不會帶來成長。

  以我的經驗,要變強大概有三種方向:

  一、學習辨別強勢的路線:

  面對一款新遊戲,你能很快地看出它主流強勢的路線是什麼。

  例如《農家樂》是生人、《殖民火星》是跑收入、《牛頓》是唸書、《大西部開拓者》是買牛。

  所謂主流未必真的是最強的,只是玩家們經驗尚不豐富的情況下,這個路線最容易獲得優勢、容錯率最高。

  而你選擇這個路線,短期而言最容易取勝。


  二、精於計算:

  在各種小細節的部分做出更好的判斷,得到更高的分數。


  三、拓展想像力:

  跟前兩者也有關聯,有什麼路線是你沒想到的、沒覺得可行的,固有的習慣往往也侷限了我們的成長,可以透過一些方式去拓展自己對遊戲的理解。


  三種方式我都會談,不過主要我提供的是偏第二、三種的提升方式。


一、學習辨別強勢的路線

  雖然是很經驗談的東西,但玩過很多桌遊以後,在遇到某些機制時會反射地做出大概的評估,通常就能較快地掌握到遊戲中強勢的路線。

  以下是一些思考的方向。

  

  增加自己在遊戲中的行動數。

  注意遊戲每輪能做幾個行動(放幾個工人),這個行動數可以增加嗎(生人)?

  大多數每輪可以做幾動的遊戲,增加行動數都是強勢的路線。

  行動數增加,做選擇的機會就變多了,即使犯錯也有更多彌補的機會,容錯率高。


  一款遊戲中如果有生人的選擇,那通常先生一個會是很好的短期目標。

  試著辨識遊戲中什麼樣的機制對應到你的行動數,看能不能提升它。

  有生人機制的遊戲,通常都是生完第一個人後遊戲才正式開始。
  當然比較晚生就可能要先在其他地方占些優勢,但終歸還是會生。


  那不生人可以嗎?大多數能生人的遊戲,不生人都是困難的路線。

  以《漢薩同盟》來說,優先解鎖信封(一回合從做兩動變成做三動),就是不錯的目標。

  要不生人,就要意識到遊戲中「放商人」是最消耗行動數的事情,因此善用「卡別人後被踢走能多放商人」的機制,就可以透過卡位被踢變相增加自己的行動數。

  但這是比較困難的,因為你要很熟悉這款遊戲,才知道放哪裡能卡到別人。


  爭取被動收入。

  觀察遊戲中有沒有每回合的收入?有辦法提升嗎?

  例如每回合多領錢、多領資源。

  在規劃一個回合內要做的事情時,優先考慮整回合做完時能不能提升收入。

  假如A行動做兩次可以提升收入,B行動做兩次可以提升收入,就不要A、B各做一次,結果回合結束時什麼都沒領到。

  選取適當的短期目標,關注於自己能在當回合實現的目標。


  專心於一個路線。

  例如《大西部開拓者》中,牛仔、建築師、工程師三種專家分別是三種路線,遊戲裡明顯提示玩家「購買三隻同種專家可以獲得一次較強的獎勵」,遊玩時選定一種路線後,盡量先不要分心,把資源都灌注在同一條路線上,等穩定了再去購買其他專家走其他路線。

  什麼都想要最後往往什麼都得不到,尤其有些遊戲有爭先的機制(先到先得),不專心走一門路線的結果,就是每門都比專心的人落後一些。

  雖然大多數遊戲最終都是混合路線比較強,例如遊戲有5種路線,混合其中2~3種通常是最強的。

  但新手階段專心比較簡單,混合路線要顧慮很多事情,專心一門以後再去考慮其他事情會比較容易。

  至於為什麼我認為混合路線比較強,是基於遊戲設計的觀點,如果只專心於一門就是最強的,那這遊戲就比較沒有深度,這也是玩家說遊戲不平衡時的一種講法--「這遊戲一直做這個就贏啦」。


  釐清慢而強跟急而弱的行動。

  如《璀璨寶石》中,輪到玩家時有兩種行動選擇,要拿三種不一樣的寶石,還是拿兩種一樣的寶石;或《橫濱紳商傳》中,要放三個商人到三個不同地點,還是在同個地點放兩個商人。

  這種「多個不一樣」或「少個一樣」的選擇,一般都是「多個不一樣」比較強,「少個一樣」的是當你短期內有必要爭奪某些東西時,才有必要使用的。

  拿多一點通常都比拿少一點強,如果你沒有迫切的需求,就拿多的。

  誇張一點的說,如果今天要從這類型遊戲中拔掉一個選擇,那我認為「少個一樣」的選擇是會被拔掉的。

  在設計遊戲時(我的想像),複雜的選擇往往要設計得比簡單的選擇還要更強,因為如果不這樣設計的話,玩家就沒有必要去做複雜的選擇,而這個遊戲的策略就相對淺薄了。

  (最近玩了幾場璀璨寶石,扣牌拿1黃金(萬用資源)也是滿重要的,相比之下更少拿兩個一樣的了。)

  

  考慮遊戲主題指示的路線。

  遊戲在故事背景上希望玩家們做什麼?那個路線通常不會太弱。

  《強國爭壩》是要用水力發電的遊戲,主題是水力發電,想辦法讓自己在遊戲中建造出能水力發電的引擎,就不會太弱勢。如果引擎壞了,想辦法再建一個。

  《馬拉開波》的主題是海盜幫各國占領地區(?),遊戲中戰爭的行動確實也比較容易取得回報。

  《大西部開拓者》曾經是我們調侃的對象,因為當年舊版的名稱有人翻成大西鐵路,而舊版遊戲中推鐵路的路線偏弱。我們都說從來沒有人因為鐵路推到底而獲勝的(換句話說如果一個人推到底而他獲勝了,那他大概也已經大輾了,有沒有推到底根本沒差)。

  不過英文原名(Great Western Trail)其實是沒有明確提到鐵路的,所以只能算是我們當時的誤會。


  分辨遊戲中不同資源的價值。

  遊戲中什麼資源更重要?有沒有兌換比可以參照?

  如果遊戲中有很多資源,而他們取得的方式不同,看能不能大致辨別出它們的高下,這樣在選擇要拿什麼資源時就比較有依據。

  有些情況如果很明顯的,我在教學遊戲時也會直接提到,例如《熔爐革命》中價值由低到高是煤、鐵、石油、科技,這點在資源轉換成金錢的效果上就能明顯看到。

  當然不是說較高價值的資源就必定比較好,只是當你沒有明確判斷依據時,可以用這種方式來衡量要拿取什麼資源。


二、精於計算

  精於計算的核心不是很會四則運算、算得很快,而是「如何把事物化為可計算的」以及「要用什麼方式計算」。


  計算實際的得分。

  不要只憑感覺,實際去計算你預想要做的這一連串行動,會帶給你多少分數?

  通常我們不會在遊戲中過早做這件事情(因為會先關注路線大方向的選擇),但隨著遊戲進到後期,很多東西都是可以直接算出來的。

  有時候你真的去計算就會發現,你原本執著要做的combo,現在放棄改成做其他事情,反而會比較高分。

  而有些場上局勢變化比較快的遊戲,就需要經常重新計算,評估行動的優劣。


  建立思考的模型。

  以某個目標為基準,來計算各種行動、效果的優劣。

  這其實是從很強的農家樂玩家那裡見識到的,我自己也不是很習慣這樣思考。

  以農家樂來說,如何在選牌衡量牌的強弱?

  先預想你期望的最終農莊長什麼樣子,而它需要多少資源?

  例如柵欄需要15木頭,房屋蓋兩間需要10木頭,這樣你需要25木,加上一些額外支付木頭打卡片的情況,可能花到28木。

  那再來考慮,你平均應該會拿到幾木呢?你又打算花幾個動作去拿木呢?

  場上14個回合,四人局每回合供應6木,分配給四個玩家,你平均可以拿到21木。

  所以理論上你需要有自己製造木頭的職業卡。

  而假如你估計要花6動去拿木頭的話,平均一動要獲得4木以上。

  打出一張職業卡就是一個動作,所以一張職業卡如果能給你5木,就是普通偏好的等級。

  能給你7木,就是滿不錯的職業卡(當然也要看給的時機)。

  

  而當你對農莊的各個方面都做了這樣的評估後,就可以評估一套牌組合的強度了。

  你這副牌預估的最終農莊是什麼樣子?

  你需要哪些東西?平均而言你會缺少哪些東西?

  你的牌有補足這些東西嗎?食物引擎、田、作物、動物、房屋、發展卡,等等。

  而選牌的時候就可以按照當下手牌的情況,去選擇可以補足缺項的卡片。


  請注意上述的想法並不限於農家樂,只要你能想出一個遊戲的模型,就能用這樣的方式去衡量選擇。

  大多數人即使沒有仔細計算,經驗、直覺中也會有大概的模型。

  但只依賴直覺的模型有其侷限,如果你不清楚自己模型建立在哪些假設上,你很可能會因為情況不如預想時翻車。

  例如農家樂中有玩家的職業卡導致場上產生大量的木頭時,原本你的直覺告訴你6木很重要,但其實情況已經超出了你了經驗;

  或是大西部開拓者中,中立建築的位置其實會大幅度地影響遊戲的模樣,招募專家開在路線末端的局,聘專家的強度會降低許多,規劃時就要更加保守,例如更專心一條路線,或是不走專精的路線。


  這裡也介紹幾種我自己常用的思考模型,不同遊戲適用不同的思考模型,如果你在玩遊戲的時候很敏銳地意識到它適合用哪種模型來思考,就能有效地提升你在遊戲中的強度。

  1.貪婪演算法:所有行動都想著短期跑分、爭先、獲得大量資源。

  不做長遠規劃,只考慮兩三步以內能獲得最多分數的選擇。

  也可以說是不帶執念,不堅持一定要做些什麼。

  比較傾向這樣的遊戲如《橫濱紳商傳》,場上的資訊量很大,很多地方都能得分,很多時候光是看哪裡最高分就跑過去做,就能獲得很大的優勢了。(當然要更加策略的話就得額外考慮很多東西)

  2.從所求反推所需:決定好目標後,計算要取得哪些東西才能達成這個目標。

  適用於資源比較緊縮,例如《強國爭壩》(基本版),或是比較抽象的遊戲,例如《碰撞機器人》。

  任何東西都很難取得,有些資源取得了也未必有用,這種情況就需要從所求回來想,我要在第幾回合蓋什麼東西,所以我需要什麼資源。

  這種思考方式比較像在解數學問題,先決定問題,一路往回推,收集必要的條件。

  3.關注相對優勢:你不用很強,只要比別人強就可以了。

  在兩人遊戲中比較常見,如《拼布藝術》,你未必要計算你這動到底能得多少分,你只要能判斷你做這動到底是你比較爽還是對方比較爽。

  多人遊戲有時也可以這樣考慮,不用考慮你這動夠不夠高分,只要考慮這動對彼此的分差,有些時候也不用考慮所有人,只要考慮第一名即可。

  如果一個動作能確保你的領先地位,或是能對領先者帶來沉重的打擊,那或許也不必在乎自己到底能得幾分。


  反思自己哪裡做錯了。

  落敗的時候,不去怪運氣問題,不去想著都是別人卡你,而是去想:

  這次導致你落敗的一路上,有什麼是你能做得更好的?

  如果別人大輾了,有什麼你曾經能阻止對方的機會嗎?

  關注在各種枝微末節的進步。不過要注意,通常關注大方向的策略錯誤會成長得比較快,這種執著於細節的思考模式,是在嘗試非主流的路線時才要更加關注的,因為非主流的路線通常容錯率更低。


三、拓展想像力

  磨練、超越過往的迷思、探索新路線的可能性。

  同樣都是玩、都是累積經驗,怎樣才能帶給你更大的成長?

  嘴巴上說要拓展想像力,實際上要怎麼做呢?有什麼技巧嗎?


  嘗試弱勢的路線。

  輕而易舉的取勝,很難為人帶來成長。

  一般人透過經驗成長的方式,就像行為主義那樣,你這次這樣打,贏了(獲得了獎勵),你就隱約感覺這樣打正確;下次那樣打,輸了(得到懲罰),你就感覺這樣打是弱的。

  如果你照著套路打就很容易贏,你多半很難有所成長,甚至可能會深深地埋下一些錯誤的迷思。

  所以怎麼成長呢?輸。

  站在鑽研一款遊戲的立場,如果你打了一個路線贏了,那你下次不要打那個路線。

  別人打了一個路線輸了,那下次你打那個路線。

  團體覺得有些路線(或卡片)過強?那你下次不要用,給他們用。

  當你這樣打以後,輸了很正常,是哪裡做的不夠好呢?

  發現自己哪裡做錯了,比哪裡做對了更容易。

  

  固定一部分的套路來練習。

  這適用於另一種情況--如果你原本怎麼打都一直輸呢?

  新手玩農家樂時往往會一直輸(跟老手玩的話),而且很難知道自己做錯了什麼。

  因為農家樂大概50%的部分是選牌的策略,50%是開始打以後的策略。

  有時你選牌選得還不錯,但你打得不好,所以輸了。

  有時你打得還行,但選牌時犯了一些錯,所以輸了。

  站在你的角度,你彷彿怎麼打都輸,到底什麼行動是正確的呢?哪些判斷是不妥的呢?

  沒有人跟你講的話,你很難歸納出實際的原因。


  所以一種比較容易上手農家樂的方式是,先無條件接受其中一部分的套路。

  例如先了解別人對卡牌強弱的看法,在選牌時依此選牌;

  或是路線先考慮打主流的生人套路,依此來決定如何選牌。

  在多種變因的情況下要成長很難,因為很難判斷自己哪裡做得不好,而先固定其中一些後,其他的判斷就會比較簡單了。


  我即興舉個例,玩《璀璨寶石》,高手起手都「拿一黃金扣中高級牌」。

  幾乎像是套路一樣了,而你也可以試著這樣做。

  約束自己,每場遊戲前兩輪都扣牌,之後再放開限制去打。

  至於要扣什麼牌,以我目前的觀察是,扣總額低費的牌,扣跟你手中已扣的牌有相同花費的牌。

  不用很理解完整的思考或背牌,只是加入這個限制來遊玩,就可以引發不同的思考了。

  不再是先買低費牌、看情況發展的路線,變成是要規劃打出自己手牌的遊戲。

  

  不要因為嘗試了新的想法失敗了,就放棄它。

  也許你嘗試新想法的結果,會比你原本遵循舊有(但會輸)的套路還要更低分,不要因此就輕信你這樣做是錯的,再多試幾場,感受別人這樣打很強是強在哪裡?思考的東西什麼?

  很老套的人生觀點,你總是得從山頭下來,經過低谷,才能前往更高的山頭,太在意短期的成就(分數多少、輸多少),往往都是長期成長的阻礙。



實際練習的範例與雜談

  雖說遊戲的實力聽起來好像是種單一的能力,但實際上可能是很多種不同的能力。

  不同的策略仰賴不同的計算,即使都是資深桌遊玩家,擅長的計算類型也不同。

  想提升自己的實力的話,也可以針對性地練習特定類型的計算能力。


  以我來說,個人興趣跟玩農家樂多年的經驗,在拼圖跟工人放置的卡位計算是比較強的。

  我腦中的模型能比較快地做出工人放置行動優先順序的判斷,對別人來說的優先順序,哪些行動比較容易被卡,哪些行動非常重要絕對要先做不能冒險等等。

  我說「比較快」的意思是,如果你靜下心拿紙筆作出這種分析,你可能也能得出相同的判斷,只是你玩實體桌遊時沒這種時間,沒有紙筆的情況也未必能在腦中模擬出這樣的分析。

  

  講拼圖遊戲就更明顯了,怎樣的形狀可以拚上去?怎樣不行?怎樣的拼法比較有未來性?

  有朋友曾說「不就是把這些計算做完嗎?」,因此覺得拼圖遊戲沒什麼策略。

  我按這個邏輯誇張一點地說,其實下棋把所有路線都算完也行,只是人通常做不到而已。

  所謂「策略」往往不是把所有情況計算完,而是有一套分析方式讓人能在時間限制內得出足夠好的答案。

  而就拼圖遊戲來說我就擅長這種計算(的策略),怎樣計算可以比較快地得出足夠好的選擇。


  而相對來說,我比較弱的計算是牌庫構築,我很難評估牌組構成的機率影響。

  據我觀察,擅長牌庫構築遊戲的人,他們能預想牌序的可能性,如果待會是來這些牌可以怎麼做,來另一些牌可以怎麼做,因此現在要用掉哪些牌、留下哪些牌。

  對我來說此刻看起來都差不多的選擇,他們卻能基於這個預想做出「長期而言獲勝機率更高」的選擇。

  麻將、吃墩遊戲也都有這樣的性質。


  而在隨機性較高的遊戲中,也有種思考方式是我比較難掌握的,就是視情況把風險聚集到「本來就會輸」的情況上。

  例如不得不博一把時,大膽以「自己能抽到能逆轉的卡」來做規劃,反正抽到其他牌的話也都會輸。

  要做這種決策不難,困難的是「什麼時候」要做這種決策。

  其他遊戲也是一樣的,農家樂要選擇蓋到四間房屋或蓋到三間都行,都很套路,困難的是分辨什麼時候要蓋到四間,什麼時候不適合那樣做。

  

  那麼……這些計算能力、預想能力是可以刻意練習的,就跟上學寫測驗卷一樣。

  你可以透過設計適當的情境,來磨練特定的計算能力。

  更有目標地練習,有時會比只是一直打還更有效果。


  實際練習的方法:

  磨練計算能力、行動順序規劃可以玩《牛頓》,先正常地玩,再侷限地玩(見後面的敘述)。

  透過自我設限也可以增加挑戰、打破迷思。

  (Yucata這個線上桌遊平台有單人牛頓可以玩,有興趣的人可以去練習。)

  牛頓起始的其中五張牌對應到遊戲中的五種行動/路線,其中"讀書"的路線有最明顯的收入階段加分的機制,其他路線如何跑分則比較不明顯,玩家普遍的經驗應該會認為「這款遊戲讀書路線最強」,或至少會覺得「這款遊戲多少要讀點書」、「完全不讀書不可能贏」。

  不過我自己玩過很多次單人的經驗,幾乎每種路線都能打到一定的分數以上。

  我在遊戲開始時給自己設限制,這場遊戲"不能使用某個行動",然後在這個限制下去思考如何得到高分。

  例如不唸書的話,分數從哪裡來?

  不做尺規(打工)拿錢的話,如何節約用錢?

  在這樣的限制下,往往能發現一些以往沒注意到的選擇,或是不會去做的事情。

  這些發現、經驗,在以後的一般遊戲中就會變成你的選項之一。


  你可以先不做任何限制,看自己單人能玩到幾分,就我的經驗,各種隨機設置都能拿到不錯的高分,也就是說運氣成分其實偏低,不同的隨機設置就有不同的優勢路線,但最終分數差不會太大。

  如果你能大概穩定達到100分以上後,接著就開始限制自己,你原本最常取勝的路線是什麼?禁用它。

  你覺得有卡片太強的話,也可以不使用它。

  你還能穩定拿到100分以上嗎?多練習幾次,打同樣的隨機設置也行,不同的也可以。

  有需要分數標準的話,我個人印象中,禁用哪種行動都能打到120分以上。

  但當然不同路線需要的計算量不同就是了,你也不一定要以120分為標準。

  你原本熟悉的路線能拿到多少分,你就試試看你不熟悉的路線是不是也可以拿到接近的分數。

  

  同樣適合磨練計算、流程規劃、引擎構築的遊戲還有《法尤姆》的單人模式(雖然可以玩到的分數有點太高了)。

  而且引擎構築的部分更有特色,遊戲過程中要不斷地替換自身的引擎。

  BGG上有些人覺得它的單人模式很無聊,就組成一套combo後就刷分到遊戲結束。

  但通常這麼說的人最終的分數也沒有太高,究其原因是,這個遊戲要拿高分必須不斷地強化得分引擎。

  你已經建立了一套一輪(回收一次手牌)可以拿10分的組合了嗎?想辦法強化這個引擎,或是換成更好的引擎。

  我認為人們會感到無聊是因為,他們有了一套引擎後,就滿足於現況了,要造出更強的引擎需要放棄短期的得分機制,玩家不願意拋棄,就很難再更加強化。

  

  而要磨練工人放置、玩家來回互動,可能沒有什麼好的單人磨練方式,或許是解棋類遊戲的殘局吧?

  如象棋殘局就是透過不斷逼迫對方的王移動,最後將死對方。

  你做了什麼,別人會怎麼回應,而你又要怎麼回應,工人放置遊戲有時也是在思考這種事情。


  磨練拼圖遊戲的能力可以玩《暖秋物語》,雖然這不是唯一的選擇就是了。

  單人模式下只有10回合,要10回合拚滿還真的滿有難度的。

  暖秋是形狀拼圖的;如果是要結構拼圖的(即通常版塊都是一樣的形狀,只是上面印的東西不同,根據各種目標計分),如《工廠歡樂放》、《銀河卡車司機》(App有單人劇情可以玩)、《格蘭摩爾》。

  《貓島》雖然是形狀拼圖,但本質上比較接近自選目標的結構拼圖,因為拚滿不是重點,而是要拚得可以達成目標。

  順帶一提,《拼布藝術》其實不是很需要拼圖能力的遊戲,拼圖大概佔30%吧,剩下70%是引擎構築跟相對優勢的問題。


  要磨練解讀意向的能力的遊戲……單人玩的想不到,當年我是在玩《花火》時有感而發的,行動本身不只是做了什麼,沒做什麼也是資訊。

  在工人放置的遊戲中,如果你能準確地判斷別人想做什麼,你就能調整自己行動的優先順序。

  就不長篇地談這件事情,以前寫過了,見〈淺談農家樂的細節-預測:可能性與意向性〉〈遊戲間的共識或習慣--以桌遊《花火》為例〉(會連到其他部落格)。

  

  泛用地提升實力的方式,看高手玩的紀錄。

  現在這個時代,BGA上可以很容易看到別人的遊戲紀錄。

  看高手的對局,看他們怎麼做選擇。

  前幾次看可以先抱持著看看就好的心態,看有沒有出乎你意料的行動,有的話可以把這個選擇放進你的腦袋,也許未來有機會這樣做。


  要更進階一些的話,就是試著去預測他會做什麼。

  想像你站在對方的角度,你此刻會做什麼選擇?

  哪幾種可能的選擇?

  想完以後對答案,看高手做的有沒有跟你想的不一樣。

  如果不一樣的話,為什麼?他考慮到了什麼?

  重要的不是他是對的而你是錯的,所以你要照著他做,而是在檢驗你有沒有掌握他的思路。

  試著去理解他是基於什麼想法去做的?為什麼你考慮的事情他不這樣考慮?

  重要的始終不是「答案」,而是他「思考的方式」。

  就像寫數學問題一樣,想不到怎麼做,看一下詳解,但不要全看,可能看個前幾行,獲得了一些新的想法後,再繼續自己想,看想不想得出來。

  每一個與你預想不同的動作,就試著去理解他在思考什麼、在關注什麼。


  而要探索可能性,根據你的桌友圈,也可能需要克服一些心理上的障礙。

  假如你的群體有既定信念,例如認為阿瓦隆就是要怎麼打、農家樂就是要怎麼打,一旦你做出他們眼中像是新手的動作,他們就會試圖修正你的思考模式。

  他們到底是不是對的呢?很難說,有些信念往往要等到群體之間發生碰撞,才有機會分出高下。

  在這樣的群體裡,如果你負荷得了,你也可以不顧勝負、不顧他人的評價,專注地練你有興趣的路線。

  一直打一直輸也沒關係,一直去嘗試。

  我自己就有這樣的傾向,習慣去嘗試一般人說比較弱勢的路線,探索它的可能性。

  也許最終這個路線還是不夠強,但透過這個嘗試學到的東西讓我變強。

  不過這個路線的難處是,要找到人願意一直贏你,還願意繼續跟你玩。

  很多重策都有玩家群體的信念,一群人認為怎樣打是正確的,而另外一群人的想法則不是如此,多半都有更強的可能性夾雜在其中。


結語

  最後還是回到我自己,其實我真的是花很多時間玩遊戲、思考的人,雖然隨著時間過去,玩同一款遊戲的場數逐漸下降,思考的深度也不復以往。

  我自己其中一種磨練方式是寫文章,例如蓋亞計劃跟水壩的策略心得文就是這樣出來的。

  在寫文章介紹的過程中,迫使自己去想可能的策略,如果沒想到的話,再多玩幾次那個種族/國家,去理解它可以怎麼玩。

  書寫的過程也是和自己辯證到底有沒有道理。


  再往前回顧的話,其實現在這些也是我當年玩農家樂的目的之一。

  我一直以來數學都不錯,但不太會教人,因為我不理解別人不理解什麼,也不知道怎麼讓別人學會。

  當年第一次玩完農家樂時,我在想,或許我可以透過學習一樣嶄新的東西,來理解我是如何學習的,那我也許就能知道要怎麼教人。

  有些時候你需要累積經驗,有些時候你需要抽離出來真正地去做研究、計算,有些時候你可以多參考別人的建議。

  有哪些執念、如何放下執念,見識各種不同的想法。


  我農家樂打了可能有千場,也自己玩過單人數十場以上,前面100場的時候也還很弱,但總是不停地在成長,意識到新的東西、新的可能性。

  大西部開拓者也玩了近百場,要說到現在也沒有很強,因為我多半都是在打偏弱勢的火車路線。

  蓋亞也是近百場,還曾經玩線上一次打六場回合制,腦細胞幾乎無法思考。

  水壩(強國爭壩)也是玩了近50場,紅色國家的能力一直到很後來才漸漸知道怎麼善用。

  暖秋物語也玩了近500場(App),從單人遊戲過不了關,直到每場都能10回合以內拼滿。

  看到有人說什麼遊戲某路線不平衡,就去逆著嘗試。


  要變強當然是有方法,但就算有方法,花這麼多時間也是你會有興趣的嗎?

  是你熱愛的嗎?

  實力也是一種負擔,別人越覺得你強,你就越難自由地去輸。他們跟你玩想要看你怎麼贏,想辦法勝過你,而非看你怎麼嘗試成長。


  寫這篇文章的過程中也在想--「寫這些有意義嗎?」

  為什麼人會想要學習怎麼變強呢?

  玩遊戲是為了樂趣嗎?想要獲得挑戰嗎?與人競爭取得認同?

  追求自身能力的成長?

  如果只是看了篇策略的文章,就去試試看那樣打,獲得了優勢,這樣算成長嗎?

  也許是算的吧,這就是學習的意思?

  縱使一開始僅僅是模仿,模仿所帶來的優勢、勝利,都不算是你的實力;

  但在過程中培養自身,建構出自己的一套邏輯、模型,才是你所獲得的成長吧。

6會員
14內容數
關於一些生活上的信念,或不輕信世俗道德的人如何培養出自身的價值觀的故事。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黃紹東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生活中會遇到要對別人提出建議的時刻,工作上更常,校稿、修改都很常見。 自知能力有限(每個人都能力有限),要怎麼樣在提出建議時對整體有利呢?
想著自己買桌遊《Small City》是想獲得什麼體驗……
其實我談的是我自己的傲慢,不過也許也能引起共鳴。 基於最近看了桌遊菜鳥的〈資深玩家的傲慢〉影片,受了啟發來跟風分享。 最後也會分享我對遊戲過程中回手、言語影響他人策略的看法。
犯錯會受到懲罰。有時你沒被發現,有時你能逃避、道歉能被原諒,但這都不是理所當然的。
大人們總是對孩子開玩笑,「你是從石頭裡蹦出來的」、「媽媽出去不會回來了哦」。 孩子如何區分他人是認真的還是開玩笑的?以及什麼玩笑是不能開的?
分享我一些價值觀的來源,都是犯錯的故事。
生活中會遇到要對別人提出建議的時刻,工作上更常,校稿、修改都很常見。 自知能力有限(每個人都能力有限),要怎麼樣在提出建議時對整體有利呢?
想著自己買桌遊《Small City》是想獲得什麼體驗……
其實我談的是我自己的傲慢,不過也許也能引起共鳴。 基於最近看了桌遊菜鳥的〈資深玩家的傲慢〉影片,受了啟發來跟風分享。 最後也會分享我對遊戲過程中回手、言語影響他人策略的看法。
犯錯會受到懲罰。有時你沒被發現,有時你能逃避、道歉能被原諒,但這都不是理所當然的。
大人們總是對孩子開玩笑,「你是從石頭裡蹦出來的」、「媽媽出去不會回來了哦」。 孩子如何區分他人是認真的還是開玩笑的?以及什麼玩笑是不能開的?
分享我一些價值觀的來源,都是犯錯的故事。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這個秋,Chill 嗨嗨!穿搭美美去賞楓,裝備款款去露營⋯⋯你的秋天怎麼過?秋日 To Do List 等你分享! 秋季全站徵文,我們準備了五個創作主題,參賽還有機會獲得「火烤兩用鍋」,一起來看看如何參加吧~
Thumbnail
1.內心準備 善良的初心 了解內在,才能不被外在牽動。 耕耘自己,有底氣,才能善良。 判斷,即使有開槍的義務,但卻有射不準的權利。 成長心態 人生的道路並不擁擠,擁擠,是因為你選擇了安逸。 穩定,也許是人生最大的風險,因為它讓你失去冒險的本能。 養成成長心態,定型就別指望成長
Thumbnail
想像一下,你是一個魔術師,你的工作是用魔術來娛樂觀眾。你有很多精彩的魔術,但是你卻不會用語言來介紹和解釋你的魔術。你覺得你的觀眾會有多少人?你覺得你的表演會有多精彩?你覺得你的收入會有多高?答案很明顯,你的魔術可能會被忽略或誤解,你的表演可能會變得乏味或尷尬,你的收入可能會很低或沒有。
Thumbnail
本文重點: 1 、「專業財」(點)、「產品財」(線)、「方案財」(面)的產品力策略思維。 2、心理工作者賺錢與助人的差異。
Thumbnail
如果你是公司部門主管或是團隊領導人,你知道領導力中最重要的是什麼嗎?一個好的領導人不只要學會授權,更要懂得如何「賦權」團隊成員,建立起一個互信的環境,更要訓練成員學會當責!近年來蠻多公司已經都把「賦權」的這個概念用在人才管理和領導中。一個員工有沒有辦法變得更主動、可靠,甚至超標達成任務,其實都在於
Thumbnail
新的課題要假定在澀谷地下街的LED螢幕牆(如附圖,七面LED牆長25公尺高2公尺)投放廣告,客戶是為東京都政府,請託我們製作「提升18-25歲年輕人的投票率」6秒的無聲循環廣告,可以是靜止影像或是動畫影片。 先說老師的引導超讚(整個人強而美麗),流程設計也超好,讓我一見鍾情(升上三年級不停在一見鍾情
Thumbnail
【如何提升專注力?三心態+六方法,那把敲動你人生的關鍵鑰匙就在這裡!|願意親近喜愛事物的專注力【運用篇】#5】 本篇文章一塊會提到提升專注力的三個必備心態,另一塊則是提升專注力的六個實用方法,兩者相輔相成,話不多說,我們馬上開始囉! 下篇文章預告:將於04/16(五)早上7:30發佈
Thumbnail
這篇要簡單分幾點,快速的跟大家分享人生最重要的生存、幸福法則: 為人處世之道。 這次艾兒莎歷經人生低潮後,首次驚覺這麼多人願意幫助我,除了我的粉絲一直默默支持我外,我的員工,甚至還說要自己掏錢投資我、我的朋友願意簽下合約免費幫我顧咖啡廳,工作一年 ; S姊和其他朋友有錢出錢有力出力、有心意出
Thumbnail
筆者最近從網上看到一篇有關如何提高網球敏捷性的文章,文章提到敏捷性除了關於移動速度外,還要留意知覺及決策的影響性。敏捷性對於像網球這類需要與對手競技的運動尤其重要。為了能夠深入淺出理解如何提升網球的敏捷性,這次專程邀請肌力與體能訓練專家Sammy為大家詮釋敏捷性的訓練概念及方法。
Thumbnail
從自己起始一個善的循環,不要去要求別人如何如何,要從自己做起,一個善從自己發出,別人會感受的到,別人也會改變,這個善會像蝴蝶效應一樣傳出去,效果無法想像。慢慢的,一個一個的善出去,你的周遭就一天一天的改變。  記住,不要去要求別人,從自己做起,你的世界因此不一樣。
Thumbnail
我在新創軟體公司擔任設計快四年,一直有個問題困擾我,就是在產品開發和設計時的溝通過程,每次結束都希望自己能有更好的方式來讓整個溝通流程順利,不僅可以達到溝通目的,還能節省時間成本。
Thumbnail
這個秋,Chill 嗨嗨!穿搭美美去賞楓,裝備款款去露營⋯⋯你的秋天怎麼過?秋日 To Do List 等你分享! 秋季全站徵文,我們準備了五個創作主題,參賽還有機會獲得「火烤兩用鍋」,一起來看看如何參加吧~
Thumbnail
1.內心準備 善良的初心 了解內在,才能不被外在牽動。 耕耘自己,有底氣,才能善良。 判斷,即使有開槍的義務,但卻有射不準的權利。 成長心態 人生的道路並不擁擠,擁擠,是因為你選擇了安逸。 穩定,也許是人生最大的風險,因為它讓你失去冒險的本能。 養成成長心態,定型就別指望成長
Thumbnail
想像一下,你是一個魔術師,你的工作是用魔術來娛樂觀眾。你有很多精彩的魔術,但是你卻不會用語言來介紹和解釋你的魔術。你覺得你的觀眾會有多少人?你覺得你的表演會有多精彩?你覺得你的收入會有多高?答案很明顯,你的魔術可能會被忽略或誤解,你的表演可能會變得乏味或尷尬,你的收入可能會很低或沒有。
Thumbnail
本文重點: 1 、「專業財」(點)、「產品財」(線)、「方案財」(面)的產品力策略思維。 2、心理工作者賺錢與助人的差異。
Thumbnail
如果你是公司部門主管或是團隊領導人,你知道領導力中最重要的是什麼嗎?一個好的領導人不只要學會授權,更要懂得如何「賦權」團隊成員,建立起一個互信的環境,更要訓練成員學會當責!近年來蠻多公司已經都把「賦權」的這個概念用在人才管理和領導中。一個員工有沒有辦法變得更主動、可靠,甚至超標達成任務,其實都在於
Thumbnail
新的課題要假定在澀谷地下街的LED螢幕牆(如附圖,七面LED牆長25公尺高2公尺)投放廣告,客戶是為東京都政府,請託我們製作「提升18-25歲年輕人的投票率」6秒的無聲循環廣告,可以是靜止影像或是動畫影片。 先說老師的引導超讚(整個人強而美麗),流程設計也超好,讓我一見鍾情(升上三年級不停在一見鍾情
Thumbnail
【如何提升專注力?三心態+六方法,那把敲動你人生的關鍵鑰匙就在這裡!|願意親近喜愛事物的專注力【運用篇】#5】 本篇文章一塊會提到提升專注力的三個必備心態,另一塊則是提升專注力的六個實用方法,兩者相輔相成,話不多說,我們馬上開始囉! 下篇文章預告:將於04/16(五)早上7:30發佈
Thumbnail
這篇要簡單分幾點,快速的跟大家分享人生最重要的生存、幸福法則: 為人處世之道。 這次艾兒莎歷經人生低潮後,首次驚覺這麼多人願意幫助我,除了我的粉絲一直默默支持我外,我的員工,甚至還說要自己掏錢投資我、我的朋友願意簽下合約免費幫我顧咖啡廳,工作一年 ; S姊和其他朋友有錢出錢有力出力、有心意出
Thumbnail
筆者最近從網上看到一篇有關如何提高網球敏捷性的文章,文章提到敏捷性除了關於移動速度外,還要留意知覺及決策的影響性。敏捷性對於像網球這類需要與對手競技的運動尤其重要。為了能夠深入淺出理解如何提升網球的敏捷性,這次專程邀請肌力與體能訓練專家Sammy為大家詮釋敏捷性的訓練概念及方法。
Thumbnail
從自己起始一個善的循環,不要去要求別人如何如何,要從自己做起,一個善從自己發出,別人會感受的到,別人也會改變,這個善會像蝴蝶效應一樣傳出去,效果無法想像。慢慢的,一個一個的善出去,你的周遭就一天一天的改變。  記住,不要去要求別人,從自己做起,你的世界因此不一樣。
Thumbnail
我在新創軟體公司擔任設計快四年,一直有個問題困擾我,就是在產品開發和設計時的溝通過程,每次結束都希望自己能有更好的方式來讓整個溝通流程順利,不僅可以達到溝通目的,還能節省時間成本。